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簡介
機槍(Machinegun)一種帶有槍架或槍座,能實現連發射擊的自動槍械。世界第一挺機槍是個叫伐商的比利時工程師(曾是拿破倫手下的上尉)於1851年設計的。該槍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用過。而普遍觀點認為,現代機槍的鼻祖是加特林多管式機槍。1862年,由美國人理察·傑丹·加特林發明,這種槍有幾個槍筒,可以輪轉。1883年,美國人海爾曼·S·馬克沁進行革新,機槍變為單槍筒,利用後坐力,使上膛、射擊和退彈能同時完成,槍身用槍筒上的水套降溫,每分鐘可射擊650次,名為馬克沁機槍。主要分類
機槍通常分為輕機槍、重機槍、通用機槍和大口徑機槍。根據裝備對象,又分為野戰機槍(含高射機槍)、車載機槍(含坦克機槍)、航空機槍和艦用機槍。輕機槍裝有兩腳架,重量較輕,攜行方便。可臥姿抵肩射擊,也可立姿或行進間射擊,戰鬥射速一般為80~150發/分左右,有效射程500~800米。重機槍裝有穩固的槍架,射擊精度較好,能長時間連續射擊。全槍較重,可分解搬運。其戰鬥射速為200~300發/分,有效射程平射為800~1000米,高射為500米。通用機槍,亦稱兩用機槍,以兩腳架支撐可當輕機槍用,裝在槍架上可當重機槍用。大口徑機槍,口徑一般在12毫米以上,可高射2000米內的空中目標、地面薄壁裝甲目標和火力點。
結構性能
機槍由槍身、槍架或槍座組成。自動方式多為導氣式,少數為槍管短後坐式或槍機後坐式。槍管壁較厚,熱容量大,有的槍管過熱時還能迅速更換,適於較長時間的連續射擊。閉鎖機構一般強度較高,能承受連續射擊時的猛烈撞擊和振動。供彈方式以彈鏈供彈為多,也有採用彈匣或彈鼓供彈的。發射機構一般採用連髮結構。坦克機槍和航空機槍多採用電控發射機構。為了射擊活動目標或進行風偏修正,多數機槍還有橫表尺。高射機槍裝有簡易機械瞄準裝置或自動向量瞄準具。槍架用於支持槍身,並賦予槍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槍架上有高低機和方向機,有的還裝有精瞄機,並有高低、方向射角限制器,可實施固定射、間隙射、超越射、縱深或方向散布射。重機槍和高射機槍採用三腳架或輪式槍架,三腳架較輕,適於在不平坦地面上架槍射擊;輪式槍架適於在平坦地形上機動作戰。車載機槍、航空機槍和艦用機槍一般安裝在槍座上。為了提高火力密度,通常採用提高射速或多槍聯裝的方法。用多管轉膛原理的航空機槍,射速可達6000發/分以上;高射機槍和艦用機槍通常採用雙槍或者四槍聯裝。發展簡史
19世紀80年代前,為提高槍械的發射速度,許多國家都研製過連發槍械,英國人J.帕克爾發明的單管手搖式槍械,1718年在英國取得專利,由於槍身太重,且裝彈困難,未引起普遍重視。世界上第一挺機槍由一名比利時工程師於1851年設計。由於這挺槍是在蒙蒂尼工廠監製的,被定名為“蒙蒂尼”機槍。此種機槍當時還屬手動機槍,該槍發明之後不久,法軍又把它改為手動曲柄操縱、由25個擊發裝置進行擊發的第一挺機槍。該槍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因故障太多被淘汰。美國人理察·傑丹·加特林發明手搖式機槍,於1862年取得專利,首次使用於1861~1865年美國內戰。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機槍,是英籍美國人H.S.馬克沁發明的,1883年他試驗成功了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1884年套用這種原理的機槍取得了專利。這是槍械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種機槍的理論射速約為600發/分,槍身重量27.2千克,後人稱為馬克沁重機槍。它在英國對南非的殖民戰爭(1893~1894)中被首次使用。此後,其他國家也相繼研製成了各種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會戰中,1916年7月1日英軍向德軍發起進攻,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等武器,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了猛烈持續的射擊,使英軍一天之中傷亡近6萬人。這個戰例足以說明重機槍的密集火力對集團有生目標的殺傷作用。為了使機槍能緊密伴隨步兵作戰,1902年丹麥人W.O.H.麥德森設計了一種有兩腳架帶槍托可抵肩發射的機槍,全槍重量9.98千克,稱為輕機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和坦克問世,要求步兵有相應的防空和反裝甲的能力,為了提高機槍威力,出現了大口徑機槍。1918年德軍首先裝備了大口徑機槍,隨後法國、英國、美國也陸續裝備了大口徑機槍。軍用飛機和坦克也裝備了航空機槍和坦克機槍。軍艦則在機槍剛出現時就裝備了艦用機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設計了MG34通用機槍,槍身帶兩腳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裝備部隊,配備彈鼓和兩腳架可作輕機槍用,配備彈鏈和三腳架可作重機槍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研製的新型通用機槍相繼出現,如美國的M60機槍,蘇聯的ПΚΜ/ПΚΜС機槍,中國的67-2式機槍等。
著名機槍
加特林機槍美國柯爾特公司從1872年開始向中國出口先進得多的加特林手搖機槍。它是美國著名機械師理察·傑丹·加特林的傑作。他把6-10根槍管焊接在一個鏇轉的圓筒上。手柄每轉動一圈,各槍管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等動作。一個熟練的射手可在一分鐘裡打出400發子彈,這在當時簡直是個奇蹟。加特林機槍廣泛用於美國南北戰爭和西部拓荒運動,成為僅次於大口徑榴彈炮之後的“殺人機器”。加特林機槍的降臨使中國如獲至寶。清政府相繼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生產線,進行大規模仿製。由於這種瞬間吐出大量彈藥的機槍發出類似火炮的聲響,於是清軍索性把它稱為“大炮”。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曾多次遭到清軍攜帶的加特林機槍的重創。這些情景被日本隨軍記者一一記錄在案。另外在1900年義和團戰爭期間,清軍和義和團也曾用這種速射兵器保衛過北京和天津。據參加過八國聯軍的美國士兵回憶:“一挺加特林機槍可以封住寬闊的大街。它的殺傷效果相當厲害……我們必須頂著中國人射來的彈雨前進。”
馬克沁機槍
李鴻章曾說“太快太貴”1883年,英籍美國人馬克沁發明出世界上第一種現代意義上的機槍。它利用火藥氣體壓力取代過去的人力,使槍枝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自動完成,真正達到了“一扣扳機,子彈噴涌”的戰術效果。1884年,馬克沁在倫敦舉行新槍發布會,各國都有代表出席,中國也派出大臣李鴻章出席。當時馬克沁表演的是速射。他的機槍在半分鐘內一口氣打出300發子彈。目瞪口呆的李鴻章大呼:“太快!太快了!”再一問價格,這位老官員又驚呼:“太貴!太貴了!”雖然李鴻章明白馬克沁機槍的厲害,但由於清政府沒給他多少可調用的資金,他只能買一挺回去研究研究。鑒於該槍射速之高,李鴻章還專門給它起名為“賽電槍”。馬克沁機槍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首次大發虎威。俄國軍隊用它狠狠教訓了沉溺於“肉彈”戰術的日本軍隊。在一次日軍圍攻俄軍要塞的戰鬥中,俄軍用馬克沁重機槍迎接一波又一波吶喊的日軍。戰鬥變成了屠殺。一天戰鬥下來,日軍付出的傷亡代價已超過4000人,以致上報傷亡數字時,上級主管竟認為多寫了一個0。日軍的慘重死傷終於使中國官員明白了馬克沁機槍的價值。中國軍隊只用10年時間就普及了這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抗日戰爭期間,裝備馬克沁機槍的中國軍隊陣地成為日軍最頭疼的目標。直到今天,馬克沁機槍依然是中國軍事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人們還能在開放的射擊場上體驗它的威力。
捷克ZB26機槍
打進是眼,飛出是洞。1938年,中國山西的一個無名高地下,日軍正向中國軍隊的陣地方向推進。一名日軍軍官在一條泥路上正指指點點時,突遭一陣輕機槍點射。軍官身中數彈,躺在血泊中。1938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國《生活》雜誌刊出了這段故事和照片,而創造這一戰績的正是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得力助手——ZB26機槍。該槍出自中歐工業強國捷克之手,是20世紀30年代最先進的輕武器,曾出口數十個國家。中國不但採購大量ZB26輕機槍,還千方百計予以仿造,稱之為“捷克”式機槍。抗戰期間,該槍是中國軍隊基層最重要的火力來源。因為中國軍隊極度缺乏火炮,實際上它在火力配置中扮演了炮的角色。該槍自重僅9公斤,可與中國軍隊制式步槍共用彈藥。這種機槍可點射也可掃射,面對多且站得分散的敵人非常有效。當時中國部隊的ZB26機槍組對日軍殺傷很大。據日本戰後文獻記載:“ZB26機槍發射的7.92毫米子彈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創傷是‘進口小,出口大’。”
美國柯爾特公司從1872年開始向中國出口先進得多的加特林手搖機槍。它是美國著名機械師理察·傑丹·加特林的傑作。他把6-10根槍管焊接在一個鏇轉的圓筒上。手柄每轉動一圈,各槍管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等動作。一個熟練的射手可在一分鐘裡打出400發子彈,這在當時簡直是個奇蹟。加特林機槍廣泛用於美國南北戰爭和西部拓荒運動,成為僅次於大口徑榴彈炮之後的“殺人機器”。加特林機槍的降臨使中國如獲至寶。清政府相繼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生產線,進行大規模仿製。由於這種瞬間吐出大量彈藥的機槍發出類似火炮的聲響,於是清軍索性把它稱為“大炮”。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曾多次遭到清軍攜帶的加特林機槍的重創。這些情景被日本隨軍記者一一記錄在案。另外在1900年義和團戰爭期間,清軍和義和團也曾用這種速射兵器保衛過北京和天津。據參加過八國聯軍的美國士兵回憶:“一挺加特林機槍可以封住寬闊的大街。它的殺傷效果相當厲害……我們必須頂著中國人射來的彈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