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述
Contently 上線於 2011 年,由紐約創業孵化器 TechStars 支持,網站定位是“內容行銷網站,為專業作者提供按任務獲得收入的工作方式”,主要為那些需要內容服務的客戶提供專業自由撰稿人。
2014年1月17日Contently宣布,在 B 輪融資中獲得了來自 Sigma Prime 等多家公司的 900 萬美元投資,聯合創始人 Shane Snow 表示,資金將用於伺服器、內容管理系統升級以及挖掘更多內容買家。Snow 表示,公司未來會提高網站工具質量,讓更多買方相信投資會有相應回報,以及建設一個套用商店,幫助買方追蹤和分析內容行銷成果。
投資人之一 Lee Ann Daly 則認為,網站有了新的資金,應該僱傭更多工程師、數據科學家和銷售人員,“這樣買方就能更及時獲得寫手信息,讓下崗記者們能更快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
Snow 自己也坦言,火爆的市場反響大大超出了自己預料。“最初只是在為自由寫手創建一個交易平台。”但實際上的發展形勢如此之好,“讓我們開始實實在在地考慮一些擴張舉動,比如開拓自己的辦公室,以及後來的上市。”
網站特定
傳統的內容行銷是這樣的:公司分別僱傭寫手負責部落格文章、設計師負責信息圖、攝影師負責多媒體檔案,三者組合,製造聲勢以吸引客戶。
網路時代的內容行銷優勢在於,有 Facebook、Pinterest、Twitter、Tumblr、Medium 等平台支持,信息製造和分發成本都非常低。
Contently 成功的關鍵是其自由寫手管理技術,用於管理記者的書寫編輯任務的完成。Contently 的 40 家企業客戶中,大部分每年為 Contently 支付超過數十萬美元,覆蓋了各種內容認證和書寫交易。
收益情況
2013 年 Contently 收益增長率達到 400% 多,相比同類網站,Contently 上的工作者更加專業,同時薪水也更高。eLance 等網站上,買方為一篇軟文付費 5 到 50 美元,而 Contently 則達到了平均 275 美元一篇,很多任務報酬都在 500 到 1000 美元間,十分豐厚。
目前 Contently 上共有 30000 多名寫手,其中 5000 名左右是有著在專業機構的工作經驗的退役記者。
面臨風險
Contently為了保證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必須時刻關注競爭對手推出了什麼新服務,在採取動作前常常來不及判斷這些服務或功能是否有效、合理或有利可圖。Contently在這種競爭上已經遇到了很多先例,包括微型網站(microsite,用來推廣特定品牌的有獨立URL的主頁)、二維碼、手機APP、各種社交媒體分享、本地廣告等等,甚至去年超級碗賽場上停電意外時的奧利奧推特廣告的成功,也為Contently的市場運作造成了影響。總之,只要有一個競爭對手做出新動作,Contently為了保證其領先地位,也需要做出及時的反應。
這樣的做法自然存在著風險,公司在還沒有充分了解內容行銷的前提下提早進入市場,在發現某種方法並不起作用後又迅速撤出市場——這樣造成的資源浪費。但Snow表示他並不太care這樣的反覆過程,因為不論是Contently的客戶還是其他內容編輯用戶,從他們的基礎上他們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先例。“我們探索的過程幫我們找到實踐的最好途徑”,Snow評論道,在他看來讓“用品牌做出版物”真正失敗的,只有品牌的失策表現,比如“從業人員的不道德行徑讓網路渠道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