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重點講述了信息系統,並詳細描述了該系統的含義。閱讀本書後您會發現,可以通過使用對象範式、模型驅動的開發以及形式化且可執行的UML配置檔案,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統並實現更高效的開發。書中提供的示例有助於演示開發過程,並且展示了如何使用UML構建信息系統。
目 錄
第Ⅰ部分 概 述
第1章 信息系統建模 3
1.1 信息系統的定義 3
1.2 模型和建模範式、語言及工具 4
1.2.1 建模 4
1.2.2 建模語言 5
1.2.3 建模工具 8
1.2.4 建模範式 9
1.3 過程和方法 10
第2章 傳統的IS開發方法 11
2.1 傳統建模範式的特徵 11
2.2 可用性方面 12
2.3 開發方面 14
2.3.1 範圍中斷 15
2.3.2 語義中斷 15
2.3.3 開發階段中斷 16
2.3.4 中斷的含義 16
2.3.5 用戶界面開發問題 17
第3章 對象範式 19
3.1 面向對象建模 19
3.2 統一建模語言 20
3.2.1 UML的特徵 21
3.2.2 UML的配置 23
3.3 傳統的OO開發方法 23
3.4 所期望的面向對象信息系統的特徵 26
3.4.1 可用性方面 26
3.4.2 開發方面 27
3.5 本書其餘部分的內容 28
第Ⅱ部分 OOIS UML概 述
第4章 入門 33
4.1 OOIS UML的主要特性 33
4.2 OOIS UML的組織 35
第5章 基本的語言概念 38
5.1 類和屬性 38
5.1.1 需求 38
5.1.2 概念 38
5.1.3 互動表現形式 43
5.1.4 FAQ 44
5.2 關聯 48
5.2.1 需求 48
5.2.2 概念 48
5.2.3 互動表現形式 51
5.2.4 FAQ 52
5.3 泛化/特化關係 53
5.3.1 需求 54
5.3.2 概念 54
5.3.3 互動表現形式 57
5.3.4 FAQ 58
5.4 操作 59
5.4.1 需求 59
5.4.2 概念 59
5.4.3 互動表現形式 64
5.4.4 FAQ 64
5.5 多態性 65
5.5.1 需求 65
5.5.2 概念 65
5.5.3 互動表現形式 66
5.5.4 FAQ 67
5.6 一致性規則 67
5.6.1 需求 67
5.6.2 概念 67
5.6.3 互動表現形式 71
5.6.4 FAQ 72
第6章 互動和查詢 75
6.1 自定義表現 75
6.1.1 需求 75
6.1.2 概念 76
6.1.3 互動表現形式 80
6.1.4 FAQ 81
6.2 自定義行為 83
6.2.1 需求 83
6.2.2 概念 84
6.2.3 互動表現形式 94
6.2.4 FAQ 95
6.3 查詢 97
6.3.1 需求 97
6.3.2 概念 97
6.3.3 互動表現形式 103
6.3.4 FAQ 104
第Ⅲ部分 概 念
第7章 一般概念 109
7.1 OOIS UML的二分法 109
7.1.1 特化/實現和分類器/實例二分法 109
7.1.2 建模和執行 109
7.1.3 編譯和解釋 110
7.1.4 基本概念和派生概念 111
7.1.5 形式化概念和非形式化概念 112
7.1.6 結構和行為 112
7.1.7 核心部分和擴展部分 112
7.1.8 模型元素和圖表 113
7.2 一般的語言概念 116
7.2.1 元素和注釋 116
7.2.2 包 117
7.2.3 名稱空間和可見性 119
7.2.4 依賴 129
7.2.5 多重性元素 132
第8章 類和數據類型 140
8.1 類和數據類型的共有特徵 140
8.1.1 類和數據類型的概念 140
8.1.2 作為分類器的類和數據
類型 141
8.2 類和數據類型的不同特徵 143
8.2.1 標識 143
8.2.2 特性 149
8.2.3 複製語義 152
8.2.4 生存期 153
8.3 實例的創建和銷毀 154
8.3.1 動作 154
8.3.2 構造函式 159
8.3.3 創建型對象結構 162
8.3.4 析構函式 182
8.3.5 對象的傳播銷毀 183
8.4 數據類型 187
8.4.1 原始數據類型 187
8.4.2 枚舉 188
8.4.3 內置和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 189
第9章 屬性 192
9.1 作為結構特性的屬性 192
9.1.1 作為多重性類型元素的
屬性 193
9.1.2 靜態屬性 194
9.1.3 唯讀屬性 196
9.1.4 凍結屬性 197
9.1.5 派生屬性 198
9.1.6 屬性的重新定義 201
9.2 對屬性執行的動作 203
9.2.1 讀取屬性動作 204
9.2.2 寫入屬性動作 208
9.2.3 符號null 213
9.2.4 凍結和解凍屬性 215
9.2.5 屬性疊代 215
9.2.6 通過反射訪問槽 216
9.2.7 用其他詳細級語言實現 217
第10章 關聯 219
10.1 二元關聯 219
10.1.1 二元關聯和連結 219
10.1.2 關聯端和特性 221
10.1.3 二元關聯和關聯端的語義 224
10.1.4 關聯端的特殊特徵 230
10.1.5 對二元關聯執行的動作 250
10.2 N元關聯 259
10.2.1 N元關聯的概念 259
10.2.2 N元關聯和關聯端的語義 260
10.2.3 N元關聯端的多重性 262
10.2.4 N元關聯端的特定規則 264
10.2.5 對N元關聯執行的動作 265
10.2.6 概念建模問題 265
10.3 關聯類 268
10.3.1 關聯類的概念 268
10.3.2 關聯類的唯一性 270
10.3.3 對關聯類執行的動作 271
10.3.4 概念建模問題 274
第11章 約束 276
11.1 作為模型元素或對象的約束 276
11.1.1 在標準UML中作為模型元素的約束 276
11.1.2 在OOIS UML中作為模型元素的約束 279
11.1.3 在OOIS UML中作為對象的約束 286
11.2 對象約束語言 288
11.2.1 與UML模型的關係 288
11.2.2 操作符和表達式 290
11.2.3 元組 293
11.2.4 集合 293
11.2.5 OCL的OOIS UML非標準語言 302
第12章 查詢 305
12.1 作為模型元素或對象的查詢 305
12.1.1 OOIS UML中查詢的語義 305
12.1.2 OOIS UML中作為模型元素的查詢 306
12.1.3 OOIS UML中作為對象的查詢 308
12.2 對象查詢語言 310
12.2.1 OQL查詢的語義 311
12.2.2 FROM子句中的導航 313
12.2.3 WHERE子句中的選擇 316
12.2.4 SELECT子句中的投影 317
12.2.5 排序和分組 319
12.2.6 並集 320
12.2.7 參數化和嵌套 320
12.2.8 內聯OQL查詢 322
12.3 模式對象結構 323
12.3.1 模式對象結構規範 323
12.3.2 通過示範創建模式對象結構 328
第13章 操作和方法 330
13.1 操作 330
13.1.1 作為行為特性的操作 330
13.1.2 操作的參數 332
13.1.3 操作調用 335
13.1.4 前置條件和後置條件 344
13.2 方法 346
13.2.1 作為操作的實現的方法 346
13.2.2 OOIS UML原始詳細級語言 348
13.3 異常和異常處理 365
13.3.1 異常和異常處理的概念 366
13.3.2 異常類型 367
13.3.3 拋出並捕獲異常 368
13.3.4 聲明由操作拋出的異常 370
13.4 並發和容錯 371
13.4.1 OOIS UML中的並發模型 371
13.4.2 並發控制 373
13.4.3 容錯和事務 375
第14章 狀態機 380
14.1 狀態機介紹 380
14.1.1 動機 380
14.1.2 狀態機、狀態和轉換 383
14.1.3 監護和效果 385
14.1.4 語義 388
14.2 高級概念 390
14.2.1 複合狀態和歷史 390
14.2.2 偽狀態和最終狀態 393
14.2.3 進入和退出行為 396
14.2.4 語義 397
14.2.5 進入和退出點 403
14.2.6 子狀態機 404
14.2.7 設計考慮事項 406
第15章 協作和互動 407
15.1 協作和互動 407
15.1.1 動機 407
15.1.2 協作 410
15.1.3 互動 412
15.1.4 互動的語義 414
15.1.5 訊息 418
15.1.6 片段 420
15.1.7 互動引用 426
第16章 命令、表示和體系結構 429
16.1 命令 429
16.1.1 類命令 429
16.1.2 內置命令 433
16.2 表示 441
16.2.1 表示層體系結構 441
16.2.2 GUI樣式配置 446
16.2.3 GUI組件和小部件 449
16.2.4 GUI組件庫 451
16.3 應用程式體系結構 458
第Ⅳ部分 方 法
第17章 關於方法 465
17.1 活動和製品 465
17.1.1 開發活動和製品 465
17.1.2 UML分析和設計模型 467
17.2 需求工程 469
17.2.1 需求工程的活動和製品 469
17.2.2 需求規範文檔 471
第18章 概念建模 476
18.1 概念建模過程 476
18.2 標識概念和關係 478
18.2.1 標識並指定類和屬性 478
18.2.2 標識泛化/特化關係 482
18.2.3 標識關聯 485
18.2.4 對類型-實例關係建模 487
第19章 功能需求建模 493
19.1 執行者和用例 493
19.1.1 執行者 493
19.1.2 用例 494
19.1.3 用例間的關係 497
19.1.4 指定用例 503
19.2 管理用例 504
19.2.1 業務流程和用例 505
19.2.2 發現並編程實現用例 508
19.2.3 規劃疊代 514
第Ⅴ部分 補 充 內 容
第20章 信息系統的特徵 519
20.1 特定於域的特徵 519
20.1.1 複雜性 519
20.1.2 概念化 519
20.1.3 大規模的動態實例化 521
20.1.4 功能 521
20.1.5 演變 521
20.2 與使用性相關的特徵 522
20.2.1 互動性 522
20.2.2 適當性 522
20.2.3 時間性 523
20.2.4 可用性和位置的獨立性 523
20.2.5 安全性 523
20.2.6 操作的方便性 523
20.2.7 源信息與派生信息的折中 524
20.3 與部署相關的特徵 525
20.3.1 數據的多樣性和數量 525
20.3.2 可擴展性 525
20.3.3 持久性 526
20.3.4 並發控制 527
20.3.5 分布 530
20.3.6 容錯 535
20.3.7 可移植性 536
第21章 軟體開發的過程和原理 538
21.1 項目管理過程模型 538
21.2 目標和原理 540
21.2.1 目標 540
21.2.2 原理 542
第22章 關係範式 545
22.1 介紹 545
22.2 基本概念 546
22.3 數學基礎 550
22.4 對結構執行的動作 551
22.5 高級概念 554
22.5.1 視圖 554
22.5.2 引用完整性 554
22.5.3 觸發器和存儲的過程 555
22.5.4 索引 556
22.5.5 範式化 556
22.6 SQL 557
22.6.1 SELECT語句 558
22.6.2 數據修改語句 566
22.7 DBMS支持 567
22.8 開發工具支持 568
第23章 結構化分析 571
23.1 實體-關係建模 571
23.1.1 基本概念 571
23.1.2 高級概念 572
23.1.3 對結構執行的動作 574
23.1.4 到關係模型的映射 575
23.2 數據流建模 577
第24章 對象範式介紹 579
24.1 基本的面向對象概念和原理 579
24.1.1 抽象和抽象數據類型 579
24.1.2 封裝 581
24.1.3 繼承和子類型化 582
24.1.4 多態性 583
24.1.5 面向對象分解 584
24.2 面向對象編程 585
24.2.1 抽象數據類型和實例 585
24.2.2 封裝 586
24.2.3 對象引用 586
24.2.4 繼承 587
24.2.5 動作語言 587
參考文獻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