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頂山市政府工作報告

實施產業集聚區建設提升工程。 堅持保糧與增效並重,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紮實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四)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加快提升“三化”發展支撐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起步之年,也是經濟形勢複雜、矛盾困難較多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歷史機遇,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持續“學先進、比創新、看實效”,遠謀近施奮力開局,較好地完成了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建設“三化”協調發展、“三地”優勢突出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邁出堅實步伐。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39.4億元,增長10.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3億元,增長18.3%;固定資產投資815.2億元,增長2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7億元,增長17.4%;外貿出口3.3億美元,增長1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8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6578元,增長19.5%;城鎮化率43.2%,提高1.8個百分點。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抓項目、促聚集,不僅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推動了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加快。全市18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8億元,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年度計畫,是近三年投資時序進度最快的年份。其中,建成項目29個、新開工項目68個。榮獲“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和聯審聯批先進單位”。產業集聚區呈現趕超勢頭。10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384.6億元,增長109.3%,占全市投資的比重提高到47%;寶豐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3個產業集聚區投資額進入全省前30位;集聚區內在建億元以上項目占全市的50%以上,投資、項目集中度明顯提高,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注重從完善產業鏈的角度來選擇新上項目,煤電、鋼鐵、尼龍化工、煤鹽化工、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鏈在拉長中逐步完善貫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聖光集團為依託的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生產、以寶豐光伏產業園為基地的光伏產業發展迅速,行業增速在30%以上;高新區創建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171.8億元,增長30.3%。把三產發展作為緊迫任務,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第三方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成為三產發展的新動力,堯山-中原大佛景區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畫眉谷、燈台架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旅遊總收入增長43%。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專利申請1150件,增長25%;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慧型系統列入國家重點發展專項,智慧型電網、焦爐煤氣制乙炔、靜脈導管三項關鍵技術研究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1家企業獲省長質量獎、4家企業獲市長質量獎。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關閉小煤礦產能1330萬噸、焦炭產能128萬噸、鋼鐵產能30萬噸、水泥產能160萬噸,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2%和4%,為發展優勢產業騰出了環境容量和土地指標。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抓創建、促提升,不僅完善了城鎮功能,而且破解了多項城建難題。城市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獲批。規劃面積29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三區一中心”,即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產業轉型升級先導區、對外開放示範區、豫中南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這對拉大城市框架、建設複合型生態宜居城市具有里程碑意義。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從市民最關注的問題入手,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西南環路建成通車,北環路、東環路改造升級,新建過街天橋5座,新建改建道路21條、供水供熱管網140公里,城中村和舊城改造主體完工400萬平方米。文化藝術中心建成投用,鷹城國際商務(商貿)中心等大型城市綜合體開工建設。持續開展創建活動,成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六縣(市)全力推動縣城和小城鎮提質擴容,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7億元,舞鋼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寶豐創建為國家園林縣城。首期20億元的城投債券發行工作加快推進。城市管理不斷加強。重拳出擊整治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拆除違章建築155萬平方米,破解了影響城市形象的老大難問題,維護了城鄉規劃的嚴肅性。大力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啟動了數位化城管建設。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抓基礎、促統籌,不僅發展了農業農村經濟,而且彰顯了新農村建設亮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糧食生產戰勝乾旱災害,總產達197.2萬噸,連續8年豐收。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進展。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1.3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255家,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83個,金牛山石榴園被評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夢想食品、源源乳業晉升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市124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帶動農戶58.9萬戶。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新啟動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100個,累計啟動212個,建設新民居2萬多套。舞鋼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全省提供了借鑑。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38公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21萬人、發展沼氣用戶1萬戶、培訓農民5萬人、完成脫貧5.2萬人。新增大面積造林26.4萬畝,10個縣(市、區)全部創建為省級林業生態縣。南水北調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抓開放、促改革,不僅緩解了瓶頸制約,而且增強了發展動力和活力。開放招商富有成效。引進市外合作項目440個,契約金額90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25億元,增長22%;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增長87.7%。成功舉辦海峽兩岸(河南)觀光醫療產業合作論壇。與巴西堪布里烏市結為友好城市。要素保障機制不斷創新。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推進存量土地集約挖潛,基本保障了發展用地。加強銀企合作,擴大融資規模,全市融資總量較年初增加226.4億元,其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02.8億元,新增存貸比116.7%;新增直接融資108億元,有力支持了經濟發展。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以必勝的決心和有效的運作,推動煤炭企業兼併重組,關閉99家、整合保留61家,顯著提高了產業集中度和安全保障能力,為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歷時九年的星峰集團改製取得突破性進展,清算重組工作正有序進行。天瑞水泥在香港成功上市。普生與國藥集團、華利製藥與華潤雙鶴藥業、聖光集團與華潤北京醫藥進行戰略合作或重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成三年任務。文化、教育、科技、供銷、集體林權等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各類市場主體新增2.2萬戶、達到10.4萬戶。民間投資持續活躍,占全市投資比重達78.4%。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抓民生、促和諧,不僅讓民眾得到更多實惠,而且加強了社會建設。民生工程紮實推進。把安全生產作為最大的民生,健全完善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創新安全監管措施,扭轉了安全生產被動局面,榮獲“全省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優秀市”。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占67.6%,“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2.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2萬人。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實現“擴面提標”。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7萬套,建成9890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400萬元;為6000戶農村貧困家庭實施了危房改造。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幼稚園47所。解決城區中國小“大班額”問題有了實質性推進。完成校舍加固或重建5.4萬平方米。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進。成功主辦了第二屆中國曲劇藝術節、第八屆中國雜技金菊獎暨第五屆魔術文化節。醫療衛生設施得到加強,一批縣鄉基層衛生機構加快建設。成功舉辦了市八運會暨首屆全民健身大會。人口計生工作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被命名為“中國書法城”、“中國觀音文化之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加強。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全面啟動“六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規劃。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紮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三平”精神,湧現出了馬俊欣、王菊紅等一批先進典型。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積極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訪形勢向好態勢得到鞏固。深入推進平安建設,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人民民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榮獲“平安建設先進省轄市”。駐平解放軍和武警消防部隊在支持地方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統計、史志、鹽業、氣象、地震、人防、檔案、通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我們不能忘記關心支持平頂山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不能忘記為平頂山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作出重要貢獻的老領導、老同志,不能忘記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廣大幹部民眾。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平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和國際友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年來,我們在工作謀劃上,注重多思考、多研究,抓大事、攻專題,把“十二五”的發展思路、戰略定位分專項制定規劃,並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制定了“破解八大難題”工作方案,用科學的規劃、周密的謀劃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工作布局上,堅持長短結合,既立足當前抓關鍵,更著眼未來打基礎,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儘可能地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著力構築“三地”優勢,力促“三化”協調發展。在工作推動上,準確把握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點、抓關鍵、抓最管用最有效的事,像抓項目一樣,實行網路規劃、節點控制,促進了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城鄉建設等重點工作實現突破。在工作落實上,減少應酬,珍惜時間,潛心幹事,對作出的承諾、定了的事情,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敢於直面矛盾、敢於擔當,乾成了違章建築拆除、西南環路建設、白龜湖整治等一批市民關注的事情。這些敢做善成、實幹實效的作風應該持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比重低,傳統產業多處於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低端,服務業發展滯後,節能減排壓力較大。二是投資總量依然偏低。項目謀劃儲備不足,發展環境不夠寬鬆,影響發展後勁,主要指標增速在全省位次靠後。三是民生改善任務依然繁重。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欠賬較多,民眾對就學、就醫、就業、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還不盡滿意,物價上漲造成部分低收入民眾生活比較困難。四是政府自身建設依然存在薄弱環節。一些部門服務意識差,行政效能不高;一些幹部運作能力和執行能力有待提升,少數幹部在崗位不在狀態,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存在以權謀私、消極腐敗等現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2012年工作總體要求
2012年是我市立足中原經濟區建設大局,負重加壓、轉中求快的關鍵之年。總體看,今年的外部環境更為複雜困難。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外需不足可能成為常態。我國經濟增速回落與物價仍處高位相互交織,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要看到,《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我市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有利於我們爭取政策,建設全國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現代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和海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我市城市新區和湛南新城規劃建設全面啟動,縣城和中心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推進,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市八次黨代會的藍圖謀劃,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有利於統籌方方面面力量,合力攻堅,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九次黨代會、市八次黨代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學先進、比創新、看實效,更加積極地探索和實踐“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更加充分地發揮“三地”優勢,更大力度地引導“三個聚集”,更有實效地強化“三個根本”,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促改革、保穩定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憂患意識、搶抓發展機遇,轉中求快、積極作為、靠正氣實幹,紮實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建設,努力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外貿出口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4%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
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必須立足我市實際,圍繞“總目標”,把握“總基調”,著力“三個聚集”。“總目標”,就是力爭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總基調”,就是“轉中求快”。“轉”就是轉變領導方式和發展方式,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快”就是提速增效,實現經濟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三個聚集”,就是圍繞“三化”協調發展,著力產業的聚集、人口的聚集和生產要素的聚集。
各位代表!
敬業才能成就事業,盡責才能贏得民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政府肩負著重要責任。無數事實證明,有了責任心,就會時刻保持危機感和緊迫感,恪盡職守,永不懈怠;就不會對競爭熟視無睹、對差距無動於衷、對落後麻木不仁。各級政府、每一個公務員都要敢於負責、能夠負責、對人民負責,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從能夠做的事情做起,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不斷奪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勝利!
三、2012年重點任務
今年突出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實施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和城市新區規劃建設,逐步形成中心城區、縣城、中心鎮、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四個層級的現代城鎮體系。完善城鄉規劃體系。高標準編制平頂山新區總體規劃、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規劃和綜合交通、水電氣暖等專項規劃,完成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實現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抓緊完成城市規劃展覽館布展並向市民開放。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改造。大力推進城市新區建設,開工建設新城區金融中心、和盛廣場商業綜合體、移動大廈等項目,加快軍分區營房、新區人民醫院等項目建設,做好沿湖景觀城市設計,並儘快組織實施。完成老城區舊城改造規劃,鼓勵企業向產業集聚區轉移,啟動平安大道東段、建東小區、東建材市場、華寶商場、市干休所和開源路、自由街、勞動路等區域連片開發,吸引有實力的品牌開發企業參與城中村和舊城開發改造,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開工建設新華園怡購城,加快鷹城國際商務(商貿)中心等城市綜合體建設,打造特色商業區。出台支持政策,以湛河區作為建設主體,全力推動湛南新城建設。加快建設路等城市主幹道兩側、入市口和市內重要節點的綠化、亮化、美化升級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持續搞好城市創建,完成“創衛”年度任務,確保“創森”一舉成功。高水平建設數字城管系統,確保上半年建成投入試運行。加快推進中心城區與組團之間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力爭成為全省組團式發展試點城市。提高縣城和中心鎮建設水平。指導各縣(市)調整完善城鎮規劃,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吸納承載能力。支持汝州、舞鋼、郟縣規劃建設中心商務功能區,支持寶豐、葉縣、魯山規劃建設特色商業區。研究出台加快中心鎮建設的意見,進一步規範中心鎮建設標準,以具備規模、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重點鎮作先行試點,帶動40箇中心鎮加快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推進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集聚式發展。按照“文化、生態、宜居、特色”的要求,完善、提升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規劃。在城鎮周邊、產業集聚區附近、文化旅遊景區以及交通便利、經濟和基礎條件較好的村率先啟動建設,今年爭取再啟動建設100個。已啟動建設的要擴大規模、提檔升級、完善設施、引導入住,創新管理體制,加快舊址復耕。促進人口向城鎮轉移。落實放寬中小城市戶籍限制政策,完善農民工城鎮入戶機制,研究制定與戶籍管理相關的教育、徵兵、優撫等專項配套措施,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
(二)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加快產業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圍繞推進和引導產業聚集,大力實施工業發展騰飛工程,調優存量、擴大增量,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加強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增創新優勢,實現新發展。能源化工產業,依託平煤神馬集團等企業,重點抓好25萬噸己二酸、30萬噸PVC配套25萬噸燒鹼等項目,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化工產品生產基地。裝備製造產業,依託平高集團、平煤機、中材環保等企業,加快推進智慧型電網輸變電設備、環保設備、高端液壓支架等項目,建設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高壓開關、礦山設備、環保設備、鑄件、機車等五大製造業基地。特種鋼材產業,重點抓好舞鋼公司冶金工業園、鋼板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國內最大的特種鋼材供應基地。新型建材產業,充分發揮煤矸石、粉煤灰資源豐富的優勢,重點抓好高檔陶瓷磚、高檔石材、粉煤灰蒸壓磚等項目,擴大產業規模形成集群效應。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抓好寶豐酒業產業升級、夢想公司3萬噸餅乾等項目,培育行業品牌,實現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化、標準化、集群化發展。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依託恒基偉業、億盛光伏和恆瑞碳化矽等企業,打造中部地區有影響的新能源產業園;依託平煤神馬集團尼龍化工、海星化工、北京興宇中科等企業,加快對位芳綸產業化進程,擴大安全氣囊絲生產規模,加快建設10萬噸針狀焦、1億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等項目,建設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研發製造基地;依託聖光集團、巨龍公司等企業,發展高端醫療器械、色氨酸、蘇氨酸等產品,建設中部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孵化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生物製品生產基地。同時,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物聯網等項目,持續提升新興產業比重。實施產業集聚區建設提升工程。完善支持政策,建立“增、調、降、退”動態考評調整機制,推動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00億元,形成2個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左右、3個超1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高新區創建為國家級高新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創新激勵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吸引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向企業聚集,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專項。全年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不低於3%,培育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企業技術中心4個,省級質檢中心3個。繼續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爭創省名牌產品5個,省長質量獎企業1家;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完善節能減排考核體系,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全面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實施能耗總量和單位能耗雙重控制。加快淘汰“雙高”行業落後產能,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扶持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產業。持續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啟動大型電廠脫硝工程與考核,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保持在300天以上。認真籌備監測PM2.5前期工作,按要求明年納入監測範圍。鞏固提高白龜湖區域綜合整治成果,推進昭平台水庫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開工建設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出境水質綜合達標率保持在80%以上。加快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著力構建煤炭、煤化工、鹽化工、有色、鋼鐵、電力等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搞好經濟運行調節。依法規範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加強稅源建設。落實結構性減稅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完善鐵路、公路運輸協調服務機制,保障重點企業產品和重點物資運輸。深入推動產銷對接,引導上下游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深化企業服務,健全要素保障機制,確保電煤等生產要素供應。加強物價調控,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三)以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堅持保糧與增效並重,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紮實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建設高標準永久性良田。採取租賃、承包、入股等多種形式,推進土地依法規範流轉。結合糧食核心區建設,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繼續實施“百千萬”高產示範工程,確保高產創建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爭取達到200萬噸。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綜合考慮規模、效益等因素,選擇一批上下連結、合作緊密、以就地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基地,集中力量培育優質農畜產品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品牌,打造“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全年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50個,新建各類標準化養殖場(區)200個。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識產品,新增無公害農畜產品產地40個。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綜合工程、畜產品安全可追溯工程和市場準入工程,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放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10萬人以上,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危橋26座,新增大中型沼氣工程15座、農機總動力5萬千瓦。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新增造林13.6萬畝。做好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增轉移就業6萬人。加強扶貧開發和老區建設工作,再實現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落實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繼續加大農業補貼強度,認真執行重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糧食直補政策,加大良種補貼力度,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規模。有效整合涉農資金,提高使用效益。
(四)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加快提升“三化”發展支撐保障能力。謀劃實施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為長遠發展夯實基礎。交通方面,開工建設平桐公路平頂山至舞鋼段、平郟快速通道、寶豐至石龍區快速通道等項目;配合實施孟平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平西火車站廣場改造、郟縣地方鐵路、焦桐高速汝州至登封段等項目;力爭開工大南環、神馬大道東延和武西高速堯山至欒川段等項目;積極做好堯山機場和平魯、平葉快速通道及大北環項目前期。通過實施這些項目,提升區位交通優勢,打造豫中南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能源方面,建成平煤姚電地下輸煤通道、京寶焦化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葉縣馬頭山風電等項目;開工建設郟縣雲陽寨、寶豐紅石山、衛東馬棚山3個風電、12座變電站、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中石油平頂山分公司寶豐成品油庫等項目;加快推進姚電公司2×100萬千瓦火力發電、瑞平電廠2×60萬千瓦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葉縣天然氣鹽穴儲備基地、藍光電廠生物質能發電等項目前期工作。通過實施這些項目,進一步最佳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水平。水利方面,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平頂山段、北汝河綜合治理、24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8個縣(市、區)山洪災害防治、2個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郟縣高效節水灌溉示範縣、千億斤糧食核心區、農業綜合開發及中低產田改造等項目年度工程;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及受水區城市供配水、孤石灘水庫除險加固、昭平台和白龜山兩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湛河水質治理等工程。加快推進“十二五”規劃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沙河市區段治理、市區北部和東部供水、引昭入市等項目前期工作。通過實施這些項目,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洪除澇抗旱能力。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完成新新路南段、未來大道東延、湖濱大道東延等6個項目;加快推進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污泥處理廠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平安大道西延、開發一路北延、東平郟路市區段、平寶路改線、市區道路積水點排淤改造、山頂公園改造、湛河上游治理等16個項目;積極謀劃東環路南延、姚電大道西延、科技路北延、湛北路東延等6個項目。加快實施姚電公司3、4號機組熱電聯產改造、城區熱網建設以及天然氣置換人工煤氣等工程。通過實施這些項目,進一步改善城區環境,建設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