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沿革
880號州際公路南端與280號州際公路及17號加州州道相交,向東北行在聖荷西國際機場附近與101號美國國道交會後,沿舊金山灣東緣向北行,途經米爾必達、費利蒙、紐華克、聯合市,在海沃德與聖利安卓間分出238號州際公路往580號州際公路,再往北經奧克蘭國際機場和奧克蘭競技場,進入奧克蘭市區,在海灣大橋東端附近併入80號州際公路與580號州際公路共構路段(此路段較複雜,被稱為麥帥迷宮)。
公路的興建
加州州議會早在1933年即提案興建沿舊金山灣東緣自聖荷西至列治文的高速公路,並於1934年通過,起初編為69號及13號加州州道(旋即改編為17號加州州道),並使用當時既有的市區街道至麥帥迷宮接上當時剛完工的40號美國國道通往厄爾塞利托。第一段新建的高速公路在奧克蘭市區,由OakStreet至23大道(1949年7月22日通車),1950年6月向南通至98大道,1952年6月至LewellingBoulevard,1953年6月至海沃德92號加州州道。聖荷西往北路段則起於101號美國國道,1954年7月通至費利蒙溫泉區附近。奧克蘭市區內的雙層高速公路(CypressStreetViaduct)則在1957年6月開放通車,這段路連線了公路主線和海灣大橋。公路北段繼續向南施工,1957年通至費利蒙大道,最後在1958年11月24日南北貫通,不久即命名為尼米茲高速公路,17號加州州道亦由原本的市區道路移至這一條新完工的高速公路。
1984年以前的17號加州州道
1984年以前,尼米茲高速公路是17號加州州道的一部份。當時的17號加州州道南起聖塔克魯茲,向東北穿過聖荷西市區,經尼米茲高速公路經奧克蘭市區,繼續往北與80號州際公路共構(東灣岸高速公路),至列治文跨過列治文─聖拉斐爾大橋,終點在聖拉斐爾。其中奧克蘭市區和麥帥迷宮之間的路段被編為50號美國國道商業線。1984年,聖荷西的280號州際公路出口和麥帥迷宮之間的17號加州州道被改編為880號州際公路,麥帥迷宮以北至聖拉斐爾則被納入580號州際公路。17號加州州道僅存聖荷西以南的路段。
1989年奧克蘭雙層公路崩塌
1989年10月17日,舊金山灣區發生芮氏地震規模6.9的強烈地震,奧克蘭市的雙層高架橋也因此倒塌,造成42人喪生。這段公路的重建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在1997年重新開放,但路線改走西奧克蘭外緣與鐵路平行。這段時間,車輛改道980號州際公路與麥帥迷宮銜接。崩塌的路段雖然只有短短的3哩,重建的經費高達12億美元,原因是舊金山灣區捷運系統在新路線附近由地下轉為高架,工程難度高;再者,新路線必須收購奧克蘭港附近的土地及地上物;當然,公路必須符合更高的防震標準。原路線的高架橋已完全拆除,現改名曼德拉公園大道,中央分隔島則成為一帶狀公園。
2007年油罐車火燒公路
2007年4月29日深夜,一輛裝滿8600加侖的油罐車行駛在麥帥迷宮下層的I-880時,疑為轉彎時車速過快撞上上層公路的橋墩引發大火,火焰高約200呎,溫度高達約攝氏1500度,造成橋墩內鋼筋部份熔化,上層的I-580因而塌陷而壓壞下層公路,I-580西向與I-880南向同時中斷,所幸無人死亡。由於意外發生地點地處海灣大橋東端附近,又是三條繁忙高速公路的交會點,是東灣地區進入舊金山市區最重要的聯絡道路,隔日加州州長立即宣布鄰近地區進入緊急狀態,旅客可免費搭乘各大眾運輸系統,灣區捷運亦宣布加班及加掛車廂,以舒緩當地本已擁擠的交通。27天之後,高架橋修復完成並重新開放。
原本規劃的880號州際公路
1971年至1983年間,編號880是給予沙加緬度的北外環線(BeltlineFreeway)的。原本80號州際公路沙加緬度段是目前的80號州際公路商業線(首府高速公路),聯邦在1979年將80號州際公路改道經由原來的880號州際公路,編號880也隨之撤銷,路標的更換在1983年執行完畢。1984年加州州政府提案將這個空出來的編號交予尼米茲高速公路使用,聯邦也隨即批准,同時也把州際公路編號238指定給238號加州州道在尼米茲高速公路和麥克阿瑟高速公路之間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