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2內動態進攻

3外2內動態進攻

如果1號球員持球突破,那突破另一側的側翼球員就需要拉出來,扮演“保險”的角色。 當一名內線球員接球後造成單打的局面,另一側的內線球員就應該在弱側提上到肘部位置(圖PP1)。 隊友運球突破時給內線球員的兩點建議:1、底線突破。

三外二內基本站位三外二內基本站位

如果你的球隊里有兩個優秀、可靠的內線球員,你就可以考慮使用這種“三外二內”的進攻戰術。每個賽季,我們都會以這套戰術為本,為得分手設計特別的打法,來使他們的比賽更有效率。比如說,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強力的得分後衛,我們可以用一些系列2中的戰術;而如果我們有一個極具天賦的控球後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系列1中的戰術;如果戰術執行的不順利,我們可以再回過來使用這套最基本的動態進攻戰術。你可以在“動態進攻”這一節中看一下其基本的要點。

外線戰術

外線球員接到球後,最好能給對方造成三方面的威脅。接球後可以有三個選擇:1、投籃;2、觀察內線;3、晃開對手或假射後帶球突破。這一點十分重要,在比賽中,尤其是賽季初的階段,球員們往往在接球後就馬上開始運球。在接到傳球後,第一步就是要閱讀防守。如果防守收縮,那就選擇外圍投籃。如果防守者貼得很死,用運球擺脫他。如果防守者向你衝刺過來,可以做一個假動作過掉他之後中投(或者突破上籃)。

在運球突破的時候,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有時我們的後衛能漂亮的擺脫第一道防守,但當他帶球沖向籃框的過程中,往往會在禁區內遭遇到一名(或兩名)高大的補防者,結果不是投籃被蓋就是在遲疑中失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尤其是面對3-2聯防的時候),運球突破然後在罰球弧內側區域急停跳投,或者是在罰球弧更里的位置跳投,這樣命中率比較高而且方便其他球員爭搶進攻籃板。後衛需要學會如何去做出正確的判斷,何時該攻擊籃框,何時該放慢節奏,何時該給內線餵球,何時又該把球傳去另一邊的側翼或底角。

給內線傳球的一些建議:

持球的側翼球員需要解讀對方在內線的防守。

如果內線防守者在我方內線球員身後,應該向內傳球;

如果防守者在弧頂側半繞前,應該在底線側向內傳擊地球;

如果防守者在底線側半繞前,應該向弧頂側移動,然後在高位向內線餵球;

如果防守者完全繞前,不要勉強傳球。可以把球傳導至弧頂,或者把球傳給從無球側穿插至有球側肘區(罰球線外區域)的另一個內線球員。

在給內線傳球之後,側翼球員應該移動至底角待命,隨時準備接應內線的回球。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給內線餵球的技巧。

跑動!拉開空當!外線球員要會使用V字切入、背切和掩護來跑出空當。不要在一個位置站死!隊友之間要互相掩護。打出傳切配合(圖B)、傳球掩護(圖C)。找到外線的空位。時刻保持好場上球員空間,把對方的防守儘量的拉開。外線球員可以持球切入,但切忌在內線停留,阻礙到其他隊友的輪轉。

比如說,(圖B)如果1號球員切入內線但沒有接到球,他/她就應該馬上繞出來移動到對面的側翼或底角,同時原來在側翼的3號球員移動到弧頂原來1號球員的位置。

“運球位置”原則:如果有隊友朝你所在的位置運球,你應該迅速做背切移動到球場的另一側(圖D)。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在執行運球交叉跑位戰術的時候。

BB

圖B 傳切配合

CC

圖C 傳球掩護

DD

圖D“運球位置”原則、背切

圈頂給側翼傳球被阻絕:如果1號球員在給側翼傳球時遇到阻力(在側翼有很好的阻絕防守),那1號球員可以直接運球至側翼。根據上文提到的“運球位置”原則,原來在側翼的球員背切移動到球場另一側,原來另一側側翼的球員輪轉到弧頂。比如,(圖D)如果1號球員向側翼的2號球員方向運球,那2號球員應該沿底線背切移動到3號球員的位置同時3號球員輪轉到圈頂。給側翼的傳球不順利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執行:1、運球交叉跑位戰術;2、“拉鏈”切入;3、“錘式”戰術(見下)。

在上圖中,1號球員是我們所謂的“保險”,他要承擔起本隊完成投籃後“回防”的任務,扼制對手的快攻。如果1號球員持球突破,那突破另一側的側翼球員就需要拉出來,扮演“保險”的角色。

內線戰術

PP1PP1

內線球員要配合默契,互相給對方做掩護並且對彼此的動向要瞭然於胸。當一名內線球員接球後造成單打的局面,另一側的內線球員就應該在弱側提上到肘部位置(圖PP1)。

PP2PP2

我們要給我們的內線球員更多的持球空間,這樣他就能更容易的得分(或造成犯規)。當球運轉到一側時,在那一側的內線球員應該努力在低位搶到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