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茄子

牛茄子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株及果含龍葵鹼,誤食後可導致中毒。

基本信息

鑑別特徵

牛茄子牛茄子

直立草本至亞灌木,高30-60厘米,也有高達1米的,植物體除莖、枝外各部均被具節的纖毛,莖及小枝具淡黃色細直刺,通常無毛或稀被極稀疏的纖毛,細直刺長約1-5毫米或更長,纖毛長約3-5毫米。

葉闊卵形,長5-10.5厘米,寬4-12厘米,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心形,5-7淺裂或半裂,裂片三角形或卵形,邊緣淺波狀;上面深綠色,被稀疏纖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纖毛在脈上分布稀疏,在邊緣則較密;側脈與裂片數相等,在上面平,在下面凸出,分布於每裂片的中部,脈上均具直刺;葉柄粗壯,長2-5厘米,微具纖毛及較長大的直刺。聚傘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長不超過2厘米,單生或多至4朵,花梗纖細被直刺及纖毛;萼杯狀,長約5毫米,直徑約8毫米,外面具細直刺及纖毛,先端5裂,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筒部隱於萼內,長約2.5毫米,冠檐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1厘米,寬約4毫米,端尖;花絲長約2.5毫米,藥長為花絲長度的2.4倍,頂端延長,頂孔向上。

子房球形,無毛,花柱長於花葯而短於花冠裂片,無毛,柱頭頭狀。漿果扁球狀,直徑約3.5厘米,初綠白色,成熟後橙紅色,果柄長2-2.5厘米,具細直刺;種子乾後扁而薄,邊緣翅狀,直徑約4毫米。

生物學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生於海拔200~1500m荒地、疏林或灌叢中。花果期5~10月。種子繁殖

分布

原產地:巴西;現廣布於全世界溫暖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福建、江西、廣東、香港海南、台灣、湖南、貴州、四川、雲南。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

1895年在香港發現。具刺雜草,植株及果含龍葵鹼,誤食後可導致人畜中毒。 但色彩鮮艷,可供觀賞。可作藥用。

茄科茄屬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