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

635年

635年是指中國紀年635年,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九年。

歷史大事

唐高祖李淵崩

唐高祖李淵因從去年秋天以來罹患風疾,久病不愈,於貞觀九年(六三五)五月病死在垂拱殿。十一月,葬於獻陵,廟號高祖,以李淵後竇氏祔葬,加號為太穆皇后。

党項叛歸吐谷渾

貞觀九年(六三五)正月,歸屬唐朝的党項又都叛歸吐谷渾。四月,洮州羌也叛歸吐谷渾,殺死刺史孔長秀。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進擊叛羌,大敗羌人。

分戶等為九

武德六年(六二三),時唐朝按照百姓財產的多少將全國的戶等分為三等。到貞觀九年(六三五)三月,唐政府認為戶等分為三等不夠詳密,又分戶等為九等,即三等中又各分為上、中、下。

唐平吐谷渾

吐谷渾伏允可汗曾派遣使節向唐進貢,還未返回,便大肆掠奪鄯州(今青海樂都)而去。唐太宗派使臣前去責備伏允,並征伏允入朝,伏允以病為藉口不至,但派他的兒子尊王到唐朝請求和親。太宗答允,命尊王親自來迎,尊王又不至。伏允還多次進犯唐邊。貞觀八年(六三四)六月,太宗以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以左驍衛將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帶領邊境部隊及契苾、党項人馬進攻吐谷渾。九月,吐谷渾又進犯涼州(今甘肅武威)。太宗怒,下詔大舉征討吐谷渾,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以及突厥、契苾的兵馬分道出擊吐谷渾。貞觀九年(六三五)閏四月,任城王李道宗在庫山大敗吐谷渾。李靖將軍隊分為南北兩路,各部大敗吐谷渾。契苾何力僅帥精騎一千多匹,突襲伏允的牙帳,斬殺吐谷渾幾千人,伏允逃走,將其妻子俘獲,獲牲畜二十多萬頭;侯君集等追擊伏允至柏海而還。伏允欲逃向于闐,被部下殺死。吐谷渾人立伏允的兒子慕容順為可汗,順請求降唐。李靖奏平吐谷渾,唐太宗下詔復其國,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派李大亮率精兵幾千人為順聲援。

李道彥襲擊党項

李靖在擊吐谷渾時,重賂党項,使他們做嚮導。党項酋長拓跋赤辭與唐朝諸將結盟而還。唐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行至闊水,趁拓跋赤辭沒有防備,突襲党項,獲牛羊數千頭。因此党項非常憤怒,遂占據要塞,使李道彥軍無法前進。拓跋赤辭又發兵擊李道彥,李道彥兵敗,戰死數萬人,不得不退守松州(今四川松潘)。貞觀九年(六三五)七月,李道彥以擅襲党項罪被減死徙邊。

史料記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九年(乙未,公元六三五年)

春,正月,党項先內屬者皆叛歸吐谷渾。三月,庚辰,洮州羌叛入吐谷渾,殺刺史孔長秀。

壬辰,赦天下。

乙酉,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擊叛羌,破之。

庚寅,詔:民貲分三等未盡其詳,宜分九等。

上謂魏徵曰:“齊後主、周天元皆重斂百姓,厚自奉養,力竭而亡。譬如饞人自?敢其肉,肉盡而斃,何其愚也!然二主孰為優劣?”對曰:“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周天元驕暴,威福在己;雖同為亡國,齊主尤劣也。”

夏,閏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敗吐谷渾於庫山。吐谷渾可汗伏允悉燒野草,輕兵走入磧。諸將以為“馬無草,疲瘦,未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軍還,才及鄯州,虜已至其城下。蓋虜猶完實,眾為之用故也。今一敗之後,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於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從之。中分其軍為兩道: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與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部將薛孤兒敗吐谷渾於曼頭山,斬其名王,大獲雜畜,以充軍食。癸巳,靖等敗吐谷渾於牛心堆,又敗諸赤水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無人之境二千餘里,盛夏降霜,經破邏真谷,其地無水,人齕冰,馬啖雪。五月,追及伏允於烏海,與戰,大破之,獲其名王。薛萬均、薛萬徹又敗天柱王於寺海。

上皇自去秋得風疾,庚子,崩於垂拱殿。甲辰,群臣請上準遺誥視軍國大事,上不許。乙巳,詔太子承乾於東宮平決庶政。

赤水之戰,薛萬均、薛萬徹輕騎先進,為吐谷渾所圍,兄弟皆中槍,失馬步斗,從騎死者什六七,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將數百騎救之,竭力奮擊,所向披靡,萬均、萬徹由是得免。李大亮敗吐谷渾於蜀渾山,獲其名王二十人。將軍執失思力敗吐谷渾於居茹川。李靖督諸軍經積石山河源,至且末,窮其西境。聞伏允在突倫川,將奔于闐,契苾何力欲追襲之。薛萬均懲其前敗,固言不可。何力曰:“虜非有城郭,隨水草遷徙,若不因其聚居襲取之,一朝雲散,豈得復傾其巢穴邪!”自選驍騎千餘,直趣突倫川,萬均乃引兵從之。磧中乏水,將士刺馬血飲之。襲破伏允牙帳,斬首數千級,獲雜畜二十餘萬,伏允脫身走,俘其妻子。侯君集等進逾星宿川,至柏海,還與李靖軍合。

大寧王順,隋氏之甥、伏允之嫡子也,為侍子於隋,久不得歸,伏允立它子為太子,及歸,意常怏怏。會李靖破其國,國人窮蹙,怨天柱王;順因眾心,斬天柱王,舉國請降。伏允帥千餘騎逃磧中,十餘日,眾散稍盡,為左右所殺。國人立順為可汗。壬子,李靖奏平吐谷渾。乙卯,詔復其國,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上慮順未能服其眾,仍命李大亮將精兵數千為其聲援。

通鑑記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九年(乙未,公元六三五年)

春,正月,党項先內屬者皆叛歸吐谷渾。三月,庚辰,洮州羌叛入吐谷渾,殺刺史孔長秀。

壬辰,赦天下。

乙酉,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擊叛羌,破之。

庚寅,詔:民貲分三等未盡其詳,宜分九等。

上謂魏徵曰:“齊後主、周天元皆重斂百姓,厚自奉養,力竭而亡。譬如饞人自?敢其肉,肉盡而斃,何其愚也!然二主孰為優劣?”對曰:“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周天元驕暴,威福在己;雖同為亡國,齊主尤劣也。”

夏,閏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敗吐谷渾於庫山。吐谷渾可汗伏允悉燒野草,輕兵走入磧。諸將以為“馬無草,疲瘦,未可深入。”侯君集曰:“不然。向者段志玄軍還,才及鄯州,虜已至其城下。蓋虜猶完實,眾為之用故也。今一敗之後,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於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從之。中分其軍為兩道: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與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部將薛孤兒敗吐谷渾於曼頭山,斬其名王,大獲雜畜,以充軍食。癸巳,靖等敗吐谷渾於牛心堆,又敗諸赤水原。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無人之境二千餘里,盛夏降霜,經破邏真谷,其地無水,人齕冰,馬啖雪。五月,追及伏允於烏海,與戰,大破之,獲其名王。薛萬均、薛萬徹又敗天柱王於寺海。

上皇自去秋得風疾,庚子,崩於垂拱殿。甲辰,群臣請上準遺誥視軍國大事,上不許。乙巳,詔太子承乾於東宮平決庶政。

赤水之戰,薛萬均、薛萬徹輕騎先進,為吐谷渾所圍,兄弟皆中槍,失馬步斗,從騎死者什六七,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將數百騎救之,竭力奮擊,所向披靡,萬均、萬徹由是得免。李大亮敗吐谷渾於蜀渾山,獲其名王二十人。將軍執失思力敗吐谷渾於居茹川。李靖督諸軍經積石山河源,至且末,窮其西境。聞伏允在突倫川,將奔于闐,契苾何力欲追襲之。薛萬均懲其前敗,固言不可。何力曰:“虜非有城郭,隨水草遷徙,若不因其聚居襲取之,一朝雲散,豈得復傾其巢穴邪!”自選驍騎千餘,直趣突倫川,萬均乃引兵從之。磧中乏水,將士刺馬血飲之。襲破伏允牙帳,斬首數千級,獲雜畜二十餘萬,伏允脫身走,俘其妻子。侯君集等進逾星宿川,至柏海,還與李靖軍合。

大寧王順,隋氏之甥、伏允之嫡子也,為侍子於隋,久不得歸,伏允立它子為太子,及歸,意常怏怏。會李靖破其國,國人窮蹙,怨天柱王;順因眾心,斬天柱王,舉國請降。伏允帥千餘騎逃磧中,十餘日,眾散稍盡,為左右所殺。國人立順為可汗。壬子,李靖奏平吐谷渾。乙卯,詔復其國,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上慮順未能服其眾,仍命李大亮將精兵數千為其聲援。

六月,己丑,群臣復請聽政,上許之,其細務仍委太子,太子頗能聽斷。是後上每出行幸,常令居守監國。

秋,七月,庚子,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擊叛羌,破之。

丁巳,詔:“山陵依漢長陵故事,務存隆厚。”期限既促,功不能及。秘書監虞世南上疏,以為:“聖人薄葬其親,非不孝也,深思遠慮,以厚葬適足為親之累,故不為耳。昔張釋之言:‘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劉向言:‘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釋之之言,為無窮計也。’其言深切,誠合至理。伏惟陛下聖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親乃以秦、漢為法,臣竊為陛下不取。雖復不藏金玉,後世但見丘壟如此其大,安知其中無金玉邪!且今釋服已依霸陵,而丘壟之制獨依長陵,恐非所宜。伏願依《白虎通》為三仞之墳,器物制度,率皆節損,仍刻石立之陵旁,別書一通,藏之宗廟,用為子孫永久之法。”疏奏,不報。世南復上疏,以為:“漢天子即位即營山陵,遠者五十餘年;今以數月之間為數十年之功,恐於人力有所不逮。”上乃以世南疏授有司,令詳處其宜。房玄齡等議,以為:“漢長陵高九丈,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則太崇,三仞則太卑,請依原陵之制。”從之。

辛亥,詔:“國初草創,宗廟之制未備,今將遷祔,宜令禮官詳議。”諫議大夫朱子奢請立三昭三穆而虛太祖之位。於是增修太廟,祔弘農府君及高祖並舊神主四為六室。房玄齡等議以涼武昭王為始祖。左庶子于志寧議以為武昭王非王業所因,不可為始祖;上從之。

党項寇疊州。

李靖之擊吐谷渾也,厚賂党項,使為鄉導。党項酋長拓跋赤辭來,謂諸將曰:“隋人無信,喜暴掠我。今諸軍苟無異心,我請供其資糧;如或不然,我將據險以塞諸軍之道。”諸將與之盟而遣之。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行至闊水,見赤辭無備,襲之,獲牛羊數千頭。於是群羌怨怒,屯野狐峽,道彥不得進;赤辭擊之,道彥大敗,死者數萬,退保松州。左驍衛將軍樊興逗遛失軍期,士卒失亡多。乙卯,道彥、興皆坐減死徙邊。

上遣使勞諸將於大斗拔谷,薛萬均排毀契苾何力,自稱己功。何力不勝忿,拔刀起,欲殺萬均,諸將救止之。上聞之,以讓何力,何力具言其狀,上怒,欲解萬均官以授何力,何力固辭,曰:“陛下以臣之故解萬均官,群胡無知,以陛下為重胡輕漢,轉相誣告,馳競必多。且使胡人謂諸將皆如萬均,將有輕漢之心。”上善之而止。尋令宿衛北門,檢校屯營事,尚宗女臨洮縣主。

岷州都督、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後軍期,李靖按之。甑生恨靖,誣告靖謀反,按驗無狀。八月,庚辰,甑生坐減死徙邊。或言:“甑生,秦府功臣,寬其罪。”上曰:“甑生違李靖節度,又誣其反,此而可寬,法將安施!且國家自起晉陽,功臣多矣,若甑生獲免,則人人犯法,安可復禁乎!我於舊勛,未嘗忘也,為此不敢赦耳。”李靖自是闔門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見也。

上欲自詣園陵,群臣以上哀毀羸瘠,固諫而止。

冬,十月,乙亥,處月初遣使入貢。處月、處密,皆西突厥之別部也。

庚寅,葬太武皇帝於獻陵,廟號高祖;以穆皇后祔葬,加號太穆皇后。

十一月,庚戌,詔議於太原立高祖廟。秘書監顏師古議,以為:“寢廟慶在京師,漢世郡國立廟,非禮。”乃止。

戊午,以光祿大夫蕭瑀為特進,復令參預政事。上曰:“武德六年以後,高祖有廢立之心而未定,我不為兄弟所容,實有功高不賞之懼。斯人也,不可以利誘,不可以死脅,真社稷臣也!”因賜瑀詩曰:“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又謂瑀曰:“卿之忠直,古人不過;然善惡太明,亦有時而失。”瑀再拜謝。魏徵曰:“瑀違眾孤立,唯陛下知其忠勁,向不遇聖明,求免難矣!”

特進李靖上書,請依遺誥,御常服,臨正殿;弗許。

吐谷渾甘豆可汗久質中國,國人不附,竟為其下所殺。子燕王諾曷缽立。諾曷缽幼,大臣爭權,國中大亂。十二月,詔兵部尚書侯君集等將兵援之;先遣使者諭解,有不奉詔者,隨宜討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