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特點
第一,採用電能與電子元件,在當時就是電子真空管;
第二,採用二進位制,而非通常的十進位制;
第三,採用電容器作為存儲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錯誤;
第四,進行直接的邏輯運算,而非通常的數字算術。
製造背景
上個世紀30年代,保加利亞裔的阿塔納索夫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系任副教授,為學生講授如何求解線性偏微分方程組時,不得不面對繁雜的計算,那是要消耗大量時間的枯燥工作…… 阿塔納索夫於是開拓新的思路,從1935年開始探索運用數字電子技術進行計算工作的可能性。
經過兩年反覆研究試驗,思路越來越清晰,設計也大體上想清楚了。但他還需要一位聰明並且懂得機械、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這項發明,於是他找到當時正在物理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貝里。
兩個人終於在1939年造出來了一台完整的樣機,證明了他們的概念是正確的並且是可以實現的。人們把這台樣機稱為ABC,代表的是包含他們兩人名字的計算機 (Atanasoff-Berry Computer)。
這台計算機是電子與電器的結合,電路系統中裝有300個電子真空管執行數字計算與邏輯運算,機器使用電容器來進行數值存儲,數據輸入採用打孔讀卡方法,還採用了二進位制。因此,ABC的設計中已經包含了現代計算機中四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一台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
專利糾紛
計算之爭
阿塔納索夫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簡稱ABC)模型機正好處於模擬計算與數字計算的門檻上。自從巴比奇設計差分機和分析機以後,在19世紀下半葉,一些物理學家開始研製模擬計算裝置。1876年,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的L.開爾文和他的弟弟一起研製了能計算傅立葉係數的“潮汐調和分析儀”。1887年,和E.莫雷一起否定以太存在的美國物理學家麥可遜又研製了更精確的分析儀。1930年美國科學家、教育家萬·布希(V Bush)等人研製出微分分析儀,用它來計算火力表時,速度要比手工計算快幾十倍。從ABC開始,人類的計算從模擬向數字挺進。而“埃尼阿克(ENIAC)”標誌著計算機正式進入數字的時代。
1973年10月19日,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家地方法院經過135次開庭審理,當眾宣判:“莫齊利和埃克特沒有發明第一台計算機,只是利用了阿塔納索夫發明中的構思。”並且判決莫齊利和埃克特的專利無效,ENIAC專利是由約翰·阿塔納索夫的發明所派生的。理由是阿塔納索夫早在1941年,就將他對計算機的初步構想告訴給莫齊利。這個判決沒有人提出抗訴。但是阿塔納索夫所在的愛荷華大學並沒有為ABC計算機申請專利,而且打官司的也不是幾位計算機設計者本人,而是兩家計算機公司,Honeywell和Sperry Rand公司。
複製品
當學校將地下室改造成教室的時候,原始的ABC計算機最終被拆掉了,而且所有的零部件(除了一個存儲器轉鼓)都被丟棄了。1997年,由埃姆斯實驗室(位於愛荷華州校園)的約翰·古斯塔夫森領導的研究團隊花費了35萬美元,建造了一台能工作的ABC計算機複製品。這台ABC計算機複製品永久展覽於愛荷華州立大學達勒姆計算和通信中心一樓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