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Mc Queen

Alexander Mc Queen,1969年3月17日出生於英國,設計師。代表作品有《骷髏絲巾》、《超低腰牛仔褲》等。

個人簡介

姓名:Alexander Mc Queen

生日:1969年3月17日

中文名:亞歷山大·麥昆

職業:設計師

國籍:英國

英國時尚圈著名的“壞小子”,被稱做“可怕頑童”和“英國時尚界流氓”

Alexander Mc Queen Alexander Mc Queen

麥昆出生於倫敦東區(East End),說起話來帶濃厚的倫敦口音,父親是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麥昆在小時候開始幫他的三個姊妹製作衣服,並在當時決定日後要成為服裝設計師。雖然他是少年得志,並成為上等人樂用的設計師,但他卻是來自中下平民階層,並以此為榮。他的反叛個性也表現於不屑中產階級的矯情造作,所以他的衣衫,總是在尊貴中隱現墮落氣質。

麥昆16歲時離開學校,並開始成為薩維爾巷(Savile Row)裁縫服裝店“安德森與謝潑德”(Anderson & Shepherd)的學徒,隨後他到“Gieves & Hawkes”和知名劇場服裝品牌“Angels & Bermans”工作。在薩維爾巷工作期間, 麥昆的客戶包括了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和查爾斯王子。20歲那年, 麥昆為設計師立野浩二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前往米蘭、義大利,並為設計師羅密歐·紀禮(Romeo Gigli)工作。

.1991年進入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

.1992年,自創品牌。

.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採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

.1994年,擔任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的裁縫教師。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

.1997年,取代約翰.加里亞諾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

.他在1998年裡為影片《鐵達尼號》的女主角扮演者凱特 溫絲萊特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2010年,英國當地時間2月11日,Alexander 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縊身亡

品牌產品:

男裝、女裝、運動裝、體育用品、牛仔裝、皮飾品、配件、香水、家飾品

設計風格:

McQueen以一款幾乎要看見股溝的極低腰褲,震撼了整個流行界,大膽的性感,讓許多人為之瘋狂。 聰明、智慧、堅強、勇敢的女人,不在乎她們的高矮和胖瘦,是Alexander McQueen的設計對象,他說自己不單希望她們能穿他設計的服裝,更希望她們因此而堅強起來。 在配飾方面,Alexander McQueen擅長配合設計一些非常獨特的頭飾,如動物的頭角、動物的面具等;在服裝表演的舞台設計方面,Alexander McQueen更是別出心裁,把表演場地選在噴水池中,亦或是將舞台設計成下著鵝毛大雪的雪地,等等,都是他的獨創。AlexanderMcQueen說:“在我的時裝發布會中,你能獲得你參加搖滾音樂會時所獲得的一切──動力、刺激、喧鬧和激情。”

設計之路

有英倫壞男孩稱號的 麥昆早期的服裝作品充滿爭議性,包括取名為“包屁者”(bumsters)的褲子,以及稱做“高原強暴”(Highland Rape)的系列設計,他因此又被稱做“頑童”(enfant terrible)和“英國時尚的叛逆份子”(the hooligan of English fashion)。

麥昆於1992年創立了自家品牌Alexander McQueen。McQueen把過去於Anderson & Sheppard (英國一有名傳統服裝裁剪公司)及舞台服飾製造商Bermans & Nathans工作時學習到的英倫傳統剪裁手工溶入了其個人設計系列,令其配合了細膩剪裁的後現代時裝系列贏得外界一致好評。另外,McQueen更把於日籍設計師Koji Tatsuno及義大利名設計師Romeo Gigli擔任設計師時得到的啟發混入其設計上,並配合其傳統英國裁剪手藝,令作品更多完化及極盡完美。1997年McQueen便曾用上日本和服手袖(Kimono Sleeve)於設計上,令時裝界出現了一陣亞洲傳統服飾熱潮。

Alexander McQueen 出品的設計往往令人驚喜萬分。1996年,當McQueen推出其首個正式的系列,其超低腰牛仔褲(“bumster pant”),便成為翌日多份報章的時裝報導之頭條。McQueen大膽創新的設計,很快便令其品牌與”Punk後”Vivienne Westwoord 相提並論,成為英國年青人追棒的對象。McQueen的設計往往溶合兩極的完素,如傳統與時尚,強力與柔弱,使其憑別開生面的設計贏得1996,1997,2001及2003度“最佳英國設計師”的美譽。另外,Alexander McQueen充滿創意的時裝表演,更被多位時裝評論家譽為是當今最吸引的時裝表演。

作為九十年代其中一位最有前途的年輕設計師的自家品牌,McQueen於美國,英國及義大利均開設了旗艦店。McQueen首間旗艦店於2002年7月於紐約開設,而其餘兩間也在翌年3月及7月分別於倫敦及米蘭成立,令McQueen的名字於三大時裝之都立下。雖然Alexander McQueen尚未於其他城市開設專門店,但多國的名牌代理商已引進其產品,如香港的I.T. Limited, Joyce Boutique和 Lane Crawford均引入了McQueen的產品。而I.T.於中國的分店亦有銷售McQueen的女裝,以滿足喜歡新晉年輕品牌及衣著前衛的消費者。

為了增加自家品牌的創作空間,2000年12月,McQueen把其品牌於LVMH的股權轉賣給給予其極高創作自主權的Gucci Group,以維持其以創作為先的概念。雖然近年Alexander McQueen要分任Gucci Group的藝術總監,其對自家品牌的愛護之情並未冷卻,依然致力品牌的創作及發展。一如多個國際品牌,除了男女時裝外,McQueen也開發了多款產品,如2003年發表的”Kingdom”香水系列及太陽眼鏡系列。09年五月,McQueen便宣布與Puma合作(Crossover) 一系列的男女裝運動鞋,並已在9月於倫敦舉行的2006春夏時裝節發表。姑勿論最後的銷售如何,此舉足令Alexander McQueen的名字更廣為人知,並為打進運動時裝市場奠下基礎,以挑戰一眾憑與其他品牌Crossover而名氣日升的時裝設計師,如與Addidas合作的Stella McCartney 及 Yoji Yamamoto。

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生卒年代:1969年3月17日~2010年2月11日。 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出生於倫敦東區 (East End) :該區為倫敦貧民區) ,父親是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家人朋友都暱稱他“Lee”。

麥昆是家中6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從小就開始幫他的三個姊妹製作衣服,並在當時就做出日後要成為服裝設計師的決定。

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在16歲時離開學校,並成為薩維爾巷 Savile Row 裁縫服裝店“安德森與謝潑德”(Anderson & Shepherd) 的學徒,隨後他到“Gieves&Hawkes”和知名劇場服裝品牌“Angels & Bermans”工作。在薩維爾巷工作期間,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的客戶包括了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 和查爾斯王子 (Prince Charles)。20歲那年,麥昆為日裔設計師立野浩二 (Koji Tatsuno) 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前往義大利米蘭,並為設計師羅密歐·紀禮 (Romeo Gigli) 工作。

因為不太喜歡在米蘭生活,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於1992年返回倫敦,進入培育過眾多知名時裝設計師的著名的聖馬丁皇家藝術學院 (St. Martin's College) 修讀時裝設計。畢業時,他推出了自己的首個獨立的服裝發布會,那次的畢業作品除了為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贏取了碩士學位外,更獲得英國版《Vogue》雜誌的著名造型設計師伊莎貝拉·布羅 (Isabella Blow) 的賞識。

雖然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當時還只是一枚無人知曉的頑童,伊莎貝拉·布羅 (Isabella Blow) 卻對他的才華推崇倍至:“Alexander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懂得從過去吸取靈感,然後大膽地加以‘破壞’和‘否定’,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意念,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意念。他象一個偷窺的小孩,在殘破的布料中,尋找最性感的地帶。”

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一生得到4次“英國年度最佳設計師”的榮譽。

倫敦,2010年2月11日,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這位當代最有才華、最富創意的英國籍設計師在倫敦的家中上吊自殺,享年40歲。而這一天正是梅賽德斯-賓士紐約時裝周的第一天,這個驚雷一般的噩耗,讓麥昆冬粉們悲痛無比!

從2010年秋冬紐約時裝周開始,其後的時裝周都會因為痛失這位“壞男孩”而黯然失色!

成就及著名作品

設計風格

麥昆是時尚圈不折不扣的鬼才,他的設計總是妖異出位,充滿天馬行空的創意,極具戲劇性。他的作品常以狂野的方式表達情感力量、天然能量、浪漫但又決絕的現代感,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他總能將兩極的元素融入一件作品之中,比如柔弱與強力、傳統與現代、嚴謹與變化等等。細緻的英式定製剪裁、精湛的法國高級時裝工藝和完美的義大利手工製作都能在其作品中得以體現。另外,Alexander McQueen充滿創意的時裝表演,更被多位時裝評論家譽為是當今最具吸引力的時裝表演。

Alexander McQueen的2010春夏系列被蒙上夢幻的色彩,以“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為主題的系列充斥著強烈的色彩衝擊,各樣的蛇皮、鯊魚皮紋理讓人有些暈眩,但麥昆心中的這片海卻成為了他最後的傑作。

骷髏絲巾

麥昆最著名的作品非骷髏絲巾、骷髏衫莫屬。特別是他的骷髏絲巾,帶著大航海時代的烙印,簡約別致,在設計中,利用骷髏圖案演變出無數的變化,早已成為時尚的經典。好萊塢女星、超級名模幾乎人手一條,還有不少明星都以收藏各款骷髏絲巾為樂。另外,麥昆的骷髏頭戒指、項鍊、手鐲等配飾也風靡到了極點。

超低腰牛仔褲

1996年,麥昆推出其首個正式的系列,取名為“包屁者”的超低腰牛仔褲(bumster pant)便成為翌日多份報章的時裝報導之頭條。麥昆大膽創新的設計很快便令其品牌與“Punk後”Vivienne Westwood相提並論,成為英國年青人追棒的對象。

驢蹄鞋

麥昆為2010年春夏最新打造的摩天高跟鞋以25厘米創造了鞋款的新高度。這些“恨天高”利用了各種鋼鐵配件,與皮料等不同材料打造而成,其中最為吸引眼球的是外形酷似龍蝦爪或驢蹄的鞋款。高跟鞋的酷愛者譽之為曠世傑作,但也因為超出正常範圍的高度而遭到一些名模的抵制。

亞歷山大·麥昆是最年輕的“英國時尚獎”(British Fashion Awards)得主,他在1996年至2003年之間共四次贏得“年度最佳英國設計師”(British Designer of the Yea)。他曾獲頒英帝國司令勳章(CBE),同時也是時裝設計師協會獎(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 Awards)的年度最佳國際設計師(International Designer of the Year)。2000年12月麥昆與古馳集團(Gucci)結盟,取得公司51%的股份,麥昆同時出任該公司的創意總監。集團的擴張計畫包括在倫敦、米蘭和紐約開設店面,並推出麥昆的香水產品“Kingdom”與近期的“My Queen”。在2005年,麥昆和運動品牌彪馬(Puma)合作,推出特別款式的運動鞋產品。

個人生活

在2000年夏天,麥昆公開自己是同性戀並和他24歲的同性伴侶紀錄片導演喬治·弗西斯(George Forsyth)結婚。他們於伊維薩島(Ibiza)舉行婚禮,場地在名模凱特·摩絲(Kate Moss)擁有的一艘遊艇上(摩絲同時也擔任伴娘)。

台北時間2010年2月11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時尚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於當地時間2月11日下午被發現在他的奢華住所里自殺身亡,McQueen的事務所證實了這個信息。40歲的亞歷山大·麥昆是為了他母親喬伊斯·麥昆 (Joyce McQueen) 的逝世而選擇離開的。麥昆的母親於2月2日逝世,他原定於2月12日參加母親的葬禮,但是最終選擇了與母親在一起。作為最年輕的“英國時尚獎”得主,他曾在獲頒不列顛帝國司令勳章 (CBE)時聲稱,自己受勛的唯一理由,是為了讓母親一嘗夙願,親眼看看白金漢宮是什麼樣。

這位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非常成功的天才時裝設計師的去世給倫敦時裝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下周就要進行的倫敦時裝周將會是晦暗的一個時裝周。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的朋友說,麥昆為了即將要在巴黎發布的2010秋冬季系列而一直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同時,也有知情人士表示麥昆最近結束的一段感情,使他非常焦慮。

生命中的兩個女人

在四十年短暫而又波瀾壯闊、光明與黑暗交融的傳奇生涯之中,Alexander McQueen(亞歷山大·麥奎因)有幸與一群睿智、寬容、個性和眼光獨具的女子相伴。這其中,和他最為密切契合的是母親Joyce,以及發掘他的伯樂Isabella Blow,這兩位猶如他的守護天使,她們的相繼離去,讓他雙翼折斷,如墜深淵。

Alexander McQueen的父親是一位脾氣暴戾的計程車司機,家中六個孩子,他是老小。3歲時,McQueen就在姐姐臥室的牆上描畫長裙曳地的灰姑娘圖樣。為了貼補家用,他無師自通地為姐姐們縫製衣物。上學後的McQueen孤單內向,只愛在課本邊緣塗鴉,被同學譏嘲為“McQueer”(把他的姓跟“古怪”一詞合拼而成)。是母親塞給他一本關於時尚大師經歷的書——Armani曾經裝飾櫥窗,Ungaro則是裁縫出身——這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McQueen意識到他也可以夢想成真。

16歲時,McQueen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裁縫學徒緊缺的訊息,他隨即跑到以度身訂造手工聞名於世的Savile Row上的Anderson & Sheppard,毛遂自薦並當場獲聘。McQueen輟學的決定,遭到了父親的極力反對。在父親眼裡,找份管道工之類的工作,早些結婚生子,才是正途。但母親知道他心意已定,默默地支持他。在Savile Row,McQueen學到了彌足珍貴的傳統英式手工技藝:從廓形塑造、裁樣到縫製,無所不包。這使得他成為罕見的無需樣板,即可在模特身上纏裹面料,信手裁出樣衣的設計師。在他後來驚世駭俗、馬行空的設計底下,無一例外的是紮實精湛的剪裁功底。

McQueen的母親Joyce醉心於追溯家族先祖的歷史,McQueen從小耳濡目染,他的作品往往涵蓋宗教、戰爭、政治和社會變遷。1995年他發表的備受爭議的Highland Rape系列,就是源於母親對McQueen家史的研究——McQueen的先祖來自蘇格蘭北部的Skye島,18世紀末,他們受到當時圈地運動的殃及,被農場主從蘇格蘭高地驅趕,流離失所。McQueen的模特們頭頂鹿角和鳥翼頭飾,身上血跡斑斕,穿著被撕爛的飾有羽毛的蕾絲長裙和軍裝夾克,眼中燃著怒火。

McQeen母親是他在浮華時尚圈中的支柱和知音。每一場秀,她總是微笑著坐在第一排。McQueen最愛跑回母親家中,跟她共度下午茶時光。他是個極端反皇室主義者,但2003年6月,他卻為母親穿起了蘇格蘭傳統的花呢短裙,與她共赴白金漢宮接受伊莉莎白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國勳章。在2004年英國《衛報》刊登的母親對他的訪問中,她問他最驕傲的是什麼,他說“你,母親”。“最恐懼的呢?”“在你之前死去。”

McQueen與Isabella Blow的相識相交,則更像是一出起伏跌宕的傳奇。在1994年McQueen的畢業作品展中,Blow慧眼獨具,穿過模特臉上厚重油彩和血污,一眼看出McQueen作品中流露的驚人天賦。事後她以5000英鎊買下McQueen所有的設計——儘管當時聖馬丁的學費才4000英鎊。後來Blow更是邀請McQueen搬到她家暫住,當時她收納門下的還有Philip Treacy和尚未成名的Hussein Chalayan,而鞋履設計師Manolo Blahnik也是座中常客,Blow則為他們烹煮晚餐。她自稱是“在森林中嗅聞松露菌的豬”——她一生的最愛,莫過於收集天才。Blow還一手發掘了名模Stella Tennant、Sophie Dahl,以及攝影師Juergen Teller。

在世人眼中,McQueen和Blow仿佛來自兩個不同世界——McQueen是狄更斯筆下人物,在倫敦東區的街頭長大,言語直率、叛逆,對時尚界的陳規不屑一顧。他貌似粗魯,實則極其精明:在藝術和商業之間遊刃有餘,誇張而震撼的天橋秀背後,是高級定製、成衣、配飾三駕馬車齊頭並進;連“壞小子”的形象,也或多或少由他自己一手塑造。他清楚自己是媒體狂熱追捧的平民傳奇。而Isabella Blow則是Evelyn Waugh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出身於家世顯赫的沒落貴族,熱愛極致的美感,事事要求極致,卻又無可救藥地自我毀滅。她以時尚塑造“魔法、愉悅和奇蹟”,卻不懂得憑此換取金錢——對於金錢,她如天真孩童,一旦有錢便一擲千金,換取昂貴衣物、古董、黑色幽蘭以及所有讓她著迷的事物。

不過兩人的共同之處遠逾時尚的範疇。Blow和McQueen都是那種不合時宜,為愛而活的浪漫主義者。他們如同臨水照影,對彼此身上不為人知的脆弱、陰鬱,以及痛楚感同身受。雖然兩人以時尚結緣,但McQueen很快就意識到,相較於Blow的設計意見,他更看重的是對她的愛。他們言語機智幽默,內心又極其敏感,渾身充滿著野性而強悍的生命力,無法容忍哪怕一絲絲的平庸和虛偽。Blow的家訓是“不張揚則不成事”,她一直以發掘McQueen的伯樂和導師自居,而McQueen在羽翼漸豐、感恩稱頌之餘,急切地想要自由自立。這讓他倆開始漸行漸遠。據說當年Blow對McQueen轉投Gucci旗下之時,卻沒有給她一個職位而始終耿耿於懷。晚年她也常因經濟上入不敷出,擔心自己最終流落街頭而抑鬱絕望。

Blow在自殺之前專程到Essex郡拜訪了McQueen母親,留給她不少紀念物。又約了McQueen在Hilles莊園見面傾談,這是她有意道別。當時她鎮定自若,McQueen以為她已經渡過艱難關頭。Blow的遽然離世,在McQueen心中留下無法復原的巨大空洞:她是他最好的朋友、同謀和靈感源泉。葬禮上,McQueen為她穿上一身蘇格蘭傳統禮服,他不可抑制地放聲慟哭,又一言不發疾速離開。下葬時,她穿著他的設計:紅色鑲墜金線刺繡和羽毛,手工繁複的錦緞禮服裙,棺木上是白色玫瑰和她最愛的Philip Treacy為她設計的黑色帆船形狀的帽子。同年十月,McQueen以“La Dame Bleue”(幽藍女士)之名獻給Blow,邀請函上的她身穿粉色McQueen裙子,頭戴Philip Treacy設計頭飾,乘著四駕馬車飛上雲端。天橋盡頭是巨型鳥翼的霓虹燈飾,款款而行的模特們,也無一不是Blow的化身:她招牌式的紅唇,Philip Treacy充滿想像力的帽飾,McQueen的設計,還有Manolo的纖細高跟鞋。這是最好的IsabellaBlow,也是最出色的McQueen。

葬禮

2010年2月25日,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的葬禮在英國倫敦舉行。凱特·莫斯 (Kate Moss) 、納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 、設計師斯特拉·麥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 等生前好友均有出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