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4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英文:Type 6604 submarine chaser,北約代號:Kronstadt class ,譯文:喀朗施塔得級),原是蘇聯研製的一種輕型近海獵潛艇,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裝備了比較強大的武器系統,1門單管85毫米主炮,2門單管37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反潛系統有2座1200型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2個大型深彈發射炮,2個大型深彈投擲架。 中國從1955年1月開始仿造6604型獵潛艇,1956年3月交付中國海軍,總計建造了14艘該型艇。中國南海艦隊的6604型獵潛艇曾參加西沙海戰。該型獵潛艇已經全部退役 。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獵潛艇在中國海軍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執行搜潛和攻潛任務的艦艇,另一方面,它還可以執行巡邏、警戒、護漁、護航等多種任務,擔負著大量海上日常勤務。在中國海軍中,對此類艦艇的定位是"反潛護衛艇",這也突出了這種艦艇在中國海軍戰鬥艦艇中的作用 。

1953年6月4日,中國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了《關於向中國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以技術援助的協定》(簡稱"六四協定"),協定規定,蘇聯向中國提供T-43型獵潛艇(喀朗施塔得級,即6604型獵潛艇)生產技術檔案和部分產品。

1953年至1955年,蘇聯按協定提供了6604型艇在中國建造所需的原材料、部分製成品、機器、武器和設備等,1954年至1955年,則由蘇聯向中國派出技術專家協助建造,同時接受中國造船工程技術人員到蘇聯工廠去進行學習培訓 。

建造過程

6604型獵潛艇兩視線圖 6604型獵潛艇兩視線圖

1954年2月,中國海軍與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一機部)簽訂了《建造蘇聯轉讓之軍艦議定書》,其後,蘇聯派遣了30餘名專家,來中國相關廠家進行指導。1954年12月,蘇聯方面發貨,6604型艇的船體分段、設備、器材,陸續經西伯利亞鐵路,由滿洲里進入中國,再由鐵路運至上海。

參與建造6604型艇的造船廠,是上海求新造船廠和大連造船廠。6604型艇起初僅計畫在求新造船廠建造8艘,後因南海艦隊護航、護漁的需要,又追加了6艘訂貨。由於當時台灣海峽尚被封鎖,新追加的6艘艇由大連造船廠組建駐廣州404工程處,以到廣州出差的方式建造。

第一批6604型獵潛艇於1955年1月20日開工,首制艇由上海求新造船廠建造,朱淑新任總建造師,並負責首制艇的施工,於1955年4月24日順利下水。1956年3月18日通過驗收,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批准交船服役 。其中前4艘均為蘇聯供應船體小分段,第5艘為船體材料經過加工後由蘇聯供應,6~8號艇則以蘇聯供應未加工的材料形式建造,至1957年12月,求新造船廠建造的最後一艘6604型艇簽字交船 。

1954年7月,大連造船廠(其前身為中蘇造船公司)接受任務,出差至廣州黃埔海軍201廠,利用該廠新建船台等設施,建造6艘6604型艇。領受任務後,大連造船廠於1954年9月派出人員前往廣州404工程處,在當時的海軍201廠(即後來的黃埔造船廠)廠區內組建工地,並從大連發來汽車、車床等設備,在當地借到了汽車吊和一台15噸的坦克吊,完善了基本硬體設施。同時,派人前往上海領取圖紙,參與求新廠首艘6604型艇的建造工作。在完成基本準備後,於1955年7月開工建造首艇,同年9月下水,1956年9月交船,至1956年10月,該工程處建造的6艘6604型艇全部簽字交船。

由於6604型艇是一型成熟產品,又有蘇聯專家的指導,因此其建造過程較為順利,僅遇到了少量的技術難點。對於中國船舶工業,通過建造6604型艇,最大的收穫是在管理和制度方面 。

在6604型獵潛艇建造過程中,也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了若干修改。原設計的6604艇在夏季日曬時,彈藥艙溫度可達甚至超過40度,後來為此在甲板上彈藥箱周圍增加了一層能夠通風的鋼板隔熱層,南海艇上還增加了帆布罩,夏季可以噴水降溫。在前後彈藥艙頂部也增設了木鋪板,夏天可以噴水降溫,在士兵艙內,還增加了9隻火車式風扇。

為了防止日曬造成艇上生活工作環境過於惡劣,還在甲板上增加了可拆的天幕。天幕裝置要求可以在5分鐘內全部拆卸完畢,使駕駛台指揮員能夠及時看到海上和天空的敵情與目標,使火炮能夠及時開火 。

6604型獵潛艇在軍事演習中 6604型獵潛艇在軍事演習中

另一方面,6604型艇的建造也成為求新造船廠發展的重要契機,由修船廠向造船廠轉變。在完成6604型艇建造工程後,求新廠很快又完成了20艘中國自行設計的55甲型炮艇的建造,在6604型艇建造過程中培養的專業人員,也為求新造船廠以後的艦艇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連造船廠的情況也是一樣,其建造第1艘6604型艇的工時為25萬個,隨著對工藝工序的熟悉,後來降至9萬個工時,基本上做到1個月開工一艘。這種經驗充分套用於大連造船廠後來的船舶建造工作。此外,大連造船廠人員自廣州撤回時,將所有工地設施和設備都留給了201工廠,也為後來黃埔造船廠的造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

6604型獵潛艇在中國總計建造了14艘 。此外,在"六四協定"實施以前,蘇聯曾將已建成的4艘喀朗施塔得級獵潛艇轉讓給中國,在北海艦隊服役。因此,人民海軍共曾裝備過18艘6604型獵潛艇,其中北海艦隊4艘,東海艦隊8艘,南海艦隊6艘。這18艘獵潛艇,解決了海軍的有無問題,滿足了海軍的急需 。

技術特點

艇載武器

6604型獵潛艇線圖 6604型獵潛艇線圖

6604型獵潛艇作為一艘百噸級艦艇,其火力比較強悍,艇上武器裝備主要包括:1座單管85毫米炮,2座單管37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反潛武備為2座1200型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2座大型深彈發射炮,2座大型深彈投擲架。該艇還裝備有布雷導軌。

85毫米炮為蘇制1941年式52倍徑艦炮,該炮曾廣泛裝備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軍小型艦艇。該炮最大射程15000米,射速15~18發/分,採用液壓式復進機,設有後部敞開式炮罩,可抵禦炮口衝擊波及炮彈破片,一個85炮組共有成員8名。由於生產年代早,自動化程度低,開火時,炮組幾乎全員都在甲板作業,易受敵火傷害 。

艇體動力

6604型獵潛艇長49.5米,寬6.2米,正常排水量320噸,採用3台9Д型中速柴油機,功率3300馬力,3軸推進,最大航速約18節,續航力3000海里/12節。主、輔機布置在兩個機艙,任一機艙破損進水時仍能航行。該艇的舵機採用雙電機雙路供電,單電機工作轉舵時間為20秒,雙電機工作為10秒 。

艇上電子

艇上雷達包括"林尼"雷達一部,"法蓋爾"識別器一部,聲吶為"達米爾"11型 。

性能數據

6604 型獵潛艇參考數據:

排水量 319.6噸
艇 長 49.5米
艇 寬6.20米
艇 深2.20米
吃 水2.4米
動 力 3台中速柴油機,功率3300馬力,3軸推進。
航 速 最大18節
續航力 3000海里
編 制 60人(軍官4人)
武 器 1座85毫米艦炮,2座單管37毫米機關炮,2挺12.7毫米機槍。
2座1200型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2個大型深彈發射炮,2個大型深彈投擲架

服役動態

沿海作戰

6604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進入部隊後,長期執行各種戰備任務,並參加了海戰。1964年7月12日,兩艘6604型獵潛艇(舷號分別為272、274),在一艘037型獵潛艇的指揮下,執行了阻擊兩艘國民黨特務船(150噸級的大金1號、大金2號)的任務。戰鬥中擊沉了兩艘特務船,並俘獲台灣特務59名 。

西沙海戰

西沙海戰後6604型獵潛艇274號艇回港 西沙海戰後6604型獵潛艇274號艇回港
參加西沙海戰的271號艇 參加西沙海戰的271號艇

1974年1月17日,中國南海艦隊由6604型獵潛艇271、274號組成的編隊,在海軍航空兵的掩護下,進至西沙永樂群島附近海面執行巡邏。1月18日,中國6610型掃雷艦389號、396號也駛至永樂海域,加入巡邏編隊。1月19日凌晨,南越海軍“怒濤”號和“李常傑”號開始向中國巡邏艦艇接近,“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則向琛航、廣金兩島接近。中國掃雷艦389、396編隊首先出動,將“怒濤”號和“李常傑”號攔阻於廣金島西北海面,獵潛艇271、274編隊則進至琛航島東南海域,與“陳慶瑜”號、“陳平重”號形成對峙。7時40分和7時49分,“陳慶瑜”號、“陳平重”號先後派出40多人,試圖強行登入琛航、廣金兩島,被中國守島民兵在艦艇編隊支援下擊退。10時22分,南越四艦同時轉而攻擊中國艦艇編隊,中方艦艇反擊,西沙海戰就此爆發。

激戰4個多小時(其間中國獵潛艇281、282編隊於12時12分趕至戰區,加入戰鬥),南越“怒濤”號護航炮艦被中方擊沉,3艘驅逐艦被擊傷,而中方先期參戰的4艘艦艇兩重傷(包括274艇和389艦)、兩輕傷 。中方斃傷越方“怒濤”號艦長及以下官兵100餘人;在收復甘泉島、珊瑚島及金銀島三島登入作戰中,中國部隊和民兵俘虜南越軍隊範文鴻少校以下官兵48人,美國駐南越峴港領事館聯絡官科什也被俘 。

總體評價

6604型獵潛艇 6604型獵潛艇

從反潛的角度看,6604型艇在轉讓時已經有些落後。該型艇最大航速18節,而當時已有18節以上航速的潛艇出現。但對中國而言,這型艇有其獨特的優點。海軍認為:中國海域廣闊,島嶼眾多,平時和戰時都有著很繁重的巡航戰鬥勤務,需要相當數量的、有一定戰鬥力的巡邏艦艇。由於國力所限,大量建造大中型艦艇不可能,只能讓中小型艦艇更多地擔負任務。因此,海軍不僅需要獵潛艇執行反潛任務,更多地還需要其執行巡邏任務 。

6604型獵潛艇,而今已經從中國海軍全部退役。與那個年代同期的轉讓項目相同,這型艇在人民海軍和船舶工業的歷史上,都處於本領域內開創性的地位。它結束了中國海軍沒有專用反潛艦艇的歷史,在海軍裝備和船舶工業的發展道路上,都有著一席之地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