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揭示了中國在當年受到封鎖、包圍和背叛的險惡環境中,是如何製造出代號為“596”的第一顆核子彈的。從蔣介石派人到美國學習核子彈製造最終碰壁,到毛澤東摸著鈾礦石發出核子彈製造的動員令:從中蘇專家在核武器研製中展開的合作與鬥爭,到毛澤東和赫魯雪夫的尖銳對立;從尋找和治煉鈾-235開始,到突破核武器製造技術;從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員,到聲名顯赫的科學大師;從當初毫不起眼的一塊小石頭,到試驗場沖天而起的蘑菇雲——這一傾全國之力、分布於20多個省市自治區、涉及30多個部門和900多家工廠,被輿論稱為二戰之後最具影響力的重大事件,都可在作品中看到其伴隨歷史煙雲一路走來的清晰痕跡。
作品翔實而客觀,豐富而冷靜,多角度,大視場,憑藉大量採訪調查而來的細節,詳加甄別,仔細考評,全面而真實地再現了那一段艱苦而光榮的歲月,為當今人們提供了一個可據以深入思索和參考的話本。
作者簡介
梁東元,解放軍總裝備部政治部創作室創作員。著有《天嘯》、《額濟納筆記》、《核子彈調查》等作品。撰寫拍攝10集文化生態電視《居延滄桑》、12集文獻紀錄片《國家往事》、4集紀錄片《天地故喜》等。
目錄
前 記
第一章 蔣介石派出去了八個人
得到絕密的史密斯報告——胡適、梅貽琦策
動——陳誠、俞大維籌劃——吳大猷、華羅庚、曾昭掄
各選兩名助手赴美——不甘心空手而歸——1台加速
器和33箱器材——不留美國、不去台灣——趙忠堯:本
該是第一個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第二章 你千萬別給外人講這件事.
錢三強夫婦回國——萬象更新,人才集中——約里
奧一居里托楊承宗帶話給毛澤東——要反對核子彈,必
須自己先有核子彈——徵求竺可楨意見——彭總帶著
濃重的鄉音說,一定要把“嘴”(堆,反應堆)列上去——
到西伯利亞看核爆炸演習——當面提出要求,赫魯雪夫
愣了一下
第三章 一塊石頭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