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N規則

套用: a.確定配位數 b.判斷配合物是否穩定 c.可以判斷中性羰基配合物是否雙聚

英文名以及別名

EAN規則(Effective Atomic Number Rule)或十八電子(九軌道)規則

含義

a.EAN規則:中心體的電子數加上配體提供給中心體的電子數等於其同周期稀有氣體的電子構型(36,54,86)

b.十八電子規則:中心體的價電子數 + 配體提供的電子數 =18,( n - 1)d ns np

c.九軌道規則:5個 ( n - 1)d軌道(或者5個 nd軌道),1個 ns軌道和3個 np軌道(9個價軌道)都充滿電子。具有反磁性。

套用

a.確定配位數:Fe(CO)(NO) 8 + 2 x + 3 y = 18

∴ x = 5, y = 0 或  x = 2, y = 2

b.判斷配合物是否穩定:

18e (穩定) 17e (不穩定)

c.可以判斷中性羰基配合物是否雙聚

Mn(CO) 17e,2Mn(CO) → Mn(CO),Co(CO)17e,2Co(CO) → Co(CO)

Mn(CO)是典型的雙核羰基化合物,

·其中 Mn—Mn 直接成鍵。每個 Mn與5 個 CO 形成八面體構型中的 5 個配位,第六個配位位置通過 Mn—Mn 鍵相互提供一個電子,使每個 Mn原子周圍滿足 18 個價電子。

·為了減少空間阻礙引起的排斥力,羰基基團互相錯開。 Co(CO) 的情況和 Mn(CO)相似。

PS:注意V(CO) (17e)比V(CO) 要穩定,這是因為後者中V(V)已經是七配位,六個羰基空間位阻太大。

d.判斷雙核配合物中金屬原子之間是否存在金屬鍵(式中數字為配體提供的電子數以及中心體的價電子數)

e.正確書寫配合物的結構式:

NO與過渡金屬形成的配位化合物:

NO比CO多一個電子,這個電子處在π* 軌道上,當NO和過渡金屬配位時,由於π* 軌道參與反饋π鍵的形成,所以每個NO分子有3個電子參與成鍵。

當按照18電子結構規則計算時,由NO分子與CO分子可形成下列化合物:

V(CO)NO ,

Mn(CO)NO,Mn(CO)(NO),

Fe(CO)(NO),[Fe(NO)(CO)] ,

Co(CO)(NO),Co(NO)

也可由此判斷金屬茂基配合物中茂基的配位形式:

Fe(CH) 8+10=18 推測茂基可能為3個η3,1個η1配位;或是一個η5一個η3兩個η1配位。(實際是後者,因為有η5配位則較穩定)

f.正確書寫反應方程式:

ReO + 17CO=Re(CO) + 7CO

Cr(CO) + 4NO=Cr(NO) + 6CO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