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CW

OICW

OICW,即為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由美國最先於世界開始研製。目標是研製一款能將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合一,並使用同一個發射機構。在此基礎上還能使用帶有編程設計的靈巧彈藥打擊殺傷工事內目標或者對敵進行有效的面殺傷。目前多個國家都在進行研製。

簡介

OICW

OICW,即為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IndividualCombatWeapon)。由美國最先於世界開始研製。目標是研製一款能將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合一,並使用同一個發射機構。在此基礎上還能使用帶有編程設計的靈巧彈藥打擊殺傷工事內目標或者對敵進行有效的面殺傷。目前多個國家都在進行研製。

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就在JSSAP(Joint Service Small Arms Master Plan——三軍輕武器總規劃,現已更名為Joint Service Small Arms Master Program)框架內,考慮是否可以研製一種由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組成的單一武器。為此,五角大樓的JSSAP委員會提出了這種武器的需求計畫,其名稱就叫做“理想單兵戰鬥武器”,簡稱OICW。

美國XM29

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已經由美國陸軍正式命名為XM29。XM29是為“陸地勇士”(Land Warrior)開發的單兵戰鬥武器,也是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Future Combat System)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陸地勇士”已經成為陸軍新提出的“理想部隊勇士”的一部分,因此陸軍又要求ATK在XM29的動能武器基礎上提供一種新步槍——XM8,將來作為輕型武器族(Lightweight Family of Weapons)與XM29一同服役,取代目前使用的M16系列,簡化野戰部隊的維護作業。在M16步槍槍管下加掛M203榴彈發射器,雖然提高了武器戰鬥力,但卻降低了武器便攜性和射擊精度。

技術指標

美軍在1994年對OICW的各項產品進行招標,要求各廠商對所提要求的可操作性發表意見,並提出研製相應武器的建議,軍方提出的指標大體如下:
左右兩手均可操作
步槍與榴彈發射器合用一個發射機構
採用靈巧榴彈
對點目標的射程500m
對面目標的射程1,000m
武器長度小於33英寸(838mm)
含30發動能彈和6發高爆彈在內,武器總質量不大於14磅(6.35kg) 這些指標反映了軍方的最高要求,其中有一部分是目前的技術水平所達不到的。指標中的榴彈口徑,若口徑大且實現彈道低伸,發射時後坐衝量就偏高;若口徑小武器質量會較輕,可以肩射但影響殺傷效果。作為兩者的折中,最終選用了20mm口徑。至於其他一此指標,為了具有可操作性,軍方充分聽取工業部門的意見。因為OICW系統由武器本身、光學瞄具和彈藥三部分組成,一個廠家不能同時掌握多種技術,要靠多家武器製造商合作,為此組成了幾個戰略性集團進行投標,每個集團由一家廠商牽頭,數家廠商分別對各項技術進行攻關。
1994年12月,軍方根據各個集團提交的研究方案,決定了由兩個集團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研製工作。一個是由AAI公司牽頭的集團,另一個集團由阿連特科技(ATK,Alliant Techsystems)公司牽頭。
AAI集團包括了FN公司和奧林公司,武器系統本身由FN公司負責,20mm高爆彈由AAI公司和奧林公司負責,另外瞄具系統及其他子系統則由另外一些公司負責。
ATK集團包括HK公司在內,武器系統由HK公司負責,而阿連特公司則負責20mm高爆彈,瞄具系統由康特拉維斯公司研製。

研製子系統


這個階段從1996年2月開始,目標是研製能滿足預定指標的各個子系統,到這個階段結束時提交單項論證報告。在OICW系統中,比較容易的是5.56mm突擊步槍,因為可以借鑑其他產品的大量經驗。難題是半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研製和必須兩邊操作的要求。
在這一階段中,ATK的樣槍採用兩管並列,這張黑白照片就是HK公司的OICW樣品。步槍槍管和20mm槍管左右並列,這樣從側面看起來好像尺寸比較小,其實由於橫向體積非常大,因此操作起來並不方便,而且比起AAI集團的樣品實際上要重得多。而AAI集團則提交了令人信服的武器功能模組。兩個集團進行著激烈的競爭。

樣槍演示


第三階段的目標是提交能夠將各個模組組合在一起並進行演示的樣槍。從1996年底到1997年初,HK公司將它的樣槍重新組合,將兩管並列改為上下排列,改成與AAI集團的OICW結構相同的武器系統,經過一年的加緊研製,拿出了第三階段的樣槍,在1998年2月舉行了結論性的技術演示,HK公司的樣槍打響了第一槍。在結論性技術演示中,ATK最終戰勝了競爭對手AAI集團,取得了製造6支先期樣槍的契約。

樣槍試驗

6支樣槍的研製在1998年4月到1999年6月底完成,1999年7月樣槍被送交本寧堡步兵學校,同時提供大約25,000發20mm彈藥(5,000發高爆彈和20,000發目標訓練彈),由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綽號“熱帶雷電”的實戰部隊)進行靶場、叢林、沙漠及各種惡劣環境下的試驗,為OICW今後的改進提供了系統的參考資料。

1999年9月29日的試驗中,一發20mm榴彈在槍管中爆炸,並有人員受傷,但似乎並不影響OICW的總體進程。2000年8月8日,ATK與美國陸軍簽定了9,500萬美元的承包契約,用於OICW方案定義與降低風險階段研究。OICW被正式批准為下一代步兵武器,預計在2009財政年度裝備部隊,因此,估計ATK還有價值相當於1億300萬美元的潛在契約。

評價

美國OICW系統因為過於複雜沉重,且在阿富汗測試期間暴露出其智慧型化可程式榴彈可靠性嚴重不足等問題,最終被束之高閣。

中國“戰略步槍”

中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是首次公開露面中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是首次公開露面

2014年1月29日的央視7頻道軍事報導節目披露,軍委副主席許其亮視察總裝備部在科爾沁草原的某測試基地。期間觀看了一系列先進武器裝備的試驗。其中,國產先進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是首次公開露面。單兵所持武器此前曾有一些局部圖片傳出,由於其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被戲稱為“戰略步槍”。從它的外型推測,其設計可能類似美國OICW武器系統。

中國這款武器的瞄準器部分看起來遠不如OICW那么龐大複雜,估計僅提供了相對簡單的火控功能,如測距,修正風偏等,同時其榴彈發射器部分可能也沒有類似OICW的可程式爆炸功能(可以使榴彈在預定的高度爆炸,或者穿透薄牆後爆炸),而採用相對簡單的碰炸引信。這樣就使這支武器的結構大大簡化,可靠性也相應得到提高。

2011年網上出現的一組圖片,顯示了國產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的全貌,其火控系統顯得較為小巧,估計功能相對簡單、實用2011年網上出現的一組圖片,顯示了國產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的全貌,其火控系統顯得較為小巧,估計功能相對簡單、實用

國產先進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的榴彈發射器部分設計也與美國OICW有很大不同。OICW的榴彈發射器採用了彈匣裝填的無托式結構設計,總體相對複雜。從外形推測,國產榴彈發射器可能採用的是類似霰彈槍的彈管式供彈結構,從側面或者前面裝填,這比OICW的結構要簡單得多。簡化不必要的功能,在技術能夠實現的範圍內追求先進性,確保關鍵性能。這是國產單兵綜合作戰系統設計成功的重要因素。

國產先進單兵武器系統曾在亞丁灣護航行動得到試用,表現出了很高的可靠性。

韓國XK-11

韓國研製了一款代號XK-11,不過它的火控系統仍然龐大而複雜,在阿富汗維和部隊試用後評價不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