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白英

光白英

攀援亞灌木,基部木質化,少分枝,莖土黃帶青白色,具縱條紋及分散突起的皮孔,高約30-70厘米。葉互生,薄膜質,卵形至廣卵形,長達9厘米,寬達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心臟形至圓形下延到葉柄,邊全緣,絕不分裂,上面綠色,光滑無毛,唯葉脈及邊緣逐漸被微硬毛,邊緣具細小而粗糙的緣毛,下面無毛;葉柄長約3厘米,上部具狹翅,無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光白英
光白英光白英

學名 Solanum boreali-sinense C. Y. Wu
科學分類(恩格勒系統,1964)[1][2]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亞綱(Sympetalae)
管花目(Tubiflorae)
茄亞目(Solanineae)
茄科(Solanaceae)
茄屬(Solanum)

形態特徵

攀援亞灌木,基部木質化,少分枝,莖土黃帶青白色,具縱條紋及分散突起的皮孔,高約30-70厘米。葉互生,薄膜質,卵形至廣卵形,長達9厘米,寬達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心臟形至圓形下延到葉柄,邊全緣,絕不分裂,上面綠色,光滑無毛,唯葉脈及邊緣逐漸被微硬毛,邊緣具細小而粗糙的緣毛,下面無毛;葉柄長約3厘米,上部具狹翅,無毛。聚傘花序腋外生,多花,總花梗長達3厘米,花柄長約0.6-1厘米,被微柔毛;萼杯狀,直徑約3毫米,外面被毛,萼齒5枚,微成方形,長約1毫米,先端具短尖頭;花冠紫色,直徑約1.5-2厘米,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1毫米,冠檐長約10毫米,先端5深裂,裂片披針形,長約7毫米;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長約1毫米,分離,花葯連合成筒,長約4.5毫米,頂孔向上;子房卵形,直徑約1毫米,花柱絲狀,長約6毫米,柱頭頭狀。漿果熟時紅色,直徑約0.8厘米;種子卵形,兩側壓扁,長約3毫米,寬約2.3毫米。花果期秋季。[1]

生態環境

喜生於海拔900-1070米的水邊陰濕地方。[1]

地理分布

產我國東北、河北內蒙古新疆。分布於蘇聯西伯利亞。[1]

化學成分

光白英果實中可能含有皂苷、有機酸、生物鹼、甾體、油脂、胺基酸、糖及其苷類等化學成分。[3]

藥用價值

以植物的乾燥果實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消腫化瘀等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風濕、疼痛、中風等症,外用治癰癤腫毒等皮膚病。

茄科茄屬植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