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6位單片機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6位單片機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16位單片機》一書的出版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作者是胡大可,出版時間是2001-11-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6位單片機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6位單片機
書名: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電量6位單片機

ISBN:781077096

作者:胡大可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定價:30

頁數:303

出版日期:2001-11-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MSP430系列單片機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等方面有明顯的特點。該系列單片機自問世以來,頗受用戶關注。在2000年該系列單片機又出現了幾個FLASH型的成員,它們除了仍然具備適合套用在自動信號採集系統、電池供電攜帶型裝置、超長時間連續工作的設備等領域的特點外,更具有開發方便、可以現場編程等優點。這些技術特點正是套用工程師特別感興趣的。本書對該系列單片機的FLASH型成員的原理、結構、內部各功能模組及開發方法與工具作詳細介紹。

目錄

第1章 引 論

1.1 MSP43系列單片機

1.2 MSP43F11x系列

1.3 MSP43F11x1系列

1.4 MSP43F13x系列

1.5 MSP43F14x系列

第2章 結構概述

2.1 引 言

2.2 CPU

2.3 程式存儲器

2.4 數據存儲器

2.5 運行控制

2.6 外圍模組

2.7 振盪器與時鐘發生器

第3章 系統復位、中斷及工作模式

3.1 系統復位和初始化

3.1.1 引 言

3.1.2 系統復位後的設備初始化

3.2 中斷系統結構

3.3 MSP43 中斷優先權

3.3.1 中斷操作--復位/NMI

3.3.2 中斷操作--振盪器失效控制

3.4 中斷處理

3.4.1sfr中的中斷控制位

3.4.2中斷向量地址

3.4.3 外部中斷

3.5 工作模式

3.5.1 低功耗模式、1(LPM和LPM1)

3.5.2 低功耗模式2、3(LPM2和LPM3)

3.5.3 低功耗模式4(LPM4)

22 3.6 低功耗套用的要點23

第4章 存儲空間

4.1 引 言

4.2 存儲器中的數據

4.3 片內ROM組織

4.3.1 ROM 表的處理

4.3.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式調用

4.4 RAM 和外圍模組組織

4.4.1 RAM

4.4.2 外圍模組--地址定位

4.4.3 外圍模組--SFR

4.5 FLASH存儲器

4.5.1 FLASH存儲器的組織

4.5.2 FALSH存儲器的數據結構

4.5.3 FLASH存儲器的控制暫存器

4.5.4 FLASH存儲器的安全鍵值與中斷

4.5.5 經JTAG接口訪問FLASH存儲器39

第5章 16位CPU

5.1 CPU暫存器

5.1.1 程式計數器PC

5.1.2 系統堆疊指針SP

5.1.3 狀態暫存器SR

5.1.4 常數發生暫存器CG1和CG2

5.2 定址模式

5.2.1 暫存器模式

5.2.2 變址模式

5.2.3 符號模式

5.2.4 絕對模式

5.2.5 間接模式

5.2.6 間接增量模式

5.2.7 立即模式

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

5.3 指令組概述

5.3.1 雙運算元指令

5.3.2 單運算元指令

5.3.3 條件跳轉

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

5.3.5 其他指令

第6章硬體乘法器

6.1 硬體乘法器

6.2 硬體乘法器操作

6.2.1無符號數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

6.2.2有符號數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

6.2.3 無符號數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

6.2.4 有符號數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

6.3 硬體乘法器暫存器

6.4 硬體乘法器的軟體限制

6.4.1 定址模式

6.4.2 中斷程式

6.4.3MACS

第7章 基礎時鐘模組

7.1 基礎時鐘模組

7.2 LFXT1與XT2

7.2.1 LFXT1振盪器

7.2.2 XT2振盪器

7.2.3 振盪器失效檢測

7.2.4 XT振盪器失效時的dco

7.3 DCO振盪器

7.3.1 DCO振盪器的特性

7.3.2 DCO調整器

7.4 時鐘與運行模式

7.4.1 由PUC啟動

7.4.2 基礎時鐘調整

7.4.3 用於低功耗的基礎時鐘特性

7.4.4 選擇晶振產生MCLK

7.4.5 時鐘信號的同步

7.5 基礎時鐘模組控制暫存器

7.5.1 DCO時鐘頻率控制

7.5.2 振盪器與時鐘控制暫存器

7.5.3 SFR控制位

第8章 輸入輸出連線埠

8.1 引 言

8.2 連線埠P1、P2

8.2.1 P1、P2的控制暫存器

8.2.2 P1、P2的原理

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

8.3 連線埠P3、P4、P5和P6

8.3.1 連線埠P3、P4、P5和P6的控制暫存器

8.3.2 連線埠P3、P4、P5和P6的連線埠邏輯

第9章 看門狗定時器WDT

9.1 看門狗定時器

9.2 WDT暫存器

9.3 WDT中斷控制功能

9.4 WDT操作

第1章 16位定時器Timer_A

1.1 引 言

1.2 Timer_A的操作

1.2.1 定時器模式控制

1.2.2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

1.2.3 定時器啟動

1.3 定時器模式

1.3.1 停止模式

1.3.2 增計數模式

1.3.3 連續模式

1.3.4 增/減計數模式

1.4 捕獲/比較模組

1.4.1 捕獲模式

1.4.2 比較模式

1.5 輸出單元

1.5.1 輸出模式

1.5.2 輸出控制模組

1.5.3 輸出舉例

1.6 Timer_A的暫存器

1.6.1 Timer_A控制暫存器TACTL

1.6.2 Timer_A暫存器TAR

1.6.3 捕獲/比較控制暫存器CCTLx

1.6.4 Timer_A中斷向量暫存器

1.7 Timer_A的UART套用

第11章 16位定時器Timer_B

11.1 引 言

11.2 Timer_B的操作

11.2.1 定時器長度

11.2.2 定時器模式控制

11.2.3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

11.2.4 定時器啟動

11.3 定時器模式

11.3.1 停止模式

11.3.2 增計數模式

11.3.3 連續模式

11.3.4 增/減計數模式

11.4 捕獲/比較模組

11.4.1 捕獲模式

11.4.2 比較模式

11.5 輸出單元

11.5.1 輸出模式

11.5.2 輸出控制模組

11.5.3 輸出舉例

11.6 Timer_B的暫存器

11.6.1 Timer_B控制暫存器TBCTL

11.6.2 Timer_B暫存器TBR

11.6.3 捕獲/比較控制暫存器CCTLx

11.6.4 Timer_B中斷向量暫存器

第12章 USART通信模組的UART功能

12.1異步模式

12.1.1 異步幀格式

12.1.2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生器

12.1.3 異步通信格式

12.1.4 線路空閒多機模式

12.1.5 地址位多機通信格式

12.2 中斷和中斷允許

12.2.1 USART接收允許

12.2.2 USART傳送允許

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

12.2.4 USART傳送中斷操作

12.3 控制和狀態暫存器

12.3.1 USART控制暫存器UCTL

12.3.2 傳送控制暫存器UTCTL

12.3.3 接收控制暫存器URCTL

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整控制暫存器

12.3.5 USART接收數據快取URXBUF

12.3.6 USART傳送數據快取UTXBUF

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套用特性

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

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的波特率

12.4.3 多處理機模式對節約MSP43資源的支持

12.5 波特率計算

第13章 USART通信模組的SPI功能

13.1 USART同步操作

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

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

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

13.2.1 USART接收/傳送允許位及接收操作

13.2.2 USART接收/傳送允許位及傳送操作

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

13.2.4 USART傳送中斷操作

13.3 控制與狀態暫存器

13.3.1 USART控制暫存器

13.3.2 傳送控制暫存器UTCTL

13.3.3 接收控制暫存器URCTL

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製控制暫存器

13.3.5 USART接收數據快取URXBUF

13.3.6 USART傳送數據快取UTXBUF

第14章 比較器Comparator_A

14.1 概 述

14.2 比較器A原理

14.2.1 輸入模擬開關

14.2.2 輸入多路切換

14.2.3 比較器

14.2.4 輸出濾波器

14.2.5 參考電平發生器

14.2.6 比較器A中斷電路

14.3 比較器A控制暫存器

14.3.1 控制暫存器CACTL1

14.3.2 控制暫存器CACTL2

14.3.3 連線埠禁止暫存器CAPD

14.4 比較器A套用

14.4.1 模擬信號在數字連線埠的輸入

14.4.2 比較器A測量電阻元件

14.4.3 兩個獨立電阻元件的測量系統

14.4.4 比較器A檢測電流或電壓

14.4.5 比較器A測量電流或電壓

14.4.6 測量比較器A的偏壓

14.4.7 比較器A的偏壓補償

14.4.8 增加比較器A的回差

第15章 模數轉換器ADC12

15.1 概 述

15.2 ADC12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15.2.1 ADC核心

15.2.2 參考電平

15.3 模擬輸入與多路切換

15.3.1 模擬多路切換

15.3.2 輸入信號

15.3.3 熱敏二極體的使用

15.4 轉換存儲

15.5 轉換模式

15.5.1 單通道單次轉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