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湯

老火湯

老火湯(廣府湯)是廣東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粵菜的特色之一;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由於粵地(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因此人們愛喝滋身補益效用的老火湯,通常以壓力鍋、真空鍋、電子瓦罉、鋼鍋或瓦鍋等將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或中藥熬上數小時而成。有護膚、護心、明目、降膽及健骨等功效。

基本信息

菜名來歷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誌。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更有人編了句“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的說法。先上湯,後上菜,幾乎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這炎熱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後,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各種味道,實在讓大家愜意不已。

煲湯歷史

到廣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老火湯很有特色;走進本地人家,你會發現這裡的女子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所以,有一種觀點,老火湯的歷史就是廣東女人的歷史。

老火湯老火湯

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濕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

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翻閱史書,我們可以了解廣東女人:早年的粵女多不外出,秉承內助之德,也不象江南女子,整天對鏡貼花黃,梳妝打扮。她們多守著一團火一鍋湯,心懷無限遐思、萬般溫情地煲湯,等待丈夫的歸來。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飛速發展,一改“南蠻之地”的形象,並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熱潮。可謂一夜春風,這裡八方麗人云集,爭奇鬥豔、萬紫千紅。但這些沒能太多衝擊本地女子的思想和生活,她們依然著裝自然隨意,行為傳統低調,她們仍願意把精力放在家庭,樂於相夫教子,即便自己的男人只開一家士多店。

廣東人煲湯不同其他地方,她們首先對炊具有講究,用的是厚厚的沙鍋。湯則慢慢煲,煮熟後還要小火燜四五小時,認為這樣才能原汁原味。不同的時令,她們煲不同的湯,養胃的、去濕氣的、下火的,夏季的冬瓜排骨、冬季的土雞茶樹姑,花旗參、貝母、紅棗,他們放入不同的藥材,一道道湯料煲出不同口味的湯。湯很稠,很濃,很有味道,很有學問,也只有廣東女人才會把湯煲得到位。廣東人吃飯時湯是必不可少的,並通常飯前喝湯,而越到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家,越能喝到地道的口味。

老火湯是廣東女子一生的守侯。傳統的廣東女人不愛出行,她們每天在雲蒸霧罩中,把自己所有依賴、希望和溫情都融到湯里,如此心思煲出來的湯,已遠非普通一道菜的概念。有人說,這鍋湯是一鍋讓男人不會忘情、不會丟魂的湯。儘管廣東男人也同樣花心,但家裡的那鍋湯讓男人牽腸掛肚,走得再遠也想回頭。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廣東女人是煲湯的高手,更是養護婚姻的高手,她們慢慢讓男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城、護城、守城,也許這就是廣東女人對待婚姻和男人的精明之處。

有人形容廣東女子是典型的良家女子,外表纖弱的廣東女子個性也不溫不火。她們煲湯的過程其實就是守侯男人的過程,她們看著自己的男人從青澀到成熟,到百鍊成鋼。在任何階段,她們都會心滿意足挽著自己的男人去喝早茶、逛花市,這份滿足和愜意不是一般女人所能體會得到的。如今儘管南下女子風風火火,有的甚至衝擊著她們的家庭,如遇上北方女人非得鬧個天翻地復,但她們大都能容忍老公的花心,小心呵護自己的家庭,很少大吵大鬧。

聽一位供職於國內最好金融機構的朋友說,他們單位僅有的幾位女中層,大多事業成功後婚姻都失敗,北大一MBA的老師分析說,一是單位壓力太大工作太忙,以至沒有太多時間顧及家庭;二是收入地位較高,給男人較大壓力。只有一位廣東籍的老總家庭事業雙豐收,據說,她的秘訣是每周都要抽空回家給做保全隊長的老公煲兩次老火湯。

廣府湯種類

廣府人的老火湯種類繁多,可以用各種湯料和烹調方法,烹製出各種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湯來。具有廣州地方特色的“靚湯”,有半邊蓮燉魚尾、三蛇羹、冬瓜荷葉燉水鴨、冬蟲草竹絲雞湯、椰子雞湯、西洋菜豬骨湯、霸王花豬肉湯、酸菜魚湯等。湯料可以是肉、蛋、海鮮、蔬菜、乾果、糧食、藥材等;煲湯的方法可以是千奇百異,熬、滾、煲、燴、燉等;不同的湯由於不同的材料會有鹹、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阿膠紅棗烏雞湯

——養肝、益氣、補血、滋陰“廣府湯”

烏雞:

《本草綱目》李時珍說:烏雞稟受了水木的精氣,故肝腎及血分病宜用,能補虛強身,治一切虛衰疾病,又治消渴及噤口痢,以及胸脅腕腹絞痛,益產婦,也能治產後虛弱、崩中帶下。

阿膠

《中華本草》:“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主治血虛證,虛勞咯血,吐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陰虛心煩失眠,肺虛燥咳,虛風內動之經厥抽搐。”

紅棗

《中華本草》:“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髒燥,營衛不和。”

《生命時報》湖北省中醫院髒象肝病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盛國光教授介紹,紅棗具有保肝、健脾、降低膽固醇、升高白血球、抗過敏等作用。由於紅棗內含有三萜類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此外,紅棗還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體內蛋白相對偏低,而紅棗富含胺基酸,它們有利於蛋白質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狀,達到健脾養肝的目的。

山藥茯苓乳鴿湯

——健脾、補腎、益氣、祛濕“廣府湯”

乳鴿

《本草綱目》鴿肉能解諸藥毒,調經益氣,治惡瘡疥癬,風疹瘙癢,白癜風等。現代醫學認為:鴿肉壯體補腎、生機活力、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整人體血糖,養顏美容,皮膚潔白細嫩,延年益壽。具有滋腎益氣;祛風解毒;調經止痛的功效。《食醫心鏡》即單用本品煎炙含之咽汁,治消渴飲水不知足。

山藥

《中華本草》:“歸脾、肺、腎經。補脾養肺,固腎益精,主治脾虛泄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腎虛尿頻,兼入足少陰經氣分。”《本草綱目》:補虛,除寒熱邪氣,補脾胃,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聰目明。甄權曰:開達心竅,強記憶,體虛肌瘦者,宜加大用量。孟詵曰:利男子壯陽氣。李時珍說:山藥入手足太陰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益腎氣,健脾胃,化痰,潤皮毛。

茯苓

《中華本草》:“歸心、脾、肺、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本草綱目》:“茯苓能補脾胃,和中補陰益氣,安胎,安魂養神,止健忘,除濕熱。

玉竹百合鵪鶉湯

——潤肺、止咳、補中、益氣“廣府湯”

鵪鶉:

《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補五臟,益中氣,壯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李時珍說:鵪鶉能諸瘡陰腫,煮食可清熱。鵪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療效。

玉竹:

《中華本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治燥咳老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乾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目眩,靜脈攣痛。”《本草綱目》:“玉竹長時間服用,可去面部雀卵斑,使面色紅潤。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止渴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小便頻數等。”

百合:

《中華本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本草綱目》記載,治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治產後血暈。

黃精枸杞牛尾湯

——補腎、滋陰、益精、健骨“廣府湯”

牛尾:

既有牛肉補中益氣之功,又有牛髓填精補髓之效。《本草綱目》:“牛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作用。牛肉可以補氣,功效同黃芪。牛髓具有補中,填精補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李時珍說:牛髓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治理骨折,擦損傷痛,有很奇妙的效果。”

黃精

《中華本草》:“歸脾、肺、腎經。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羸瘦。”《本草綱目》:能補中氣,除風濕,安五臟,黃精補五勞七傷,強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品蒸後曬乾服食能潤肌膚,耐飢餓。李時珍說:黃精接受戊己淳氣,故為補黃宮佳品,補各種虛損,填精髓,除熱寒,殺蟲。《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能寬中益氣,調養五臟,使肌肉充健、骨骼堅硬、氣力倍增、面色紅潤、白髮轉黑、牙齒復生。枸杞

《中華本草》:“養肝,滋腎,補肺。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早泄,虛勞咳嗽,消渴引飲。長於滋陰、益精、養血,為肝腎虧虛者之要藥。”《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製作方法

材料 :豬骨頭一斤、兩個紅蘿蔔、兩個玉米、薏米微豆小許、紅栆幾顆、(曬乾的桔子皮)

第一步:處理材料

豬骨頭事先飛水

紅蘿蔔玉米切塊(另:把一小塊玉米削出玉米粒)

薏米微豆用開火泡片刻

紅栆去核(紅栆不去核會燥熱)

第二步: 骨頭、薏米、微豆、果皮放入鍋內,加上清水,大火燒開,慢火煲1小時

第三步: 慢火煲1小時後加入玉米和紅蘿蔔,繼續煲1個半小時(看到湯里的泡沫了嗎?在煲湯的過程中要過一段時間就除去這些泡沫喔)

完成:加入鹽就已經好好喝喔, 千萬不要加其它雞精之類的調味料,那些只會破壞了這鍋湯的鮮味

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葷素雪糕
娥姐粉果
豬雜粥
冰菜
豉汁蒸鳳爪
小鳳餅
韭菜餜
煎芋餅
魚翅餃
落湯糍
薯粉糕
雞頸板
燉狗
潮州腐乳餅
金箔乾蒸
佛公餅
佛山柱候醬
得心齋醞扎豬蹄
冒節子肥腸粉
蝦餃皇
甜湯
香甜馬拉糕
朴枳粿
尖米丸
魚餃
沙茶粿
甘筍蒸餅
豬骨煲
廣州石鍋魚
米果食
湯丸王
潮州錢仔米果
廣式腊味煲仔飯
面薄湯
潮州粿條
姜奶
燴番薯
延壽堂藥糕
粒粒脆
綠茵白兔餃
潮陽蛋卷
姜蔥雞
魚頭窩
炒糕粿
甜丸卵
棉城鱟粿
發財就手
杏花樓山楂奶皮卷
九記路邊雞
清水鯇圓
西樵大餅
蘸仔鴨
普寧面線
合水西瓜
蓼花
貴嶼油餅
魚生
牛腩蓮藕煲
白粥
酵粿
溪口香蕉
和味炒田螺
砸粽
汾寧白糖棉花糕
脆皮咕嚕肉
味窖板
仙城束沙
蘿蔔板
鼎湖山茶餅
簸箕炊
薯粉粿
缽仔禾蟲
冬瓜蠱
石馬番豆
鱟餜
蘿蔔燉牛腩
水晶肉
沙灣姜撞奶
糯米甜糟
糕餅
丹灶慈菇
風味龍虱
榮華麻香酥
里水霸王鴨
捶肉丸
蒸蓮藕粉
田艾板
刀切糍
羅村竹筍
象形拼盤
溜鍋板
潮州春餅
桃粿
里水金絲蝦
達埠魚丸
潮州薄餅
合水粉葛
宵米
珍珠腸粉
白雲鳳爪
樹葉餅
百侯薄餅
豆糕粿
燒鵝
金瓜芋泥
本地雞
肇慶裹蒸
薄皮鮮蝦餃
老火靚湯
裹蒸粽
番薯糖水
蜂巢芋角
菊花魚生
雷州狗肉煲
蓮藕餅
白切狗
甜薯羹
沙灣白餅
醋溜魚
潮汕朥糕
廣東粽子
白糖倫教糕
蝦米筍粿
肉粥
鼠曲粿
荷包飯
強力寶肉脯
鹹煎餅
燜狗肉
炒粿條
五果湯
佛山九層糕
草粿
無米粿
菊花糕
安鋪雞飯
荷葉飯
牛丸粉
蜜汁叉燒
粿汁
瀨粉
蟹黃灌湯餃
籠仔飯
兩英番薯粥
荷葉糯米雞
水晶蝦餃
清平雞
糯米雞
南乳肉
廣式月餅
客家釀豆腐
老媽宮粽球
普寧豆乾
魚露
桌球餜
東莞臘腸
老火湯
廣州涼粉
皮蛋瘦肉粥
蚝皇蒸鳳爪
潮汕滷水鵝掌
釀豆腐
白切雞
卷煎
芋味三絕
鴨母捻
雪蛤膏
龜苓膏
艇仔粥
和味牛雜蘿蔔
雙皮奶
乾炒牛河
倫教糕
潮汕蚝烙
春餅
鹽焗雞
白雲豬手
蠶蛹
煎堆
馬蹄糕
酥皮蓮蓉包
蘿蔔糕
芋泥
腸粉
狀元及第粥
水晶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