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運行方式
•發展歷史
1.八十年代初
2.1985年11月
3.現在
運行方式
當MIDI樂器演奏了一個音符的時候,它隨之將音符轉換成MIDI信息。一個典型的由鍵盤獲取的音符的MIDI信息的過程包括:
用戶以特定速率(此速率通常轉變成音符的音量,但也可以用合成器設定音符的音色)演奏中央C音符 用戶改變按壓鍵盤按鍵的力度-這個技術稱為鍵後觸感 用戶釋放並停止演奏中央C音符 MIDI信息傳輸速率達到每秒31250位。其它的相關參數同時也被一同轉換。例如,例如當變調輪有所變化的時候,這個信息也將在MIDI信息中有所體現。只要演奏者演奏音符,樂器就可以自主的完成這樣的數據採集工作。
樂器所演奏的所有音符根據其音名和音程的不同都有特定的MIDI信息。例如,任何樂器演奏的中央C音符,它的MIDI信息都是一致的。這樣使得它所生成的二進制信息也保持一致,這種規範化的聲明方法是MIDI標準的核心部分。
所有的MIDI樂器都遵循MIDI規範說明,這樣使得其生成的MIDI信息能夠明確的指明具體的音符。藉助這樣的標準和協定,所有的MIDI樂器可以相互交換信息,同時也可以和具有MIDI識別或者MIDI軟體的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MIDI接口用於將當前MIDI樂器生成的MIDI信息轉換成二進制代碼,以讓接收端的MIDI樂器或計算機識別處理。所有的MIDI樂器都有內置接口。另外,計算機的音效卡通常也具有這種內置的MIDI接口。
發展歷史
MIDI是一種數字接口,而計算機正是數字世界的統治者,計算機理所當然地成了MIDI樂器們的統帥,當我們將計算機連入整個音樂系統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它的統帥的地位。
八十年代初
電腦音樂迎來了第一個真正的繁榮時期,同時也迎來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各種電子樂器之間的通訊問題:各生產廠家都按照自己的規格生產電子樂器,當您單獨使用某一廠家的產品時,您還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可是當您同時使用幾家公司的設備構成一個電腦音樂系統的時候,麻煩就來了,您怎么能使一台美國E-MU的音源發出您在日本ROLAND鍵盤上彈奏的一個標準A呢?
為了解決電子樂器的通訊問題,1982年,國際樂器製造者協會的十幾家廠商(其中主要是美國和日本的廠商)會聚一堂,各抒己見。會議通過了美國Sequential Circuits公 司的大衛.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並改名為“音樂設備數字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縮寫為“MIDI”,公布於世。1983年,MIDI協定 1.0版正式制定出來。此後,所有的商業用電子樂器的背後都出現了幾個五孔的MIDI插座,樂器之間不再存在“語言障礙”,它們同裝上MIDI接口的電腦一起,構成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電腦音樂大家庭。
實際上, MIDI 本身只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縮寫,意思是音樂設備數字接口。 這種接口技術的作用就是使電子樂器與電子樂器,電子樂器與電腦之間通過一種通用的通訊協定進行通訊, 這種協定自然就是MIDI協定了。
對於搞計算機的人來說, 不妨把MIDI理解成一種區域網路,網路的各個部分通過專用的串列電纜(MIDI線)連線, 並以 31.25 KBPS 的速度傳送著數字音樂信息。
MIDI 標準制定以後,開始只是在專業的電腦音樂圈兒里受到重視,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多媒體技術的突飛猛進,MIDI 作為多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炒得沸沸揚揚,幾乎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而大家也已經把這種接口技術當作了電腦音樂的代名詞,常有“做MIDI”,“玩兒MIDI”的說法,使一些正統的“電腦音樂人” 覺得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因此, 我們倒不妨將MIDI劃分為“狹義MIDI”和“廣義MIDI”兩種概念,狹義MIDI就是上面所說的音樂設備數字接口,而廣義MIDI則是大家已經約定俗成的整個電腦音樂的統稱 , 這樣即不會造成概念上的進一步混亂,也不會使得MIDI一詞失去其本質的含義。
1985年11月
國際樂器製造者協會公布了《MIDI 1.0版的細節規定》(2.0版至今仍在制定中),重新定義了一些控制器號碼。此外,為保證MIDI的健康發展,還專門 成立了“MIDI廠商協會”和“日本MIDI標準委員會”等組織,MIDI標準從成長階段步入了成熟階段。
現在
MIDI標準的成熟使各電子樂器生產廠商更加信心百倍,它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以空前的熱情生產出各種電子樂器,有鍵盤式的(合成器、主控鍵盤)、弦控式的(MIDI吉他)、敲擊式的(鼓機)甚至還有吹奏式的(呼吸控制器),除此之外,還有五花八門的各種音源模組(就是把沒有鍵盤的電子合成器)供人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