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醫學院

川北醫學院

川北醫學院坐落在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三國文化發祥地——南充市,是一所以醫學學科為主體、臨床醫學為基礎、醫學影像學為特色,醫、理、文、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醫學院校。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65年升格為專科,定名南充醫學專科學校。1985年升格為本科,定名川北醫學院。1997年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院現有14個本科專業,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聯合培養博士點。現擁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專科學生、留學生共1.5萬餘人。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川北醫學院位於中國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南充市,交通便利,鐵路、高速公路通達中國各地,4C級標準的大型機場已開通南充至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等航線。
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專科學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15000餘人。
學院面向中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培養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萬餘人,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50人。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川、渝兩地醫療衛生基層戰線。學校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10餘所高校或教育、科研機構建立有合作關係,為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打下了基礎。如與美國托萊多大學藥學院結為姊妹學校,進行了多次互訪和學術交流。

歷史沿革

川北醫士學校川北醫士學校

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

1965年升格為專科,定名南充醫學專科學校。

1985年升格為本科,定名川北醫學院。

1997年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0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823,693.04平方米(1,236.77畝),生均83.74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75,556.96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生均16.72平方米,學生公寓生均7.08平方米,教室面積生均5.02平方米;每百名學生多媒體教室和語音教室座位數達132.40座;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達17.13台。學校現有教學實驗室(中心)21個,其中公共課類教學實驗室3個,醫學基礎類實驗室(中心)7個,醫學專業類實驗室(中心)11個。科研實驗室7個,其中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4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423.80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6,546.73元。圖書館現有中外文圖書94.19萬冊(含電子圖書),生均圖書83.07冊。校區內敷設有主幹光纜近30千米,信息點2,637個,建有46個二級網站,學校教學資源網站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13門,462部教學錄像片、269個教學課件、141部實習指導和121個習題庫。學校體育場地總面積58,082.10平方米,生均運動場館面積為5.91平方米。目前,川北醫學院有附屬醫院9所(其中直屬附屬醫院2所),擁有開放床位8,325張,生均床位數1.06張。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川北醫學院學科門類齊全,涵蓋醫、理、文、管四大學科門類,包括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護理學、中西醫臨床醫學、法醫學、眼視光學、公共事業管理、生物醫學工程和英語等13個本科專業,其中,醫學影像學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學科。我校現有16個專業教學單位,2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聯合培養博士點,7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專科,7門省級醫學精品課程;設有5個基礎醫學實驗中心,8個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實驗室,1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醫學類 預防醫學 本科 臨床醫學 本科


麻醉學 本科 醫學影像學 本科


醫學檢驗 本科 眼視光學 本科


口腔醫學 本科 中西醫臨床醫學 本科


法醫學 本科 護理學 本科

工學類 生物醫學工程 本科



文學類 英語 本科



管理學類 公共事業管理 本科


師資隊伍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學校現有師資573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298人,占52.01%;高級職稱218人,占 38.05%;留學歸國人員43人。目前,學校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人,中國優秀教師1人,中國“三育人”先進個人1人,中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1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4人,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標兵1 人,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師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衛生人才1人,四川省首屆優秀博士後1人,四川省首屆優秀留學歸國學者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2人,四川省傑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畫獲得者8人,四川省名中醫4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及勞動模範3人,四川省優秀青年1人。廳局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36人,市拔尖人才13人,校級教學名師3人。

學科建設

按照“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思想,加強臨床學科建設,鞏固現有一個國家重點建設專科(肛腸痔瘺專科)、一個省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六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醫學影像學、風濕免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普通外科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和一個省級醫學重點建設學科(麻醉學)的優勢地位,以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婦產科、骨科等優勢學科為主體的專業技術團隊,建成了四川省風濕病治療中心和全國首批衛生部內鏡診療專業技術培訓基地,又新成立了肛腸疾病研究所和神經疾病研究所。

精品課程

有局部解剖學、生物化學、組織胚胎學、醫學影像診斷學等10門省級精品課程;有診斷學、病理學、大學英語等26門校級精品課程。近三學年校級教改課題立項40項,省級教改課題立項20項。2004年以來獲四川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4項。2006年獲四川省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科學研究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學院依託學科點,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專科)5個(醫學影像學、風濕免疫學臨床神經電生理學、普通外科學肛腸科),發展了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藥理學和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等一批優勢學科,是四川省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省風濕病治療中心。現設有醫學影像學、風濕免疫學、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形態學藥物學、臨床神經電生理及高等教育共7個科學研究所;有國家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4個、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和SPF級科研動物室1個;基礎醫學實驗中心5個、臨床專業實驗中心6個、臨床技能中心1個。
學院在2003至2006年期間,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4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64項,廳局級項目271項;獲科技獎勵53項,其中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其它省部級成果獎18項;發表學術論文2027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檢索工具收錄36 篇;出版科研學術專著10部。創辦有《川北醫學院學報》《西部醫學》2種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學院重視對外交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瑞士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並完成了多項科研合作課題。先後選派多名教師分赴美、英、法、德等國留學、進修;先後成功邀請了美、加、澳、日、德等國及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近百名來院講學;與美國兒科學會聯合舉辦了兩期“兒童心肺復甦急救技術”培訓班;承辦了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舉辦了二十多場中國及省市級學會或協會的學術年會、研討會、學習班、培訓班。
學院在穩定基礎研究的基礎上突出套用研究,強化開發,將一批較為成熟的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服務於社會。先後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感冒藥分散片、 “諾迪康”(藥物)、“飲爾康”(飲料)、“中華龍寶”(保健品)、中草藥衛生紙系列等數項研究成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研究成果

附屬醫院學院在穩定基礎研究的基礎上突出套用研究,強化開發,將一批較為成熟的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服務於社會。先後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感冒藥分散片、“諾迪康”(藥物)、“飲爾康”(飲料)、“中華龍寶”(保健品)、中草藥衛生紙系列等數項研究成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先後開展了不停跳心臟直視手術、右半肝右三肝切除術、顱內動脈瘤切除術、喉癌全切功能重建術、高位頸髓腫瘤切除術、放射介入肝內門體分流術、主動脈縮窄球囊擴張與支架置入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等省內、國內先進醫療技術,樹立了在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隨著學科建設的不斷深化,科技工作的重點地位也進一步落實,醫院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項目9項。在中華系列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222篇,SCI收錄80篇,Nature上發表1篇,榮獲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24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9項,榮獲四川省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
承擔了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口腔學、麻醉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婦產科專業、臨床醫學耳鼻喉專業、眼視光等專業1萬餘名本科、專科學生的主要臨床教學任務。同時,醫學影像與核醫學、臨床內科學已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

重點學科

影像研究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研究所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除能開展常規影像學檢查外,還開展了多項國內、省內領先或先進的檢查項目,如胰腺病變MRI顯示、診斷以及病變對臨近結構侵犯的顯示,有關科研論文4篇在國外專業雜誌上發表,2篇在中華放射學雜誌上發表,8篇在國內其它期刊上發表。其它如:多層CT心臟冠狀動脈成像;多層CT血管成像;多層CT器官三維重建;磁共振心臟及冠狀動脈成像與心功能分析;磁共振器官灌注成像;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磁共振胰膽管成像;經皮穿刺抽吸活檢,椎間盤病變臭氧治療,腫瘤介入基因治療,超選擇性插管造影及腫瘤治療,全景數位化牙片攝影,數字胃腸檢查,彩色超聲三維立體成像,單光子發射CT成像,核素治療甲亢等先進檢查方法和治療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風濕免疫研究所

風濕病治療中心掛牌儀式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研究所是一所以醫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研究中心,為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所屬的風濕免疫學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臨床免疫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研究所實驗室現有建築面積500m2,設有細胞培養室二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免疫組化室及六個公共實驗室,擁有國內外處於先進水平的蛋白質、基因分析系統,包括安瑪西亞EIPGⅡ二維電泳系統、LeicaSP5雷射共聚焦系統、BD流式細胞分析儀、雅培I2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OLYMPUSBX51螢光顯微鏡、IX71倒置顯微鏡、LEICACM1900冰凍切片機、ABI的7900型定量PCR系統、ROCHLightcycler螢光定量PCR儀、基因晶片分析系統、超速冷凍離心機等萬元以上設備40餘台套,儀器設備總價值千萬餘元。搭建了基因、蛋白質、細胞分析平台。實驗室完全對外開放。現開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基因組學分析、蛋白質組學分析、細胞培養及藥物作用與作用靶點分析、細胞及組織免疫化學分析、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分析等。

電生理學

“臨床神經電生理學”為四川省甲級醫學重點學科,臨床神經電生理研究室系該學科的主幹實驗室。該學科及研究室擁有日本光電64導三維腦電及德國BESA偶極子定位系統、DANTEC高頻磁刺激儀、Medtronic32導認知腦電監測系統、德國腦血流微栓子監測儀及ZN非線性腦電監測儀等國內外最先進的電生理儀器和設備,其價值500萬元人民幣。
本學科開放病床100張,年門診達2萬4千多人次,年住院病人達1500人次,病房面積約600平方米。建有肌電誘發電位實驗室、經顱磁刺激實驗室、無紙腦電實驗室、視頻腦電監測偶極子定位室、經顱彩色都卜勒室、腦電超慢漲落實驗室、非線性腦電監測室、認知實驗室及神經康復室等,實驗室面積達180平方米。良好的科研平台與臨床緊密結合必將為廣大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該學科主要從事神經肌肉疾病、癲癇、老年性痴呆及腦血管病等國內外頑症的基礎和神經電生理方面的研究,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川東北地區乃至西南地區神經疾病的防治作出更大的貢獻。

普外科

普外科擁有4個病區,開設床位180張,1個實驗室(位於中心實驗室,共享)、一個中國衛生部批准的內鏡技術培訓基地和1個內鏡室,並有一個肝膽胰腸外科研究所,下設肝膽、胃腸、肛直腸、血管、乳腺、小兒等專業,各病區有不同的特色專業。除醫院近兩億元的各種大型醫療設備和一批重點學科研究所、實驗室的支持外,普外科還擁有總值千餘萬元的設備。年門診量達到23000餘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數7000餘人,手術約6000台次。
川北醫學院普外科手術實施中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普外科先後開展了肝移植術、whipple氏手術、左(右)三肝切除術、肝尾狀葉切除術、肝門膽管癌根治術、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先天性無肛矯正術、腹腔鏡肝葉切除術、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術(TAPP、TEP)、經十二指腸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經鼻膽胰管引流術(ENBD)、腹主動脈瘤切除術、頸總動脈瘤切除術、人造血管移植術、周圍動脈狹窄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置管溶栓及腔靜脈濾器置入術、下肢大隱靜脈曲張的微創手術(Trivex)等省內、國內先進醫療技術,樹立了在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普外科在在胃腸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普外微創外科技術研究、肝移植等方面展開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項目3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資助項目1項,獲省市級科研立項資助項目20餘項。

痔瘺科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痔瘺科是川東北地區成立最早、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肛腸專科,集臨床、科研、教學於一體。科室開放床位30張,擁有肛腸多功能手術床,微波電腦痔瘡治療儀,微電腦高頻手術治療器,多源頻普肛腸治療儀,結腸灌注水療儀等價值300餘萬元的先進專科設備。
科室不斷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除開展一般肛腸痔瘺疾病的診治外,高位馬蹄型膿腫、高位複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高位直腸息肉、骶前囊腫、坐骨結節囊腫、直腸陰道瘺等的手術治療已成為科室的特色,便秘和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成為科室內科疾病特色治療的發展方向。

神經外科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是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國家神經外科醫師培訓基地,神經外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為川東北地區成立最早、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神經外科,集臨床、科研、教學於一體,是川東北地區各種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瘤)、脊髓腫瘤等神經系統病變的搶救和治療中心、神經外科疾病研究中心和教學中心。
神經外科率先在本地區開展微創手術,最大程度的切除病變,將手術的副損傷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患者術後獲得良好的生存質量。在開展顱內腫瘤(腦瘤)、顱內動脈瘤、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血管畸形、脊髓腫瘤等常規手術的同時,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如眶顴入路切除顱底腫瘤、半椎板入路切除脊髓腫瘤、單鼻空入路切除垂體腫瘤、顱內多發動脈瘤一次性夾閉手術、等等,不斷提高神經外科的治療效果,全科已診治和手術病人超過萬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
神經外科的診治範圍有:
1.各種顱腦損傷,小到頭皮、顱骨損傷,大到腦震盪、腦挫裂傷、腦幹損傷、瀰漫性軸索損傷和各種顱內血腫;
2.各種原因的腦出血,包括外傷性的、高血壓腦出血和血管疾病引起的腦出血;
3.各種顱腦腫瘤,包括神經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聽神經瘤及一些少見腫瘤,如顱咽管瘤和表皮樣囊腫等;
4.顱內感染性疾病,包括腦膿腫、結核瘤等;
5.腦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
6.脊髓病變,包括脊髓腫瘤、椎間盤突出等;
7.顱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疾病,如腦積水,chairs畸形,腦膜膨出,脊膜膨出等;
8.其它:如蛛網膜囊腫、硬膜下積液等。

學科介紹

臨床醫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製作出分類鑑別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中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常見病名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
3.具有對急、難、重症的初步處理能力;
4.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一般不少於48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麻醉學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的麻醉科、急診科、急救中心、重症監測治療病房(ICU)、藥物依賴戒斷及疼痛診療等領域從事臨床麻醉、急救和復甦、術後監測、生理機能調控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本技術,接受麻醉、急救與生命復甦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手術的麻醉處理、手術期併發症防治以及危重病症的監測、判斷與治療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臨床診療工作的辯證思維和分析判斷方法;
3.具有對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疼痛診治的初步能力,具有對常見手術麻醉處理、圍麻醉期併發症防治和危重病症監測、判斷和治療的基本能力;
4.具有急救和生命復甦的基本能力;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套用及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臨床麻醉學、急救醫學、疼痛診療學、麻醉藥理學、麻醉設備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解剖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臨床見習、畢業實習一般應安排52周。
修業年限:五年

醫學影像學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醫學影像學範疇內各項技術(包括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超聲學核醫學影像學等)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
3.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
4.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熟悉相關的醫學倫理學;
5.了解醫學影像學各專業分支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套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主要課程:物理學、電子學基礎、計算機原理與接口、影像設備結構與維修、醫學成像技術、攝影學、人體解剖學、診斷學、內科學影像診斷學介入放射學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醫學檢驗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醫用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原診斷學血細胞形態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了解常用檢驗儀器的基本構件和性能;
3.具有數理統計及計算機套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衛生工作及臨床實驗主管理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醫學檢驗前沿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檢驗技術。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醫學統計學分析化學檢驗儀器學生理學病理學寄生蟲學及檢驗、微生物學及檢驗、免疫學及檢驗、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床實習、畢業實習,一般安排48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或理學學士

口腔醫學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能,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與預防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2.掌握口腔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
3.具有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症的初步處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般操作技能;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醫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主要課程:物理學、生物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復等學科的畢業實習,一般安排36-42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一定的醫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良好醫德、醫風救死扶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
主要課程
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藥理學、中藥學、方劑學、診斷學、針炙學、中醫內科學、內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外科學等。

法醫學

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系統的法醫學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政法機關從事法醫學檢案鑑定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學及法醫學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受到醫學及法醫學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法醫學檢案鑑定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學以及法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法醫學的基本技術和案例分析的思維方法;
3.具有法醫學檢案和鑑定的初步能力;
4.熟悉與法醫學有關的中國的各項法律以及法醫工作的政策和規程;
5.了解法醫學的套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
主要課程:法學理論、人體解剖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刑事偵察技術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理學、法醫臨床學、法醫物證、法醫精神病學、法醫毒物分析。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臨床實習一般安排12周左右;包括法醫病理學、法醫物證及法醫臨床等校外基地實習一般安排12周左右。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護理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3.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並能夠套用護理程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4.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
6.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
主幹學科:倫理學心理學護理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病因學藥物治療學、診斷學基礎、護理學基礎、急重症護理、內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精神護理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床綜合實習、社區實習、論文撰寫等,一般安排不少於36周。

所獲榮譽

■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等學校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學科、四川省品牌專業——醫學影像學
■四川省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雙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校園文化

校歌
川北醫學院校歌歌詞
嘉陵滔滔,西山秀麗,春風化雨李桃開;
慈懷柔腸,奉獻愛心,妙手回春歡顏在。
啊,志存高遠,開拓創新,探索醫學新境界,
任重道遠,敬業求是。
啊,前程共期育英才。
啊,雙肩勇擔重任,心田長存關愛,
信念不改,豪情壯志滿胸懷!
莘莘學子,濟濟一堂,躬耕醫林爭表率;
紮根川北,服務基層,蒼生福祉記心海。
啊,自強不息,上下求索,披荊斬棘除障礙,
日月如梭,我輩同儕。
啊,辛勤耕耘莫徘徊。
啊,雙肩勇擔重任,心田長存關愛,
信念不改,豪情壯志滿胸懷!

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黨委書記 李成軍
院長
康健
院黨委副書記
康健、杜勇
副院長
李建、周京國、雷軍、張小明、羅加福
(引用時間 2014-06-03 資料來源[9] )

四川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