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連線模式網路層協定方法中,網路只需要將報文分組傳送到接收點,檢錯與流控由傳送方和接收方處理。這種方法被稱作“最佳工作(best-effort)”或“無應答(unacknowledged)”的傳輸協定所使用。假定你想給你在另一個城市的朋友傳送一系列信件,信件類似於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的數據分組。有兩種傳送方法,一種方法是把信件交給一位可信的朋友,由他私人傳送,之後再向你證實已經傳送。在這種方法中,你在傳送的兩端都保持著聯繫,你的朋友提供了面向連線的服務。另外一種是,你在信封上註明地址並將它們投進郵局,你並沒有得到保證說每封信都會達到目的地,如果都到達了,它們可能在不同的時間到達並且不是連續的,這就象一個無連線服務。
Connection-OrientedCommunication面向連線的通信.在面向連線方法中,在兩個端點之間建立了一條數據通信信道(電路)。這條信道提供了一條在網路上順序傳送報文分組的預定義路徑,這個連線類似於語音電話。傳送方與接收方保持聯繫以協調會話和報文分組接收或失敗的信號。但這並不意味著面向連線的信道比無連線的信道使用了更多的頻寬,兩種方法都只在報文分組傳輸時才使用頻寬。
為面向連線的會話建立的通信信道自然是邏輯的,常被稱作虛電路(virtualcircuit),它關心的是端點。與在網路上尋求一條實際的物理路徑相比,這條信道更關心的是保持兩個端點的聯繫。在有多條到達目的地路徑的網路中,物理路徑在會話期間隨著數據模式的改變而改變,但是端點(和中間節點)一直保持對路徑進行跟蹤,一台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式啟動與另一台計算機的面向連線的會話,它通過訪問基本的通信協定來請求這樣的對話。在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組中,TCP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而IP(較低層的協定)提供傳輸服務。在NetWareSPX/IPX協定組中,SPX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
因為報文分組是通過虛電路傳輸的,所以並不需要使用全分組地址,這是由於網路已經知道了傳送方與接收方的地址。網路路徑上的每個節點都保持跟蹤虛電路和需要交換分組的連線埠。順序編號用來保證分組的順序流動。虛電路需要一個建立過程,但電路一旦建立,它就為長時間的處理提供一條有效的路徑,如由管理程式對網路站點的連續監控和許多大檔案的傳送。與此相比,無連線方法是設計用於突發的、暫時的通信,這種方法中如用虛電路建立就不是很有效的。
面向連線的會話的建立過程如下:
1.源應用程式請求一個面向連線的通信會話。
2.建立會話(需要一段時間,是選用無連線的協定的一個原因)。
3.在邏輯連線上開始數據傳輸。
4.傳輸結束時,信道解除連線。
在分組交換遠程通信網路中,有些信道永不斷連。兩點之間建立的一條永久信道稱為永久虛電路(PVC)(Permanentvirtualcircuits(PVCS))。PVC類似於專用電話線。
面向連線的協定大部分位於與開放系統互連(OSI)協定模型相當的運輸層協定中。通用的面向連線的協定包括Internet和UNIX環境下的TCP(傳輸控制協定)、Novell的順序分組交換(SPX)、IBM/Microsoft的NetBIOS和OSI的連線模型網路協定(CMNP)。
ConnectionlessCommunication無連線通信
在無連線方法中,網路除了把分組傳送到目的地以外不需做任何事情,如果分組丟失了,接收方必須檢測出錯誤並請求重發;如果分組因採用不同的路徑而沒有按序到達,接收方必須將它們重新排序。無連線的協定有TCP/IP協定組的IP部分,NetWare的SPX/IPX協定的IPX部分和OSI的無連線網路協定(CLNP)。這些協定在與OSI協定模型相當的網路層中。
在無連線的通信會話中,每個數據分組是一個在網路上傳輸的獨立單元,稱作數據報。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沒有初始協商,傳送方僅僅向網路上傳送數據報,每個分組含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該方法中沒有接收方發來的分組接收或未接收的應答,也沒有流控制,所以分組可能不按次序到達,接收方必須對它們重新排序。如果接收到有錯誤的分組,則將它刪掉。當重新整理分組時,就會發現被刪掉的包並請求重發。
使用無連線模式網路層協定有許多好處。就性能來說,無連線策略通常更好,因為大多數網路上只有相對少的錯誤,所以被破壞的或丟失的分組很少,端點不需很多時間來重發。
ComparingtheProtocols協定的比較
面向連線的服務更適於需要穩定數據流的套用,例如,與NovellNetWare一起提供的遠程監控程式使用的是面向連線的協定SPX。面向連線的服務可靠性也更高,並能更有效從問題中恢復。
雖然無連線的服務中每個分組有更多的額外開銷,而面向連線的服務在端點上需要更多的處理來建立和保持連線。但是額外開銷有時沒有被證實,例如與區域網路用戶和伺服器互動有關的短暫突發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