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周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中的諸多困難,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抓住“轉方式、調結構、抓帶動、上水平、增效益、惠民生、保穩定”七個關鍵,用實幹砥礪鬥志,靠發展振奮士氣,迎難而上,開拓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市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顧 

――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為1185.2億元,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47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35.6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02.6億元,增長9.6%。

――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糧食總產量為144.7億斤,較上年增產了1.36億斤,連續7年豐產增收,總產量居省轄市第一位。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350億元,增長20.5%;主營業務收入達1200億元,增長30%;實現利潤150億元,增長28%;工業投資293.3億元,增長15%。

――財政實力明顯增強。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38.3億元,增長24.1%,其中市本級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增長26.6%;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93.3億元,增長18.7%。

――金融運行態勢良好。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30.5億元,較年初增加138億元,增長17.4%;各項貸款餘額563.2億元,較年初增加63.4億元,增長12.7%。

――內外貿易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1億元,增長18.7%。外貿進出口總額3.8億美元,增長18.4%,其中出口1.8億美元,增長28.7%。

――民生得到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70元,分別實際增長6.4%和6.5%。就醫、就學、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一步得到緩解。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信訪工作得到了省委的肯定,消防工作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平安周口建設成效明顯。

一年來,我們突出抓了以下重點工作:

(一)堅定不移抓好項目建設。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建立健全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制和領導分包項目責任制,開展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最佳化項目建設環境,拓寬項目融資渠道,確保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持續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94.2億元,增長15%。中央四批投資項目開工率、地方財政資金配套到位率和國家、省檢查中發現問題整改到位率,均實現了國家、省提出的百分之百的目標要求。71個“轉型升級雙千工程”項目投資86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25個百分點。全市100個重點項目投資116.3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10.7個百分點,其中有47個項目已建成投用。“雙十五”工程投資68.7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9.3個百分點,其中的金丹乳酸公司高品質乳酸等10個項目已建成投用。

(二)持之以恆培育壯大工業經濟。立足周口實際,加強服務扶持,工業經濟在化解諸多不利因素中,實現了速度、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70億元,增長14.4%。工業用電量27.7億千瓦時,增長16.3%。全力服務企業發展。進一步完善企業服務聯席會議、市縣領導定點聯繫幫扶企業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切實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謀出路。加強銀企對接。8家金融機構共簽約項目206個,涉及金額149.6億元。推進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擔保機構總數達到52家,形成了30億元的擔保能力,提供貸款擔保14.2億元,使企業融資難題逐步緩解。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我市被省工信廳批准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3個、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4個。不斷壯大優勢骨幹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較年初增加了116家,達到1086家。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達179家,其中突破50億元的企業有4家。財鑫、輔仁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龍源紙業成為全省最大的A級瓦楞紙生產基地。金絲猴集團等9家企業被省政府認定為“百強民營企業”。蓮花天安食業等8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久通電纜等7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成長性中小企業”。鑫達紡織等4家企業被評為“河南省紡織服裝行業50強企業”。實施品牌帶動和質量興市戰略。蓮花股份成為全省惟一的“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企業”。長城門業“安利來”、康鑫藥業“百年康鑫”、輔仁集團“輔仁”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市中國馳名商標達9件,總量居全省第二位。祥龍四五等16種產品被認定為“河南省名牌”。金丹乳酸、地神種業、宋河酒業3家企業獲首屆“市長質量獎”。

(三)堅持不懈做好“三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強農惠農政策,農民減負增收16.3億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4.6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1.8萬畝、旱澇保收面積4.7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2.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3萬畝。新增大中型農業機械3718台,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高效特色農業保護栽培面積達32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84個,無公害農產品達21種,綠色食品達28種。加快發展畜牧養殖業。新建188個大中型規模養殖場區,其中有11家規模養殖企業成為“全國首批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示範企業”。全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69億元,增長4.2%。積極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和林產業發展。10個縣市區全部通過林業生態縣驗收,木材年加工能力達到107萬立方米。規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2647家,較上年增加1023家,總數居全省第二位。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繼續實施“111”工程,20個新型農村社區、100個試點村建設初見成效。集中整治99個小村鎮,創建9個省級生態文明村、1個省級生態鎮,村鎮面貌得到明顯改觀。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完成7個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改造縣鄉公路394公里,修建通村公路344公里,改造大中型危橋37座。解決300個村、55.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1670個“村郵站”建設任務。“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改造農家店550家。完成125個扶貧開發重點村整村推進任務,17.2萬農村人口實現脫貧。

(四)多措並舉加強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加大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力度,城鎮化進程邁上新台階,城鎮化率達到31%。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編制完成縣域村鎮體系規劃、鄉鎮總體規劃和中心村的村莊規劃,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紮實推進中心城區建設。建成區面積60.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1萬人。拓寬改造周口大道,貫通文昌大道大慶路至中州路段,建成投用大慶路橋,實現老城區、開發區、東新區的快速連線,促進了“三區”一體化協調發展。東新區、開發區和老城區部分次幹道建設和亮化工程如期竣工,完善了城市路網,改善了交通狀況,方便了市民出行。續建或完成市體育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氣象服務中心和周口科技職業學院、周口衛校、周口幼師等項目,強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建成投用東新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市供水應急工程、5處低壓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和10座公廁、5座垃圾中轉站等城市基礎設施,改善了人居環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質量。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9個縣市投入公用設施建設資金14.1億元,新增城鎮道路238公里、供排水管道257公里。新增公共綠地144公頃,全市城市綠地達到1261公頃,綠地率32.2%。加強城市管理。從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入手,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開展百日綜合整治活動,著力解決城市違章搭建、占道經營、亂倒垃圾、交通秩序混亂等難點問題,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五)著眼長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11個產業集聚區累計投資585億元,建成區面積61.4平方公里,入駐企業662家,完成銷售收入590.4億元,實現入庫稅收20.4億元。特色產業優勢逐步彰顯。沈丘聚酯網特色產業園成為全國最大的聚酯網生產、銷售和研發基地。太康鍋爐產業省內市場占有率達48%以上。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創新平台建設,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實施科信電纜碳纖維導線等60個技術改造項目,遠東生物“除草劑安全添加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科信電纜、瑞特電氣2家企業被列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市經濟開發區被評為“河南省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沈丘秸稈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被省政府評為發展成果獎。全市專利授權量增長15%。積極促進企業戰略重組。全市26家企業實施聯合重組,引入人民幣20.8億元、美元2938.4萬元,盤活資產23.7億元,安置就業2萬多人,新增銷售收入68.2億元、利潤6.3億元。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全市新增私營企業2405戶、個體工商戶2.8萬戶。大力發展服務業。在鞏固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書畫古玩經營年創收突破1億元,汝陽劉筆業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淮陽躋身全國首批5個旅遊標準化試點縣,淮陽龍湖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濕地公園;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通過國家3A級景區評定。周口黃淮物流農產品批發大市場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房地產開發投資115億元,增長20%。保險行業保費收入60億元,增長44.2%。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淘汰落後產能企業20家,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6個河流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達標率分別達到省政府目標要求,節能減排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

(六)積極穩妥推進改革開放。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應對複雜局面的綜合性、全局性舉措,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帶全局。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國企改革繼續深化,16家市屬國有及國有參股企業改制工作有序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警務體制改革取得突破。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建設步伐加快,全市規範化土地流轉面積108萬畝,較上年增加15.7萬畝。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權率達到99.5%。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先後在廣東東莞、深圳,浙江台州和台灣地區多次舉辦行業招商活動,投資16億元的沈丘上海產業園區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落戶我市。全市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8億元,增長17.2%;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增長39%。我市被省政府表彰為“對外開放工作先進市”。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搶抓台資製鞋企業向內地轉移機遇,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凱鴻鞋業、強鴻鞋業等12家製鞋企業陸續落戶,我市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製鞋產業出口基地”。同時,沈丘凱旺電子、項城鵬宸製衣、市經濟開發區集立鞋業等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項目開工建設和生產。全市共承接產業轉移項目145個,到位資金45.5億元。

(七)盡心盡力保障改善民生。用於保障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97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50.2%。“十項民生工程”取得明顯成效。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實施“萬人創業計畫”,落實創業引導資金1890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6億多元,帶動12.3萬人就業。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畫”,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7萬人。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養老金、失業金髮放率達100%,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增147.9元,城鄉低保補助水平、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進一步提高。商水被省政府表彰為“社會化養老服務示範縣”。扶溝、項城新農保試點工作取得較好成效。農村居民新農合參合率為97.4%。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達到83%。新增保障性住房36.5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388戶、3.5萬平方米,困難群體住房難問題得到緩解。加強價格管理和調控,對低收入群體進行補貼,保障了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和民眾基本生活。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和殘疾人事業,募集慈善資金1066萬元,免費對6236名殘疾人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編制了教育發展規劃。完成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18.2萬平方米,“兩免一補”資金全部落實;高招工作再創佳績,本科以上上線率較上年增長20.1個百分點;強力推進職業教育攻堅,2所學校申報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周口職業教育園區被省政府確定為省重點建設示範性職業教育園區。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升,沈丘籍運動員張志磊在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上,獲得男子拳擊91公斤以上級冠軍。繁榮文化藝術事業,建成2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805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基層點,823個村建立了農家書屋,為農村公益放映電影5.9萬場。“周末一元劇場”榮獲國家社會文化活動政府最高獎“群星獎”;實施精品戰略,越調劇《老子》榮獲我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獎”,電影《胡辣湯》、《太昊陵》在全國公開放映。中國作家協會把我市確定為文學創作基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建成投用市中醫院門診病房綜合大樓,改擴建5個縣級醫院、12箇中心鄉鎮衛生院和4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1003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手足口病防治圓滿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兩高一低”目標任務,甲型H1N1流感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為3.4萬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我市被授予“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榮譽稱號。堅持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並重,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績。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穩定保持低生育水平。扶溝、項城、鹿邑、淮陽、西華被表彰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縣”,商水、沈丘、鄲城、川匯區被表彰為“全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縣”。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市再次被評為“全省食品安全優秀城市”,淮陽、鹿邑、商水、項城榮獲“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稱號。紮實開展“家電下鄉工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和財政補貼兌付均居全省前列。

(八)深入持久開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廣泛開展“迎世博、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踐行文明禮儀我先行”等道德實踐活動,43個單位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塑造了文明周口、禮儀周口良好形象。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掃黃打非”鬥爭取得新成效。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99件、政協提案403件。密切聯繫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我市被省綜治委表彰為農村平安創建先進市,扶溝榮獲“中原平安杯”。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進。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大力開展國防教育,紮實做好雙擁工作,進一步鞏固軍政軍民團結,駐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外事、僑務、對台工作進一步加強,統計、審計、海關、史志、氣象、地震、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績。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進展順利。圓滿完成四川江油大堰鄉、西屏鄉災後援建工作。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局良好。

目標完成情況

各位代表,2010年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標誌著我市“十一五”主要任務勝利完成。

――這五年是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在兩位數以上,經濟總量由595.5億元增加到1185.2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人均生產總值由691美元增加到1727美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13.3億元增加到38.3億元,其中市本級一般預算收入由3.5億元增加到10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06億元增加到470億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由500億元增加到930.5億元。

――這五年是發展後勁顯著增強的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712.9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倍。大廣、商周、永登高速公路(周口段)全線通車,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27公里,改善提升農村等級公路5163公里。漯阜鐵路(周口段)電氣化改造快速推進,沙潁河周口以下航道實現常年通航。中心城區新增日供水能力3.5萬立方米,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

――這五年是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的五年。三次產業比由34.5∶39.7∶25.8調整為29.3∶45.2∶25.5,二、三產業比重達到70.7%,比“十五”末提高5.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61%。

――這五年是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的五年。城鎮建成區面積新增13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新增132萬人,是歷史上城鎮化進程較快的時期。縣市區全部建成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解決了162.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9.1%,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鄉鄉通寬頻,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這五年是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更多的五年。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逐年增長,連續三年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超過50%。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率分別達到85%和23%。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7.3萬人。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並向農村延伸。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455元和4270元,較“十五”末分別增加6100元和1994元。五年實現55萬人脫貧。

――這五年是周口形象改善、人氣提升的五年。全市上下圍繞建設“繁榮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穩定新周口”的奮鬥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靠發展樹立形象,努力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著力打造開放開明的發展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加強,湧現出洪戰輝、王文田、李靈、陳海宏等一批道德模範和英模群體,樹立了文明進步的對外形象。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發展成就,歸功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歷屆領導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凝結著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周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央、省駐周單位,在周口創業發展的各位投資者和建設者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周口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十一五”時期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提高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我們深刻體會到: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開放開明,打破思想禁錮,轉變思維方式,使工作不斷有新突破、實踐不斷有新創造、發展不斷有新跨越;二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遵循經濟規律,尊重民眾意願,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三是必須堅持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緊貼民心、把握和諧穩定重心的工作布局,整體推進不偏頗;四是必須堅持推進“三化”相互促進、同步發展,持續探索走好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五是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把改善民生作為三者的重要結合點,千方百計加快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盡心盡力改善民生;六是必須堅持狠抓作風建設不放鬆,營造不埋怨、不爭論、不折騰,和諧向上、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部分經濟指標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基本市情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加快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經濟發展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縮小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難度增大。二是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經濟成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低;工業經濟總量小,主導作用不突出;投資不足,具有牽動力和支撐力的大項目少;城鎮化水平低,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抗災減災能力較弱,農業穩定增長和農民持續增收基礎不牢。三是保障改善民生任務繁重。人均發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務水平低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與人民民眾過上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還有一定差距。事關民生的城鄉基礎設施落後,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高,歷史欠賬較多。四是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些部門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作風不實,執行力不強;一些幹部思想解放不夠,服務意識淡漠,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幹部以權謀私、奢侈浪費等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發展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周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實現追趕跨越發展的加速時期,是縮小發展差距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周口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全面建設農業現代化的新階段。這一時期,面臨的挑戰很多,但機遇大於挑戰。一是政策機遇。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大支持扶持“三農”力度,統籌城鄉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對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有利於我們爭取政策支持。二是產業轉移機遇。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和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有助於我們藉助外力、提升發展層次。三是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機遇。國家啟動“十二五”規劃、促進中部崛起,我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有利於我們加快“三化”進程、提高區域競爭力。四是自身基礎條件機遇。經過“十一五”的發展,我們初步探索出了符合周口實際的發展思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體制機制,形成了心無旁騖抓發展、集中精力搞建設的幹事創業氛圍,凝聚起加快追趕跨越的強大合力。我們必須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目標紮實邁進。

根據市委二屆十次全會精神,“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遵循經濟規律,尊重民眾意願,著力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是:“一高一低、快追趕、惠民生”,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居民收入明顯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明顯推進,不斷縮小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到2015年,力爭實現“兩個突破、三個提升”,即經濟總量突破19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70億元;實現城鎮化率的快速提升,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實現工業整體實力的快速提升,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左右;實現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必須把握好五個方面,突出四項重點工作。

五個方面:一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一切從實際出發,統籌各項事業、各項工作、各方力量,推動“三化同步”,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高質量、優結構、可持續、惠民生”的方向,加快經濟結構最佳化調整,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發展;三是以投資拉動、項目帶動為抓手,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成長的第一啟動力作用,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轉化為具體項目,謀劃一批事關發展全局、經濟效益好、支撐能力強的重大項目,以項目帶動要素聚集、帶動發展提升;四是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供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保障;五是以富民強市為中心任務,從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激發人民民眾發展的積極性,形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實現富民與強市的有機統一。

四項重點工作:一是著力發揮好糧食生產的重要支撐作用,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二是著力發展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主導產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三是著力統籌好城鄉發展,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四是著力保障和改善好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周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各位代表,“十二五”規劃已經開啟,我們面臨的任務繁重而艱巨,肩負的使命偉大而光榮。儘管前進的道路不會平坦,但任何困難都動搖不了我們加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將抓住一切機遇,積極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努力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讓周口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2011年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為“十二五”開好頭、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八屆十一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二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富民強市為中心任務,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目的,推進“三化”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各項工作新突破,確保實現“十二五”發展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出口增長2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城鎮新增就業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圍繞上述要求和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項目帶動不動搖,在增強發展後勁上實現新突破

今年我市在完成國家、省定投資項目的同時,篩選了10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22.5億元。在整體推進的同時,突出抓好事關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支撐和帶動作用的“雙十五工程”等重點項目。

――突出抓好15項重點工業項目。15項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62.4億元,今年投資32.48億元。

1.總投資11.68億元,今年投資3億元,開工建設沈丘金絲猴集團食品加工項目;

2.總投資4.67億元,今年投資2.7億元,開工建設鹿邑宋河酒業產業升級項目;

3.總投資2.6億元,今年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鄲城金丹乳酸公司乳酸鈉生產及L乳酸機電一體化項目;

4.總投資2億元,今年投資1.5億元,開工建設川匯區台南製衣年產160萬件服裝項目;

5.總投資1.5億元,今年投資1.1億元,開工建設扶溝日神服飾年加工50萬件羊絨衫項目;

6.總投資6億元,今年投資2億元,繼續建設商水萬果園農產品深加工項目;

7.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1.5億元,繼續建設川匯區長城門業“雙百萬工程”項目;

8.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1.5億元,繼續建設項城市紡織有限公司25萬錠紡織項目;

9.總投資2.04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繼續建設開發區科信電纜碳纖維複合芯導線項目;

10.總投資5.4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3億元,建成鹿邑輔仁藥業年產150億片(粒/袋)固體口服液項目;

11.總投資5.06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3.06億元,建成開發區大河林業中、高密度纖維板項目;

12.總投資4.3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3.3億元,建成太康萬利源棉業20萬錠精紡項目;

13.總投資4.25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3.02億元,建成鄲城晉鑫化工年產25萬噸合成氨項目;

14.總投資2.9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7億元,建成大用集團西華分公司肉雞屠宰及飼料加工項目;

15.總投資3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5億元,建成淮陽平康電氣高壓電氣設備生產項目。

――突出抓好15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15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59.84億元,今年投資15.59億元。

1.總投資3.6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開工建設S210永登高速至鄲城段升級改造工程;

2.總投資2.68億元,今年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周口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

3.總投資1.44億元,今年投資8000萬元,開工建設周口市火車站廣場及配套路網工程;

4.總投資1.1億元,今年投資3000萬元,開工建設周口市東新區中學項目;

5.總投資1.08億元,今年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G311線扶溝方莊至李堂段;

6.總投資8900萬元,今年投資5500萬元,開工建設周口市八一路沙潁河橋工程;

7.總投資8000萬元,今年投資4000萬元,開工建設周口市綜合客運總站項目;

8.總投資5800萬元,今年投資2900萬元,開工建設周口市第六人民醫院項目;

9.總投資2.78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繼續建設周口市體育場項目;

10.總投資1.15億元,今年投資2800萬元,繼續建設周口市中心醫院門診樓項目;

11.總投資1.1億元,今年投資5000萬元,繼續建設周口廣播電視多功能發射塔項目;

12.總投資34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4億元,建成漯阜鐵路(周口段)電氣化改造項目;

13.總投資4.77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26億元,建成渦河(周口段)航運開發一期項目;

14.總投資3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3億元,建成周口市黃淮物流農產品批發大市場項目;

15.總投資8760萬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7260萬元,建成周口市婦女兒童醫院項目。

對於進入市級的重點項目,尤其是進入“雙十五工程”的項目,給予優先扶持,強化環境保障。繼續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條龍服務”的推進機制,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二)堅持優先發展工業不動搖,在壯大工業經濟實力上實現新突破

突出工業主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提高工業經濟質量效益,力爭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利潤增長15%以上。

培育壯大支柱產業。以調整、最佳化和提高為方向,以研發、創新和增值為重點,做大做強三大支柱產業,促進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延伸。食品加工業以發展高附加值的品牌食品為重點,扶持蓮花味素、志元食品、金絲猴集團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快大用邦傑西華分公司3萬噸熟食、金農實業黃花菜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延伸益海糧油、五得利麵粉等企業產業鏈條,打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中心。紡織服裝業積極推進粵興紡織高檔優質紗、德生服飾高檔面料印染、宏星製衣等項目建設,引導鑫達、中方、昌茂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發揮企業規模效益,提升紡織服裝生產規模和產業競爭力。醫藥化工業鼓勵引導龍都藥業、帥克藥業、四方藥業等企業,進一步增強自主研發能力,加快新型藥品研製。以所望化妝、金丹乳酸等企業為龍頭,大力培育日用化工產業。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以科信電纜、陽光電纜、久通電纜為重點,大力發展通信電纜產業,儘快形成在國內有影響的電纜生產基地。充分利用省政府確定我市為生物科技生產基地機遇,以輔仁藥業、遠東農藥和其它生物科技企業為重點,加大科技投入,推動生物科技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以銀豐塑膠、龍源紙業、迪冉紙業為依託,大力發展彩印包裝產業。

扶優扶強骨幹企業。支持30戶重點企業和10戶高成長性企業與國內外500強、同行業100強聯姻結親,吸納優勢資源,實現規模擴張。鼓勵益海糧油、財鑫集團、輔仁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兼併困難企業,推進關聯產業、上下游企業融合重組,爭取新增一批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

全力抓好產業集聚區建設。全面啟動港口及綜合物流集聚區建設,進一步加快11個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集聚區道路、供排水等基礎設施與區外設施互通對接,同步規劃建設生活服務設施,為人口有序流動和企業後勤保障創造更加有利條件。在加快集聚區現有項目建設的同時,著力引進一批對特色主導產業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提升產業集聚效應。今年每個產業集聚區都要有2~3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11個產業集聚區要完成各類投資180億元以上。

深化企業服務。密切關注巨觀經濟運行環境變化,加強對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和主要產品的市場監測分析,努力化解經濟運行中的不利因素。搞好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調度,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建立完善政策導向、市場開拓、融資服務、困難企業幫扶等長效服務機制,市、縣聯合抓好100家重點企業,實施年度動態管理。加大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對接力度,搭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合作平台,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積極擴大融資規模,提升資本市場融資能力,滿足企業資金需求。支持金丹公司等企業上市,鼓勵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融資,逐步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三)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在“兩區一體系”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我市實際,重點抓好糧食生產核心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建設農業現代化,為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供堅實基礎。

抓好糧食生產核心示範區建設。圍繞“十二五”末全市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65億斤目標,大力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從今年起,每年建設20萬畝高產穩產田,改造26萬畝中低產田。抓住國家加大水利投資機遇,多渠道增加投入,大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組織實施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繼續搞好槐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完善農田灌排體系;完成重點平原窪地利用外資項目和白溝河、新蔡河、老渦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夯實農業穩產增產基礎。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在抓好全市38個小麥、28個玉米萬畝高產創建示範區的基礎上,每個縣市建設3個以鄉鎮為單位整建制糧食高產示範區,輻射帶動全市糧食均衡增產。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力爭今年糧食總產突破145億斤。

抓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堅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積極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機技術推廣,新增各類大中型農業機械2000台、農機總動力30萬千瓦。繼續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不斷改善農村電網現狀。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套用,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繼續開展服務糧食生產科技行動。大力實施陽光工程等項目,建立一批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加快提升農業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著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勞務經濟。積極探索建立農產品精深加工集聚區,實現農產品轉化增值。著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努力提高種植效益。在扶溝辦好河南省第四屆蔬菜雙交會,提高周口蔬菜知名度。強力推進畜牧業發展。力爭年出欄家禽突破1億隻、出欄生豬達到600萬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實施“50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進一步培強做大龍頭企業。實施“50個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工程”,保障企業原料供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力爭達到3500家。開展示範區試點工作。借鑑西華龍池頭村萬畝高產示範方建設模式,引導各縣市區強化資源合理配置,整合涉農資金,用於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各縣市區結合自身農業基礎和產業優勢,認真謀劃建立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形成“一縣一品”、“一縣一特色”,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抓好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力爭年內在全市建立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務機構,努力提升關鍵生產環節的專業化統一技術服務能力。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縣兩級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機構,以及鄉鎮動物疫病防檢中心。加快農業信息體系建設,著力構建以市、縣農業信息部門為龍頭,鄉鎮信息服務站為樞紐,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種養大戶和農村信息服務站為節點的工作體系,不斷提高信息服務“三農”水平。

抓好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力度。繼續推進新農村“111”工程,抓好10個示範鄉鎮和100個示範村建設。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做好扶貧開發、飲水安全、農村道路建設、林業生態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各項基礎性工作。實施150個貧困村整體推進扶貧,幫助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解決60萬農村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繼續實施“鄉鄉聯、縣縣暢”工程,改造農村公路400公里、危橋26座。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新增農村戶用沼氣和大中型養殖場沼氣建設任務。

(四)堅持推進城鎮化進程不動搖,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實施城鄉建設三年大提升行動計畫,加快形成中心城區、縣城、重點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四個層次的城鎮化體系。強化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城市對區域經濟的聚集能力和輻射能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按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市形象明顯改善、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的要求,在培育產業、完善功能、加強管理、提升品位上下工夫,繼續修編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努力推進中心城市科學發展。大力培育城市產業。認真研究中心城區產業經濟發展規律,制定鼓勵支持中心城區二三產業發展政策,落實好《關於加快周口中心城區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從服務、環境、政策、機制等各個方面入手,全力扶持中心城區二三產業發展壯大。積極推進“三區”協調聯動發展。做大做強開發區。按照打造中心城區工業基地、集聚城市產業要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力度。加快利傑玻璃、奇美電子等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產。啟動企業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完成高新科技園區現代標準化廠房建設任務,為企業入駐提供條件。加快建設東新區。以區劃調整為契機,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紮實推進移動公司、河南建業等單位項目建設,爭取儘快出形象、聚人氣、顯亮點。年內開工建設文昌大道慢車道延伸線、師院路和流沙河改造工程,建成平安路、光明路等5條道路。改造提升老城區。加大老城區芙蓉路、育新街等道路改造力度。完成36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打通部分街道斷頭路,亮化、綠化、美化小街小巷,努力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加強城市供水、供電、通訊、燃氣、公廁、公交等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生產生活要素保障能力。加強城市管理。繼續開展“兩違”綜合整治活動。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創新城市管理機制,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嚴格考評,努力創建宜居生態城市。加快中心城區社區建設,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和小街小巷環境治理,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加強城鎮交通、通訊、供水、供氣、供電和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堅持把縣城和小城鎮建設與市場建設、產業集聚發展結合起來,增強城鎮綜合經濟實力和輻射力,引導人口向城鎮發展、產業向集聚區集中,以人口和產業集聚帶動縣城規模擴大和中心城鎮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格局。

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堅持規劃先行、就業為本、民眾自願、量力而行的原則,加強政策引導,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加快城市建成區內城中村改造步伐,實施中心城區沙北濱河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60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產業集聚區、城市新區和中心城市近郊區的村莊,率先建設新型農村社區。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導縣市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依託本地資源條件和現有基礎,採取加快工業發展、擴大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建設、壯大民營經濟、創新體制機制五項舉措,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培育縣域經濟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不斷提升各縣市在全省整體排名中的位次。從政策、信息、資金、人才等各個方面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在工業發展和產業集聚區建設上,幫助各縣市解決發展規劃、用地指標、融資平台建設等方面的問題。

(五)堅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動搖,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立足資源、區位優勢,把加快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繼續加強與省科技廳的工作會商,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切實抓好亞華玻璃技術改造等80個技改項目,推動產業、產品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強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建設,力爭創建省級企業研發中心5個、市級企業研發中心20個。加快省鞋製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河南周口特種設備能效測試中心等建設,強化質量監管。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力爭年內新增河南省名牌產品5個。深入開展質量興市活動,創建國家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1個、國家級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1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培育市長質量獎企業5家。

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對氨氮排放量較大行業的治理力度,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繼續實施八大節能工程,淘汰高耗能設備。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節水型社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管網配套建設,確保平均運行負荷達到80%以上。積極推進林業生態市和國家現代林業示範市建設,完成植樹2800萬株任務。每個縣市區抓好1個生態鄉鎮和5個生態村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活動,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節約制度,確保國土資源有效保護、有序開發。

加快發展服務業。改造提升餐飲、商貿等傳統服務業,規範發展商務、金融、商業保險、專利代理、會計、評估、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教育培訓、保健健身、家政代理等新興服務業。進一步抓好重點物流項目,不斷提高我市現代物流業水平,打造豫東南商貿流通產業中心。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落實“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優惠政策,活躍農村商貿市場,擴大農村消費。

(六)堅持建設文化強市不動搖,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充分發揮周口文化底蘊深厚、地域特色鮮明的優勢,大力弘揚伏羲文化和老子道家文化,認真謀劃和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促進文化與旅遊的融合。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全面落實文化惠民工程,繼續實施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地面數位電視“村村通”等工程,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達標建設,提升基層文化設施水平。進一步打造公益性文化品牌“周末一元劇場”。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爭取將第二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擴大到中部六省。加大監管力度,繁榮文化市場。加快完善市文化藝術中心內部功能,年內投入使用。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落實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網路服務、廣告會展、文化創意等新興文化產業,支持文化娛樂、藝術培訓等社會文化產業發展。整合書畫經營、雜技培訓與演出等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集群,建設周口關帝廟文化產品經營示範區。推進淮陽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舉辦第五屆龍湖荷花節。

著力發展旅遊業。夯實羲皇故都國家5A級景區創建基礎,完成淮陽國家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創建任務。切實抓好老子故里、伏羲太昊陵2個國家4A級景區,關帝廟、吉鴻昌將軍紀念館2個國家3A級景區,以及女媧城、袁世凱故居、中原民俗園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景區內涵和品位。完善服務功能,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

(七)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在破解制約發展瓶頸和難題上實現新突破

認真研究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

全面深化各項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完成機關直屬企業脫鉤改制,推進政府投資評審、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體制改革。支持稅務部門征管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推進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工作。加快縣、鄉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建設,2/3的鄉鎮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力爭全市規範性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50萬畝。建立健全林業經濟合作組織和林木產權交易平台,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鼓勵民營資本創辦非營利性醫院,建立健全覆蓋全市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積極穩妥推進商貿、物資、交通、文化、教育、水利等行業改革。支持金融部門改革,鼓勵金融部門向產業集聚區、農村延伸服務機構。

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利用大招商活動的綜合、集聚效應和小分隊招商、駐地招商的靈活性,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戰略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引進一批大項目。依託現有外商投資企業,推動以商招商,引進外商投資開發新項目或鼓勵企業增資擴股。注重招商引資質量,重點選擇有一定產業基礎、高成長性的行業,積極引進一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的項目。實施“招行引資”戰略,爭取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進駐周口,依法開展業務。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水利等領域開放步伐,吸引更多境內外資金進入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參與城鎮化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

積極擴大外貿出口。緊緊抓住省政府確定我市為“河南省製鞋產業出口基地”機遇,以大招商、大開放、促大發展活動為契機,大力引進投資規模大、出口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落戶我市,著力培育一批出口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增強出口後勁。認真落實重點進出口企業聯繫制度,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保持進出口持續穩定增長。

(八)堅持改善民生不動搖,在和諧周口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進一步加大投入,繼續實施好“十項民生工程”,扎紮實實為民眾辦實事、解難事。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再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扶持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援助,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力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

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農村五保戶供養、優撫對象和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在上年人均基礎上再提高10%左右。總結推廣扶溝、項城新農保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新農保試點範圍。切實解決好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問題。完善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現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即時結算和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市級統籌。提高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全面實行新農合就地直補和居民醫保門診統籌,擴大新農合門診統籌試點。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健全臨時救助機制。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8470套49萬平方米,逐步緩解困難群體住房難問題。

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組織好文化、科技、法律、衛生“四下鄉”和科技、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力爭創建5個國家科普示範縣(市),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認真落實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及《周口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加大教育投入,重點解決好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中心城區“大班額”和入學難問題。最佳化資源配置,推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市職業教育園區、縣職業教育中心和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學水平。積極實施《周口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抓好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啟動全市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國家“健康快車”周口行白內障復明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共同發展。創新計生家庭獎勵機制,穩定低生育水平,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繼續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完成第二輪續志任務。

努力提高全民文明素質。深入開展公民素質教育,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塑造誠信周口、文明周口、禮儀周口的良好形象。開展創建文明縣城、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活動,不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積極創建衛生城市。大力推進“清潔家園行動”和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衛生戶創評活動,繼續深化文明單位結對幫扶和城鄉共建工作,著力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水平。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活動場所建設,進一步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積極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志願服務活動,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良好社會風氣。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紮實推進平安周口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眾工作,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建立完善矛盾調處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發生。加強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公民特別是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繼續開展“安全周口”創建活動,加強煙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的監管,有效防範各類事故發生。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和食鹽安全監管,保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大力加強民族宗教工作,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關心、支持駐周解放軍、武警消防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參政議政作用,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開展工作。繼續做好審計、統計、海關、物價、氣象、地震、人防、外事、僑務等工作,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需要政府有更大的作為,需要政府工作人員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們將繼續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按照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要求,完善規則,建章立制,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建設學習型政府。堅持學習與思考並重、學習與工作一體,採取行政學院培訓等多種形式,有計畫、有針對性地開展公務員培訓工作,大力營造重視學習、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駕馭市場經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密切關注形勢變化,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加強對外溝通聯繫,深入掌握基層動態,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切實將各級的利好政策、各地的經驗做法、各方的先進理念與我市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思路、舉措和行動,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措施更加務實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