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仿生耳

簡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3D仿生耳,可以聽到正常人
佩帶
類聽力範圍之外的無線電頻率。

研製

研究人員使用技術精湛的3D印表機製造了3D仿生耳,其中內置電子助聽器。這是研製類似電影《終結者》中智慧型機器人的一個重大突破。之前的仿生耳設計採用2D電子結構薄層製造,而普林斯頓大學設計的新型仿生耳,是將電子生物與3D交織體協同結合在一起。

用途

在這款3D仿生耳投入臨床套用之前仍需要大量的測試,大體上這種仿生耳可用於恢復和增強人們的聽力。仿生耳產生的電子信號可連線至患者的神經末梢,達到類似助聽器的作用。
3D仿生耳可以接受無線電波,研究小組計畫結合其它材料,比如壓敏電子感測器,它能夠確保仿生耳識別聲學信號。

相關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3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最新研製一款仿生耳,能夠聽到正常人類耳朵聽力範圍之外的無線電頻率。
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製造了這種仿生耳,其中內置助聽器。他們指出,這是建造類似科幻電影《終結者》中機器人的一項重大進步,在電影中機器人結合了活細胞和電子電路。普林斯頓大學機械和航天工程系副教授麥可-麥克阿爾卑恩(Michael McAlpine)是研究小組負責人,他說:“一般來講,這是界面電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的機械和熱學技術挑戰,之前研究人員曾使用2D電子薄片和表面結構製造仿生耳,然而我們目前研究一種新的方案,以電子協同方式建造和生長生物體,形成一種3D交織結構。”
雖然麥可警告稱,在這項技術套用於患者治療之前仍需進行深入研究和大量的測試,大體上這種仿生耳可用於恢復和增強人類聽力。仿生耳產生的電子信號可以連線至患者的神經末端,類似於一個助聽器。
當前該系統可接收無線電波,但他指出研究小組計畫結合其它材料,例如:壓敏電子感測器,能夠使耳朵識別更多的聲學信號。麥可帶領的研究小組獲得了幾項技術改進,其中涉及到使用小比例的醫學感測器和天線。
2012年,麥可和其它研究人員共同研製了一種裝配在牙齒表面的“紋身”,是由生物感測器和天線構成。這個仿生耳項目是研究小組首次嘗試製造完全功能器官,不僅可以複製人類能力,還通過使用內嵌電子設備延伸其功能性。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納米通訊》雜誌上。研究人員指出,仿生器官設備的設計和實現可以增強人類能力,它們被稱為神經機械學,倍受科學家青睞。該技術領域潛在形成定製化人體替換器官,甚至建立超越人體生物學能力的仿生器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