概述
沿著台灣東邊的海岸線走,一邊綠山,一岸藍水,一路往東再南下。蘭嶼是台灣東岸外萬頃太平洋中的一個火山小島,距本島65公里,清朝時曾稱為“紅頭嶼”,過去島上盛產蝴蝶蘭,後來才改名為“蘭嶼”。“丁字褲小島”之稱
為了方便出海,雅美人多著丁字褲,所以蘭嶼也有“丁字褲小島”之稱。由於現代文明的入侵,加上這幾年來發展旅遊業,不少蘭嶼人已經把這些傳統服飾保留給特別的節慶才穿。
出遊信息
三毛曾經翻譯過一本書名為《蘭嶼之歌》,一個美國傳教士來到蘭嶼,和當地人生活寫下的蘭嶼生活點滴,所以那島的名字,能緊緊記得。
在台東乘船,約兩個小時抵達蘭嶼。由渡輪上眺望著蘭嶼,只見綠山由碧藍的海中冒出來,如一塊被造物主遺失的綠寶石,漂浮在海洋中。船上都是來過長周末的台灣人,三兩個在台灣念中文的老外,每年夏天一定要來,台北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喘不過氣。“你一定會對蘭嶼上癮的。”其中一老外警告說。
下了船,遊客頸項套上的相機已經開始不安分起來,碼頭很小,只有兩三棟白色建築,背後就是青山,青山貼著藍天,藍天無雲,海倒映著天的藍,那是蘭嶼最完美的景色。
島嶼構成
共有紅頭、漁人、椰油、東清、野狼等6個村落,由一條長約40公里的環島公路串聯起來,所以游蘭嶼最佳的方法就是租一輛機車,看見喜歡的小餐館就停下來享受一頓慢午餐,最喜歡到一家名為“豆芽菜”的露天咖啡吧,很有南美洲沙灘吧的風情,播著屬於海洋的音樂。躺在“豆芽菜”的露天躺椅上,面對著眼前的碧海藍天,白色的浪緩緩地拍打著海岸,在蘭嶼就應該這樣,什麼也不做,讓時間這樣過。
由於長年受風化與海水侵蝕,蘭嶼沿岸形成許多造型奇特的礁岩,瑰麗、詭異又壯觀。岩石以其造型命名,包括紅頭岩、饅頭山、鱷魚岩、坦克岩、玉女岩、母雞岩、雙獅岩、軍艦岩、鋼盔岩、象鼻岩、龍頭岩、老人岩及青蛙岩等。
其中龍頭岩最為壯觀,遠望就像是一條出海的游龍,口、角、觸鬚俱全,公路恰從其頭和身處穿行而過,是蘭嶼的一大景觀,從龍頭岩的平台上,能清楚看見小蘭嶼的面貌。
獨特文化
飛魚、丁字褲和地下屋,所有這些都能讓人感受到蘭嶼原住民雅美人的獨特文化。蘭嶼原住民為雅美人,是屬於海洋的族人,一身黝黑的皮膚透露了長期和海洋為伍的身世。
雅美人的生活簡單,以農漁為主,傍晚時分在住宿處經常可見到剛出海回來的雅美人,把一天的收穫攤在路邊售賣。
由於是靠海維生的民族,所以蘭嶼人自有一套獨特的造船技術,一個蘭嶼人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親手造一艘船,由於雅美人沒有文字,所以造船技術都是靠口耳相傳保留下來,沒有留下任何的藍圖,在飛魚季期間,也能看見不少雅美人在忙碌地造船。
這些色彩鮮艷的獨木舟有大船和小船兩種尺寸。小船能乘3人,大船能載10人左右。當地人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獨木舟,不少停靠在沙灘上,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