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lintock

McClintock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McClintock B.,1902~1992)是20世紀最具傳奇經歷的女科學家之一,她由於在玉米研究中發現了“會跳舞”的基因而被譽為基因調控理論的先驅。在此之前,遺傳學界普遍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與基因之間的距離非常穩定,常規的交換和重組只發生在等位基因之間,並且不會打亂這種距離。但是,麥克林托克卻發現,單個的基因會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上“跳”到另一個位置上,甚至從一條染色體上“跳”到另一條染色體上。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麥克林托克主要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從事玉米遺傳學研究,當時有關玉米染色體遺傳變異的許多重大研究發現,如易位、倒位、缺失、環狀染色體、雙著絲粒染色體等都與她的研究工作有關,麥克林托克在玉米遺傳學研究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論文,其成就完全可以與當時的果蠅遺傳學研究相媲美,但是真正使她名垂科學史冊的還是她在基因調控理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超前”貢獻。
基因能夠在染色體上移動位置,也就是說能“轉座”或“跳動”,這在當時對許多遺傳學家來說簡直是件前所未聞的事情。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固定不變的,它們有一定的位置、距離和順序,它們只可以通過交換或重組改變自己的相對位置,通過突變改變自己的相對性質;但是,要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位置,甚至“跳”到別的染色體上,科學家們從來連想都沒有想過。因此,他們在讀了麥克林托克1950年發表的《玉米易突變位點的由來與行為》,和1951年發表的《染色體結構和基因表達》兩篇論文後,許多人都認為她可能是“發瘋”了,“穩定”的基因居然能隨意移動!這就連當時一流的遺傳學家也無法理解麥克林托克的語言,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轉座因子”的概念麥克林托克早在1938年就已提出了,但直到1976年,在美國冷泉港召開的“DNA插入因子、質粒和游離基因”專題討論會上,與會科學家明確地承認可以用麥克林托克的術語“轉座因子”,來說明所有能夠插入基因組的DNA片段。麥克林托克在這時才真正成為基因調控的“調節—操縱子理論”的先驅。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麥克林托克完全是通過個人的努力、用傳統的遺傳學和細胞學研究的手段,得出了“轉座因子”的概念,解決了用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成為走在時代前面的科學家。
麥克林托克在半個世紀前提出的“轉座因子”理論,對於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對以DNA重組技術為代表的基因工程的發展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98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金評定委員會終於把這一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這位81歲高齡、不屈不撓的女科學家,麥克林托克也由此成為遺傳學研究領域第一位獨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面對這份遲到了近半個世紀的榮譽,麥克林托克深感欣慰。1992年9月2日,麥克林托克在冷泉港去世,終年90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