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

1944年出生的阿倫·帕克,1971年開始自己的電影生涯,5年後執導自己的處女作《巴格西·馬龍》。1978年,影片《午夜快車》的成功使他作為新銳導演而受到觀眾和電影界的關注,他因此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的提名。又過了2年,他思考美國文化的作品《我要高飛》成為賣座片。

基本信息

成長經歷

阿倫.帕克-鳥人在進入電影以前,阿倫作為倫敦的極富才華的廣告人之一受到關注。他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為廣告商ColletDickinsonPearce(CDP)工作,並且開始導演電視廣告。與DavidPuttnam合夥後,離開CDP成為專職商業廣告導演,後來開始導演電影長片。他做過演員、導演、製片人和劇本作家,近幾十年來一直活躍在好萊塢和英國影壇。同時,他還是英國導演指導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

1978年出品的《午夜快車》是阿倫的成名作,講述了發生在一座土耳其監獄裡的震撼人心的故事。電影得到了批評界普遍好評,並為阿倫·帕克贏得了數個奧斯卡獎提名,包括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1988年,帕克憑藉電影《烈血暴潮》再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

在經歷了《射月》的失敗後,帕克執導了自己最具創意的作品《迷牆》,這部根據英國先鋒樂隊平克·佛羅伊德同名概念專輯改編的電影,大膽運用動畫特技,全片以樂隊的音樂貫穿始終而沒有對白,表現出強烈的反戰色彩。隨後的影片《鳥人》和《密西西比在燃燒》都是票房和評論一片叫好。

1984年,阿倫·帕克因影片《鳥人》而一鳴驚人,該片也是著名影星尼古拉斯·凱奇的處女作,影片以一個獨特新穎的故事為題材,揭露了越戰給一代美國人所帶來的心靈創傷。1987年阿倫·帕克執導的《天使之心》則結合了驚悚及黑色電影的特色,並完全突破電影窠臼陳規及觀眾的視聽經驗,而片中對音樂的巧妙運用則為阿倫·帕克以後拍攝音樂片奠定了基礎。

進入90年代後,帕克依然保持著自己旺盛的創作欲望,《追夢者》、《窈窕瘋人院》、《安吉拉的灰燼》等作品都保持了一定的水準,而《貝隆夫人》則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票房大熱門。1991年,《密西西比在燃燒》堪稱是一部社會紀實片的佳作,該片取材於美國歷史上的一樁真實案件,阿倫·帕克以冷靜犀利的筆觸剖析了種族歧視的罪惡之源,影片獲得了當年奧斯卡多項提名。1996年阿倫·帕克執導的《貝隆夫人》再次為他帶來了極大聲譽,影片不僅重塑了當時的歷史氛圍,也營造出許多華麗、歡欣的大場面,頗具震撼力,而麥當娜飾演的阿根廷“國母”艾薇塔也被公認為她從影以來最出色的演出,阿倫·帕克的最新作品是今年執導的喜劇片《冠軍的早餐》。

帕克的電影,除《迷牆》外在手法上都比較傳統,但感情色彩十分濃郁,體現了帕克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反戰、種族歧視、文化衝突、人性等等是他電影主要涉獵的題材,從他的電影可以判斷出,帕克是個極具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導演,他在影片中一直燃燒著自己的情感。帕克電影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對音樂的重視,《午夜快車》、《迷牆》、《追夢者》、《我要高飛》和《貝隆夫人》等影片的音樂,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阿倫·帕克是從廣告界進入電影界的,長期執導廣告片的藝術經歷使他的電影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視聽語言的探索創新上屢有建樹,阿倫·帕克的電影創作題材廣泛,涉及各種電影類型,影像造型往往具有濃重的前衛色彩,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和美國電影大獎。

作品年曆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作品導演作品:

《大衛·戈爾的一生》LifeofDavidGale,The(2003)

《天使的孩子》Angela'sAshes(1999)

《貝隆夫人》Evita(1996)

《窈窕男女》RoadtoWellville,The(1994)

《追夢者》TheCommitments(1991)

《來看天堂》ComeSeetheParadise(1990)

《烈血暴潮》MississippiBurning(1988)

《天使心》AngelHeart(1987)

《鳥人》Birdy(1984)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迷牆》

《迷牆》TheWall(1982)

《月落婦人心》ShoottheMoon(1982)

《名揚四海》Fame(1980)

《午夜快車》MidnightExpress(1978)

《小鬼頭與賊阿爸》BugsyMalone(1976)

編劇作品:

《貝隆夫人》Evita(1996)

《窈窕男女》RoadtoWellville,The(1994)

《來看天堂》ComeSeetheParadise(1990)

《天使心》AngelHeart(1987)

《小鬼頭與賊阿爸》BugsyMalone(1976)

《兩小無猜》Melody(1971)

個人榮譽

2002年,帕克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並於2005年獲得桑德蘭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個人影響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午夜快車阿倫.帕克,不斷反叛的後現代導演。

在阿倫.帕克的電影中,不乏以上的特徵,總結起來,他電影中體現出的最大的後現代性,就是對既有的現實的反叛,反諷。

(一)影片內容的反叛1、《鳥人》。就如前所說的,已有很多導演拍攝了反戰片,但《鳥人》作為一部反戰片,所拍攝的內容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表現戰火,不表現軍人,它的主人公甚至是有些荒誕的,但正是這些荒誕,讓人感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許這樣的主題在反戰片中是很常見的,但是能選用這樣頗具匠心的手法還是很少見的,這樣一個略帶荒誕色彩的故事內容也是頗具後現代風範的。

2、《貝隆夫人》。《貝隆夫人》講述的是20世紀50年代阿根廷統治者胡安·貝隆極具魅力的妻子埃維塔·貝隆的生活和她那個時代的故事。起先,年僅15歲的埃維塔為了讓探戈舞歌手馬加爾迪帶她去布宜諾斯艾利斯,不惜以身相許。不過在到了目的地之後,馬加爾迪還是拋棄了她,走投無路的埃維塔於是利用自己的身體贏得了一些男人的幫助,並最終成了娛樂圈的名人。阿倫·帕克通過歌舞劇的形式展現出阿根廷政治的醜態,從而揭示出玩弄權術的小人的可笑。

3、《迷牆》。《迷牆》透露出的是導演對“二戰”以後英國社會的反叛,但所採用的方式是獨特的。它並不是正常人思維範圍內的現實反映,它描寫的是一個精神變異者的心理活動,影片中的主角思維時而混亂,時而清晰,影片中出現的時間和行為動作,相互之間既沒有發展的邏輯順序,也沒有合乎邏輯的因果關係。畫面時而是廣告,時而是動畫,時而是紀錄片形式……事實上導演並不是要求每個鏡頭畫面,每個段落都準確、鮮明地表情達意,而是要求做到間接的揭示,使觀眾在直觀地欣賞影像的同時,產生聯想,挖掘影像中隱藏的含義。

(二)視聽語言的獨特,反叛1、電影鏡頭與剪輯的反叛和首創。在阿倫·帕克的電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傳統電影語言的解構,在他的電影裡一切的表現手段都成為可能。時空的混亂,敘事的突兀,剪輯的無序,音樂、畫面的大膽創新運用,這一切都是為了在表面的敘事層面下突出其意象的表達。他電影中的影像只是一個個符號,它們並不單單代表事物本身的含義,而是超越了事物,間接地揭示出世間的真理。

阿倫·帕克對音樂的大膽運用。在阿倫·帕克這一個個帶有後現代意味的敘述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於傳統電影音樂的顛覆。

在《貝隆夫人》中,阿倫.帕克讓當紅歌星麥當娜主演,她的一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幾乎贏得了全世界的眼淚,影片的整體也沿襲著歌曲的這種風格,做得非常精彩、華麗。由此也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人物評價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

阿倫·帕克在世界電影史上,不乏電影大家:以懸念著稱的希區柯克,以蒙太奇著稱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以拍攝西部片為主的約翰.福特……而在其中,阿倫.帕克算是獨特的一位。在他的電影裡,我們不會看到重複的影像,我們無法準確地總結出他的風格,正如阿倫.帕克自己所說的:“作為一個藝術家,你應該不斷地進取,而不要重複自己。回想我自己的創作,我總是嘗試不同的創作方式。作為一個藝術家,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保持思想的活力。法國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一位導演總是在導演一種風格的影片,這樣的話,他一生最多只能導演出20部影片,而且都是同一種類型的。我經常想我要努力去做不同的事情,我喜歡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政治,不同的觀點。這些就是我一生都會感興趣的東西。”

縱觀阿倫·帕克的電影,在阿倫·帕克的電影系列中,我們感受到了阿倫·帕克是一個追求變化的、極其“不安分”的導演。阿倫·帕克幾乎拍攝了各種樣式、各種題材的作品。這其中,既有社會政治片、社會倫理片,也有驚險片、恐怖偵破片,還有歌舞片、音樂片。在阿倫·帕克的電影系列中,我們始終可以看到阿倫·帕克對電影語言、對電影的表現方式的不斷探索和挑戰,同時我們也看到,他是少數的做到藝術性和商業性完美結合的導演之一。應該說,拍攝思維如此活躍,題材如此廣泛,藝術性和商業性完美結合等特點,與阿倫·帕克一生的經歷是息息相關的。正如“作者論”理論中所指出的,導演拍攝時,不僅僅是按著文本在拍攝,更重要的是在拍攝過程中加入了個人的因素,體現出了個人的印記。

拍攝手法與工作經歷一脈相承。阿倫·帕克電影的另一重要特徵,是他影片的電影視聽語言的純熟處理。而在視聽語言方面的獨特與魅力,則歸功於他中學畢業後,就到廣告公司從事廣告片的拍攝製作工作。在廣告公司長達6年的時間中,阿倫·帕克拍攝了數量驚人的廣告片(600多部)。後來,在談到這600部廣告片的拍攝製作時,阿倫·帕克講,“這裡面包括了許多事情。關係到技術,如攝像機的使用,光是什麼,觀眾的藝術取向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是技術的事情……要知道,要在很短的時間裡,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娛樂他們,以某些方式影響他們購買一些東西是非常難的。而這一切,又必須在30秒內做到……我們應該以此為自豪。”我一直認為,一部廣告片的製作比一部電影的製作,檢驗還要“嚴酷”。一部廣告片的成敗可謂立竿見影、黑白分明。就是觀眾在如此眾多的商品中,是否會購買你的廣告推薦的商品。

廣告片的拍攝,造就了阿倫·帕克對觀眾的極端尊重。“我非常害怕哪怕是一秒鐘使觀眾感到厭煩。但是,你知道,導演們通常不太關心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應該作為一個觀眾從他的角度考慮觀眾的反應,要知道,使觀眾厭煩是最嚴重的犯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