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2010

《F1 2010》是2010 F1世界錦標賽的官方遊戲,其中包括即將到來的新賽季中所有的正式車隊,車手以及路線。《F1 2010》將含有一個職業模式,以及冠軍模式,大獎賽和計時模式,都會讓您樂於忙在其中。另外《塵埃2》中所表現出的車輛損毀系統、全天時系統以及多人模式等元素等會在本作中體現出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F12010[1]
遊戲類型:競速
遊戲製作:Codemasters
遊戲發行:Codemasters
遊戲平台:PC/XBOX360/PS3/PSP
上市時間:2010年9月24日

遊戲特點

操控性
高級製作人PaulJeal承諾F12010將會有著“真實的,不出所料的,與真實一致的操控性。”我嘗試了一下F12010的pre-Alpha版本去驗證他的說法。
即使是在F12010的早期版本中操控性感覺也比快餐的F12009更具說服力。猛踩油門在這裡並不適用。壓到Monza的路肩時如果油門過大,那么你將立馬Spin。
但是遊戲也不是非常的困難。我很快就熟悉了賽車的特性,並且在幾圈中找到了節奏。
F12010不是對於真實的絕對仿真,與“GrandPrixLegends”比起來更接近於“GranTurismo”或者“Forza”。很容易上手,但是想跑好還是有難度的。他們降低了跟車時的真實性。Codemasters的宣傳片中展示的超車數比整個巴林大獎賽的還要多——這樣可能最好了。
你能在賽車的調教上比之前的版本(F12009)擁有更大的自由。車手可以給引擎更大的馬力,不過需要更多的耗油量。對於引擎的過多消耗可能使你違反賽季引擎限制的規則。當然,你可以調整鼻翼的角度。
雨戰和橡膠
Codemasters對於他們的賽道仿真系統——“主動賽道技術”感到特別驕傲。這項技術在車手每前進30cm時重新計算一次賽道的抓地情況(Thisre-calculatesthegriplevelsonthesurfaceforevery30cmtheplayers’cartravels),包括賽道上橡膠顆粒的情況,輪胎的磨損情況,當然還有天氣狀況。
這些都會顯著反映在你的賽車操控性上。不僅僅在你滑出賽道時你會沾上塵土,在你在非賽車線剎車時你也會感到很棘手。周五練習賽第一次駛上賽道時你會覺得整個賽道是“綠的”——極低的下壓力——會使你的圈速變慢。你要時刻注意賽道的變化來選擇排位賽的最佳出站機會。
當下雨時,賽道會變得濕滑,並且會形成積水。如果雨停了,並且出現了乾燥的賽車線,你就需要多多駛上濕滑的部分來保護你的輪胎了。
我們看到了一些雨戰的效果,他們看上去好極了。捲起的雨澆在賽車上,賽道上積水處的反光等等。
損壞
Codemasters承諾會有一個比之前版本更加複雜的損壞系統。你不但可以撞掉你的鼻翼,輪胎,還可以損壞你的懸掛,是你的操控變得不平衡。賽道上的碎片會造成更多的傷害。
一些損壞可以在進站時解決,但是要注意停穩你的車位——視頻中像我們展示了撞到一個工作人員的畫面。
你的駕駛方式同樣會對你的車造成損壞。不斷的輪胎鎖死會是你的輪胎起泡,出現平點。繼續這樣的話,接下來就是爆胎了。
對手
AI是F1遊戲過去的弱項——車手白痴般的在賽道上變線,或者根本沒有防守的動作。
在F12010里車手會防守自己的位置,並且試圖封住你的賽車線。有趣的是開發小組說他們試圖給每一位車手都賦予自己的特性,一些車手在濕地情況下表現更好,有的車手在特定的賽道上表現更好——就像馬薩在伊斯坦堡。
你與隊友的關係在F12010中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隊友不再是另一輛車裡的那個人——你必須擊敗他從而使得車隊更加支持你。經常擊敗你的隊友會使得你比隊友更先得到賽車的升級——就像現實中一樣。
圍場
Codemasters的主管PaulWaters相信“F1遊戲總是在比賽的部分做的很好”。他說製作團隊正在製作更多的內容,而不僅僅是模擬F1比賽。允許玩家掌管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在之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在生涯模式中,你不在賽車裡的經歷在遊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你將進入車隊的P房和拖車,這在之前是從來沒有的。這些表現的好壞將反應在有多少記者和媒體守候在你的P房外,或者有多少車迷在簽名會時到場。
你甚至可以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批評你的車隊。當然這在你是一個新人時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多人遊戲
恩,漏了什麼嗎?開發團隊承認安全車——F1Fanatic的評論里要求最多的特性——不會出現在遊戲中。Codemasters說安全車給遊戲帶來的優點太少了。不過完整的旗語還是會有的,包括紅旗。
暖胎圈也不會出現,開發團隊同樣認為這些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這個特性和安全車會在2011的遊戲中考慮。因為授權的限制你只能玩到2010賽季的車和賽道。Codemaster說他們本來想加一些支線內容,不過後來決定這些會耗費太長的開發時間。
遊戲的發布時間意味著你將在新的韓國站開始之前就玩到遊戲,意味著韓國賽道將在沒有賽道數據的情況下完成。然而開發團隊相信他們可以保持賽道的精準,也沒有推送韓國賽道Patch來改進真實度的計畫。
最多13人可以在多人遊戲中同時遊戲。有意思的是,開發團隊說FOM告訴他們要留出13隻車隊的空位,以防賽季中會有車隊加入進來。

配置要求

遊戲最低配置要求:
系統:WindowsXP/Vista/7
支持DirectX9.0c
CPU:[email protected]或AthlonX2
記憶體:1GBRAM(2GBVista)
顯示卡:GeForce7800/RadeonX1800或更好
音效卡:完全支持DirectX
DVD-ROM光碟機
硬碟空間:12.5GB
編輯本段可支持遊戲手柄及方向盤名單PC:
MicrosoftXbox360Controller
MicrosoftXbox360WirelessRacingWheel
MicrosoftSidewinderForceFeedbackWheelwithForceFeedback
FanatecPorsche911Turbo/TurboS/GT3RSWheel
LogitechDualAction
LogitechMOMORacing
LogitechMOMOForce
Logitechg25RacingWheel
LogitechG27RacingWheel
LogitechrumblePad2
LogitechcordlessRumblePad2
LogitechDrivingForceGT
ThrustmasterRGTForceFeedbackClutchEdition
ThrustmasterFerrari430ForceFeedbackRacingWheel
PS3:
DUALSHOCK3
LogitechDrivingForceEX/RX
LogitechDrivingForcePro
LogitechDrivingForceGT
LogitechG25RacingWheel
LogitechG27RacingWheel
ThrustmasterRun'N'DriveWirelessRumbleForce
ThrustmasterDualTriggerRumbleForce
Xbox360:
MicrosoftXbox360Controller
MicrosoftXbox360WirelessRacingWheel
LogitechDriveFXWheel
FanatecPorsche911TurboS

評分

OPM:9/10
Playstation官方雜誌近期放出了《F12010》完美單圈測試視頻。OPM的成員很榮幸的率先體驗了一次《F12010》,他們完全被遊戲帶來的衝擊所震撼。OPM給出了9/10的優秀評分。下面是他們對遊戲的評價:
“排位賽首發位真的很難拿到,能取得第八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每一次成功的超車都是一次勝利,每一個彎道的失敗都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雨水場景同樣會對成績產生影響,遊戲史上最真實完美的暴雨場景重現。前所未有的現場感受。”
“F12010給我們帶來的興奮感和危機感是前所未有的。”
“F12010是有史以來最刺激、最激烈的賽車比賽。”
“它真的可以給你帶來完全真實的F1現場感受。如果您完全沉浸在F12010之後,你真有有拿起方向盤去駕駛F1的衝動。”
IGN:8.5
由知名廠商Codemasters所製作的F12010《F12010》,除了能讓玩家體驗完整的F1賽車生涯,還能駕駛現實賽事中的F1賽車,狂飆在世界各地知名的一流賽道上。遊戲收錄了紅牛車隊(RedBullRacing)、寶馬索伯車隊(BMWSauber)等F1賽車迷如數家珍的代表車輛,還能與F1賽車名星麥可-舒馬赫(MichaelSchumacher)在場上一較高下。
Codemasters所製作的賽車遊戲一直都有很高的評價,《塵埃2》、《極速房車賽:街頭賽車》等代表作使得Codemasters幾乎成為近年高水準賽車遊戲的代名詞。這次的《F12010》加入了擬真車體損傷系統以及動態天氣變化功能,讓賽車遊戲推向另一波高潮。
IGN也對遊戲做出了8.5分高評測,並稱其為史上最好最真實的F1遊戲:
整體8.5:典型的Codemaster的精巧設計,唯一的弱點是遊戲中的HUD。
畫面9.0:F12010看上去極富魅力,它真正的成就在於表現這項體育運動的時候加入了一些個性的東西。比如暴雨天氣
聲音8.5:兇悍的引擎聲音非常震撼是種享受,但遊戲中的背景音樂無法給人留下印象,團隊語音和新聞發布會也是如此。
遊戲性8.5:作為一個F1遊戲,它的操作是有史以來最好最真實的,比賽本身也很緊張激烈。
持久性8.5:生涯模式的開篇部分令人驚艷,但最終也歸於平淡;多人遊戲部分足夠豐富,19條賽道可以提供很長的遊戲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