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

IgM

IgM是Immunoglobulin M的縮寫,意思是免疫球蛋白M,根據結構的不同將免疫球蛋白分為五種,IgM是人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其他還有IgA、IgG、IgD和IgE。是胎兒合成的第一種Ig。

全稱

免疫球蛋白

正常值

(體液免疫檢測)

臍血40~240mg/L 新生兒50~300mg/L 0.5~6月150~1090mg/L 6月~2歲430~2390mg/L 2~6歲500~1990mg/L 6~12歲500~2600mg/L 12~16歲450~2400mg/L 成人400~3450mg/L (測定值因標準品製備不同而變化)

臨床意義

增高: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TORCH症群,慢性或亞急性感染,瘧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支原體肺炎,肝病,結締組織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無症狀性單克隆IgM病等。 降低:遺傳性或獲得性抗體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綜合症,選擇性IgM缺乏症,蛋白丟失性腸病,燒傷,抗Ig抗體綜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劑治療等。

IgM

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5%-10%,血清濃度約1mg/ml。單體IgM以膜結合型(mIgM)表達於細胞表面,構成B細胞抗原受體(BCR)。分泌型IgM為五聚體,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係數為19S,稱為巨球蛋白,一般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於血液中。五聚體IgM含10個Fab段,有很強的抗原結合能力;含5個Fc段,比IgG更易激活補體。天然的血型抗體為IGM,血型不符的輸血 可致嚴重溶血反應。IGM是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在胚胎髮育晚期的胎兒即能產生IgM,故臍帶血IgM升高提示胎兒有宮內感染(如風疹病毒或巨細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中最早出現的抗體,是機體抗感染的“先頭部隊”;血清中檢出IgM 提示新近發生感染,可用於感染的早期診斷。膜表面IgM是B細胞抗原受體的主要成分。只表達mIgM是未成熟B細胞的標誌。

在感染過程中IgM首先出現,但持續時間不長,是近期感染的標誌。

免疫球蛋白分類

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體(Ab)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由兩條相同的輕鏈和兩條相同的重鏈通過鏈間二硫鍵連線而成的四肽鏈結構。免疫球蛋白分為五類,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

名稱 簡介
免疫球蛋白G(IgG)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主成分,約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總含量的75%
免疫球蛋白A(IgA) 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僅次於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10~20%。
免疫球蛋白M(IgM) 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是免疫球蛋白巾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的。
免疫球蛋白D(IgD) 主要存在於某些B淋巴細胞表面的7S免疫球蛋白,含量極低。
免疫球蛋白EIgE 是一類具有δ鏈的親同種細胞抗體,是參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和濕疹等發病機制調節的主要抗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