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01計畫

401k計畫(401K Plan),也稱401K條款,401k計畫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是一種由雇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是指美國1978年《國內稅收法》新增的第401條k項條款的規定,1979年得到法律認可,1981年又追加了實施規則,20世紀90年代迅速發展,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成為美國諸多僱主首選的社會保障計畫。適用於私人盈利性公司。

名詞解釋

401k計畫(401K Plan),也稱401K條款,401k計畫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是一種由雇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是指美國1978年《國內稅收法》新增的第401條k項條款的規定,1979年得到法律認可,1981年又追加了實施規則,20世紀90年代迅速發展,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成為美國諸多僱主首選的社會保障計畫。適用於私人盈利性公司。

按該計畫,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不能超過員工存入的數額)往這一賬戶存入相應資金。與此同時,企業向員工提供3到4種不同的證券組合投資計畫。員工可任選一種進行投資。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

主要內容

401k計畫是一種繳費確定型(DC)計畫,實行個人賬戶積累制,其建立需符合一定條件。401k計畫由雇員和僱主共同繳費,繳費和投資收益免稅,只在領取時徵收個人所得稅。雇員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金額取決於繳費的多少和投資收益狀況。

401k計畫養老金領取條件是:年滿59.5歲;死亡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發生大於年收入7.5%的醫療費用;55歲以後離職、下崗、被解僱或提前退休。一旦提前取款,將被徵收懲罰性稅款,但允許借款和困難取款。雇員在年滿70.5歲時,必須開始從個人賬戶中取款,否則將對應取款額徵稅50%,這一規定目的在於刺激退休者的當期消費,避免社會落入消費不足的陷阱。

運營和投資

401k計畫運營的參與者包括

⑴發起人,通常是僱主;

⑵受託人,由企業成立養老金理事會或選擇專業金融機構;

⑶賬戶管理人,通常是金融機構;

⑷投資管理人,通常是金融機構;

⑸託管人,通常是銀行;

⑹其他諮詢公司、會計機構等。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共同基金、壽險公司、銀行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

401k計畫資金可以投資於股票、基金、年金保險、債券、專項定期存款等金融產品,雇員可以自主選擇養老金的投資方式。與DB(給付確定型)計畫相反,其投資風險由雇員承擔。通常,美國大公司的雇員更願意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401K計畫 - 401k計畫的監管

401k計畫的監管涉及各金融監管機構、國內稅務局和勞工部。各金融監管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對償付能力、市場行為、公司治理、投資行為、信息披露等進行監管。國內稅收局的主要職責是防止稅收收入流失和稅收待遇被濫用。勞動部的主要職責是:確認計畫發起人、計畫參與者、計畫本身的合格性;嚴格貫徹落實“非歧視”原則;監督受託人履行職責。

401K計畫 - 壽險公司在401k計畫中的地位和作用  壽險公司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參與到401k計畫中去,在401K市場占大約25%的市場份額。

(一)提供投資產品。壽險公司通過保證收入契約(GICs)等產品,為養老基金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方式。

(二)提供管理服務。壽險公司還為養老金計畫提供受託管理、投資管理和賬戶管理服務。

401K計畫 - 401k計畫成功的原因

作為一種非強制性的養老金計畫,401k計畫發展迅速,僅用20年的時間就覆蓋了約30萬家企業,涉及4200萬人和62%的家庭,成為繳費確定性計畫的主流。主要原因是:

(一)稅收優惠是401k計畫發展的源動力。在此之前的補充養老保險計畫多由企業繳費,可以享受稅優,如有個人繳費則需納稅。因此美國的個人儲蓄率一直較低,人們更傾向於當期消費。通過個人繳費的稅收優惠政策,401k計畫實現了國家、企業、個人三方為雇員養老分擔責任的制度設計,對企業和員工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二)以“以養老為目的”的制度設計和監管提高了儲蓄率。401k計畫為了實現養老的目的,通過有力的監管對提前取款行為進行了懲罰,有效地激勵了儲蓄。研究結果表明,與美國國民原有的邊際儲蓄傾向相比,401k計畫可以提高至少89%的國民儲蓄率。

(三)成熟的資本市場為養老金的長期投資提供了適宜的市場環境。二十世紀70年代初美國資本市場開始進入大變革時代,市場更加成熟,投資工具日益豐富,加上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體系非常健全,包括401k計畫在內的養老金資產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基石,與資本市場形成了良性互動發展的局面。特別是使得以共同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迅速崛起,2004年共同基金持有401k計畫資產總額的51.5%,為1.086億美元。

(四)其他特點。一是個人賬戶的可攜帶性有利於勞動力的流動;二是雇員具有投資選擇權促進了他們的積極參與;三是企業的配套繳費有助於吸引並留住人才等。這些特點有助於調動企業和員工參與401k計畫的積極性。

401K計畫 - 401k計畫存在的問題

儘管401計畫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401k計畫的發展速度開始減緩。一是因為加入401K計畫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他們正在支付高額的大學貸款、信用卡債務,並將多餘的現金投入房產市場。二是由於最初加入計畫的“嬰兒潮”一代人已經進入領取期,大多數人將會在退休時取消401k賬戶。

(二)雇員承擔了過重的風險。根據制度設計,401k計畫的投資運營風險完全由雇員承擔,一旦投資失敗會導致難以挽回的損失。以安然事件為例,由於其員工401k計畫中相當大一部分投資於安然公司股票,且出售受到限制,安然公司的倒閉導致2萬多安然員工養老金損失達20多億美元。前幾年資本市場不景氣也導致美國養老金資產大幅縮水,給雇員個人賬戶帶來較大損失。目前,結合了DB和DC計畫各自優點的混合型計畫在美國發展迅速。

(三)養老的目的難以完全實現。401k計畫養老金的領取由雇員自己決定,他們多選擇一次性領取,難以保證該養老資金在退休後合理使用。

啟示

一是國家應當在更高層面規劃補充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發展多種不同形式、覆蓋不同職業、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補充養老保險,如企業年金、團體年金等, DB、DC、混合型計畫等。

二是稅收優惠(繳費免稅、投資收益免稅、領取繳稅)是補充養老保險計畫建立的巨大動力,國家應通過稅優政策鼓勵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

三是養老保險資產應當通過有效的運用,與資本市場發展、國民經濟成長實現良性互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