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讀片手冊—影像學讀片掌中寶系列

X線讀片手冊—影像學讀片掌中寶系列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作 者:鹿強,侯明輝 主編

X線讀片手冊—影像學讀片掌中寶系列X線讀片手冊—影像學讀片掌中寶系列

出 版 社:軍事醫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4-1
版 次:1
頁 數:383
字 數:136000
印刷時間:2008-3-1
開 本:32開
紙 張:銅版紙
印 次:2I S B N:9787801218933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本書從各系統典型病例切入,採用提綱式的描述方法,配以典型的x線圖片,簡明扼要介紹了臨床常見病和一些少見病的x線表現和診斷要點,並很明確地描述與之相關的鑑別診斷,從而使讀者快速直觀地掌握x線的診斷要訣。特別是“臨床診斷思路”部分集中體現了作者多年的臨床診斷經驗,更增強了本書的實用價值。
本書不僅有如此實用的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曾參與過醫師資格考試的技能考核評判及其用書的編寫,利用充分熟悉該項考試要求的優勢,把有關必須掌握的x線片診斷貫穿到本書之中,尤其是從2007年的開始,更多的診斷技術考核要求(其中重點包括x線診斷)將體現在醫師資格考試的技能和綜合筆試中,所以本書對應考也有非常之價值。
內容簡介本書為影像學讀片掌中寶系列之一。全書共分七章,分別介紹了x線成像,各系統的正常x線解剖及各種疾病的x線影像特點。
本書特點是:指導年輕的放射科醫師如何觀察、分析x線片,如何結合臨床做出更貼切實際的x線診斷;同時指導低年資臨床醫師、實習醫師、進修醫師如何識別x線圖像表現,分析各種疾病的X線特徵,做出更符合臨床的X線診斷。

目錄

第一章 X線成像
第一節 X線的發現、產生和特性
第二節 X線成像原理及圖像特點
第三節 X線檢查方法
第四節 X線診斷的原則和步驟
第二章 呼吸系統
第一節 胸部正常影像解剖
第二節 肺先天性疾病
第三節 氣管支氣管疾病
第四節 肺部炎症
第五節 肺結核
第六節 肺腫瘤
第七節 肺其他疾病
第八節 胸膜病變
第九節 縱隔疾病
第十節 膈及膈下病變
第十一節 胸部手術後的改變及併發症
第三章 循環系統
第一節 正常心臟大血管的影像學解剖
第二節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三節 風濕性心臟病
第四節 高血壓性心臟病
第五節 肺原性心臟病
第六節 心肌病
第七節 心包炎
第八節 主動脈病變
第九節 心臟轉位或位置異常
第四章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消化系統正常X線解剖
第二節 食管病變
第三節 胃部病變
第四節 十二指腸病變
第五節 小腸病變
第六節 結腸病變
第七節 急腹症
第八節 膽道病變
第九節 胰腺病變
第五章 骨關節系統
第一節 骨與關節的正常X線解剖
第二節 骨及關節化膿性感染
第三節 骨與關節結核
第四節 骨腫瘤與腫瘤樣病變
第五節 慢性骨關節病
第六節 營養代謝性骨病
第七節 夏科關節
第八節 痛風性關節炎
第九節 骨缺血壞死
第十節 骨與關節創傷
第十一節 骨關節發育畸形
第十二節 骨關節發育障礙
第六章 泌尿系統
第一節 正常X線解剖
第二節 泌尿系統結核及特異性炎症
第三節 泌尿系腫瘤
第四節 腎囊性病變
第五節 泌尿繫結石
第六節 泌尿系統先天異常
第七節 神經源性膀胱
第七章 頭頸部
第一節 前組副鼻竇正常X線解剖
第二節 乳突炎
第三節 鼻及鼻竇病變
第四節 根尖囊腫
第五節 下頜骨含齒囊腫
第六節 牙瘤
第七節 造釉細胞瘤
第八節 聲門癌
第九節 腺樣體肥大
第十節 咽後壁膿腫
第十一節 垂體瘤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X線成像
第一節 X線的發現、產生和特性
倫琴1895年發現X線後,被醫學套用,進行疾病診斷,形成了放射診斷學,相繼出現了超聲和y閃爍成像、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MRI)、發射體層成像(ECT)等新的成像技術,從而奠定影像診斷學的基礎。通過人體內部結構和器官的影像了解人體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達到診斷的目的,形成了影像診斷學。
X線是在真空管內高速運動的電子流撞擊鎢靶時產生的。
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具有以下特性:
穿透性:X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X線的穿透力與X線的波長有關,與被照體的密度和厚度相關。穿透性是X線成像的基礎。
螢光效應:X線能激發螢光物質,產生肉眼可見的螢光,是透視的基礎。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