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毫米佩勞德步槍

25毫米佩勞德步槍

巴雷特公司於2002年推出M82A1的最新改型——25毫米“佩勞德”步槍(Payload Rifle) 槍重 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

基本信息

背景資料

25毫米佩勞德步槍25毫米佩勞德步槍

大口徑狙擊步槍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新型步兵支援武器。其中,美國巴雷特公司生產的M82A1式12.7毫米狙擊步槍憑藉在海灣戰爭中的出色表現,走俏國際軍火市場。可巴雷特公司並未因此感到滿足。它一直試圖開發更具威力、更有效的支援武器。不久,美軍新一代的“理想班組武器”OCSW給巴雷特公司送來了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為OCSW研製的25×59B毫米榴彈。這種榴彈比現在常用的30毫米和40毫米榴彈更為小巧,可威力毫不遜色。巴雷特公司巧妙地把25毫米榴彈和大口徑狙擊步槍融為一體,於是便誕生了“佩勞德”榴彈槍。它實際上是一種單兵榴彈發射器,不過借用了步槍的槍身,稱之為榴彈槍也無妨。任何一枝巴雷特M8 2A1狙擊步槍只需裝上轉換裝置,就可改造為“佩勞德”榴彈槍了。
從外觀上看,“佩勞德”的槍管比M82A1短了不少,制退器則大了許多,這是為了減少後坐力而採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儘管如此,“佩勞德”槍的後坐力仍超出美軍的要求,目前正在想辦法改進之中。由於25毫米榴彈較粗,彈匣的容量不得不減至4發,好在25毫米榴彈威力遠遠大於12.7毫米槍彈,今後還可能配備“靈巧”空爆彈和空心裝藥彈等高科技彈種,所以“佩勞德”槍的作戰效能是12.7毫米狙擊步槍無法比擬的。去年,美國陸軍提出了發展“理想狙擊手武器”XM109的計畫,“佩勞德”正是理想的候選型號。“佩勞德”急切等待著在2004年扮演大口徑榴彈槍———“理想狙擊手武器”的真正角色。

開發構想

巴雷特公司很早就有開發榴彈發射器的想法。當俄羅斯公開出30mm AGS-17自動榴彈發射器時,巴雷特公司就意識到.50口徑的M82A1也可以改造成這種武器,但遺憾的是當時美國沒有可供使用的相應彈藥,這個計畫因此不得不被擱置。直到最近,巴雷特公司發現美國陸軍為“理想班組武器”(OCSW)計畫開發的25×59B mm彈藥非常理想,可以滿足上述計畫的要求,同時,美國特種作戰部門也正在尋求一種改良的武器,用於摧毀一些輕型車輛、通信設施、班組武器以及停在地面上的飛行器等。巴雷特M82A1步槍基本符合要求,只是需要採用能爆炸的彈藥才能滿足軍方對提高毀傷力的要求。

研製開發

進行后座力測試進行后座力測試

巴雷特公司並沒有設計一支全新的武器去滿足彈藥方面的需求,而是開始設計一種轉換裝置,通過該轉換裝置可在現有的陸軍M82A1M的基礎上經很少的改動,使M82A1M的下機匣適應25mm彈藥。“佩勞德”步槍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從製造廠生產出了原型樣槍。
實際工作並不像聽起來那么簡單,因為發射25×59B mm彈藥的後坐力明顯地比發射.50BMG彈的要大。但巴雷特公司決定對M82A1下機匣做小小的改進,使新武器的後坐系統能夠和新開發的轉換裝置配合在一起,同時新設計的槍口制退器還有效地減小了後坐力。
另外對於任何半自動或自動武器來說,槍機速度非常關鍵,它影響後坐系統的每一個組成部分。M82A1槍機運動速度是6.35m/s,其復進簧是專為這一速度而設計的。因此,“佩勞德”的槍機速度必須保持在M82A1步槍的水平上。槍機速度在某些情況下還影響抽殼和拋殼,如果速度太快,抽殼過於突然,彈殼底部可能被拉斷。為解決這一問題,巴雷特公司在轉換裝置中設定了兩根附加槍管復位簧和兩個液壓緩衝器。當槍管後坐快到位時,這些裝置將運動傳送給機匣。緩衝器將槍機運動速度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雖然托彈板的速度比M82A1步槍仍稍高一些,但槍管的移動被減小到能保證平穩抽殼的水平。

設計特點

4發容量彈匣4發容量彈匣

“佩勞德”保留了M82A1的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實際上,對M82A1的下機匣做的小小改動不會對M82A1步槍的上機匣的操作產生影響。因此,任何擁有巴雷特M82A1的部隊都可以不必採購完整步槍,只需裝上轉換裝置,就可將已有的M82A1步槍改造為“佩勞德”步槍。

“佩勞德”步槍之所以選擇“理想班組武器”使用的25×59B mm彈藥,除了尺寸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該彈在人可承受的發射力和毀傷性兩個方面達到了完美的結合。25×59B mm彈藥起初是作為OCSW的殺傷人員彈藥而開發的,而“佩勞德”步槍將其作為一種反器材彈藥使用。作為反器材彈藥,25×59B mm的確是一種理想的彈藥,在2000米距離上,它的飛行時間和飛行彈道與.50BMG彈的基本相同,但它的終點效應卻比.50BMG彈高。利用引信小型化方面的最新發展,25mm彈藥將可以裝填更多的炸藥/有效載荷,使“佩勞德”步槍具有更高的毀傷能力。但“佩勞德”步槍目前只能使用射擊訓練彈,計畫中的OCSW彈藥為可遙控裝定的“靈巧”空爆彈和空心裝藥彈,但由於目前OCSW彈藥仍在靶場試驗,沒有投入生產。
巴雷特公司還需為“佩勞德”使用的高爆彈開發一種簡單的碰炸引信,為空心裝藥彈開發彈頭著發彈底起爆引信。這種彈顯然比正在開發中的OCSW“靈巧”彈藥的成本低。巴雷特公司正在嘗試獨立開發這樣一種彈藥,如果難題解決並試製成功,且設計的彈藥能滿足美國軍方的要求,那么兩年內巴雷特“佩勞德”步槍便可進入美軍服役。
靶場試驗因為訓練彈的彈道性能和高爆彈的基本相同,因此使用高爆彈射擊和使用訓練彈射擊的結果相差不大,我們可以通過訓練彈試射的效果來了解其實彈射擊效果。試驗射擊距離為100碼(91.5米),結果射擊偏角為1.5分,精度很好,雖然感覺後坐力比較大,但不過大,也沒有明顯的不舒適感,和12號口徑馬格南霰彈的後坐力相當。
使用巴雷特標準兩腳架臥姿射擊時,可以減小後坐力對人的影響。射完5發彈後,射手身上沒有留下瘀痕。儘管如此,美國軍方仍然認為巴雷特“佩勞德”步槍的後坐力超標。因此巴雷特公司還要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努力。

生產公司

巴雷特公司產品巴雷特公司產品

在大口徑狙擊步槍的熱潮中,各大大小小的武器生產商層出不窮地推出各類.50甚至更大口徑的狙擊步槍,但巴雷特火器製造有限公司的狙擊步槍卻處於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朗尼·巴雷特(Ronnie Barrett)原本只是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名商業攝影師,從未受過任何火器設計訓練的一名槍械愛好者。1981年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促使巴雷特決心設計一支大口徑半自動狙擊步槍。於是,從設計到製造,不足一年時間他就拿出了一支樣槍。接著巴雷特創建了自己的公司,並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M82A1大口徑半自動狙擊步槍就正式“誕生”了。

在當時,巴雷特狙擊步槍主要是面向民間市場,對其軍事套用未有足夠的重視。雖然在1983年,美國海軍採購了100支RAI500,但對於半自動狙擊步槍卻不太信任。到80年代中期,巴雷特在匡蒂科展示了M82A1的精度和威力,雖然未能引起海軍陸戰隊的太大的興趣,但巴雷特記住了軍方的要求,進行改進。海灣戰爭前夕,海軍陸戰隊的高級軍官對遠距離沙漠作戰步兵武器的配備進行了討論。顯然,M16步槍遠遠達不到要求,雖然有人提出重新使用有效射程更遠的7.62mm口徑M14步槍,但這只是權宜之計,最後E.T.庫克中將決定為海軍陸戰隊裝備一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步槍。  

1990年,巴雷特公司製造出符合軍方要求的.50口徑軍用狙擊槍。同年10月,海軍陸戰隊選定M82A1作為遠距離殺傷武器,用於對付遠距離的單兵、掩體、車輛、設備、雷達及低空低速飛行的飛機等高價值的目標,爆炸器材處理分隊也用M82A1來排雷。巴雷特公司在接到訂單後,90天內就完成了100支步槍的定貨契約。

同時,美國陸軍也在尋找一種.50口徑的重型狙擊步槍。最初陸軍也選擇了一些鏇轉後拉式槍機的步槍進行試驗,因為鏇轉後拉式槍機的步槍比半自動步槍有更佳的精度。研究人員經過試驗覺得未如理想,因此他們開始在市場上尋找能自動裝填的候選型號。最後他們選擇了海軍陸戰隊正在使用的巴雷特M82A1,購買了100支。陸軍的人認為:如果其他政府機構已經在購買和使用某些產品,他們也跟著採購會是比較實惠的做法。隨後美國空軍也跟著購買了35支,再加上特種作戰司令部,美國軍隊在海灣戰爭在使用的M82A1超過了300支,而且表現優秀。英國國防部也於1990年12月為其爆炸器材處理分隊購買了少量的M82A1,同時根據英國的建議,巴雷特公司將原來的11發彈匣更改為10發彈匣,避免臥姿射擊時彈匣觸地。

世界著名狙擊步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