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akota

Desakota

加拿大學者麥吉(T.G.McGee)在對亞洲一些國家進行長期研究後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建立在區域綜合發展基礎上的城市化,其實質是城鄉之間的統籌協調和一體化發展。麥吉(T.G.McGee)80年代提出的Desakota模式,是對亞洲發展中地區城市與鄉村兩種空間類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空間表現作出的理論總結。

形成背景

現在的西方已開發國家普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進入了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而開發中國家直到本世紀50年代以後,城市化進程才明顯加快。這種滯後性使得原有的根據西方社會的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城市化理論顯得不再完備,因為這一理論建立的前提是認為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而且這種差別將不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而消失。

5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出現了以大城市和周圍地區的高速增長為基本特徵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間範圍迅速擴張,在城市邊緣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城鄉交接地帶。同時由於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不僅使過去獨立發展的城市之間產生了密切的聯繫,而且沿城市之間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發展走廊。在經濟成長速度較快、人口密集的亞洲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這些特徵表現尤為突出。

城鄉交接帶和發展走廊的形成是城鄉之間經濟要素流動和重新配置的結果。這種特殊的空間形態既非城市,也非農村,但又同時表現出城鄉兩方面的特點,因此被學者稱之為“灰色區域”。“灰色區域”的出現,淡化、模糊了城鄉之間的界限,用建立在西方經驗基礎上的傳統城市化理論很難對此作出充分解釋。在此背景下,許多學者致力於探求新的理論模式。加拿大學者麥吉(T.G.Mcgee)提出的Desakota便是其中較有影響的一種。

Desakota模式的由來及其理論要點

1985年麥吉提出在亞洲某些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如印尼爪哇、泰國、印度、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經濟核心區域出現了與西方的都市區類似而發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間結構。它們出現於人口密集的亞熱帶或熱帶地區,處於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廊地帶,藉助於城鄉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帶動了勞動密集的工業、服務業和其它非農產業的迅速增長,實現了居民職業活動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轉變。

1987年麥吉提出了Desakota概念的原型Kotadesa。在隨後正式發表的文章中,麥吉採用Desakota一詞表示具備上述條件,已實現經濟形態轉型的原鄉村地區,並提出類似於大都市帶的超級都市區(Megaurban Region)概念,將其範圍定義為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由發達的交通手段聯繫起來的核心城市,當天可通勤的城市外圍區及核心城市之間的Desakota區域。

Desakota區域有以下主要特徵:

首先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方式和以水稻種植為傳統產業。

在歐美大都市帶的空隙地區,人口散居造成密度往往較低。但在亞洲的Desakota區域,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植等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閒季節必然有大量勞動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在亞洲地區傳統的農業發達地區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與原有的人口聚居地在空間上是統一的,城鄉居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這為城鄉之間密切的相互作用創造了條件。

其次,亞洲地區Desakota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大都市帶是市中心地區的居民不斷向外遷居而形成的。

在亞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曾制定過鼓勵城市產業向郊區擴散的政策,同時通過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出水平,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使得在傳統的農業發達地區,非農業活動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農業不再成為居民唯一的收入來源。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不相同的產業活動。

第三,在歐美大都市帶的中間通常分布的是一些環境優美的居住和休憩用地,但在亞洲的Desakota區域,農業、副業、工業、住宅及其它各種土地利用方式的交錯布局,混雜特徵極為突出。這樣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為當地農產品提供便利的加工場所的同時,也往往帶來對環境的污染破壞。

第四,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圍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Desakota區域的人員和貨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普遍使用機車、卡車等非高技術的運輸手段,它們以相對低廉的運費形成區域的運輸網路並不斷將其範圍擴展。

第五,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蔬菜、水果和家禽的種養殖業,服務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活動中。

最後,原來為城市和農村制定的管理系統已不適用於這一地區,管理上成為薄弱環節,非正式部門(informal sector)的普遍存在使Desakota成為一種“灰色區域”。

亞洲各國的Desakota的類型:

(1)鄰近大城市的鄉村地區由於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轉入非農產業部門而形成的Desakota,這種過程與通常意義上的城市化過程一致,以日本和韓國較為典型;

(2)由於兩個或多個大城市相互向對方擴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圍地區擴張)而形成的新的發展區域。交通的發展特別是鐵路和高速公路的發展最終使這些大城市相互連線起來,從而在這些城市間形成狹長的發展地帶。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滬寧杭地區、台北—高雄地區、泰國中部平原和印度加爾各達地區;

(3)鄰近國家的次級中心城市(如省會),以傳統農業為主,人口密集但非農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均較為緩慢的內陸地區。引起這類地區空間結構轉換的主要原因在於高密度的人口壓力。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四川盆地、孟加拉國、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島的部分地區。

顯然,Desakota的出現,並非單純受城市力量作用的結果,而是在具備特定條件的地區,由於城市與鄉村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密度重合造成的。

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引

麥吉(Mcgee)教授於1989年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指的是在同一地理區域上同時發生的城市性和農村性的行為,在印度尼西亞語中"desa”指村莊,“kota"指城市。它被用來表示在亞洲大城市之間交通走廊地帶的農村地區所發生的,以勞動密集型工業、服務業和其他非農產業的迅速增長為特徵的,商品和人流相互作用十分強烈的發展過程。其著重點不在於城鄉區別,而在於空間經濟的相互作用及其對聚居形式和經濟行為的影響。Desakota區域,既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不一樣,也與通常意義上的城市不一樣,既不是農村,也不是城市,但同時具有這兩種社會的特徵。這種空間形態是城鄉兩大地理系統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空間形態,是從城鄉聯繫與城鄉要素流動的角度,研究了社會與經濟變遷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Desakota嚴格來講是指鄉村城鎮化過程,這種城鄉邊緣區(它不僅包括大城市郊區、交通線路沿線地帶,也包括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聚集區)的形成,是城市和鄉村這兩種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歸根結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因此,這種模式不同於自上而下的聯繫模式,也不同於自下而上的聯繫模式,因為傳統意義上的鄉村與城市都是相對封閉的空間概念,而在城鄉相互作用與相互聯繫的基礎上達到整合狀態時所產生的灰色區域——城鄉交融系統,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城鄉聯繫模式。這種發展模式適用於大城市的近郊區或城市群的覆蓋區,這些區域主要有這樣特徵:

(1)人口密度很高;

(2)居民的經濟活動多樣化,既經營小規模的耕作農業,也發展各種非農產業,且非農產業增長很快;

(3)土地利用方式高度混雜,耕地、工業小區、房地產經營等在此區域內同時存在;

(4)人口流動性很大。大量的居民到大城市上班以及從事季節性幫工;

(5)基礎設施條件好,交通方便。

對Desakota模式的評述

1988年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召開了以麥吉的論文為主題的國際討論會,各國學者根據在亞洲不同國家的研究實踐,對麥吉的Desakota模式提出了一些補充或批評意見。在各國學者提交的論文中,提出了一些與麥吉的超級大都市區基本類似的概念,如擴展大都市區(Extended Metropolitan Area)、分散的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等。我國學者周一星根據對沿海幾個城市密集地區的研究,提出了都市的連綿區(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概念並建立了初步的界定指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經濟的發展在沿海與內地,北方老工業基地與南方對外開放先導地區往往體現出各不相同的特點,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馬昂主(A.M.Marton)和古爾丁(Guldin,G.E.)對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鄉聯繫做了初步探討。香港學者薛鳳旋等認為珠江三角洲區域雖然在許多方面與Desakota類似,如歷史上是以大量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糧食高產區、非農活動的增加、人口流動性增強、土地利用混雜,引致管理上的“灰色地帶性”等等。但與Desakota區域的一般特徵相比,仍存在著顯著的不同之處,如珠江三角洲非農活動的增長已經超越以同一家庭內各成員的分工和季節性的特徵,原有農業人口已有70%以上穩定而徹底地轉向非農產業,並非是農工兼顧。從人口流動特徵來看,並不僅僅局限於區內小城鎮往大城市的通勤和區內密切的人流和物流,出現了不少跨市甚至跨省的遷移。非農勞動力的轉移也並非主要靠大城市為農村季節性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和農副產品市場,更主要的是勞動力常年較穩定地遷入小城鎮或就地從事非農產業活動。

筆者以為,麥吉對Desakota三種類型的區分是建立在對若干特殊因素的把握基礎上的,因此並不是科學分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各不相同。第一種因素反映了形成Desakota的基本區位條件。第二種因素表明就Desakota的形成,城市間相互作用的力量要大於城市與自身周邊地區相互作用的力量。顯然,麥吉提到的兩個或多個大城市相互向對方擴散是以每一個大城市向周圍地區的擴散為前提的。第三種因素反映的人口密集和傳統農業發達是Desakota形成的區域性巨觀背景。無論就區域內單個城市還是城市體系的發展來看,中心城市影響力的輻射擴散,在周邊鄉村地區必然體現為鄉村人口流入城市和農業勞動力轉入非農產業部門。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導致了城鄉聚落形態的轉型變化,中小城市和大量小城鎮的興起使孤立的單個都市區演變為多個都市區相連、進而組成大都市帶成為可能。

我們應當看到,麥吉的研究在注重城市要素對鄉村地區導向作用的同時,著重於探討城鄉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雙向交流引起的地域空間變化。這一點對於我們有效地組織城鄉經濟活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更重要的是,麥吉對亞洲城市發展模式的總結,促使人們對源於古典城市基礎的城市化模型的許多結論進行反思,而且使得越來越多的城市學者致力於探索能夠說明大多數欠已開發國家中人類聚落轉換特徵的空間模型。通過這些理論和實證的研究,大大加深了我們對於開發中國家城市化的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