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horn–Brunner反應

Einhorn–Brunner反應(Einhorn–Brunnerreaction)

簡介

醯亞胺與肼類反應得到兩種互為異構體的1,2,4-三唑衍生物。

反應機理

這個反應是以鉻為模板,在其配位層發生的分步芳環構建過程。首先是卡賓配合物底物 (1)中的一個羰基與炔烴發生配體交換,生成 η 的炔烴配合物中間體,這一步是速率控制步驟。實驗證明這是一個兩步過程[10],首先是羰基從 Fischer 卡賓上解離,生成配位不飽和(16電子)的四羰基卡賓中間體 (3),然後是炔烴與該中間體發生配位。計算顯示炔烴與四羰基中間體的配位是低能壘過程, ΔE= 8.37~16.74 kJ/mol (末端炔烴,B3LYP/SVP)。 該炔烴配合物的類似物已分離出來並被X射線衍射分析,結果顯示該分子內炔基四羰基卡賓鉻中具有較弱的炔烴-金屬相互作用。

參見

Pellizzari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