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STD-1916概述
美國軍方已經在1996年推出新版的抽樣計畫MIL-STD-1916,用來取代既有的MIL-STD-105E,作為抽樣計畫選用的主要標準。美國國防部推出MIL-STD-1916新標準的用意,是希望能鼓勵供應商建立品質系統和使用有效的製程管制程式,來取代最終產品的抽樣方式,並期望供應商能夠遠離過去以AQL為主的抽樣計畫,進而做到預防性的品質制度。MIL-STD-1916與MIL-STD-105E的不同
1.以單次抽樣為主,廢除雙次抽樣及多次抽樣,判定標準為『Ac=0、Re=1』亦即0收、1退,強調不允許不良品存在。2.建立持續改善的品質系統和善用多種品質改善工具。
3.用預防代替檢驗,在製程中執行統計製程管制(SPC)。
4.一體適用計數、計量與連續性抽樣計畫(各有其各自的表),不像過去,105E僅適用計數值類、414僅適用計量值類、1235僅適用於連續性類。
5.將抽樣視為一種浪費的行為,如供應商可提出不同產品的接收計畫,若經客戶同意後,是可以按約定的接收方式辦理驗收,不一定要採用MIL-STD-1916。
6.MIL-STD-1916著重在供應商品質系統的建立,強調預防為主,反觀MIL-STD-105E則著重在抽樣技巧,強調避免接收不合格品。
最大簡化之處,在MIL-STD-1916所使用的表格(計數、計量&連續性)只剩下4種,一改過去MIL-STD-105E時的數十種。
MIL-STD-1916的適用範圍
1、本標準所提供的品質計畫與程式,不能減輕供應商滿足顧客需求的責任,供應商必須建立品質系統,包括製造程式,品管監控等作業,用以生產符合顧客品質要求的產品。2、本標準的抽樣計畫不適用於破壞性試驗或無法篩選的產品。
MIL-STD-1916的一般需求
1.若在契約中納入MIL-STD-1916標準時,供應商應當執行抽樣檢驗。但必須認清的是,抽樣檢驗並不能管制及改善品質。生產的品質源自於適當的製程管制方法。而當管制方法發揮效用時,抽樣檢驗可視為是次要的程式和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供應商必須建立可接受的品質系統和證實具備有效的製程管制方法,來作為執行抽樣檢驗的先期條件。2.契約中應該要提及取代抽樣檢驗的另一種可接受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必須和抽樣檢驗相互評估後才能使用。該方法應該包括生產期間的製程能力分析與管制,並且和產品生產的品質系統有密切的關係。同時還需要定期評估與監測,而且至少要達到關鍵品質特性Cpk≥2.0、主要品質特性≥1.33、次要品質特性≥1.0,一但此要求被接受且證實已達成,供應商可降低或刪除抽樣計畫。
3.供應商應建立顧客可接受的品質保證方法。諸如:ISO9000、QS9000等或其他經政府機構(或客戶)許可之品質系統
4.判定標準及不合格處理:(各類抽樣均不允許不良品發生,若有則依)
a.計量與計數型-拒收該批,且須立即進行矯正及預防措施。
b.連續型-拒收該批,並執行全數選別和立即進行矯正及預防措施。
5.抽樣方式:
采隨機抽樣或按比例抽樣。並儘可能避免采固定模式之抽樣方式。
6.經判定拒收後,供應商需進行下列行動:
a.對不合格品進行隔離,和必要的整修與重加工,經矯正之產品供應商需先篩選後再重新抽檢。
b.確定不合格原因,執行適當的製程變更。
c.執行正常、加嚴與減量檢驗的轉換法則。
d.各項矯正措施需告知客戶,並重新篩選送客戶進行評估。
7.對關鍵品質特性,除非另有規定,供應商需執行自動化篩選作業,並使用第7(VII)級之抽樣計畫,若檢驗中發現有一項以上之不良,需進行:
a.不得交運且須知會客戶。
b.確認原因,進行矯正措施和100%篩選。
c.維持矯正措施的紀錄,以備客戶之查驗。
MIL-STD-1916的執行步驟
1.根據品質要求指定不同的檢驗水準(共7級-I、II、III、IV、V、VI、VII)2.選定抽樣的形式(計量、計數、連續)
3.根據披量大小或生產期間生產量與檢驗水準決定樣本代字
4.擬定抽樣計畫(N,n,Ac,Re→批量大小,樣本數,允收數,拒收數)
5.進行抽樣
6.執行轉換程式
註:一般除非另有規定,均由正常檢驗開始。
MIL-STD-1916的轉換法則
1.正常檢驗轉加嚴檢驗a.計數值和計量值:最近2~5批中有2批被拒收
b.連續性:不論是在篩選或抽樣階段,在樣本5倍大小數量內,有2個以上的不良
2.加嚴檢驗轉正常檢驗
a.不合格品的疵病原因已完成矯正,同時
b.計數值和計量值:連續5批被允收
連續性:不論是在篩選或抽樣階段,在樣本5倍大小數量內,無不良
3.正常檢驗轉減量檢驗
a.計數值和計量值:連續10批被允收
連續性:不論在篩選或抽樣階段,在樣本10倍大小數量內,無不良
b.生產是在穩定狀態
c.品質系統運作正常,且表現被客戶認為滿意
d.客戶同意減量檢驗,方可進行
4.減量檢驗轉正常檢驗
a.計數值和計量值:有1批被拒收
連續性:有任何不合格品被發現
b.生產情況不規則或發生延誤
c.品質系統運作表現被客戶認為不滿意
d.客戶因其他生產條件之故,認為應回覆至正常檢驗
MIL-STD-1916的結語&補充說明
MIL-STD-1916的出現系配合ISO9000的持續改善的訴求,它所著重的不是過去MIL-STD-105E的事後抽樣,而是希望供應商能建立持續改善的品質管理系統,使繳交給客戶的產品均為合格品。這個理想看似很難可能也會嚇退第一次接觸的人,但我們仍然認為這並不困難,而且它是容易達成的。在MIL-STD-1916中,對製程略有著墨如下:
1.製程改善可使用的方法:
a.利用製造流程圖規劃出重要管制點,來防止或偵測疵病的產生
b.製程不良原因的分析工具。諸如PDCA、FMEA、柏拉圖、要因圖等
c.製程改善過程的評估工具。諸如趨勢分析、品質成本、不良率、6Sigma能力等
d.利用實驗計畫,降低變異源產生的機率
2.製程管制可使用的手法:
a.確認製程管制計數的使用範圍;如SPC、自動化、量具、預防保養、目視檢驗等
b.製程管制計畫需包括SPC
c.透過資料分析,反映出供應商的製程管制措施是有效的
d.根據工作需要,執行適當的教育訓練
e.確認各單位在SPC相互運作上的權責與工作內容
f.使用管制圖前,需先確定每次抽樣數與頻率,並建立修正管制作業的程式
g.確認所指定品質特性的關鍵參數,並找出影響關鍵參數的生產程式
h.規範製程改善的權責,對矯正措施進行追蹤,直到失效原因被消除為止
i.執行良策系統分析(MSA),掌握量測具的變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