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的工作原理
RAID如何實現數據存儲的高穩定性呢?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它的工作原理。RAID按照實現原理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級別,不同的級別之間工作模式是有區別的。整個的RAID結構是一些磁碟結構,通過對磁碟進行組合達到提高效率,減少錯誤的目的,不要因為這么多名詞而被嚇壞了,它們的原理實際上十分簡單。為了便於說明,下面示意圖中的每個方塊代表一個磁碟,豎的叫塊或磁碟陣列,橫稱之為帶區。
RAID常見故障
(1)系統不能啟動
(2)RAID信息破壞
(3)由於某塊硬碟掉線,替換後重建失敗,系統崩潰
(4)RAID信息丟失
(5)硬碟(單塊或多塊)掉線
(6)RAID卡損壞,更換後系統崩潰
(7)分區信息丟失
(8)硬碟壞道(物理、邏輯)
(9)重新配置RAID陣列信息
(10)磁碟順序出錯
(11)動態磁碟資料庫丟失或損壞
(12)LINUX、UNIX系統啟動不成功,或者分區不能mount,找不到分區
(13)rebuild中途失敗
(14)rebuild成功後,分區找不到或者系統不能啟動
(15)紅燈不停閃,或者黃燈不停閃(有的黃燈閃表示正在讀取)
(16)MBR損壞,DBR損壞
(17)磁碟單塊,或者多塊壞道。
如何進行raid數據恢復
眾所周知,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術 的出現,對數據存儲有著非常的意義。由一個硬碟控制器來控制多個硬碟的相互連線,使多個硬碟的讀寫同步,減少錯誤的方式,在提高存儲容量的同時,增加了效率和可靠度,給數據存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和拓展性。
陣列具有很高的容錯性,但並不能驗證錯誤。許多商業性質的陣列設備可以容忍1個硬碟丟失或損壞,但如果是陣列控制卡或結構丟失、崩潰,那么數據就會丟失,進行數據恢復就勢在必行了。
針對RAID的數據恢復一直是最為複雜的數據恢復處理工作之一,並且收費昂貴。
DC新增的RAID數據恢復功能針對HP/Cmopaq、AMI Linux-standard、Adaptec、Standard raid、backward/ forward parity Dynamic等廠家都有良好的支持,支持的陣列類型包括Raid0、Raid5、Raid5E、Raid5EE,支持包括FAT File System、NTFS File System、Ext2/Ext3(以後升級支持)在內的檔案系統,可以針對直接對鏡像檔案或硬碟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