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遇到這種集火射擊,人員或車輛完全沒有閃避或掩護的餘地。盟軍在西西里之役中就曾經實施過9個炮營108門火炮的TOT同時彈著射擊,在沖繩之役更有動用22個炮營的TOT紀錄。一戰雖常有多門火炮發射彈幕的場面,但老兵根本不在乎,因為和TOT同時彈著比起來,不過是距離與時間都仍有空隙可躲的零星落彈而已。實施TOT同時彈著,各型火炮操作方式不變,炮連一級的射控程式不變,計算能量也沒有增加,只有炮營一級(含)以上單位的射控多出一個倒數計時的統合射擊指令。執行這種戰術是美式初級炮兵軍官訓練班隊就要學習實作的,並非什麼高級和困難的炮兵戰術。
介紹
這裡透過一個TOT同時彈著的科目想定及實施細節來說明這種戰術:
命令:A連1號前進觀測官(FO)呼叫連射擊指揮所(FDC),射擊任務!自2號檢驗點向東北200碼,蛇鼠6窩,不經試射直接效力射!
(檢驗點是炮兵單位放列就位後,在戰鬥地域中央附近找一個外觀與地圖坐標明顯的地標,如教堂,十字路口等,提前進行檢驗射擊,以在地圖及射擊作圖板上標定火炮與目標區相關位置的一個或數個參考點。如此只要目標出現在檢驗點附近便可直接要求效力射。蛇鼠6窩是假設1窩為5輛坦克或裝甲車的約定密語。)
作為:A連FDC研判目標性質及緊迫性後立即上報營FDC。營作戰官檢查敵我坐標及射界後發現手上只有A,B兩個共用同一陣地的105mm炮連可用,火力明顯不足,於是再請求上級支援。炮團FDC立即將直屬的155mm炮M連及協調步兵團的一個75mm山炮連配屬給該營FDC,並且透過有線電話交換機將4個連與該營FDC建立直接命令系統,同時營FDC立即將目標位置換算為本軍戰鬥地域方格坐標。包括請求與調配,每一級的反應時間通常不超過3分鐘。
命令:XXX營FDC呼叫A,B,M及山炮連,射擊任務!坐標A6-3H,全單位,榴彈,三群,瞬發信管,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
作為:各連FDC通訊兵立即逐句大聲復誦命令,聽到“射擊任務!“全連立即就戰鬥崗位。作圖手以扇形尺在圖紙上量出坐標A6-3H與本連陣地之間的距離與方位,計算手根據作圖手報來的射擊距離;拉動射擊尺的游標讀出對應的射擊仰角,由於命令要求同時彈著,計算手還要額外讀出對應的彈頭飛行時間。在此同時,炮班已根據先前命令準備適當彈藥數量並結合彈頭信管。
命令:(A連FDC組長)A,B連,5號裝藥,方向1350,仰角930,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A,B連的射擊距離是8000碼,但炮目線(GT)上有高地阻隔,須採取52度多的高角度射擊,彈頭飛行時間45秒。)
命令:(M連FDC組長)全連,6號裝藥,方向1260,仰角390,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M連的射擊距離是10000碼,彈頭飛行時間30秒。)
命令:(山炮連FDC組長)全連,2號裝藥,方向1430,仰角550,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山炮連的射擊距離是5000碼,彈頭飛行時間24秒。)
作為:得令後各炮水平手裝定方向,高低手裝定仰角,彈藥手根據指定發射裝藥將藥筒內多餘的藥包丟進廢藥坑,裝填手將彈藥塞入後膛,炮長閉鎖後膛,大聲回報“第X炮準備好!“全連各炮都備便後戰炮隊長(副連長)向連FDC組長回報“全連準備好!”從連FDC接到連FO或上級FDC的射擊任務,到戰炮隊長回報全連準備好,美式炮操要求的標準反應時間是3分鐘,如果命令是“準備好發射!“那么各炮炮長在閉鎖後膛後就立即拉索發射了。不過本科目命令是“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所以各連FDC便向營FDC回報“X連準備好!“當4個連都回報準備好後,營FDC便準備同時彈著的倒數計時。
命令:(營FDC組長)各單位,T加60秒同時彈著,準備倒數,5,4,3,2,1,T!
作為:手上捏著計時碼錶,在T加15秒後A連FDC組長下令“A,B連,發射!“並向營FDC回報“發射了!“T加30秒後M連FDC下令發射並回報,T加36秒後山炮連FDC也下令發射並回報完畢。此時各級單位派遣的FO也從有線或無線通訊得知發射完畢,並且在彈著時間前數秒被告知”觀測彈著!“這時他們才對著目標區舉起望遠鏡,因為觀測中是全神貫注不許眨眼的。T加60秒左右,第一群由4個炮連3種火炮從5000至10000碼外發射的幾十發炮彈就在目標區同時爆炸了,且不論這種震撼力對裝甲車輛能造成多少破壞,未被殺傷的人員肯定有長短不等的失能無法應變,而後續的炮擊已一波又一波的抵達,再想開車躲避也來不及了。這就是TOT同時彈著的操作範例,如果僅是營級的TOT,整個過程可以縮短到6-8分鐘。
其他
版上許多網友質疑美軍如何標定目標位置,如何在沒有機械或電子計算機的幫助下解算大地坐標,如何快速翻查大量的射擊諸元表,其實這些都是的美式炮術的基本功,打不打TOT同時彈著都時時刻刻得操作,而且美軍透過許多省時省力的方法,將營連一級的炮術實用化到中學生就可以應付得來的境地。當然軍炮兵與軍團炮兵等長程重炮是需要更多更複雜的操作程式,但從二戰到越戰結束,美軍參戰的野戰炮兵單位不曾採用過任何機械或電子計算機作為標準射控設備,所依賴的工具就是通訊用的有無線電話機,觀察用的望遠鏡,指北針,地圖,測量用的方向盤,捲尺,標桿,射控用的扇形尺,作圖板,圖紙,射擊尺,整訓及作精密檢驗才用得著的厚厚一疊的射擊諸元表,以及最了不起的計算機--一副紀律與訓練良好的平凡人腦和手上的筆紙, 即使在啟用全數位化電子化炮兵射控設備的今日,美軍炮兵基礎訓練仍然是從以上的人手人腦作業開始。
以下是一頁美軍射擊諸元表(部份),以及根據類似的射擊諸元表所簡化定製的射擊尺圖例:
射擊尺圖中可見155mm炮榴彈HE 用6號發射裝藥射擊距離RANGE 10000(碼)所對應的炮口仰角ELEV.是390(密位),對應的彈頭飛行時間FS約30(秒)。FS也是定時信管的設定對應時間。只要推動透明的游標對準距離刻度就立即可取得仰角,偏流DRIFT,F值,飛行時間等基本射擊諸元,這些數據及刻度誤差在大多數的實戰狀況下不會大於彈道散布差或任務性質要求,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翻查及加總幾十欄的射擊諸元表,也沒有必要動用機械或電子計算機求取更精密的讀數。後來的炮兵專用數字計算機或射擊電腦,如果沒有把全球坐標定位系統GPS及情報資料鏈整合進去,單就射擊諸元輸入與讀取一項來作比較,反而比拉動射擊尺還要慢。
實用性
讓美國炮兵成為世界翹楚,也許是最重要的,是俄克拉荷馬州西爾堡的美國野戰炮兵學校在戰間開發的1個炮擊方位系統。這是一戰薩莫拉爾開拓的人工系統高精度發展。這個系統允許迅速打擊目標,協調大範圍內不同發射陣地大批火炮的射擊。最致命的一個戰術使用是同時彈著(the time-on-target(TOT) concentration)。幾個炮兵營一次TOT集中射擊一個目標,通過計算每個炮連炮彈的飛行時間,讓炮彈幾乎同時命中目標(一個被稱為"Stonk"的同樣戰術,由皇家炮兵獨立在北非發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