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

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

《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崢、宋曉明。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
作 者:魏崢宋曉明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
ISBN: 9787302174837
開本: 16
定價: 45.00 元

內容簡介

《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在內容上按照採用SolidWorks進行機械設計的實際過程進行編排,介紹了SolidWorks在零件設計、曲面建模、鈑金設計、裝配設計和工程圖設計等方面的功能。在介紹方法上,《SolidWorks2008基礎教程與上機指導》的特點是每章前均配有教學提示和教學要求,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了解學習過程中應該重點掌握以及比較難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每章的最後安排了習題,並附答案,習題包括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上機操作題等各種形式,供課後練習和鞏固所學知識之用。

目錄

第1章Solidworks設計基礎1
1.1SolidWorks2008新功能簡介1
1.2SolidWorks2008環境功能介紹4
1.2.1啟動SolidWorks4
1.2.2FeatureManager設計樹6
1.2.3PropertyManager(屬性管理器)概述7
1.2.4系統反饋8
1.3檔案的基本操作8
1.3.1新建檔案8
1.3.2打開已有檔案8
1.3.3存儲檔案9
1.4SolidWorks2008的操作方式10
1.4.1滑鼠鍵功能10
1.4.2快捷鍵10
1.4.3快捷選單11
1.4.4視窗控制和模型顯示類型12
1.4.5切換視圖方向13
1.5SolidWorks2008的用戶化定製13
1.5.1SolidWorks的系統選項13
1.5.2建立新零件模板14
1.5.3設定工具列16
1.5.4命令按鈕的增減17
1.5.5定義快捷鍵18
1.5.6背景設定18
1.6利用幫助19
1.7上機指導:SolidWorks2008建模實戰演練19
1.7.1建立簡單零件模型19
1.7.2修改模型22
1.8小結24
1.9習題24
第2章參數化草圖繪製27
2.1草圖的基本知識27
2.1.1進入草圖繪製27
2.1.2退出繪製草圖28
2.2草圖繪製實體28
2.2.1繪製直線29
2.2.2推理線29
2.2.3基本繪圖練習30
2.2.4繪製圓31
2.2.5繪製圓弧32
2.2.6繪製多邊形33
2.2.7中心線34
2.2.8構造幾何線34
2.2.9拋物線34
2.2.10樣條曲線35
2.2.11文字35
2.3草圖繪製工具36
2.3.1選取實體36
2.3.2圓角、倒角37
2.3.3鏡向39
2.3.4等距實體40
2.3.5剪裁42
2.3.6延伸實體45
2.3.7轉換實體引用45
2.3.8線性草圖陣列46
2.3.9圓周草圖陣列48
2.4草圖的尺寸標註50
2.4.1標註尺寸的方法50
2.4.2修改尺寸的方法54
2.5草圖的幾何關係56
2.5.1自動添加幾何關係56
2.5.2添加幾何關係56
2.5.3顯示/刪除幾何關係58
2.6上機指導:撥叉草圖繪製59
2.7小結61
2.8習題62
第3章SolidWorks2008基準特徵——參考幾何體的創建66
3.1創建基準面66
3.1.1默認的3個基準面66
3.1.2創建基準面67
3.2創建基準軸69
3.2.1顯示臨時軸69
3.2.2創建基準軸69
3.3坐標系71
3.4參考點72
3.5上機指導:建立綜合基準74
3.6小結78
3.7習題78
第4章運用Instant3D完成拉伸和旋轉特徵建模80
4.1拉伸特徵80
4.1.1拉伸特徵的分類及操作80
4.1.2設定拉伸特徵81
4.1.3運用Instant3D功能建立拉伸
特徵的套用83
4.2上機指導:拉伸特徵的套用85
4.3旋轉特徵95
4.3.1旋轉特徵的分類及操作95
4.3.2確定旋轉特徵的選項96
4.3.3運用Instant3D功能修改旋轉特徵的套用97
4.4上機指導:旋轉特徵的套用98
4.5小結104
4.6習題104
第5章附加特徵108
5.1圓角特徵108
5.1.1啟動圓角特徵108
5.1.2【圓角】套用109
5.2倒角特徵116
5.2.1啟動倒角特徵116
5.2.2【倒角】套用117
5.3筋特徵119
5.3.1啟動筋特徵119
5.3.2【筋】套用120
5.4抽殼特徵122
5.4.1啟動抽殼特徵122
5.4.2【抽殼】套用123
5.5簡單直孔124
5.5.1啟動簡單直孔124
5.5.2【簡單直孔】套用124
5.6異型孔嚮導125
5.6.1啟動異型孔嚮導125
5.6.2【異型孔嚮導】套用126
5.7圓頂127
5.7.1啟動圓頂127
5.7.2【圓頂】套用127
5.8包覆129
5.8.1啟動包覆129
5.8.2【包覆】套用129
5.9上機指導:套用附加特徵創建支架
模型130
5.10小結135
5.11習題135
第6章使用操作特徵工具138
6.1線性陣列特徵138
6.1.1啟動線性陣列特徵138
6.1.2【線性陣列】套用138
6.2圓周陣列特徵141
6.2.1啟動圓周陣列特徵141
6.2.2【圓周陣列】套用142
6.3鏡向特徵142
6.3.1啟動鏡向特徵142
6.3.2【鏡向】套用142
6.4由表格驅動的陣列特徵143
6.4.1啟動由表格驅動的陣列特徵143
6.4.2【表格驅動的陣列】套用144
6.5由草圖驅動的陣列特徵145
6.5.1啟動由草圖驅動的
陣列特徵145
6.5.2【由草圖驅動的陣列】
套用145
6.6由曲線驅動的陣列特徵146
6.6.1啟動由曲線驅動的
陣列特徵146
6.6.2【曲線驅動的陣列】套用146
6.7填充陣列148
6.7.1啟動填充陣列148
6.7.2【填充陣列】套用148
6.8特徵狀態的壓縮與解除壓縮149
6.8.1壓縮特徵149
6.8.2解除壓縮特徵149
6.9上機指導:操作特徵套用150
6.10小結157
6.11習題157
第7章掃描和放樣特徵建模160
7.1掃描特徵160
7.1.1掃描特徵的條件160
7.1.2簡單掃描161
7.1.3使用引導線掃描166
7.1.4使用實體做掃描切除170
7.2上機指導:掃描特徵的綜合套用173
7.3放樣特徵184
7.3.1放樣特徵的條件184
7.3.2簡單放樣184
7.3.3使用引導線放樣195
7.3.4使用中心線放樣197
7.4上機指導:放樣特徵的綜合套用200
7.5小結208
7.6習題208
第8章系列化零件設計213
8.1方程式和數值連線213
8.1.1尺寸名稱213
8.1.2方程式214
8.1.3連結數值216
8.2配置217
8.2.1手動建立配置217
8.2.2管理配置219
8.3系列零件設計表220
8.3.1默認零件設計221
8.3.2新建系列零件設計表221
8.4測量與質量屬性223
8.4.1使用測量工具223
8.4.2使用質量屬性工具226
8.5庫特徵228
8.5.1建立庫特徵228
8.5.2使用庫特徵230
8.6DesignClipart功能233
8.7上機指導:利用系列零件設計表為
凸緣模柄增加配置236
8.8小結241
8.9習題241
第9章零件的特徵管理及修復245
9.1特徵退回與插入特徵245
9.1.1特徵退回245
9.1.2插入特徵246
9.1.3查看父子關係247
9.2零件的顯示248
9.2.1按特徵類型指定248
9.2.2按特徵指定249
9.3修復建模錯誤250
9.3.1查找模型重建錯誤250
9.3.2解決懸空的幾何體錯誤251
9.3.3解決過定義草圖錯誤258
9.3.4解決無解草圖錯誤261
9.4上機指導:零件診斷與修復264
9.5小結269
9.6習題269
第10章曲線和曲面設計271
10.1曲線271
10.1.1投影曲線271
10.1.2分割線273
10.1.3組合曲線274
10.1.4通過XYZ點的曲線275
10.1.5通過參考點的曲線276
10.1.6螺旋線/渦狀線277
10.2上機指導:曲線綜合套用279
10.3曲面284
10.3.1平面區域284
10.3.2填充曲面285
10.3.3等距曲面286
10.3.4延展曲面287
10.3.5延伸曲面288
10.3.6縫合曲面289
10.3.7剪裁曲面290
10.3.8刪除面和修補面291
10.4上機指導:曲面綜合建模292
10.3小結301
10.4習題301
第11章鈑金特徵建模304
11.1鈑金零件建模304
11.1.1基體法蘭特徵304
11.1.2鈑金零件的FeatureManager設計樹306
11.1.3邊線法蘭特徵306
11.1.4斜接法蘭特徵308
11.1.5添加薄片特徵310
11.1.6展開/摺疊特徵310
11.1.7切除312
11.1.8繪製的折彎特徵313
11.1.9斷開邊角314
11.1.10褶邊316
11.1.11閉合角317
11.1.12轉折318
11.1.13鈑金成形工具319
11.2上機指導:套用鈑金
設計電源盒蓋321
11.3小結328
11.4習題328
第12章工程圖設計331
12.1工程圖概述331
12.1.1建立工程圖檔案331
12.1.2建立多張工程圖332
12.1.3建立工程圖圖紙格式檔案333
12.2標準視圖338
12.2.1標準三視圖338
12.2.2模型視圖339
12.2.3相對視圖339
12.3派生工程圖340
12.3.1投影視圖340
12.3.2向視圖341
12.3.3輔助視圖342
12.3.4旋轉視圖342
12.3.5剪裁視圖343
12.3.6局部視圖344
12.3.7斷裂視圖344
12.4剖面視圖345
12.4.1全剖視圖345
12.4.2半剖視圖348
12.4.3局部剖視圖350
12.4.4斷面剖視圖351
12.4.5筋特徵剖視圖351
12.5工程圖的尺寸標註和技術要求352
12.5.1設定尺寸選項352
12.5.2插入模型項目354
12.5.3標註從動尺寸355
12.5.4標註尺寸公差356
12.6工程圖註解357
12.6.1中心符號線和中心線357
12.6.2注釋359
12.6.3表面粗糙度符號359
12.6.4基準特徵360
12.6.5形位公差360
12.6.6孔標註361
12.6.7裝飾螺紋線標註361
12.7上機指導:工程圖綜合套用362
12.8小結367
12.9習題367
第13章裝配設計373
13.1裝配體操作373
13.1.1新建裝配體檔案374
13.1.2插入零部件374
13.1.3移動零部件和旋轉零部件376
13.1.4從裝配體中刪除零部件378
13.2配合方式378
13.2.1添加配合關係378
13.2.2修改配合關係380
13.3裝配中的零部件操作380
13.3.1零部件的複製380
13.3.2零部件的圓周陣列381
13.3.3零部件的線性陣列383
13.3.4零部件的特徵驅動陣列384
13.3.5零部件的鏡向385
13.3.6編輯零部件386
13.3.7顯示/隱藏零部件387
13.3.8壓縮零部件387
13.4裝配體的檢查387
13.4.1靜態干涉檢查387
13.4.2動態干涉檢查388
13.5上機指導:自底向上的裝配390
13.5.1創建第一個子裝配體390
13.5.2創建第二個子裝配體391
13.5.3干涉檢查393
13.5.4創建主裝配體394
13.5.5添加智慧型扣件396
13.5.6裝配體剖切顯示398
13.5.7在裝配中套用配置399
13.5.8裝配體爆炸視圖402
13.6上機指導:自頂向下的裝配403
13.7SolidWorks高級配合406
13.7.1對稱、限制配合407
13.7.2寬度配合408
13.7.3路徑配合409
13.7.4線性配合409
13.8SolidWorks機械配合410
13.8.1凸輪配合410
13.8.2齒輪配合411
13.8.3齒條和小齒輪配合412
13.8.4螺旋配合413
13.8.5萬向節配合414
13.9裝配體工程圖415
13.9.1零件序號415
13.9.2材料明細表416
13.10小結419
13.11習題419
附錄ACSWA考試情況說明423
附錄B習題答案432

書摘

第1章 Solidworks設計基礎
1.1 SolidWorks 2008新功能簡介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就是設計者利用以計算機為主的一整套系統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幫助設計者進行產品的概念設計、方案設計、結構設計、工程分析、模擬仿真、工程繪圖、文檔整理等方面的工作。CAD既是一門包含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它涉及計算機學科、數學學科、信息學科、工程技術等;CAD又是一項高新技術,它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產品設計及製造周期的縮短、提高企業對動態多變市場的回響能力及企業競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CAD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套用。
SolidWorks正是優秀CAD軟體的典型代表之一。SolidWorks作為Windows平台下的、機械設計軟體,完全融入了Windows軟體使用方便和操作簡單的特點,其強大的設計功能可以滿足一般機械產品的設計需要。
SolidWorks 2008在繼承先前版本的諸多特色外,在其產品理念上首先令人耳目一新,其基本理念是幫助工程師設計偉大的產品,使設計師更關注產品的創新而非CAD軟體。其功能上在以下幾個方面均有所更新和增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