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osis,希臘文,意思是靈知,所謂“古代宗教信仰者”應該是指靈知派,音譯為諾斯替派,是一種存於各個宗教的較為極端的思想,廣為人知的是存於基督教的《猶大的福音》一書。
靈知派的著作中,不少篇章構思之精巧,識見之高超,希臘文之典雅,都不亞於新約書卷,但是由於其精英分子過於保守他們所掌握的“靈知”,也就是神和人的認知,不肯外傳,而最後被現在的正統基督教神學所取代。靈知派也是承認有至高神,但以人類的局限無法形容和描述“他”。宇宙的最初只有“無”,當“無”第一次產生意識之時,便誕生了第一位“神”,這就是“流出”的第一“波”,然而即便是“神”,也不能夠直接為我們所知,這位“神”遵從“無”的意識構建神聖之國,繼續新的流出過程,形成更多的“神聖屬性”,它類似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都帶有神的某種特質,當然越到後來離神越遠,神性越淡。當30個這樣的流出過程,即光明的原神世界即告完成後,“劫”的產生了。
“劫”:所謂劫,是指在30次流出之後,第31次流出的的這位神已只具備半神性,其名為:阿撒托斯,他代表著一個轉折點,神性從這裡開始變成扭曲,他已無法進入光明的原神世界。
在第31次流出時,除了代表著轉折點的“劫”誕生,智慧也從神聖世界中墮落下來,智慧乃是神的恩典的墮落,“劫”即為物質世界的起點,如同“無”是神聖世界的起點一般,它創造了物質世界,悲哀和痛苦便形成了物質世界,而物質世界則是對神聖世界拙劣和倒錯的模仿。智慧在宇宙中流浪,人類便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中。
Gnosis對後世的影響也相當大,無論是後來的猶太神秘主義者,伊斯蘭先知,還是基督教神父,都不同程度地有所領會靈知派的精神。他們發現用希臘理性主義的哲學推測神的存在純粹是徒勞的,而轉回到神秘主義來。波斯的摩尼教,也就是中土的明教(張無忌當教主的那個)的創始傳說,更是照搬靈知派的。至於後來的叔本華、尼采、黑格爾也都有靈知主義的影子。
Gnositic為此形容詞
Gnositicism指諾斯替教義或諾斯替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