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76核彈

W76是一種兩級內爆式核裝置,是“三叉戟”Ⅰ(C-4)潛射彈道飛彈分導式多彈頭再入飛行器MK-4的核彈頭。

基本信息

簡介

攜帶8個w88或w76核彈頭攜帶8個w88或w76核彈頭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國的海基核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發展。W76核彈因此應運而生,它於1973年5月由洛斯·阿拉莫國家實驗室開始研製,1975年11月開始生產,1978年11月批量生產,同年首次部署,估計目前仍有3200枚在役。根據美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美可以保留1280枚W76

結構特點

W76核彈的威力為10噸TNT當量,重約164.4千克,鈽芯外包有鈹反反射層,助爆劑為氘-氚,熱核材料是氘化鋰—6。

裝備性能

裝有W76核彈頭的“三叉戟II”飛彈裝有W76核彈頭的“三叉戟II”飛彈
1979年12月13日,美國海軍成功地發射了一枚潛射飛彈。這枚飛彈是由距卡納維拉爾角海岸五十海里的“馬里諾-巴列霍”號核潛艇於水下發射的。飛彈威力大,射程也大大地超過“海神”式和“北極星”式飛彈,它就是搭載W76核彈的三叉戟1式(TridentⅠmissile)潛射戰略飛彈,代號VGM-96A,或稱C4飛彈。其戰術性能如下:
全長 10.4米
直徑 1.88米
最大射程7400公里
起飛重量31.5噸
制導方式星光慣性制導
動力裝置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頭重量8-10枚×96公斤(投擲總重1315公斤)
核彈當量8-10枚×10萬噸
命中精度230-550米
發射方式核潛艇水下機動
20世紀70年代早期研發的W76是一種兩級內爆式核裝置,是“三叉戟”Ⅰ(C-4)潛射彈道飛彈分導式多彈頭再入飛行器MK-4的核彈頭,其首要打擊目標是類似軍事基地之類的敵方大型目標。雖然其具體裝備數量美軍仍然保密,但聯邦官員和私人武器專家都認為,在目前約5000枚現役核彈頭中,W76彈頭的數量應該有1500枚。這種彈頭的爆炸威力至少是當年廣島核子彈威力的7倍。“三叉戟”1(C-4)可攜帶8-14枚W76核飛彈,裝備於“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前八艘。該飛彈採用三級火箭和星體慣性制導,攜帶的分導式彈頭為w—76/MK—4型,每枚8個彈頭,每個彈頭當量為10萬噸。“三叉戟Ⅰ(C—4)”飛彈的射程為“海神(C—3)”飛彈的一倍,達7800公里,命中精度為0.46公里。美國海軍裝備該飛彈的總數為240枚,每枚飛彈的價格約為1393萬美元(1983年美元值)。1983年美國海軍把其中79枚飛彈的第一級改換成新發動機。
為了能夠在飛彈頭部裝備更多的核物質,核彈頭開始越造越輕。核彈頭的外套通常由鈾製成,鈾的密度是鉛的兩倍,為了減輕核彈頭的重量,W76核彈頭外套被造的如同啤酒罐那么薄。美國的科學家才非常擔心核潛艇的核彈頭在引爆時會“啞火”。而彈頭外套在核彈爆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核鏈式反應開始的十一分之一秒內它必須將核物質僅僅束縛在一起才能產生比太陽表面還要高的溫度。如果彈頭外套不合格,W76核彈就會“啞火”或者無法達到原來的威力。2004年3月,美國核科學家和主管核武器計畫的負責人舉行了一次秘密磋商,美國官員極力否認核科學家們的說法,稱那些核彈頭“看起來是非常好的武器”。他們稱,那些核彈頭雖然因為某種原因已經13年沒有檢測了,但是他們先前是完全可以成功引爆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庫的負責人埃弗里特•貝克納還表示不打算重新設計W76核彈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