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形式
Surveillance
Surveillance是“由上而下”的監視。這是個法語詞,意為"監視、監控","sur"是“從上面”的意思,而“veiller”則是“看”。
這是傳統社會最為廣泛的監視形式,同時它與社會結構密切相關,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些相關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詳見“相關理論”部分)。
在新媒體崛起的網路化社會,這種傳統的監視也發生著變化。它為政府和組織提供了新的監視手段,例如監測社交網路,政府可以用新的方式關注民眾的行為與行動。在一些國家,政府也正視圖建立起結構化的監視體系。Centre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的研究員Greg Walton對此的總結是:“老式的審查,正在被大量的、無處不在的監視結構代替”。
Sousveillance
隨著技術的發展,政府和其他組織對於社會環境和個人的監視越來越多,這中監視是由上而下監視(surveillance)。Sousveillance一詞就來源於surveillance(監視)。
Surveillance由法語詞根“sur(上面)”和“veiller(看)”組成。以同樣的造詞法,Steve Mann, Jason Nolan和Barry Wellman三位學者在一篇學術文章中取法語詞根“sous(下面)”和“veiller(看)”造了“sousveillance(反監視)”一詞。
Sousveillance一詞的創造是用來表示一種由個人採取的逆向監視,用來挑戰政府和組織的監視行為以及人們長久以來對這種監視行為的默許。當時SteveMann, Jason Nolan和BarryWellman對反監視(sousveillance)的解釋是:個人運用記錄工具去觀察自己受到的監視,並通過收集這些監視行為的證據和數據來減弱被監視的冒犯。 他們的靈感來源是用位於馬路上、建築中的監控設備對個人進行“武裝”,以對抗來自外界的監視。
後來Steve Mann在一篇文章中又將Sousveillance(反監視)分為“跨等級反監視”(hierarchicalsousveillance)和“個人反監視(personal sousveillance)”兩種意義,前一種是等級較低的弱勢者對等級較高的強勢者的反監視(如公民對警察進行攝像記錄),後一種是個人運用記錄工具對其周遭事物的記錄,並沒有故意以高等級的強勢者作為反監視對象,也可叫做“coveillance”。
詳見“Sousveillance”詞條。
Coveillance
“Coveillance”一詞是“Coveiller”的名詞形式,後者是由意為“相互”的前綴“co”與意為“看、監視”的詞源“veiller”共同構成的。其法語原詞為“Côteveillance”。
2003年,Mann,Nolan以及Wellman首次提出該概念,用於描述實驗中被試者之間通過設備相互監視的行為 ,並在次年發表的論文中將其定義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監視”,並指出“Coveillance”是“Sousveillance”(逆向監視,參見“Souveillance”詞條)的下屬概念,特指那些發生在處於平級位置的對象之間的“Sousveillance”行為 。
詳見“Coveillance”詞條。
相關信息
網路上個人信息量的泛化,使得在網路化社會,監視有了新的基礎。
根據美國Pew Internet於2009年的一次全國性調查 發現,有57%的人在網路上搜尋過關於自己的信息,這部分人中的63%能夠找到或多或少的關於自己的東西。在所有的網際網路用戶中:
· 42%的受訪者知道網上有自己的照片
· 33%的受訪者知道自己網上有自己的生日
· 31%的受訪者知道網上有他們的信箱地址
· 26%的受訪者知道網上有他們的家庭住址
· 23%的受訪者知道網上有他們寫的東西
· 22%的受訪者知道他們所屬的集體被列在網上
· 21%的受訪者知道他們的家庭電話號碼被列在網上
……
相關理論
監視理論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反烏托邦名著《1984》中,描寫了在共產極權社會中,政府在每個家庭與工作場所都裝置無法關上的螢光幕,無所不在地嚴密監視人民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 。當極權主義強調了現代監視的幾個主要趨勢:集權化、對私人通信的肆意竊聽、恐懼與社會不信任氛圍、政府行為的合法化與監視等。但是極權主義監視理論對於理解網際網路監視存在一些限制,它僅僅關注實行單一的自上而下上方式運作的民族國家,後在私人公司也開始大規模地參與監視,監視已經成為一種沒有國界之分的全球化現象。
該理論又稱“老大哥”(Big Brother)。
圓形監獄理論
“圓形監獄”就是“無所不見的地方”。圓形監獄理論(Panopticon)是源自英國政治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根據可視性原則設計的圓形監獄。1787年,邊沁提出了一個圓形監獄的建築設計,它是一個具備全面監視功能的內、外環建築,單個囚房圍繞著中央監視塔成圓形環狀,其設計是要讓內環的監視者在外環囚犯察覺不到的情況下隨時進行監視。監視者可隱於幽暗內環不讓囚犯觀察到,而囚犯身處明亮小間無所遁形,彼此也無法溝通。這種建築如此完善,以至於在監視者不存在的情況下其監督機制仍能有效地運作。
全景敞視理論
在邊沁之後,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開始了對圓形監獄的哲學思考,提出了全景敞視理論(Panopticism)。他認為,圓形監獄不僅有物質形態的權力意義,更有一種形而上的意義。即他認為邊沁圓形監獄當中展現的監視者與受監視者的特殊關係,活生生的上演於現代社會當中。有紀律的社會是以監控作為手段,滲透、侵入社會各個層面進行無所不在的徹底監視。福柯把圓形監獄比喻現代的懲罰式社會,該比喻有三個特徵:一是從理性化的犯人處置設計,反映出如何用無孔不入的監視來控制人們的身體,個體因身體上的受控進而產生思想上的順服;二是圓形監獄強調受孤立的人們透過對自身行為的反思而產生自我控制;三是對囚犯無所不在、嚴密的監視,映照出由行政技術官僚統治的監視社會。
敞視理論
社會理論家吉爾·德勒茲和費利克斯·瓜塔里(GillesDeleuze and Felix Guattari)進一步提出了超級全景敞視理論(Super-electronic Panopticism)。他認為,監視就是一組信息流。根監視並非產生於單一技術、機構或甚至是像國家官僚機構這樣的一套機構中,而是源自無數技術與實踐的多重連結。通過強調交織連線的、有機的橫向信息流,使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於悄然膨脹的網路技術以及在整合毫不相關的數據時所起的作用,這些數據來自依賴個人信息才能運作的政府機構、安全服務部門或公司等社會的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