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ar[文娛比賽]

astar[文娛比賽]
astar[文娛比賽]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百度之星,又名Astar,是由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公司--百度面向中國高校學生和編程愛好者所舉辦的高水平的程式設計大賽,自2005年起已成功舉辦十四屆,已成為校園程式高手交流切磋的優秀競賽平台。迄今為止,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累計參賽學生已達數十萬名,被視為國內程式設計師的“黃埔軍校”和“造星工場”。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加速到來,堅持以技術為驅動力的百度公司也由網際網路搜尋公司轉型為人工智慧科技企業。秉承著“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的全新公司使命。2017年百度之星品牌升級,包含“程式設計大賽”和“開發者大賽”兩大賽事。2018年,“百度之星”延續“create for more(豈止創造)”大賽主題,持續舉辦兩大子賽事。本次百度之星大賽將為參賽選手提供更大的創造空間。

賽事目的

在於加深百度公司與技術人才的聯繫,儲備百度的搜尋技術人才庫。

打造一個技術人員競技、交流的平台,以充分挖掘中國軟體人才,推動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成長。

百度集合多項人工智慧領先技術能力,希望依託大賽為有創新力、專業性強、富有極客精神的開發者團隊提供便利的開發工具、頂級的AI技術解決方案和展示與推廣的平台。

同時希望通過開源技術給予參賽者們支持和幫助,能夠以開發者大賽為契機和創造平台,使得更多的套用和產品中可以增加自然語言理解和互動的功能,從而促進自然語言對話式互動生態的發展。

賽事規則

1、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

語言及運行環境

程式語言

標準 ANSI C , C++,C#,Java

開發及運行環境

競賽的評分工作在 Linux+Gcc 環境下進行。評分以賽手提交的源碼在此環境下的編譯運行結果為準。

網路資格賽、初賽和複賽時,賽手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使用任何自己熟悉的開發調試軟體和工具,進行代碼開發和調試工作。完成後,賽手可以線上提交源碼(競賽平台提供線上 Linux+Gcc 編譯環境),得到編譯程式的輸出信息。

賽前特別提示

請用所熟悉的 IDE 或開發環境編譯調試程式,通過後再提交編譯;在比賽時間結束前,關閉比賽頁面後可以重新登錄,答題時間按自然時間計算,初賽不超過 2.5 小時,複賽不超過 3 小時,決賽不超過 8 小時,不因中斷答題、關閉頁面而停止計時。

評分及晉級規則

競賽評分

所有評分工作在 Linux+Gcc 環境下進行。主要由系統自動評分,加上少量人工核查。

評分將線上競賽結束後開始,一周內完成。

評分結束後,競賽者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線上查詢自己的得分。

評分標準

競賽中的每道題目後都附有評分標準。賽手的總分為各道題目得分之和。出現以下情況,該題目不得分:

如提交的程式代碼編譯不能通過或不能運行,不得分;

程式運行不能在規定時限內運行結束,不得分;

發現馬甲、有作弊行為者,不得分並取消競賽資格;

賽事流程及晉級規則

參加下一輪比賽的賽手以比賽得分從高到低進行篩選;

比賽分為資格賽、初賽和複賽。參賽選手在資格賽規定時間內,提交並答對任意一道題即可獲得初賽資格;

初賽分為兩場,每場前500 名進入複賽;

若選手同時參加兩場初賽,按其最優成績計算,另一場成績將被取消,按照成績依次由後面選手頂替;

複賽為1000進50階段,50名晉級選手將參與最終線下總決賽。屆時,所有決賽選手將被邀請至百度參與編程Hackathon,連續作戰6-8小時角逐最終大獎。

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將參考以下因素:

1 、完成比賽的時間先後,即提交代碼時距離比賽開始的時間;

2 、程式運行效率。

參賽要求與資格

由賽手個人獨立完成全部題目,無任何作弊和欺詐行為。

除百度現職員工、現職實習生和命題委員會成員外都有資格註冊參賽,無報名費用。

2、百度之星·開發者大賽

賽題介紹

2018大賽以人流密度估計作為賽題。

賽事流程

競賽分為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在各階段,參賽隊伍須按照要求按時、合規地提交參賽作品。

參賽要求與資格

大賽面向全社會開放,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初創團隊等人員均可報名參賽。大賽主辦單位有機會提前接觸賽題和數據的人員不得參加比賽,其他員工可以參與比賽排名,但不領取任何獎項。

獎項設定

一等獎2名 ―― 50000元 人民幣

二等獎4名 ―― 20000元 人民幣

三等獎6名 ―― 5000元 人民幣

晉級獎 —— 百度還將會邀請程式設計大賽最終晉級的50位賽手至北京,參加為期3天的總決賽。所有入圍總決賽選手都將獲得百度之星大賽選手最愛“度度熊”公仔玩偶、總決賽紀念服裝等獎品。

參與獎 ―― 複賽成績前500名的選手將獲得大賽限量紀念版T恤一件

此外,為鼓勵在開發者大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與團隊,特別設立“最佳創意青年獎”及“最佳對話能力獎”2個獎項,分別給予獲獎個人或團隊5000元現金獎勵。

另:入圍決賽和複賽的選手將自動進入百度公司人才庫,將有機會優先參與百度實習計畫,接受技術牛人指導職業發展,接觸搜尋引擎核心技術,並在百度公司的校園招聘活動享受“綠色通道”待遇。

發展史

•第一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05)

登錄納斯達克不久的百度啟動了首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第一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名為“程式之美”。開始於2005年09月,結束於2005年10月。共有來自全國400多家高校總計4000名選手報名參加初賽,經過重重選拔,共有50名選手進入總決賽,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為期兩天的“程式之旅”。

來自清華大學的ACrush選手拔得首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頭籌。其提交程式運行時間為0.0022秒,並列第二名的賽手Iamcs和Xreborner的程式運行時間均為0.0028秒。

•第二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06)

第二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名為“Astar”,該名字創意來源於第一屆比賽決賽中有題目是一道經典的8數碼題目,解這道題,冠軍ACRush使用了A*算法(Astar),運行時間計0.0022秒。A*算法是一個經典的算法,Astar又包含了“百度之星”的含義。故此得名。來自清華大學的ACrush選手衛冕冠軍。

•第三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07)

本屆比賽沿用了Astar的名稱,舉辦方的工作人員認為這個英文名稱能夠很好得和百度之星的中文名稱相對照。百度首席科學家威廉·張參與到了比賽的命題過程中,Astar百度之星大賽的報名人數首次破萬。本屆比賽的初賽和複賽更為複雜精緻,並確立了初賽兩場選最高分,複賽12小時選連續8小時答題的比賽規制。決賽採用了飽受爭議的CounterStriker Bot AI作為題目,也算是一種創新嘗試。在激烈的初賽和複賽後,晉級的50名選手中高中生的數量也意外的達到了8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鄭皓獲得冠軍。威廉·張表示:“我們心目中的程式之星,不應只是學術意義上的算法高手,而應關心中國IT產業的實際套用。”

•第四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08)

本屆比賽初賽參加人數達到了新的高度,而複賽題目的難度也達到了歷史高點,Astar百度之星大賽掀開了新的一頁。這年,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范智愷憑藉優秀的算法能力獲得冠軍。在這屆的比賽決賽結束後,6位曾經參加過05、06、07年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的“老星星”們,專程擱下手頭的工作,與當年的選手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書寫了百度之星的又一段佳話。

•第五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09)

Astar百度之星大賽的覆蓋範圍又一次增大——清華、北大、復旦、香港中文大學等1000多所高校參與其中,更有部分全國百強高中成為了優秀星星們的來源地;這年報名參加比賽的星星數量首次突破2萬大關。當年命題委員會成員樓天城在面對記者對大賽的提問時曾道出了百度之星獨特的魅力:“辦出百度特色,區別於其他千篇一律的商業競賽模式,真正挑選出技術實戰型人才,並以‘實力’和‘權威’吸引更多的參賽者。”來自復旦大學的馮國棟獲得冠軍。

•第六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0)

Astar百度之星大賽將主題定為“樂CODE 樂CODE”,除延續往屆的賽程及獎勵辦法外,“快樂編程”的理念更是被特別地提了出來,首次引入比賽環節中的 “坦克對戰”為愛好編程的同學們提供了更多參與機會,讓眾多編程愛好者充分而自由地享受了編程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該屆大賽的報名人數突破了3萬大關,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業規模最大的程式設計大賽”。來自浙江大學的杭航獲得冠軍。

•第七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1)

Astar百度之星大賽喊出了“星星相Code”的口號,“愛程式的星星,讓我們Code在一起”,是這屆比賽的追求。賽事組委會希望選手們在Code中不僅能收穫豐富的經驗,也能收穫深厚的友誼。來自復旦大學的陳世熹獲得冠軍。

•第八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2)

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在初賽前增加一場資格賽,邀請全球範圍的同學一起挑戰 吉尼斯最大規模編程比賽。除傳統算法外,還新增設了一場公益編程比賽,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眾多在校的計算機愛好者同學都通過本次大賽一試身手,感受到了Astar帶來的不一樣的編程快樂。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艾慶興獲得冠軍。

•第九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3)

Astar百度之星啟用編程技術社區,致力於將百度之星打造為線上學習、分享和交流的專業平台。這裡將會成為初級程式設計師學習的樂園,更能讓那些希望提升自己編程水平的代碼君們交流溝通,不斷進步。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的17歲少年喬明達將冠軍寶座收入囊中。

•第十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4)

2014年正值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十周年,百度之星在以傳統的編程比賽為主線的基礎上,新增了Astar Logo設計徵集、線上有獎知識問答、度度熊去哪兒、派送紅包等活動,打造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十周年慶典嘉年華。來自中山大學的蒙澎權獲得冠軍。

•第十一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5)

回首過去十年,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一直秉承“精賽事、重人才”的辦賽宗旨,倡導“快樂編程”的理念。編程不只是一種工作技能,更是一種學習生活方式。2015年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向參賽選手喊出Astar to Allstar的參賽口號,寓意選手從astar賽事中脫穎而出成為未來之星。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吳卓傑獲得冠軍。

•第十二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6)

十二年,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走過了一個輪迴,越來越多的年輕選手加入了百度之星的大家庭,本屆比賽50名決賽選手中有20名中學生,7位00後,年齡最小的還未滿16歲。本屆大賽牽手百度傳課為所有編程愛好者提供編程相關培訓課程,還特別邀請了被大家譽為“教主”的樓天城錄製視頻分享參賽心得,鼓勵所有參賽選手賽出好成績。首次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線下連續4小時的編程馬拉松,參賽選手全部為大數據菁英班同學。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黃宇揚獲得冠軍。

•第十三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7)

2017年,百度之星新增開發者大賽,首屆開發者大賽以“智慧型對話”為主題,基於百度理解與互動技術平台實現智慧型對話能力,可使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AR等百度AI開放平台提供的技術能力實現更多功能。共705支團隊報名參賽,200支隊伍進入複賽,最終22支團隊進入開發者大賽總決賽現場答辯。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曹亞男、李曉雪、張東傑、方正所組成的“北極光”團隊開發的一款智慧型語音菜譜APP--《舌尖廚房》奪得冠軍。

第13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共吸引9438人報名,涵蓋801所高校,中學生參賽總數較往年翻倍增加達906名。年僅15歲的初三學生鄧明揚成為最小程式設計師。決賽賽題採用經典AI算法,以貪食蛇遊戲形式展開AI對戰。 決賽前,特邀16年冠軍選手黃宇揚通過51nod編程社區平台進行線上課程直播,講解2016決賽賽題、分享本人參賽經驗。並首次進行決賽線上同步視頻直播,邀請百度之星往屆獲獎選手施韓原實時解說現場賽況、講解決賽賽題。電子科技大學的何柱獲得本屆冠軍。1024程式設計師節舉辦頒獎典禮。

•第十四屆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2018)

2018年,百度之星延續全新競賽品牌“Create for more”,涵蓋程式設計大賽和開發者大賽兩大子賽事,引入PaddlePaddle和AIStudio作為開發者大賽唯一指定平台。本次開發者大賽以“人流密度估計”為主題,由視覺技術部和AI技術生態部參與命題,大賽首次採用AI Studio一站式開發平台,該平台不但提供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框架的技術支持,還對參賽隊伍的模型開發與數據訓練提供了CPU和GPU訓練資源的支持,完成優質算法模型的設計和開發,共吸引超過1300支團隊千餘名開發者報名參賽,經過層層選拔,最終11支團隊進入總決賽,來自華南理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聯合戰隊獲得開發者大賽一等獎。

第14屆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共吸引超過13000人報名參賽,覆蓋近900所高校,最終50名選手進入決賽,最小參賽選手年僅10歲。 決賽賽題為“躲避擁堵路線規劃“ ,與實際問題結合緊密。參賽選手以車輛為載體進行AI算法設計,根據給出的北京道路路況,設計車輛行駛路線,以最短時間從起點到達終點的車輛為勝,50名選手帶來一場AI對戰。最終來自清華大學的畢克首次進入決賽即問鼎冠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