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6掠奪者轟炸機

B-26掠奪者轟炸機

馬丁(Martin)B-26“劫掠者”(Marauder)是二戰中美國最受爭議的機型之一。馬丁“劫掠者”的歷史開始於1939年初。

簡介

B-26掠奪者轟炸機B-26掠奪者轟炸機

B-26“劫掠者”(Marauder)是二戰中美國最受爭議的機型之一。由於翼載偏高,著陸速度過大而頻繁引發訓練事故,因而惡名不斷,為此“劫掠者”在服役中曾面臨 4 次停產撤編的局面,但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實際上 B-26 是歐洲戰場上陸軍航空隊最重要的中型轟炸機,到 1944 年航空隊發現 B-26 是歐洲戰場上戰損率最低的美軍飛機,每百架次出擊損失少於 1.5 架。
儘管服役期間 B-26 數度改進以減小著陸速度,但始終高達 210 公里/小時左右的接地速度仍伴隨各種改型。除此之外“劫掠者”並沒有特別惡劣的飛行特性,且單發性能特別好。儘管在一段時期內 B-26 被認為是十分危險的飛機,以至於機組人員竭力避免被分配到 B-26 單位,平民渡運飛行員甚至拒絕駕駛“劫掠者”轉場。

最後軍方終於向這些人證明如果機組經過充分的訓練並正確操作之後,B-26 可以飛得很安全。與 B-25“米切爾”(Mitchell)相比,B-26 對機組的要求更高,一旦機組馴服了這批烈馬之後,“劫掠者”會表現出同級別其他機型所無法匹敵的優勢,在載荷/航程/速度等指標上凌駕於同類機種。

研製歷史

B-26掠奪者轟炸機B-26掠奪者轟炸機

B-26掠奪者轟炸機的歷史開始於 1939 年初。實際上北美 B-25“米切爾”和馬丁 B-26“劫掠者”都源自同一份航空隊需求書。1939 年 3 月 11 日航空隊頒布 39-640 號需求書,向工業界尋求新型中型轟炸機。

依照在需求書中列出的性能指標,中型轟炸機在載彈 1,360 千克時航程要超過 3,200 公里,最大速度不低於 483 公里/小時,實用升限不低於 6,100 米;5 人制機組,自衛武器 4 挺 7.62mm 機槍;引擎可以在普拉特&惠特尼(P&W)R-2800,萊特(Wright)R-2600 或萊特 R-3350 間選擇。

軍方收到了馬丁、道格拉斯、史提曼(Stearman)和北美(North American)4 家公司的回應。位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中央河(Middle River)的格倫.L.馬丁公司(Glenn L. Martin Co.)提交的方案是 179 型。馬丁任命年僅 26 歲的航空工程師佩頓.M. 麥格魯德(Peyton M. Magruder)為 179 型項目工程師。

由於軍方提出了高速要求,但沒有對著陸速度進行任何限制,麥格魯德和設計小組選擇了圓形剖面低阻外形機身和翼展僅 19.81 米的機翼,翼載超過每平方米 244 千克,超過當時航空隊裝備的所有機型。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著陸速度過大(超過 160 公里/小時)和起飛距離的加長。在設計備忘錄中,麥格魯德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179 型的早期風洞測試模型是雙垂尾布局,設計者認為這會提供較好的空氣動力控制。最後為了使尾機槍手有良好的視界,還是採用了單垂尾。

結構系統

B-26掠奪者轟炸機結構系統B-26掠奪者轟炸機結構系統特點

低阻流線概念
179 型的上單翼常規布局使機身中段彈艙彈艙很易布置,較獨特的是翼根部沒有設定整流帶。179 型安裝兩具 1,850 馬力的普&惠 R-2800-5“雙黃蜂”(Double Wasp)空冷星形發動機,這是當時能獲得的最強力發動機。為了維持在中高空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普&惠引擎配備了雙速機械增壓器,噴射排氣管安排在引擎罩兩側。驅動兩副直徑 4.11 米的 4 葉寇蒂斯(Curtiss)電驅動螺旋槳,安裝有大型槳轂蓋,槳葉根部加寬以改善發動機的冷卻氣流

250CE 動力炮塔
作為中型轟炸機來說,179 型的自衛火力強大。透明機鼻內有一挺 7.62 毫米活動機槍,通過球形機槍座向外射擊;後機背上一座馬丁自行設計的 250CE 動力炮塔,裝備兩挺 12.7 毫米機槍,炮塔可以 360 度旋轉,仰角 70 度,這也是美國轟炸機上首次安裝動力炮塔;錐形尾部還有一挺 7.62 毫米機槍,尾機槍手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挺身而座,而不必像 B-25 早期型號那樣俯臥。

B-26 機組乘員
179 型的機身中部有前後兩個彈艙。前彈艙門打開後摺疊成一半大小,後彈艙門直接打開。前彈艙可以掛載兩枚 907 千克炸彈,在掛載小一些的炸彈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後彈艙,總載彈量 2,177 千克。

B-26 最多可以安裝 4 個彈艙油箱,每個容積 946 升
1939 年 6 月 179 型的細節設計完成,7 月 5 日提交陸軍萊特機場審核。在所有提交方案中馬丁的設計獲得最高評價,唯一能與 179 型相比的是北美 NA-62,但 179 型的速度是所有競爭者最快的。馬丁憑藉良好的聲譽和快速交貨的承諾,在 8 月 10 日獲得陸軍 201 架 B-26(179 型的軍用型號)訂單,9 月 10 日該契約通過核准。同時作為備選方案,北美 NA-62 以 B-25 的型號投產,航空隊也訂購了 184 架。由於戰爭氣氛越來越緊張,B-26 的生產沒有經過原型機階段,採用邊改進邊生產的戰時體制。

B-26 電子設備
139 架增加自封油箱和裝甲防護的 B-26A,2009年9 月 28 日又訂購了 719 架增加自衛火力的 B-26B,而此時第一架 B-26 都沒有生產出來!1940 年前航空隊就訂購了 1,131 架 B-26,可見當時美國急速擴軍的情形。

作戰特點

B-26掠奪者轟炸機B-26掠奪者轟炸機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政府已經感覺戰爭的陰雲,著手大規模擴充美國的航空工業。做為該計畫的一部分,政府建造了一系列完善的飛機工廠並租給製造商以滿足軍用飛機生產的需求。其中大多數工廠設立在偏遠的中西部和西部的州,目的是防止德國的襲擊。奧馬哈工廠建立在克魯特堡(Fort Crook,現在的 Offut 空軍基地),租給馬丁用於生產 B-26。1942 年 1 月 1 日新工廠正式移交馬丁。

為了儘快使 B-26 投入作戰,馬丁奧馬哈改裝中心也緊鄰克魯特堡而建。1942 年 3 月該中心開始運轉,任務是改裝巴爾的摩生產線新下線的飛機,使其符合軍方最新的規格,使“劫掠者”更適合作戰。

另外,福特汽車公司在密西根州迪爾伯恩(Dearborn)新建的紅河發動機工廠(River Rouge engine plant)按許可證生產普拉特&惠特尼雙黃蜂發動機,提供給馬丁的“劫掠者”生產線。

1942 年 5 月首次露面的 B-26B 是“劫掠者”家族中產量最大的型號。B-26B 的護尾機槍由早期型的 1 挺增加到兩挺 12.7 毫米機槍,每挺備彈 800 發。由於空間的縮小,尾機槍手沒有了座椅,一般是跪姿操作。尾部的改動使飛機全長增加到 17.75 米。

飛行中的 B-26B-1-MA 41-17756,“劫掠者”是當時飛得最快的中型轟炸機之一。注意 B 型開始取消了大型槳轂罩,這架初期型改裝了引擎罩大型進氣口。

B 型引入了自封燃料管線並重新規整了內部設備,去掉了不實用的大型槳轂罩。引擎罩下方的的滑油冷卻器進氣口經過擴大。機腹魚雷掛架成為出廠標準配備。B 型的機翼內有兩個 1,325 升主油箱,兩個 458 升輔助油箱,彈艙中最多還可安裝 4 個 986 升轉場油箱,載油總量達到 7,510 升,轉場航程達到了 4,580 公里。B 型可以掛載兩枚 907 千克或 726 千克炸彈,或 8 枚 227 千克炸彈,或 16 枚 113 千克炸彈,或 30 枚 45 千克炸彈。在不考慮航程的極限狀態下最大載彈量 2,359 千克,此時內部彈艙掛載兩枚 726 千克炸彈,機腹下掛載一枚 907 千克魚雷,但這種方案一般很少實施。

為了回擊對 B-26 缺乏後下方自衛火力的批評,B 型上引入了後機身活動機槍,通過後機身下的人員艙門射擊。B 型的機組編制 7 人,投彈手在透明機鼻內,操作一挺 12.7 毫米活動機槍,備彈 270 發;飛行員和副駕駛並排坐在駕駛艙內的裝甲座椅上,駕駛艙同時安裝了裝甲前艙壁;導航員兼無線電報員在駕駛艙後的隔艙中;後機身機槍手負責後機身活動機槍和後機身上方的馬丁 250CE 動力炮塔;尾機槍手操作兩挺 12.7 毫米護尾機槍。一般況下機組通過前輪艙進入機身。緊急情況下前機身的 4 個人從前彈艙逃生,飛行員和副駕駛也可以從駕駛艙頂部安全艙門逃生,後機身的兩個人從後機身人員艙門逃生。

一名機槍手正在操縱 B-26B-20-MA 的尾部雙在線上槍。飛機採用當時陸航慣用的橄欖綠中灰色塗裝。最初的 307 架 B-26B 安裝的是 R-2800-5 發動機。1942 年 7 月起有 207 架新出廠的 B-26B(41-17645~17851)到馬丁奧馬哈改裝中心接受作戰改裝。機鼻右側增加了一挺 12.7 毫米前射固定機槍,機身上 7.62 毫米機槍都升級為 12.7 毫米;引擎罩上方的兩個進氣口尺寸增大,內部加裝慮沙器以滿足在熱帶地區作戰的要求;無線電報員兩側的舷窗改為氣泡式以增加下視視界。

改進區別

B-26掠奪者轟炸機改進區別B-26掠奪者轟炸機改進區別

在美國本土用於訓練任務的 B-26特徵是機身的大尺寸白色編號。B-26C 基本上與巴爾的摩的 B-26B 相同,而且兩者各生產批次的改動也或多或少有相同之處。但從一開始 B-26C 就具有大機翼,和加大的垂尾和平尾。

B-26的軍械配備和 B-26B-4 引入的機槍莢艙成為 C 型的標準配備,後機身射擊視窗被擴大並後移以改良射界。1942 年 8 月奧馬哈交付了首批 3 架 B-26C-5-MO,到年底交付了 86 架 C-5。

1943 年初其中 60 架 C-5 實施一個減重計畫,拆除了副駕駛位置並去掉了一些額外的設備,改裝完成的飛機批次號改為 B-26C-6-MO。但在基地指揮官的反對下,C-6 最後還是恢復成雙人駕駛。

B-26C-10-MO 基本等同於巴爾的摩生產的 B-26B-10-MA。B-26B-15-MA/B-26C-15-MO 僅僅去掉了 A-9 型固定氧氣系統調節器,並安裝了改進型敵我識別器(SCR-595A)。B-26B-20-MA 的後期型號與 B-26C-20-MO 安裝了馬丁-貝爾 M6 動力尾炮塔,配備兩挺 12.7 毫米機槍。炮塔位置較低,提供給機槍手良好的視界。由於安裝了炮塔,“劫掠者”的尾部輪廓不像以前那樣尖,機身長度縮短到 17.09 米。另外引人注目的外觀改變是使用了短弦長的方向舵。

馬丁-貝爾 M6 動力尾炮塔(右圖是 M6A 炮塔,去掉了機槍轉動部分的球形玻璃,改為帆布覆蓋)B-26C-25-MO 為馬丁 250CE 炮塔安裝了更多的裝甲板,一些不要部署到海外的飛機拆除了尾炮塔。

早期的 B-26 都有兩個分開的炸彈艙,但在南太平洋戰場的實戰中發現 B-26 後彈艙很少使用,或僅僅輕載。最後馬丁決定從 B-26B-25-MA/B-26C-30-MO 開始取消後彈艙掛架,後彈倉油箱以及彈艙門和傳動機構。騰出的空間用於安排後機身機槍手和 12.7 毫米彈藥箱。

B-26B-30-MA/B-26C-30-MO 的駕駛艙兩側增加了弧形裝甲板,為飛行員提供額外的保護。在投彈手後面和一些重要系統周圍安裝了額外的裝甲。C-30 及以後的型號拆除了外部魚雷掛架。皇家空軍接收了 123 架 B-26C-30-MO“劫掠者”II,序列號 FB400~FB522。其中 100 架(FB418~FB517)移交南非空軍,成為第 12,21,24,25,和第 30 中隊的最初裝備。作為沙漠空軍的一部分,南非的“劫掠者”支援了盟軍登入義大利。

B-26B-35-MA/B-26C-35-MO 去掉了化油器除冰系統。B-26B-40-MA 在飛行員操縱桿上安裝了魚雷投放開關,從 42-43310 開始安裝改進型副翼。B-26C-40-MO 自 42-43320 起引入改進型副翼。B-26B-45MA/B-26C-45MO 引入了機槍莢艙環形準星,SCR-695 敵我識別器,新型 SCR-522VHF 指揮電台,恢復安裝發動機滅火器。從這兩個型號起,徹底去掉了後彈艙,騰出的空間用於安裝額外的機槍彈藥。這兩種型號生產到一半時,去掉了機鼻右側固定機槍。C-45 是 C 型的最後批次。B-26B-50-MA 安裝了緊急彈艙門關閉機構,修訂了敵我識別器。從 42-95942 起開始安裝萊康明(Lycoming)螺旋槳。

實戰能力

B-26掠奪者轟炸機B-26掠奪者轟炸機

太平洋戰場
1941 年 2 月 22 日,航空隊接收了首批 4 架馬丁 B-26。第一批裝備 B-26 的是維吉尼亞州蘭利機場的第 22 中型轟炸機大隊,“劫掠者”替換了這個大隊的道格拉斯 B-18。但 B-26 的重量是 B-18 的兩倍半,著陸速度更是高出 50%,這給第 22 大隊的換裝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系列前起落架折斷事故拖延了飛機進入戰備狀態的進度,最後通過補裝機槍解決了問題。這架 B-26 40-1363 隸屬第 22 大隊第 33 中隊。塗有航空隊戰前的機徽,引擎罩的紅色是第 33 中隊的識別色。典型的戰前風格。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之後,第 22 大隊移防佛羅里達州實施海岸巡邏,以防止日本艦隊襲擊美國本土。1942 年 2 月第 22 大隊奉命前往澳大利亞,2 月 6 日該大隊的“劫掠者”被拆解裝船從舊金山運往夏威夷。這些飛機在夏威夷希凱姆機場(Hickam Field)重新組裝,在 B-26 後彈艙安裝轉場油箱之前,第 22 大隊一直在當地執行海上巡邏任務。3 月 22 日第一架 B-26 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Brisbane)的安伯利機場(Amberley Field)。

1942 年初,這些從中央河工廠新下線的 B-26 在等待安裝螺旋槳和軍械,稍後第 22 大隊向北轉移到湯斯維爾(Townsville)。1952 年 4 月 5 日 B-26 首次參戰,第 22 大隊從湯斯維爾起飛,在紐幾內亞莫爾茲比港(Port Mresby)補充燃料後,轟炸了臘包爾(Rabaul)的日軍設施。在這次任務中每架“劫掠者”在彈艙內掛載 907 千克炸彈和 946 升轉場油箱。

日軍空襲了紐幾內亞的美軍機場後,這架第 22 大隊的 B-26 正準備逃離險地。第 22 大隊的作戰模式一般是攜帶炸彈從澳大利亞大陸起飛,在莫爾茲比港降落加油,接著起飛轟炸紐幾內亞的目標。飛機一般攜帶 4 枚 227 千克彈或 20 枚 45 千克炸彈,在 3,000~4,500 米高度以 2 到 6 架小編隊對目標進行轟炸。一般情況“劫掠者”沒有戰機護航,如果遇到攻擊只能靠自身火力。在太平洋戰場第 22 大隊和第 38 大隊的第 69 和第 70 中隊裝備了 B-26。

1942 年 3 月,這架第 22 大隊 33 中隊的初期型 B-26 在澳大利亞湯斯維爾附近的機場。在對東印度群島的日軍占領設施的轟炸中,“劫掠者”在零式戰鬥機的猛烈追擊下表現出的高速和堅固為其贏得聲譽。在進行了 80 架次轟炸後,對臘包爾的轟炸於 5 月 24 日結束。
阿拉斯加戰場
1941 年阿拉斯加航空隊司令部成立了第 28 混成大隊,編入第 11 航空隊,下轄 1 個重型轟炸機大隊,兩個中型轟炸機大隊和一個戰鬥機大隊。其中裝備 14 架“劫掠者”的第 11 轟炸機中隊在 1942 年 1 月部署到艾爾曼多機場(Elmendorf Field),在阿留申(Aleutian)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多次轟炸。但是 1943 年初,阿拉斯加戰區的 B-26 也開始被 B-25 替換。1942 年 11 月 5 日,阿拉斯加艾達克機場的一架 B-26 40-1373,這是第 13 架 B-26,機腹下掛載一枚魚雷。

地中海戰場
第 319 大隊是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 B-26 單位,1942 年 7 月抵達英國希普德漢姆(Shipdham),11 月移防阿爾及利亞(Algeria)。接著第 17 大隊加入其中,他們在 1942 年由 B-25 換裝 B-26。1942 年 11 月航空隊在北非部署了 3 個“劫掠者”大隊,第 17、第 319 和第 320 大隊,編入第 12 航空隊。第 319 大隊是第一個投入戰鬥的大隊,1941 年 12 月 30 日執行首次任務,飛越突尼西亞。第 320 大隊 1943 年 6 月參戰。

歐洲戰場
在歐洲戰場 B-26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英國“劫掠者”組成了第 8 航空隊中型轟炸機力量的基石。1943 年 2 月第一個“劫掠者”大隊部署到英國,用於執行對歐洲大陸上德軍目標的低空轟炸。這些 B-26B 沒有諾頓瞄準器,但是在副駕駛位置安裝了 N-6 射擊瞄準器,由副駕駛負責投放炸彈。1943 年 5 月 14 日第 322 大隊的 B-26 在 30~100 米的低空穿越防空炮火,使用 227 千克延時炸彈轟炸了荷蘭艾默伊登(Ijmuiden)的費爾森(Velsen)發電站,這也是歐洲戰場上“劫掠者”的首次出擊。雖然延遲引信讓荷蘭工人有足夠時間逃生,但是也給了德國人時間來拆除炸彈。很可能在這次戰鬥中第 8 航空隊的重型轟炸機吸引了德國戰鬥機,B-26 才得以全身而退。

1943 年 5 月 17 日 11 架“劫掠者”低空轟炸了荷蘭艾默伊登和哈勒姆(Haarlem)的德軍目標。但這次德國空軍準備充分,空襲變成一場災難,除了一架由於電氣故障返回外,全部被高炮或戰鬥機擊落。艾默伊登的災難顯示 B-26 完全不適合在歐洲上空執行低空轟炸任務,德軍的高炮密集而精確,德國空軍的戰鬥機數量眾多,飛行員訓練有素,低空轟炸簡直是自殺行為。艾默伊登空襲之後,歐洲戰場的 B-26 終止了低空轟炸,人們第 4 次提議將 B-26 停產撤編。同時 B-26 單位暫停作戰,開始訓練在有戰鬥機嚴密護航情況下實施 1,000~4,300 米中等高度戰略轟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