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圖文全解

三字經圖文全解

《三字經圖文全解》以宋朝王應麟所作《三字經》為藍本,集合清朝著名學者王相、賀興思、章炳麟等人獨特的見解,從現代社會的視角給於新的闡,豐富的圖片使得本書實現了跨越時空的立體閱讀。既有說文解字的嚴謹,又有文化縱覽的通達,使讀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字經》在中國有著獨一無二的厚重和普及,凡井水飲處,便有“人之初,性本善”的餘音繞樑,《三字經》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靜靜的沉澱了七百年。作為中國“蒙學之冠”的《三字經》,從未登上大雅之堂,卻在近千年的口口傳誦中流傳下來,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譯本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現代的教育,不能拋棄過去的歷史和文化;今天的我們,應該讀一讀《三字經》。七百年餘音繞樑的蒙學之冠!中國人皆可吟誦的文化聖經!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說文解字 圖文相映 全面解讀
最適合中國人的國學啟蒙讀本
最具知識含量的文化百科全書
匯集了清代文化名家王相、賀興思和民國國學大師章炳麟等人對《三字經》的點評和解讀,匯集了歷史上多種權威《三字經》版本,誦讀蒙學之冠,品味名家點評。
參考了數十種蒙學研究著作,橫跨國學、教育、歷史和禮儀多個領域,知識體系完整,文化元素眾多,是一部關於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三字經圖文全解》行文流暢,說理清晰,無絲毫的學究氣和說教味,豐富的圖片實現了平面讀物的立體閱讀,可以賞閱,可以誦讀。

作者簡介

王應麟 王應麟

王應麟

 
王應麟(1223——1296年),字伯厚,號深寧居士,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浙江鄞縣。王應麟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通曉《六經》。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十八歲的王應麟進士及第,度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太常寺主簿,此後他又侍奉恭宗,歷事三朝。他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多次直言上疏,因此與宰相丁大全及賈似道結怨,幾次遭他們誣陷而被罷官。後來他對日益腐朽的朝政失望,隱居鄉中不再出仕。
王應麟是一位忠肝義膽的直臣,更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學術大家,南宋後期封官拜將所用的詞命多出自他之手,足見其筆力之深厚。王應麟的知識十分廣博,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對諸子百家的經書文集多有研究,是一位通古博今的大儒。他一生著作頗豐,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等六百多卷。但正真使他揚名千古的則是其為教育本族子弟而作的《三字經》,書中將中國悠久的文化和優良的美德巧妙的融為一體,說古喻今、寓教於樂。《三字經》在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了蒙學中的扛鼎之作。
王相
王相,字晉升,號訒庵,大致生活在康熙年間。王相生於臨川(今天歸屬江西省),祖籍山東琅琊,因此他的作品往往署名琅琊王相。他曾經編輯和注釋過許多部啟蒙作品,如《三字經訓詁》、《千家詩》、《百家姓考略》等,其中大多已經成為現今社會上通行的版本。《四庫全書》總集類存目四著錄了他的《尺牘嚶鳴集》。王相還將他母親劉氏所作的《女范捷錄》與《女誡》、《女論語》、《內訓》三書合編為《女四書》,成為當時女子教育的必讀之書。王相在我國蒙學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他的《三字經訓詁》影響尤巨。
《三字經訓詁》撰寫於康熙五年(1666年),文辭優美、簡潔易懂、長短適宜、膾炙人口,很快便在當時傳播開來,甚至流傳到了高麗等地,其影響可見一斑。關於《三字經》的作者眾說紛紜,目前尚無定論。王相曾提及《三字經》的作者為王應麟,這個觀點成為了有據可考的最早記載。
賀興思
賀興思,大致生活在清朝中葉,生於衡陽(今屬湖南)。作為學者的賀興思曾於鹹豐年間修訂刊刻了《三字經》,稱之為《註解俗講》。後來岳門郎軒氏在成都偶然發現了這本書,於是如獲至寶,廣為傳抄。該書在前著的基礎上擴充了豐富的知識,在注釋上也獨具特色。它的大部分注釋都是四字一句,十分押韻,便於誦讀,是現存《三字經》注釋本中篇幅較大的一種,大量的歷史、地理、人物使得本書儼然是一本中國歷史的簡明讀本。道光年間,岳門郎軒氏重新訂補此書,以《三字經註解備要》之名刊印發行。
章炳麟
章炳麟(1869——1936年),初名學乘,字枚叔。因為敬佩顧炎武的為人改名絳,號太炎,後又改名炳麟。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便跟隨外祖父讀經,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後來又師從經學大師俞樾、黃以周等人,國學功底深厚。章炳麟年輕的時候恰值晚清腐敗,國難當頭,甲午戰爭之後他參加了維新運動。維新運動失敗後章炳麟一直為革命事業四處奔走,雖然經歷諸多磨難仍然不輟其志。章炳麟是近代傑出的民主革命家,魯迅讚譽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
章炳麟是中國傳統語言的集大成者,樸學大師。他博通經史,精研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在使傳統的國小脫離經學附庸的地位而成為獨立的語言科學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對儒家經籍和諸多傳統作品的字義考釋極大的促進了訓詁研究的發展。他涉獵甚廣、著作頗多,有《章氏叢書》等。懷著讓學生“通經義、知史法……使知昔儒所作非苟而已也”的目的,章炳麟重新修訂了《三字經》,這也成為了近一個世紀以來最為流傳的版本。

媒體推薦

欲重理舊學,使人人誦《詩》、《書》、窺紀傳,吾之力有弗能已!若所以詔小子者,則今之教科書,固弗如《三字經》遠甚也!
——民國國學大師·章炳麟
《三字經》是中國文化的啟蒙教科書,共1122字。一書在手,開卷有益。
——著名歷史學家 閻崇年
1990年新加坡出版《三字經》英文新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範圍內加以推廣,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三字經》及其所傳達的思想,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嗎?
——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錢文忠
自古以來,聖人的書叫做經典,因其講述的是恆常不變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以有四書、五經等經典。《三字經》既敢稱為經,而且被千古傳頌,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著名文化學者·劉宏毅博士
小小的《三字經》教人許多做人的道理,讓人明白中國歷史的脈絡,對於小孩來說,更是朗朗上口的背誦文章。
——中央電視台著名製片人、主持人·王利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後天的學習和修煉是至關重要的,被動的由自己的性格遊走,是很難抵禦來自環境和他人的干擾的,更難以完成自己人生的目標,相反如果主動的施教和受教,不斷的學習和錘鍊,人就會獲得精神的強健,靈魂的自由。
第二章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
在“知某數,識某文”的過程中,謙虛能使我們變得虛懷若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只有謙虛的向人學習,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偉大的教育家、“聖人”孔子也曾經向老子問禮,這種謙虛的態度永遠值得後人效仿。
第三章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儒家的剛健有為思想,激勵著個人奮發圖強;處理“義利”關係的方式,提醒著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物質利益;仁義思想,培養人們的高尚情操;友愛、真誠、平等、守信,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所必須的。
第四章 稻粱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五倫”最初只用於家庭組織,經過不斷的闡發後影響逐漸擴大,最終形成了影響君臣道義、朋友仁義的社會行為準則。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每個社會成員彼此友愛,各盡其分、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個人由此健全人格,民族由此團結,社會由此安和而有序。
第五章 為學者 必有初 國小終 至四書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當人有了價值取向之後,在學習《四書》《五經》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才能夠學有所用。如果人連最基本的道德品質都不具備,那遠大的志向和事業也就是空談了。
第六章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作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讀物,《三字經》提倡“撮其要,記其事”的學習方法。提綱挈領、掌握主要脈絡的方法,適用於任何學科,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的掌握各類知識。而在發展迅速的現代社會,人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知識,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七章 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僅僅讀和思考還不遠遠不夠,還要做到心無旁騖,持之以恆,在循序漸進中不斷地積累和鞏固,才能有所得。正如《朱舜水集》中說的那樣:“學者用功,須是漸進而不已。日計不足,歲記則余。若一曝十寒,進銳退速,皆非學也。”
第八章 犬守夜 雞司晨 苟不學 曷為人 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 不如物 ······
金錢並不能提高人的自身能力,無法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只有儘可能地接受教育,培養孩子健康的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生存技能,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第九章 勤有功 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
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而政治家則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三字經》說到底只講了一個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