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個人基本信息
香港義工、基督徒“阿福”黃福榮弟兄在青海玉樹地震災區中捨身救人不幸罹難,他是玉樹抗震救援中首個遇難的志願者。他對生命的珍惜及無畏的愛心感動了內地和香港兩地無數人,連日來許多人自發舉行各種活動紀念他“大愛無疆”。不少基督徒亦對他活出生命的見證而充滿敬意,有人以約翰福音12:24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讚揚他活出基督的生命,並呼籲向他學習。
百米國畫長卷記錄英雄生前畫面
著名畫家郭永潔創作紀念玉樹地震一周年百米國畫作品《玉樹不倒青海常青》,於2011年4月14日在青海省博物館舉行紀念展。下圖(作品局部):黃福榮生前和玉樹孤兒們在一起 。
慈善愛心事件
2000年,在香港當貨櫃車(貨櫃貨車)司機的黃福榮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位身患白血病的中國軍人隋繼國為了中華骨髓庫的擴容,從北京出發徒步走到香港,沿途呼籲和宣傳捐獻骨髓的事跡,這個普通的香港人被感動,更作出決定,要和他一起行走。而此後,黃福榮也正式走上了愛心助困的道路。
2002年1月1日,黃福榮從香港出發獨自徒步前往北京,一路上也是宣傳骨髓捐獻。
2008年的汶川地震發生之後,遠在香港的黃福榮坐不住了,他不聽家人、朋友勸阻,執意一人去了成都,後來又到了重災區什邡市。儘管沒有專業技能,在災區只能是幫助搬運物資和幫災民清理倒塌房屋的瓦礫,但他覺得很值得,因為出了力盡了心。
2010年4月1日,黃福榮從香港出發前往玉樹縣。在蘭州與志願者朋友小聚之後,4月8日他如期到達了玉樹縣。揣著1萬元港幣,他此行希望能夠幫助設立在結古鎮的玉樹慈行喜願會的孤殘孩子們添置一些生活、學習用品,最重要的是,為他們修建一座稍微像樣一點的衛生廁所。
2010年4月14日,在玉樹地震中,黃福榮在已及時逃離受破壞的孤兒院,但當獲知還有3名師生壓在倒塌的瓦礫堆中後,即奮不顧身冒餘震危險折返救人,最後不幸犧牲。其事跡感動了不少內地義工,紛在網上撰文悼念及讚揚黃福榮捨己救人的精神。
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正式公布的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中,唯一入選“心靈富豪致敬榜”。
相關事件
救人犧牲
青海地震救人犧牲
香港義工黃福榮曾不顧家人反對,參加 "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義舉,在"4·14”玉樹地震時,本已逃離危險,但當獲知尚有1名教師及2名學生走避不及,被壓在倒塌的瓦礫堆中後,即不理危險,立即折返孤兒院救人,未幾再發生餘震,部分搖搖欲墜的房屋亦告坍塌,黃福榮慘遭活埋,稍後被救出惜證實不治不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對於黃福榮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跡,有網路稱其為“偉大的志願者”,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代表香港政府對其家屬表示沉重哀悼,並表達以最崇高的敬佩。
"512"汶川地震慘痛未忘,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七點一級強烈地震,導致2698人死亡、逾萬人受傷,香港義工黃福榮在救人過程中英勇殉難。
居民超過十萬人的玉樹州、玉樹縣兩級政府所在地結古鎮是重災區,因當地大部分民居都是抗震能力很差的土木結構,地震發生時,逾九成民居倒塌,未倒塌的房屋也多數出現裂縫,在餘震中不斷搖晃,地震還引發多宗火災。
地震造成州政府辦公樓部分倒塌,當地最好的玉樹賓館被震裂。結古寺賓館完全倒塌,有多人被埋,救援人員在現場聽到廢墟下有呼救聲。其中四十六歲香港義工黃福榮,在一間倒塌的孤兒院中參與救人時,剛剛救出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師時,還有兩老師待援,黃正欲回身搶救時,卻不幸犧牲性命。
放棄事業做善事
綽號“阿福”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時,雖身患頑疾,仍走到災區最前線協助災民;在青海大地震中,他亦在倒塌的孤兒院奮不顧身救人,可憾一腔無私的熱血,最終埋在一堆無情的瓦礫中。內地網民對其捨己為人的精神十分敬佩,紛紛在網上留言哀悼,“阿福,你是真正的烈士,一路好走!”
四十六歲的黃福榮,未婚,生前在港經營貨櫃車運輸公司。 2001年,“阿福”在內地一間書店,讀到罹患白血病和腦癌的“雙癌少校”隋繼國的著作《挑戰死亡 白血紅心走天涯》,對隋利用生命中僅剩的時間做善事大為感動,透過書店聯絡對方,結伴從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傳骨髓捐贈。 2002年1月,他再從港出發,徒步上北京為宣傳骨髓捐獻並為中華骨髓庫籌款,更捐上自己畢生的積蓄。
翌年,隋和其幾名在內地認識的血癌病友先後離世,他大受打擊,後發現自己患上肺結核和糖尿病,情緒更形低落,一度一蹶不振。直至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災民慘況再次觸動阿福的善心,堅持帶病獨往重災區協助災民。
這些年,阿福再積極參與內地慈善工作,2010年4月初經蘭州抵達青海玉樹慈行喜願會孤兒院做義工。2010年4月14日清晨地震時,該院的樓房倒塌,阿福本已成功逃生,但得悉有三名孩子和三名老師被埋,再走回災場協助營救,據聞成功救出四人,惜救人未能自救,客死異鄉。
香港特區駐京辦首席入境事務主任曾國衛表示,駐京辦昨午四時許接獲黃福榮家人求助,並即時聯絡青海當局,而黃的家人計畫今日出發到當地,駐京辦會派員同行並盡力提供協助;另駐京辦暫時只收到一個求助個案。
中聯辦電唁黃福榮
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中為救援受困者而不幸罹難。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獲悉訊息後,立即與黃福榮在港親屬取得聯繫,派員專程到其家中慰問,協助善後,並向黃福榮親屬發出唁電,對此事深表痛惜。
中聯辦並與青海省有關方面保持聯絡,了解黃福榮捨身救人的詳細經過。據中聯辦介紹,黃福榮當時在玉樹一間孤兒院做義工。地震發生後,黃福榮在救助被困人員時遇到餘震,被瓦礫壓住。救出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彭清華致崇高敬意
據中通社報導,中聯辦2010年4月15日派員專程到黃福榮家中慰問,轉達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對黃先生捨己救人高尚行為的崇高敬意和對其親屬的親切慰問。
中聯辦於同日向黃福榮親屬發出的唁電說,黃福榮先生作為一名普通的香港貨車司機,充滿愛心,熱心公益,矢志行善。此次協助為玉樹的孤兒院運送物資,遭遇地震,積極參與搶救孤兒院師生,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中聯辦在唁電中對黃福榮捨己救人的高尚質量表示敬意,對其不幸離世表示沉痛哀悼,亦對黃福榮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中聯辦表示,將配合青海省有關方面,全力協助黃福榮的親屬處理善後事宜。
公祭
概況
2010年5月6日,青海玉樹大地震中捨身救人的黃福榮,在紅戛世界殯儀館設靈,下午四點至七點舉行公祭,7日舉殯,遺體將安葬在香港柴灣華人墓場。靈堂不設公眾席或弔唁冊。 特首曾蔭權、政務司長唐英年、律政司長黃仁龍、多名局長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彭清華將會出席公祭。 四名在地震瓦礫中獲黃福榮救出的孤兒,亦獲批來港出席喪禮,曾與黃福榮在四川一起救災的好朋友及志願者,分別從四川及天津連夜趕車來港,希望趕及送好友最後一程,及將遺物交還黃福榮家人。
捨身成仁
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發生強烈地震4,香港義工黃福榮捨身救人遇難。
初看黃福榮,他的形象並不高大和帥氣,他皮膚較黑,身體很瘦,粵式高顴骨,木訥、沉默、不善言辭、不愛表達自己,還患有肺結核和糖尿病……可是他熱心公益,充滿愛心,哪裡要幫,他都會去,矢志行善。在與他接觸的過程中,他的形象越來越高大。
黃福榮曾為貨車司機,20歲前就加入到了志願者的行列。在1991年大陸華東水災期間,香港貨櫃業發起籌款,阿福知悉後義不容辭,放下工作,四出向司機籌款。
2001年,阿福在內地一間書店,讀到罹患白血病和腦癌的“雙癌少校”隋繼國的著作《挑戰死亡——白血紅心走天涯》,對隋利用生命中僅剩的時間做善事大為感動。阿福通過書店聯繫對方,結伴從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傳骨髓捐贈。2002年元旦,阿福自發為香港與內地的血癌病人籌款,由香港尖沙咀出發,展開“行路上北京”壯舉,背著行囊日行數十公里,穿州過省,終以3個月時間行畢全程2800公里,幫助中華骨髓庫籌得善款,更捐上自己畢生的積蓄。湖北一對受助於黃福榮善行的兄弟,在致謝信中表示:“你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奉獻’!”
汶川地震發生後,遠在香港的黃福榮坐不住了,他說他不能天天在電視機前流淚,既然是一家人,家人遭了這么大的災難,自己就應該盡一份心,去災區出一份力。就這樣,他隻身一人到了成都,後來又到了極重災區什邡。在災區,他一直默默幫助搬運物資和幫助災民清理倒塌房屋的瓦礫。
2008年12月又到成都什邡協助當地災民重建家園,並加入義務組織“什邡麥田計畫”。另外阿福早前通過“西部愛心公益網”網上登記,成為該網站首位港人義工,並於4月1日到達甘肅蘭州市,4日到達青海省西寧,至8日抵達玉樹慈行喜願會孤兒院。青海玉樹海拔很高,在南方生活慣了的香港人很不適應,再加上他患有嚴重糖尿病,須長期服藥,但他無懼病情。
4月14日清晨8時許,受7.1級強烈地震衝擊,孤兒院轟然坍塌。在地震發生的瞬間,孤兒院總共35名兒童,當天住在孤兒院中的阿福帶著32人成功地跑到了空地上。但不幸的是,另外3名兒童和6名教師中的3名老師卻不幸被埋在了瓦礫之中。由於缺少專業救援力量,阿福和其他工作人員立即冒著生命危險沖入殘垣斷壁之中,搶救被埋的師生。
他先後兩次進入瓦礫之中,和其他同事一起成功救出了6名被困者。但在9時至10時有一次6.8級餘震,沒來得及從瓦礫中撤離的阿福,立刻被再度坍塌的建築物擊中。其他人員將阿福救援出來,立即尋找當地的醫生給予急救,但在搶救半個小時後,阿福還是離開了人世。就這樣,阿福將自己的那顆真誠而炙熱的心留在了玉樹,奉獻給了慈行喜願會孤兒院的老師和孩子們。
黃福榮46歲了,但至今仍然單身,他曾經“自嘲”:“我估計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很難找到一個願意嫁給我的人,這樣也好,我去一個地方做事情就沒有牽掛了。”他還說:“如果我在公益的路上死了,這是上天對我最大的恩賜。”
一個香港的小人物,卻在大地震的那一刻,如此堅強,他釋放自己所有的能量,他的義舉被梁詠琪封為香港英雄。香港特首曾蔭權萬分敬仰黃福榮的無私奉獻、捨身成仁的精神,並引以為榮。
在我們這個英雄匱乏的年代裡,阿福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品格顯得格外的光彩照人,其靈魂中充滿了所有人性的絢麗光輝。讓我們明白了人活著真正的價值就是仁慈與愛心。阿福雖然走了,但卻為我們留下了戰勝厄運的勇氣和奉獻仁愛的決心。
愛心基金
珠海成立黃福榮愛心基金
簡介
為繼承在玉樹地震中救援犧牲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先生遺志,幫助災區人民以及社會上的困難群體和個人,由珠海市慈善總會、某公墓網站以及草根程龍團隊共同發起的“珠海市慈善總會黃福榮愛心基金”在珠海成立。2010年4月25日上午,珠海市慈善總會及某公墓網等相關單位在斗門井岸步行街舉行“黃福榮愛心基金成立暨義演募捐活動”,現場共收到善款5.75萬元。
基金宗旨
完成香港義工黃福榮的遺願,動員社會各屆力量,籌集愛心基金;幫助災區人民重建新的校園和家園;幫助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完成學業;幫助白血病人和糖尿病人克服困難,擺脫困境,享受健康生活。
基金原則
黃福榮愛心基金將堅持“實名募捐,定向資助,陽光慈善”的原則,確保愛心人士捐的每一分錢都能送到指定受捐對象的手中,讓善款去向明明白白
基金來源
1、某公墓紀念網上每建一個付費館將拿出10元注入基金;
2、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
理事會成員
理 事 長:珠海市天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永清先生
副理事長:珠海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丁偉庭先生
副理事長:珠海斗門御獒園藏獒養殖基地總經理周向東先生
副理事長:珠海市金碧房地產公司副總經理黃勝先生
秘 書 長:珠海市天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美群先生
副秘書長:草根程龍團隊負責人程貴斌先生
監 事:珠海市慈善總會募捐救助部副部長鄧穎藹小姐
感動中國
黃福榮犧牲在玉樹地震災區,香港整座城市都向他行注目禮!
香港義工黃福榮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英勇行為閃耀出金子般的光輝。他身體力行默默付出的事跡為世人傳誦,四面八方的網上留言視他為“港人的驕傲”,內地同胞也贊其為“真正的英雄”。港府計畫向授勳評審委員會推薦黃福榮,追頒金英勇勳章,以表揚其無私忘我、捨己救人的精神。
魂兮歸來!昨日,在玉樹地震中為搶救孤兒不幸遇難的香港義工黃福榮的遺體,從西寧搭機運抵廣州,並經深圳返回香港。與“香港阿福”一同穿越深圳的,還有他捨身成仁的高貴精神——整座城市都向他行注目禮。
生命永遠定格在46歲的黃福榮原是香港一名貨車司機,身患絕症卻樂善好施。2008年汶川地震後,黃福榮到四川災區做了兩個月義工;玉樹地震前幾天,黃福榮就來到當地一家孤兒院做義工,當災難來臨時,他一次又一次救出孩童和老師,自己卻被埋在瓦礫之中。黃福榮的壯舉感天動地,在青海,當地政府和民間舉行了兩場悼念會,向這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香港,許多市民稱他為“香港之子”,並建議特區政府追授其金英勇勳章。
沒錯,黃福榮成了當之無愧的英雄,但簡單的“英雄”稱謂真的還不足以概括他留給我們的精神世界。早在2002年,黃福榮便用7個月時間獨自從香港步行到北京,為中華骨髓庫籌款。一向省吃儉用的黃福榮,卻為救治白血病患者捐出自己全部的積蓄。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現代大都市不外乎是冰冷的鋼筋水泥與同樣冰冷的人際關係,人們往往迷失在高速鏇轉的物質迷宮中,而讓情感變得機械、粗糙乃至堅硬。黃福榮的出現,顛覆了這樣一種習見,讓人們看到,人心永遠不會成為機器,它堅韌然而柔軟,永遠不可能被生活所沙化。就像詩人所吟唱的,其實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個愛的重洋,在合適的時候便會滿溢而出。
像許多城市一樣,在深圳,生活節奏是快捷的,個人生存是瑣碎的。然而,很多深圳人和黃福榮一樣擁有義工身份。這樣一種超越個人日常生活之上的寶貴情感,是一座城市的體溫所在。有人說,大災難催生出了中國的志願精神,但與其說是催生,不如說,這樣的精神與情懷原本就蓄積、駐紮在人們的體內,從來就不曾缺席,是災難讓它們激盪而出,慷慨迸發。還有許多深圳志願者奔走在玉樹震區的廢墟間,我們同樣要向他們致敬,並熱切地祈望他們多加保重,早日平安歸來。
魂兮永生!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如果黃福榮的精神能被更多人記住,如果這世界上的苦難能為更多人所分擔,就沒有什麼會成為我們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國務院表彰決定
國務院關於表彰抗震救災捨己救人傑出義工黃福榮的決定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期間,正在當地做義工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黃福榮,不顧個人安危,兩次衝進坍塌的孤兒院,搶救出3個孩子和1名老師後不幸遇難。黃福榮生前長期從事義工工作,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他主動到災區做了兩個多月義工,併到青海高原關心照料孤兒。他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彰顯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義工精神,堪稱義工楷模。為表彰黃福榮的英勇事跡,國務院決定追授他“抗震救災捨己救人傑出義工”榮譽稱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二0一0年八月十三日
祝福災民
概況
青海大地震中捨身救人的香港義工、基督徒黃福榮,家人獲紅十字會同意,成立「黃福榮傳愛基金」,延續阿福扶貧童、助孤兒的心愿。家人並決定把近三萬元豁免的墳地費用,連同今後的帛金注入基金,遺愛後世。家人說:「為有需要人士帶來希望,這就是你們對福榮最大的祝福。」
黃福榮的喪禮定於 5月 6日在紅磡世界殯儀館地下世界堂舉行,家屬昨日發表新聞稿,講解安排。公眾人士可於當天下午 4時至 7時進入靈堂致祭。家人叮囑各界人士,在向福榮致意之餘,也體恤家屬哀傷的心情,簡單向福榮鞠躬告別後即可離開,以免造成混亂。
呼籲
公眾勿花錢送花圈
為了延續阿福無私奉獻的精神,家人決定委託紅十字會,成立黃福榮傳愛基金,透過紅十字會專業及嚴格機制,跟進捐款用途。家人希望透過香港與中國紅十字會的網路,在國內進行援助孤兒、貧童、病童及骨髓庫等慈善工作。
阿福家人並決定,把喪禮的帛金,連同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員會豁免黃福榮墳地費用的 28,800元,全數注入新設的基金。紅十字會發言人說,黃福榮的人道精神與紅十字會的宗旨脗合,樂意接受其家屬的委託,設立基金。該機構過去也有設立過類似的個人名義基金,至於基金運作及接受捐款的詳情,今日再作公布。
救人英雄贏得全國稱許,但其家人呼籲:「請大家不要把福榮英雄化,我們家人當然為福榮今次捨身救人的事為榮,不過,我們想,大多數人在當時當刻,知道仍有人被困,也會奮不顧身,盡一己之力嘗試救人,而不會只顧自身逃命。只是,福榮不幸遇到強烈餘震而葬身瓦礫。」
表面工夫是阿福最看不起的事,其家人叮囑,公眾切勿花錢在花圈輓聯或其他不切實際的形式上:「請大家把那些錢捐贈青海地震的救援及重建工作,或捐至『黃福榮傳愛基金』,如果因福榮的名字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為他們帶來希望,這就是你們對福榮的最大祝福。」
喪禮安排
公眾弔唁時間--5月 6日下午 4至 7時
喪禮地點--紅磡世界殯儀館
帛金--全數注入新設的紅十字會「黃福榮傳愛基金」
家屬呼籲--公眾只作簡單鞠躬後離開毋須花圈輓聯
勳章
港府追封黃福榮金英勇勳章
人民網2010年4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青海玉樹縣一場7.1級強烈地震,帶走了一個默默無聞,在內地行善9年,向無數人奉獻愛心的香港兒子;這個生命縱已逝去,卻彰顯香港人的善良、堅韌、博愛,彰顯同胞間血濃於水的真摯感情。他常掛於嘴邊的那句“自己不緊要,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已經昭示出香港精神與崇高的人類情懷。人稱“阿福”的黃福榮,將獲港府追封金英勇勳章,如獲家人答允,將成為下葬表揚英勇市民的景仰園的第一人。
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大地震中,以自己的性命換取3名孩童及1名老師的生命,無私精神觸動全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日讚揚黃福榮的愛心偉大,一直為社會服務,體現博愛精神,特區政府昨日已簽發信件,向授勳委員會推薦黃福榮追封金英勇勳章,並建議將遺體安葬在表揚英勇市民的景仰園,如獲家人答允,黃福榮將成為下葬景仰園的第一人。
46歲的黃福榮,本來擁有香港一家運輸公司的股份,家境不俗,大有條件舒適、悠閒地生活,但他情願為素昧平生的人奔走。自2001年9年前看過患白血病軍官隋繼國著作《挑戰死亡─白血紅心走天涯》,黃福榮從此全身投入公益事業,自發到內地幫人,最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對於黃福榮為救人殉難,胞姊黃月秀說,全家人都感悲痛,但並不意外,因為家人都知道他每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必定不遺餘力,不顧自己,全力幫忙,“我知道,就算再來一次選擇,他還是會走這條路,還是會在自己脫險後盡力救助那些在地震中需要救援的人。”
她哽咽地說,感情上,家人寧願福榮做一個平凡的香港人,沒有去青海:“雖然福榮的行動不幸遇到今日的結果,但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及尊重他的決定。”她更表示,黃家仍會延續其遺願,“我們今後也會延續福榮的心志,把幫助內地貧窮孩子的好事繼續做下去。希望福榮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回顧黃福榮的一生,黃月秀表示,他總是為別人而忙,多年來熱心公益、扶貧濟困,但向來低調,不需要他人宣揚。為胞弟送行的那個早晨黃月秀歷歷在目,福榮特意辭別80歲的母親,全家人一起茗茶後才啟程。臨行時,福榮顯得很興奮,還對黃月秀說:“我找到了一家真心為孤兒服務的內地機構。”沒料到這成為一家人最後一頓聚餐。
因父親與福榮相交數十年,阿豪自小就在“榮叔叔”眼皮下成長。他昨日透露,福榮曾在旺角經營計算機生意,及後幫助家人經營貨車運輸生意,至2002年開始在內地做善事,其時阿豪一家也大惑不解,不明白生活無憂的福榮為什麼願意出錢出力做義工。他明白,“榮叔叔”有一顆無私的愛心。
2002年獲福榮安慰走過喪兄之痛的內地人謝銀慎,他給黃福榮的信中亦言,福榮令他明白什麼是奉獻,他知道福榮所做的,都是希望挽救更多生命,雖然福榮從不願把所做的事放在嘴邊,但在他心中福榮永遠是他的好大哥。
2010年4月,因黃福榮獲金英勇勳章,如獲家人答允,在青海玉樹地震中英勇搶救孤兒的黃福榮本可成為第一個獲安葬在景仰園的人。香港政府本來提出,安排黃福榮安葬於景仰園,但黃福榮家人婉拒,指他做善事並非為求榮譽,將與其父一同安葬柴灣墳場,與父相依,入土為安。政府表示了解並尊重家人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