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M

主動佇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路由器中最常用的佇列管理策略是“隊尾丟棄”。它是一種擁塞恢復機制,能夠維持Internet 的穩定運行,但是存在著滿佇列、死鎖以及全局同步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改進的“首丟棄”和“隨機丟棄”對死鎖和全局同步是有效的,但沒有解決持續的滿佇列問題。

簡介

如果在路由器中增加智慧型預測環節,使得在路由器快取被耗盡前有計畫的丟掉一部分分組,就可以提早通知傳送方降低傳送速率,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這就是。1998 年,B.Braden 等人提出了主動佇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的研究動議,作為端到端擁塞控制的一種技術手段,期望在減小排隊時延的同時保證較高的吞吐量。這是一種主動的而非回響性的分組丟棄手段,相應的佇列管理策略即“主動佇列管理”成為近年來網路擁塞控制研究的一個熱點。

AQM 不是佇列滿才開始丟棄數據包,是一種主動擁塞控制機制,可以有效地解決“全局同步”問題。AQM 通常利用當前的佇列長度等擁塞信息來控制中間節點佇列。由於網路存在傳輸時間滯後,採樣所得的佇列長度等擁塞信息,是反映一段時間之前的網路狀況。當擁塞信息被反饋至傳送端時,又增加了額外的延遲時間,所以AQM存在回響相對滯後於實際網路狀況的缺陷。另外AQM 還存在參數設定敏感的缺陷,在不同的網路狀況很難保持其性能。為了維持佇列長度穩定、減少排隊時延並降低丟包率,主動佇列管理總是提前丟包通知傳送端降低傳送速度,同樣會導致中間節點的傳輸效率下降。可見主動佇列管理是犧牲部分網路傳輸效率來獲得低時延、佇列長度穩定等性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