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學名:Canna generalis L. H. Bailey & E. Z. Bailey):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可達100厘米-150厘米,根莖肥大有塊狀的地下莖 ;葉大 ,螺鏇狀排列 ,有明顯的中脈和羽狀的平行脈,葉柄呈鞘狀抱莖,無葉舌,葉柄呈圓形,綠色或紫紅色;莖葉具白粉,葉片闊橢圓形。花朵較大,可達20 厘米大小,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黃、桔紅、粉紅、大紅至紫紅。原產美洲熱帶。喜高溫炎熱,陽光充足。以肥沃土壤最適宜。耐濕,但忌魁水。怕強風,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根莖可露地越冬。園藝雜交品種,中國各地常見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止血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白帶過多;跌打損傷;瘡盪腫毒;子宮出血;外傷出血

大花美人蕉原產美洲熱帶。喜高溫炎熱,陽光充足。以肥沃壤土最適宜。耐濕,但忌魁水。怕強風,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根莖可露地越冬。

形態特徵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株高約1.5米,莖、葉和花序均被白粉。葉片橢圓形,長達40厘米,寬達20厘米,葉緣、葉鞘紫色。總狀花序頂生,長15-30厘米(連總花梗);花大,比較密集,每一苞片內有花2-1朵;萼片披針形,長1.5-3厘米;花冠管長5-10毫米,花冠裂片披針形,長4.5-6.5厘米;外輪退化雄蕊3,倒卵狀匙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顏色種種:紅、桔紅、淡黃、白色均有;唇瓣倒卵狀匙形,長約4.5厘米,寬1.2-4厘米;發育雄蕊披針形,長約4厘米,寬2.5厘米;子房球形,直徑4-8毫米;花柱帶形,離生部分長3.5厘米。花期:秋。

產地分布

大花美人蕉為法國美人蕉的總稱,主要由原種美人蕉雜交改良而來,原種分布於美洲熱帶。中國各地廣為栽培。

生長習性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霜凍,生育適溫25-30℃,喜陽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產地無休眠性,周年生長開花;性強健,適應性強,幾乎不擇土壤,以濕潤肥沃的疏鬆沙壤土為好,稍耐水濕。畏強風。春季4-5月霜後栽種,萌發後莖頂形成花芽,小花自下而上開放,生長季里根莖的壓陸續萌發形成新莖開花,自6月至霜降前開花不斷,總花期長。根莖在長江以南地區可路地越冬,長江以北必須人工保護越冬。

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後,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於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繁殖方法

播種

4-5月份將種子堅硬的種皮用利具割口,溫水浸種一晝夜後露地播種,播後2-3周出芽,長出2-3片葉時移栽一次,當年或翌年開花。

塊莖

塊莖繁殖在3-4月進行。將老根莖挖出,分割成塊狀,每塊根莖上保留2-3個芽,並帶有根須,栽入土壤中10厘米深左右,株距保持40-50厘米,澆足水即可。新芽長到5-6片葉子時,要施一次腐熟肥,當年即可開花。

套用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葉片翠綠,花朵艷麗,花色有乳白、淡黃、桔紅、粉紅、大紅、紫紅和灑金等,宜作花境背景或在花壇中心栽植,也可成叢或成帶狀種植在林緣、草地邊緣。矮生品種可盆栽或作陽面斜坡地被植物。

大花美人蕉別名蘭蕉、紅艷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多年生球根類花卉,為多種源雜交的栽培種。地下具肥壯多節的根狀莖,地上假莖直立無分枝,株高1米至1.5米,全身被白霜。葉大型,互生,呈長橢圓形,葉柄鞘狀。頂生總狀花序,常數朵至十數朵簇生在一起,萼片3枚,綠色,較小,花被3片,柔軟,基部直立,先端向外翻。花色豐富,有乳白、米黃、亮黃、橙黃、橘紅、粉紅、大紅、紅紫等多種,並有複色斑紋。花心處的雄蕊多瓣化而成花瓣,其中一枚常外翻成舌狀,其他的呈鏇卷狀。蒴果橢圓形,外被軟刺,種子圓球形黑色。花期6月至10月。 大花美人蕉除按花色而分成不同品種外,其葉色有粉綠、亮綠或古銅色,也有紅綠鑲嵌或黃綠鑲嵌的花葉品種。還有矮生種,株高僅50厘米至60厘米。高生種的蕉藕,株高可達2米至3米。

美人蕉原產於美洲熱帶,亞洲熱帶亦早有栽培,在我國南北各地栽培極為普遍。性喜陽光充足和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寒,在華南亞熱帶地區為常綠植物,新老植株自然更迭,四季生長開花,無休眠。長江流域,凡土壤不結凍的地區,冬季落葉後根莖可在土層中越冬,但宜加復蓋物防寒保護。北方需將根莖放在0℃以上的室內貯藏。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而疏鬆肥沃、通透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特別好。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通常以分割根莖繁殖為主,可每年分割一次,一棵母株可分成4株至5株,每株必須帶1個以上的頂芽,從根莖的分枝部分切開。在北方為了使其提早開花,多在3月初將冬藏的根莖分割,每3株至4株用素麵沙上盆假植,放在中溫室內催芽,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室溫在18℃以上,4月中旬根莖萌發,5月上旬成苗即可脫盆整坨定植花壇。 美人蕉也可播種繁殖。美人蕉的種皮相當堅硬並帶一層不透水的物質,播種前可用砂紙搓磨把表皮磨薄,放30℃的溫水中浸泡一晝夜,然後在高溫室內盆播。早春2月播種,苗高10厘米時帶土坨分苗移栽,上盆或下地,當年即可開花。實生苗常常發生變異,可在開花後進行優選,往往可得到一些優良性狀的新個體,再用無性繁殖方法保存下來。

可地栽也可盆栽。地栽前應充分施肥並進行深翻。單行栽植時株距應保持60厘米至80厘米,地下莖在一年中不斷橫向伸展並不斷萌發新株,因而株行距不可太小。常年管理簡單粗放,保持土壤濕潤,不必追肥。北方早霜後把根莖控出,晾曬數日至外皮發乾入冷室蓋上乾沙貯藏。盆栽宜選5片葉開花的矮型速生品種,3個株芽一組上內徑25厘米大盆養護,2月初放中溫室,保持溫度平穩、光照充足、空氣流通、水肥適度,“五一”即可開花展出。

大花美人蕉的栽培及管理

概述

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 Bailey),又名紅艷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屬多年生球根花卉。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我國各地廣為栽培,花期長,在我市開花盛期為4~10月間。近年來,以其抗污染、花期長、易栽培、管理粗放、花葉俱美等優良特性成為潮汕地區的綠化常用花卉。

但是,如果栽培管理不當,將出現植株莖幹徒長,植株泛黃,種植一年後長勢變弱,以及冬季地上部分莖葉過早枯死,導致植土過早裸露等情況,縮短了大花美人蕉的花期,影響觀賞效果。

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本人對大花美人蕉在公共綠地的栽培和養護管理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其養護管理的大花美人蕉花期長,花期調控和觀賞效果好,花期長達12個月,實現了全年花開不斷。為城市園林美、環境美增添靚麗的色彩。

露地栽培

土壤是大花美人蕉生長發育的基礎,它對美人蕉的根系生長、養分的吸收以及地上部分的生長發育有極大的影響。大花美人蕉喜高溫,根系發達,而為淺根性,多分布在15cm至30cm的地表層,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微酸性疏鬆肥沃的土壤,在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與通風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最佳。種植時用有機肥雞屎(糞)和微酸性種植土混合而成的疏鬆土壤最有利於其根系生長和新芽分櫱。由於根系分布較淺,種植時對翻土深度要求不嚴,約為15cm左右。種植深度以土面蓋過球根頂部2cm至3cm,保持植株直立,不易倒伏為度。

養護管理

大花美人蕉適應性強,生長快,花枝多,在養護管理上;應注意抓好施肥、澆水、修割、防寒越冬、病蟲害防治等問題。

1.施肥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喜肥,栽植時施足基肥,常用的肥料有:疏鬆有機肥雞屎(糞)、花生餅、尿水、複合肥、磷肥等。肥料的選擇和肥料施用的時機應根據季節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經過實踐,春天,美人蕉的嫩芽開始萌動時施用第一次疏鬆有機肥可以有效地疏鬆土壤、補充養分和保持濕度,為日後芽的分櫱,植株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雞屎(糞)為主的有機肥肥效長,疏鬆土壤效果好,但肥效較慢,這時,為加快加強肥效,可混施一次複合肥和一次尿素。進入生長、開花期的植株,由於生長快,開花多,需要不斷追肥。據觀察,每二十五天結合鬆土施放一次花生餅或雞屎(糞)拌放磷肥,效果更好。它含有的養分較全面,特別是氮、磷、鉀元素充足,能有效地促進花的生長,加深花色,使葉大色油綠。其缺點肥效較慢,影響公共綠地的遊覽環境。我們在作業過程中採用施肥後復土的方法解決。冬季時大花美人蕉進入休眠期,但潮汕地區氣候溫暖,如果養護得當,美人蕉花期可延續至全年有花觀賞,這個時期應注意對磷、鉀肥的補充和加放草木灰,以便增強植株抗寒能力。

2.澆水

在美人蕉的日常管理養護中,水分控制好壞,直接影響植株質量,澆水不當,過乾過濕都易造成美人蕉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故必須適量適時,根據季節,天氣而靈活掌握,一年之中澆水的次數與水量始終是個變數,只能靠管理者的觀察與豐富的經驗積累來操作。

(1)春季澆水:春天氣溫回升,植株解除休眠,部分葉芽正常生長,水分消耗量也隨之增加,澆水時間以每天澆水1次。

(2)夏季澆水:夏天正逢植株生長旺盛,消耗水分也多,需每日早晚澆水1次,至6月梅雨季節,則每日澆水1次,遇大雨時應及時排澇,7月份適當增加澆水分量,必要時用水噴灑葉面,以降低溫度,增加濕度。保持葉面清潔,葉色鮮嫩。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3)秋季澆水:秋天氣溫雖有下降,但空氣仍十分乾燥,蒸發量很大,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面濕潤,10月以後,氣溫逐日下降,澆水量則應酌情減少,植株枝幹水分含量降低,組織發育充實,以增加抗寒能力。

(4)冬季澆水:進入冬天,大花美人蕉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水分消耗極少。每日澆水1次,冬天的澆水應先在氣溫高時進行,陽光下澆水效果最佳,澆水一般在下午二時左右進行為好。

3.修割

地栽的美人蕉如有足夠的空間,自行生長可得到端正的植株,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的因素很多,如因病蟲害,造成黃葉、病葉,或空間競爭使植株的一部分接受不到陽光而失去平衡,或冬季寒風襲擊,或因建築牆面反射強烈日光灼傷一部分葉片,在生長、開花旺盛,新芽分櫱極為旺盛,容易出現過密,都需要通過修割,以達到植株形狀完整,開花豐滿適度。一般修割是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植株生長情況靈活操作。

三月至十月份是美人蕉生長、開花旺盛的季節,由於新芽分櫱極為旺盛,容易出現植株過密,必須每隔三日割除開過花植株,無花的弱株、病株和退化植株。單一品種成片栽植還要注意拔除雜色品種,這樣,有利於壯芽的萌發和生長、矮化植株,使開花整齊。根據實踐經驗,開花植株數控制在每平方米10株至15株(地栽每平方米種植28株至36株),以便全年開花不斷。

4.病蟲害防治

大花美人蕉的病蟲害比較多,發病較普遍,在栽培中應嚴格檢疫措施,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時檢查,及時防治。

(1)病害:大花美人蕉常見的病害有花葉病,蕉鏽病,黑斑病,梭斑病等。

①花葉病:主要是由黃瓜花葉病毒所致,該病毒通過汁液接觸和蚜蟲傳播,由於美人蕉多採用分根繁殖,易使病毒年年相傳,逐年加重。且病毒的寄主廣,可使多種植物受侵染。

防治:必須及時撥除病株並銷毀。不用帶病毒的根、莖作繁殖材料。在整個生長期注意治蚜防病。

②蕉鏽病:感病初期,病葉兩面均出現黃色水漬狀圓形小斑,尤以葉背為多,病斑迅速擴大,葉片捲曲凋萎,風吹水濺可將夏孢子傳至健葉上,萌發、侵入,反覆為害,涼爽天氣,發病率仍很嚴重。炎熱,乾燥的天氣反而較輕。一般3月至4月份即見發病。

防治:在冬季清除病葉及病株殘體、集中燒毀。用65%福美鋅400倍液,每隔一星期噴1次,共3至4次,或噴0.3度石硫合劑1次,或20%粉銹寧乳劑2000至3000倍液1次,注意交替使用,可以減輕病情。

大花美人蕉大花美人蕉

③黑斑病:病菌侵入後出現黃色小斑。病斑擴大後為圓形及橢圓形,直徑5mm至15mm,褐至黑褐色,病菌在落葉上越冬,翌年五、六月開始危害,以七月、八月份最為嚴重。

防治:必須加強管理,種植不要過密。發病時定期噴50%托布津500至8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

④梭斑病:該病主要危害葉片,被侵染的葉片上出現紅褐色梭形病斑,或黑褐色橢圓形病斑,在陰而潮濕的天氣中,病斑背面產生灰色稀薄的霉層,大花美人蕉梭斑病真菌侵染引起,該菌主要在病株體上越冬,翌年春天植株萌芽生長後,在適宜的條件下,病菌隨風傳播,侵染植物引起危害。

防治:在秋冬季節,將美人蕉的病株殘體徹底清除,並集中銷毀,減少越冬病菌,以控制翌春的發病。

藥劑防治:病害嚴重的地方,在發病初期,先摘除病葉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雷多米爾粉劑500倍液。

(2)蟲害:大花美人蕉蟲害較少,常見有焦苞蟲,小地老虎等。

①焦苞蟲:幼蟲卷葉成芭,食害葉片。發生多時,葉苞累累,焦葉殘缺不全。

防治:摘除蟲苞,殺死其中蟲體。

冬春清除枯葉殘株,消滅其中越冬幼蟲。

噴90%敵百蟲800倍液,毒殺幼蟲。

② 小地老虎:植株葉片可見排列整齊蟲洞,嚴重可損壞花芽,導致無花株產生。

防治:可用敵敵畏、氧化樂果、樂斯本混合液噴施。

主要價值

園林

大花美人蕉葉片翠綠,花朵艷麗,花色有乳白、淡黃、桔紅、粉紅、大紅、紫紅和灑金等,宜作花境背景或在花壇中心栽植,也可成叢或成帶狀種植在林緣、草地邊緣。矮生品種可盆栽或作陽面斜坡地被植物,美人蕉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用於道路綠化、小區綠化、工廠、公園等地,綠化效果明顯,體現速度快。

環境

美人蕉,不僅能美化人們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氫,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抗性較好,葉片雖易受害,但在受害後又重新長出新葉,很快恢復生長。由於它的葉片易受害,反應敏感,所以被人們稱為監視有害氣體污染環境的活的監測器。具有淨化空氣、保護環境作用。是綠化、美化、淨化環境的理想花卉。

植物文化

美人蕉的花語:堅實的未來。

依照佛教的說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腳趾所流出的血變成的。是一種大型的花朵。在陽光下,酷熱的天氣中盛開的美人蕉,讓人感受到它強烈的存在意志。

姜目百科

阿寬蕉
阿希蕉
矮山姜
矮砂仁
凹唇姜
凹唇姜屬
矮姜花
閉鞘姜屬
斑葉竹芋
芭蕉屬
芭蕉
白朮
波翅豆蔻
白豆蔻
閉鞘姜
碧江姜花
白花山柰
白象牙參
長柄山姜
垂花山姜
脆果山姜
草豆蔻
草冠
長柄豆蔻
長序砂仁
草果藥
長果砂仁
長花豆蔻
長穗姜花
長柄象牙參
藏象牙參
長果姜屬
長果姜
川東姜
匙苞姜
短柄直唇姜
大花美人蕉
大蕉
島山芭蕉
地涌金蓮屬
地涌金蓮
大頭山姜
短穗山姜
大花山姜
敦六山姜
多花山姜
德保豆蔻
豆蔻屬
大苞姜
大苞姜屬
多花距藥姜
滇姜花
大豆蔻屬
大豆蔻
大葉山柰
大象牙參
大花象牙參
滇象牙參
多穗姜
莪術
耳葉象牙參
鄂川姜
粉美人蕉
腐花豆蔻
革葉山姜
高雄山姜
高良姜
光葉山姜
光葉雲南草蔻
光葉球穗山姜
廣西豆蔻
光葉閉鞘姜
廣西莪術
廣西姜花
高山象牙參
高雄姜
桂姜
骨碎補
鶴望蘭科
花葉竹芋
海南柊葉
海南蘭花蕉
黃花美人蕉
紅蕉
茴香砂仁
紅茴砂
茴香砂仁屬
花葉山姜
紅豆蔻
紅豆冠
海南山姜
華山姜
滑葉山姜
黑果山姜
紅草果
紅花砂仁
海南砂仁
紅殼砂仁
海南假砂仁
黃花大苞姜
紅苞距藥姜
黃姜花
紅姜花
海南三七
喙花姜屬
喙花姜
華象牙參
紅球姜
紅冠姜
姜目
尖苞柊葉

芋[植物]
蕉芋
蕉麻
距花山姜
靖西山姜
假益智
節鞭山姜
九翅豆蔻
距藥姜
距藥姜屬
薑黃屬
薑黃
姜花
姜花屬
姜屬

開南山姜
寬唇山姜
旅人蕉科
蘭花蕉屬
蘭花蕉
蘭花美人蕉
綠苞山姜
菱唇山姜
美人蕉
美人蕉屬
密穗山姜
毛瓣山姜
馬藺
美山姜
密苞山姜
密毛山姜
蒙自砂仁
麥氏舞花姜
毛舞花姜
毛薑花
密花姜花
偏穗姜
偏穗姜屬
球穗山姜
全唇姜
絨葉肖竹芋
柔瓣美人蕉
日比野山姜
少花柊葉
樹頭芭蕉
山姜屬
疏花山姜
扇狀山姜
水山姜
縮砂密
砂仁
疏花草果藥
雙翅舞花姜
山柰
山柰屬
雙唇象牙參
梭穗姜
珊瑚姜
台灣芭蕉
田林姜花
頭花象牙參
土田七屬
土田七
台灣姜
蘘荷
萵筍花
溫鬱金
舞花姜屬
舞花姜
無絲姜花
烏姜
蠍尾蕉
肖竹芋
肖竹芋屬
象腿蕉
香蕉
小果野蕉
象腿蕉屬
蠍尾蕉屬
香姜
小草蔻
小花山姜
狹葉山姜
細砂仁
香豆蔻
心葉凹唇姜
小珠舞花姜
小花姜花
小苞姜花
小毛薑花
西藏大豆蔻
象牙參
象牙參屬
襄荷
雲南柊葉
野蕉
益智
艷山姜
雲南草蔻
銀葉砂仁
野草果
疣果豆蔻
鬱金
圓瓣姜花
陽荷
直唇姜屬
直唇姜
竹葉蕉屬
竹葉蕉
竹芋屬
竹芋
紫葉美人蕉
紫紋山姜
柱穗山姜
竹葉山姜
爪哇白豆蔻
紫花山柰
早花象牙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