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具體內容
一、2009年工作回顧
——經濟總量躍上新台階。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1111.7億元,增長12%,高於全省平均增幅1.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9.4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83.6億元,增長1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8.7億元,增長17.6%。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縮小了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糧食總產143.3億斤,增長1.5%,總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1位,連續6年豐產豐收,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市。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7.4億元,增長17.7%,高於全省平均增幅3.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24.5億元,增長27.4%,質量效益明顯好轉。工業投資255億元,增長37.5%,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財政收支大幅增長。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9億元,增長21.1%。其中,市本級一般預算收入7.9億元,增長24.9%。稅收收入21.2億元,增長18.7%。其中,市本級稅收收入5.6億元,增長19.6%。上述4項指標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64.1億元,增長27.4%,支出總量居全省第4位。
——金融運行態勢良好。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92.5億元,較年初增加128.8億元,增長19.4%;各項貸款餘額499.8億元,較年初增加104.6億元,增長26.5%,成為全省貸款增量過百億的8個市之一。
——市場貿易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3.6億元,增長20.2%,增幅居全省第2位。外貿進出口總額3.2億美元,其中出口1.37億美元,增長11.5%,是全省5個實現增長的省轄市之一。
——民生得到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5%,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07.8元,分別實際增長10.9%和8.1%。就醫、就學、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平安周口建設成效明顯,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優秀單位。
一年來,我們突出抓了以下重點工作:
(一)堅持項目帶動增後勁。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不動搖,緊緊圍繞中央新增投資項目、省重點項目、市100個重點項目和“雙十五工程”,最佳化項目建設環境,完善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和聯審聯批制度,開展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推進投融資平台建設,保持了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持續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0.6億元,增長29.2%,高於省定目標9.2個百分點。爭取中央新增1000億元、1300億元、700億元資金項目572個,完成投資23.3億元,項目開工率和地方財政配套資金落實率均為百分之百,居全省先進行列。爭取中央新增800億元資金項目77個,完成投資6193.6萬元,達到了序時進度要求;列入省“8511”項目13個、總投資67.2億元,“1074”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44個、總投資76.6億元,均完成了年度投資計畫,被省政府表彰為投資目標完成先進單位;100個市重點項目投資73.2億元,基本完成年度建設任務。“雙十五工程”中的漯阜鐵路(周口段)電氣化改造、雨潤集團3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等項目進展順利;益海糧油日榨油1000噸生產線、亞華汽車安全玻璃生產線、財鑫多元醇生產線、裕達公司豆製品加工等項目竣工投產。沙潁河、渦河近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順利通過國家淮委會驗收。
(二)堅持抓好“三農”強基礎。面對歷史罕見的冬春連旱等自然災害,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投資8.9億元,改造中低產田24.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工程項目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8萬畝,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實現了豐產豐收,糧食總產分別占全省和全國的13.3%和1.4%,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新的貢獻。淮陽、鹿邑、太康、商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項城、西華、鄲城、沈丘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繼續深入開展“畜牧業發展推進年”活動,發展大中型規模養殖場區1248個,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8.4%、14.2%和16.5%。紮實推進林業生態市建設,我市被命名為“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和“綠化模範城市”,全年實現林業總產值61.8億元,增長20%。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新改建農村公路1662公里;新增戶用沼氣8萬戶;新建改造農家店1700多家;解決44.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農民健身工程286個;新完成15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任務,解決和鞏固溫飽貧困人口20萬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433家,總量居全省第2位。農村土地流轉92.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6%。全面實施“111”工程,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實現良好開端。
(三)堅持服務企業上水平。建立“企業服務年”聯席辦公制度和市縣領導定點聯繫幫扶100家企業制度,累計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422個。積極組織銀企對接,幫助企業融資170.5億元。強化產銷銜接,積極開拓市場,加大對困難行業和企業的幫扶力度,企業活力顯著增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7家,總數達到970家。全部工業增加值429.5億元,增長12.3%;工業用電量23.4億千瓦時,增長10%。8家企業榮獲“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稱號,9家企業榮獲“河南省高成長型民營企業”稱號。
(四)堅持擴容提質抓城建。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完成中心城區港口物流園區、沙南老城區的控制性規劃,以及9個縣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省下達的鄉鎮、村莊規劃任務。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94.1億元,增長30.4%,高於省定目標7.4個百分點。城鎮建成區面積新增1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新增2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29.49%,提高1.84個百分點。繼續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開工建設或拓寬改造東新區周口大道、文昌大道、天一路等8條道路,完成市體育館、科技館、文化藝術中心主體工程,周口衛校新校區、科技職業學院新校區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開發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一批項目入駐開工,承載能力和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穩步實施老城區改造,建設路賈魯河橋建成通車。改造供水低壓區14處,新打深水井20眼,新增供水能力3.6萬噸。硬化小街小巷191條,亮化主次幹道7條,完成西大街低洼區除澇改造,建成6座垃圾中轉站和12座公廁,新增天然氣用戶1.2萬戶,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中心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市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紮實推進縣城和小城鎮建設,84個建制鎮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全部完成。城鎮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明顯提升。
(五)堅持轉變方式謀發展。充分利用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紮實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採取政府主導、社會投資、市場運作等多種方式,融資10億元信貸資金,用於支持產業集聚區建設。11個產業集聚區規劃全部通過省政府評審,累計投資96億元,新開工項目122個,投產項目56個,建成區面積37.7平方公里,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戰略重組。實施3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加強。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7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高新技術企業,金丹乳酸企業技術中心升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合併、兼併等方式,25家企業與國內知名企業實施了重組,45家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
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全市新增私營企業1964戶、個體工商戶1.8萬戶。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達到60.6%,高於省定目標0.6個百分點。加快發展服務業。在鞏固提升商貿、餐飲、娛樂、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的同時,加快文化旅遊、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全年旅遊人數920萬人次,增長20.7%;實現綜合性收入42.3億元,增長21.7%。我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淮陽龍湖被確定為國家濕地公園。保險行業保費收入41.5億元,增長39.8%,居全省第4位;理賠7.8億元,增長21.2%,居全省第7位。黃淮農產品物流大市場等現代物流項目開工建設。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關停小火電23.2萬千瓦,更換節能燈具7.6萬台。境內6條出境河流水質斷面COD平均達標率為96.5%,氨氮平均達標率為76%,達到了省定目標要求;COD新增削減量7040噸,超額完成任務。二氧化硫新增削減量3500噸,提前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
(六)堅持改革創新增活力。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扶持金融業發展,出台《關於支持我市金融業發展的意見》,設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國有控股銀行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市城市信用社成功過渡為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積極搭建投融資平台,組建市綜合投資公司、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等5大投資公司,融資能力不斷提高;組建中小企業擔保公司21家,融資擔保體系初步形成。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完成淮陽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總體規劃編制,組建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文化旅遊產業擔保中心,融資32.6億元用於項目開發建設。全面創新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惠民新模式,電影《胡辣湯》、《太昊陵》正式開拍,“周末一元劇場”公益性文化品牌被中宣部向全國推廣。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直14個職能部門成立行政審批科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初步構建了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新機制。順利啟動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人事制度等各項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和方式,有針對性地搞好產業和項目對接,累計新增省外資金項目249個,實際到位資金151.9億元,增長21.6%。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增長7.2%。我市被省政府表彰為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
(七)堅持改善民生促和諧。用於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81.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49.7%,事關民生的“十大實事”和中心城區10件實事全部完成。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實施“萬人創業計畫”,落實創業引導資金1598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億元,帶動8.7萬人就業。實施“陽光工程”等培訓計畫,培訓農村勞動力10.1萬人,新增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9.9萬人。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均有所增加。扶溝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成效明顯,16周歲以上農村居民參保率90%以上,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前完成國家3年內農村居民全覆蓋目標,沈丘縣在上海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域外新農合定點醫院。積極緩解困難群體住房難題,開工建設中心城區12萬平方米、縣(市)8.6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成川匯區社會保障性住房629套、廉租住房283套,補貼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租金285萬元。關心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為5.3萬城市低保戶和23.4萬農村低保戶分別發放低保金2.2億元和2.9億元,向城市低保民眾發放價格補貼150萬元。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募集資金3974.7萬元用於扶貧濟困。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全市高招上線率突破50%,被清華、北大錄取37人,創歷史新高。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升,沈丘籍運動員張志磊在全國十一屆運動會上獲得拳擊男子+91公斤級冠軍。繁榮文化藝術事業,建設3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60個農家書屋,新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5個縣級支中心和1288個村級基層點,送戲下鄉演出2941場,為農村公益放映電影5.7萬場;《都市長虹》、《雲錦人家》等一批優秀劇目獲省級優秀成果獎。積極改善民眾醫療衛生條件,建設標準化衛生室1500個,改造鄉鎮衛生院39個,市中醫院榮升三級甲等中醫院。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愛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防控工作成效顯著。積極開展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市”活動,為2.5萬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免費手術。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15%。,項城市、鹿邑縣榮獲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我市被評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優秀城市。紮實有效開展“家電下鄉工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和財政補貼兌付均居全省前列。審計、監察、統計、物價、氣象、人防、檔案、史志、廣播電視、外事僑務、愛國衛生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援助四川省江油市大堰鄉、西屏鄉恢復重建工作進展順利。
(八)堅持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保穩定。深入開展“全民共鑄誠信”活動。積極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38個單位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推進新聞出版業健康發展,“掃黃打非”鬥爭取得新成效。“五五”普法深入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成效顯著。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8件、政協委員提案405件。密切聯繫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行政複議法等法律法規,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紮實推進。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活動,吉鴻昌將軍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我市及鹿邑縣、沈丘縣、西華縣被命名為省級雙擁模範城(縣),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我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沈丘縣、淮陽縣分別被國務院和省政府表彰為全國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縣。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6.5%、28.9%。精心組織開展嚴打整治鬥爭,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人民民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建立健全應急機制,認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各位代表,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呈現出追趕跨越的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這是全市上下和衷共濟、共克時艱的結果,凝聚著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離退休老同志、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司法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向駐周單位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儘管我們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就總體發展水平而言,周口依然處於全省落後位置,我市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人均發展水平低的現狀還沒有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不高,工業主導作用不強,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結構調整難度較大。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拼搶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對事關全局的工作和重點項目謀劃不夠,抓具體、抓深入的措施不力,項目儲備不足,前期工作和基礎性工作不紮實,個別項目建設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三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高,事關民生的城鄉基礎設施落後,歷史欠賬較多,民生改善任務繁重。四是有些政府部門存在著思想解放不夠、行政效率不高、工作落實不力等問題;個別工作人員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
各位代表,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鞏固經濟回升基礎、謀劃“十二五”發展、加快追趕跨越的關鍵之年。我們既面臨重大機遇,又面對嚴峻挑戰。我們要正確認清形勢,堅定必勝信心,自覺、準確地把握好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趨利避害,打破常規,積極作為,奮力趕超,努力譜寫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各項決策部署,按照“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和諧穩定為重心,以項目建設和民生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和開放帶動戰略,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保穩定,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出口總額增長1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38%和1.7%;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各位代表,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做好政府工作,需要著力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遵循發展規律,貫徹市委要求,尊重民眾意願,防止大轟大嗡、大起大落,不走彎路,始終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二是必須堅持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不動搖,把保增長與調結構、促轉型結合起來,努力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必須堅持項目帶動不動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項目帶動“三化”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後勁;四是必須堅持品牌帶動不動搖,強化品牌意識,注重品牌創建,做大做強工業品牌,培育壯大勞務品牌,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效應;五是必須堅持創新帶動不動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六是必須堅持服務帶動不動搖,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少提口號、多乾實事,說到做到、說好做好;七是必須堅持改善民生不動搖,以人為本、重在為民,認真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各位代表,周口還是一個欠發達地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追趕跨越的任務十分繁重。如果我們稍有懈怠,就會錯失良機、落於人後。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使命意識、機遇意識和競爭意識,萬眾一心、團結拼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新思維、新思路、新舉措謀求工作新突破。雖然前進道路充滿坎坷,但實踐將會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改變不了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任何危機挑戰都阻擋不了我們加快追趕跨越的堅定步伐。
三、千方百計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保持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必須統籌謀劃,重點突破,緊緊抓住牽動全局的重點工作,強力推進。
(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保持投資較快增長
今年我市圍繞國家和省投資重點,篩選建設項目100個,總投資227億元。在整體推進的同時,突出抓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支撐和帶動作用的“雙十五工程”。
——突出抓好15項重點工業項目。15項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69.46億元,今年投資30.73億元。
1.總投資3億元,今年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金丹乳酸年產10萬噸高品質乳酸項目;
2.總投資2.1億元,今年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輔仁藥業年產150億粒(片)固體藥項目;
3.總投資1.8億元,今年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泓宇紡織項目;
4.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開工建設長城門業年產200萬樘防盜門項目;
5.總投資1.9億元,今年投資1.1億元,開工建設平康電氣系列高壓電氣設備項目;
6.總投資1.5億元,今年投資8000萬元,開工建設華豐網業高強多層造紙網項目;
7.總投資27億元,今年投資2億元,繼續建設隆達熱電廠2×30萬千瓦機組項目;
8.總投資8億元,今年投資4億元,繼續建設大用集團西華分公司肉雞產業化項目;
9.總投資2.5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繼續建設佳利達紡織項目;
10.總投資2億元,今年投資1億元,繼續建設蜀中製藥技改擴建項目;
11.總投資5.6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5.12億元,建成宏億木業中高密度纖維板項目;
12.總投資4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2.8億元,建成景鵬肉類加工項目;
13.總投資2.56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86億元,建成龍源紙業三期工程;
14.總投資2.3億元,今年完成剩餘投資1.5億元,建成通泰紡織10萬紗錠項目;
15.總投資1.7億元,完成剩餘投資1.65億元,建成豫人木業高密度纖維板擴建項目。
——突出抓好15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15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61.9億元,投資32.07億元。
1.總投資8.79億元,投資4億元,開工建設鄲城至淮陽一級公路改建項目;
2.總投資1.4億元,投資4600萬元,開工建設市幼兒師範學校;
3.總投資1.15億元,投資2000萬元,開工建設市中心醫院門診樓;
4.總投資1.1億元,投資6800萬元,開工建設市廣播電視多功能發射塔;
5.總投資3615萬元,完成全部投資,開工並建成市東新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
6.總投資34億元,投資20億元,繼續建設漯阜鐵路(周口段)電氣化改造項目;
7.總投資4.77億元,投資1億元,繼續建設渦河(周口段)航運開發一期項目;
8.總投資9000萬元,投資6000萬元,繼續建設市體育場;
9.總投資9500萬元,投資5000萬元,繼續建設市科技職業學院新校區;
10.總投資1.99億元,完成剩餘投資7952萬元,建成市沙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項目;
11.總投資1.8億元,完成剩餘投資5000萬元,建成周口大道拓寬改造工程項目;
12.總投資1.7億元,完成剩餘投資1.4億元,建成市五一路改造工程項目;
13.總投資1.22億元,完成剩餘投資3200萬元,建成大慶路橋改造工程項目;
14.總投資1.21億元,完成剩餘投資6900萬元,建成周口衛校新校區;
15.總投資5629萬元,完成全部投資,建成市人民路改造工程項目。
“雙十五工程”是政府推進項目建設的重要抓手,市里將出台具體扶持政策,有關縣市區和政府工作部門要在用地、融資、用電等要素供給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嚴格項目責任,最佳化建設環境,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二)強力推進工業發展,提升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
加大企業服務幫扶力度,把產業做大、企業做強和品牌做優結合起來,加快構建優勢突出、富有競爭力的工業主導產業體系,加速推進工業經濟向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發展。
實施“企業服務行動計畫”。進一步完善“領導分包制”、“現場辦公”、“一企一策”、“銀企對接”等做法,將服務重點轉向促進轉型升級、戰略重組和開拓市場等方面,切實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謀出路、促發展。建立健全政策導向、市場開拓、融資服務、困難企業幫扶等長效機制,提高行政效能,推動企業服務工作常態化。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強對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和主要產品的市場監測分析,堅持月度運行監測與季度分析制度,做好分析、研判、預測和預警,及時出台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保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培育和壯大骨幹企業。以編制“十二五”規劃為契機,完善工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骨幹企業和支柱產業發展目標和措施。支持30戶重點企業和10戶高成長性企業與國內外500強、同行業100強聯姻結親,吸納優勢資源,實現規模擴張。鼓勵益海糧油、財鑫集團、輔仁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兼併困難企業,推進關聯產業、上下游企業融合重組,力爭完成10家以上企業聯合重組,爭取新增一批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繼續抓好企業上市培育,支持金丹乳酸、金絲猴集團等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同時,鼓勵支持中小企業走小而專、小而精道路,指導幫助中小企業改進工藝裝備,淘汰落後產能,搞好科技創新,最佳化產品結構,實現上檔升級,爭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家,形成以大型企業為龍頭、骨幹企業為支撐、中小企業為基礎,主導產業突出、關聯產業互補的發展格局。
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我市《關於加快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的意見》,積極整合資源、提升功能、強化特色、增強競爭力。繼續完善並實施11個產業集聚區各項規劃,加快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健全產業集聚區投融資、中小企業擔保、土地開發整理等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全年力爭完成各類投資150億元。積極培育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和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鞏固發展電力、機械、化工等基礎產業和網業、尾毛等特色產業。設立園區內企業專項扶持資金,實行重大項目優惠政策,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園區組裝步伐,每個產業集聚區力爭新上億元以上項目2-3個,儘快形成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特色主導產業突出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落實自主創新體系建設規劃,積極實施“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工程”,鼓勵天豫經貿、金丹乳酸、華豐網業等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繼續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鄭州大學等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自主創新平台建設,力爭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實施“質量興市”戰略,落實好市長質量獎勵制度。推動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強品牌培育,爭取新增省名牌5個、著名商標10個,進一步提升工業產品的知名度。
(三)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強化對“三農”的支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進一步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積極組織實施《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和省“糧食穩產保收行動計畫”,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大力最佳化品種結構,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45億斤左右。抓好大型商品糧基地和土地整理與復墾開發等項目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和高產示範,搞好農業科技創新,重點抓好小麥、玉米、大豆等“高產創建萬畝示範區”,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加強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投資2億元用於病險涵閘除險加固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抓好沈丘槐店灌區節水改造續建和平原窪地治理工程,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實施中低產田改造項目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工程項目4萬畝。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繼續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強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工作,提高農業應對極端天氣氣候能力。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調整結構壯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無公害農業、品牌農業和觀光休閒農業,穩定發展棉花、油料、食用菌、優質特色蔬菜等經濟作物,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繼續開展“畜牧業發展推進年”活動,依託大用邦傑、陳州華英、雨潤集團、志元食品、金絲猴集團等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和標準化生產,新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180個以上。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進一步提高疫病監測防控能力。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全農產品銷售網路,打造周口農產品品牌。推廣“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重點抓好“50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5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工程”和“50家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工程”,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力爭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220家。
拓寬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創辦“短平快”增收項目,通過股份合作參與興辦農業資源開發及二三產業項目。堅持就地轉移、異地輸出與自主創業一起抓,發揮各類中介組織和經紀人作用,分門別類搞好技能培訓和配套服務,提高農民工組織化程度,實現勞務輸出280萬人次,增加農民非農收入。建立嚴格規範的直補渠道,確保各類農業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有效控制農資價格,繼續清理涉農收費,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嚴防農民負擔反彈。
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實施“111”工程,重點抓好20個省級示範性中心村建設,每個縣市區開工建設或建成1-2個新型農村住宅社區。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解決28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省定沼氣建設任務。推進農村骨幹路網建設,實施“鄉鄉連、縣縣暢”工程,改建農村公路400公里、大中危橋36座。加強縣鄉公路超載超限治理,加大農村公路管護力度,確保農村公路完好暢通。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440個農村連鎖超市,覆蓋全市85%以上行政村。加快農村郵政網路建設,補擴建22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新建1500個行政村“村郵站”。
創新制度推進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在全市10個縣市區和1/3的鄉鎮建立起流轉服務大廳,鼓勵農民在依法自願有償流轉的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抓好商水、淮陽、西華3個全國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示範縣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爭取其餘7個縣市區跨入全國示範縣行列。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發展農業農村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加快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著力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培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組織。推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地林權登記發證工作。
(四)強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堅持以緊湊型、複合型理念規劃建設城市,最佳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促進產城融合,增強城鎮吸納和輻射帶動能力,力爭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
高標準編制城鄉規劃。堅持規劃先導,用科學規劃引領發展。按照省“現代城鎮體系建設工程”要求,結合漯阜鐵路電氣化改造,搞好周口市總體規劃調整,完善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在2月底前、6月底前和年底前3個時間段,分別完成省定的村莊布局、村鎮體系、鄉鎮總體和中心村(社區)的規劃編制,用規劃指導新農村建設。
增強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各類投融資平台融資能力,放大政府投資集聚吸納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外來資本投入城市建設的“乘數效應”,更多地運用BT、BOT模式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運營。完善中心城區道路、供水、供電、燃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提高承載能力。加快開發東新區。抓好安居小區、申鳳梅藝術中心、人防指揮中心等項目建設,啟動張寨、康店“城中村”改造試點工程,推進農信社、移動公司、中國電信等項目建設。組裝完善開發區。按照打造工業基地、聚集城市產業的要求,抓住漯阜鐵路電氣化改造、新火車站廣場建設的機遇,進一步提升開發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爭取更多客商投資興業。積極改造老城區。著眼於改善環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大城市排水系統改造力度,抓好沙北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加快部分棚戶區改造,落實城市拆遷各項政策措施,嚴格按規定標準及時兌現補償。實施亮化美化綠化工程,亮化次幹道5條,新建垃圾中轉站5個,新建改造公廁10座,新增公共綠地100萬平方米。
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結合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繼續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市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川匯區、開發區和東新區的作用,分層次落實城市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推行街道社區格線化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切實強化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組織開展行政綜合執法和道路交通專項整治。以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為載體,實施城市清潔工程,落實好“門前五包”責任制,突出抓好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及公共聚集場所、小街小巷的集中整治,實現淨、亮、美,為廣大居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抓好縣城和小城鎮擴容提質。進一步完善中小城鎮供水、供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及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增強城鎮對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綜合承載能力。把城市發展和產業培育結合起來,推動產城互動,以建設產業集聚區為平台,以發展特色主導產業為重點,著力培育一批有支撐帶動能力的城區工業企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逐步把縣城發展成為20萬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把39個國家、省、市重點小城鎮發展成為區域中心城鎮。
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立城鄉統一體制,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機制,最佳化各種資源要素在城鄉間的配置,推進土地集中、產業集中、人口集中。加快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建設,開工建設周口客運總站,推進8個縣級客運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水路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規範企業用工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積極穩妥地開展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以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試點工作,促進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五)強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以省里實施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轉型升級雙千工程”為契機,抓好我市51個省級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市級33個技術改造項目,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著力構建符合我市實際的現代產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和醫藥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積極引導項城市、鹿邑縣、鄲城縣、沈丘縣和市本級的食品加工企業,扶溝縣、項城市、商水縣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鹿邑縣、鄲城縣、川匯區的醫藥化工企業,太康縣的鍋爐產業,淮陽縣的塑編產業,加快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積極培育戰略先導產業。以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等產業領域為重點,以科信電纜、陽光電纜和久通電纜等企業為依託,打造周口電力、通訊電纜光纜生產基地;以金丹乳酸、輔仁集團、遠東生物等生物科技企業為重點,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打造生物產業生產基地,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加快發展服務業。
鞏固提升商貿、餐飲、娛樂、運輸等就業容量大的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教育培訓、社區家政、中介服務、信息服務等成長性強的現代服務業,努力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不斷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切實抓好港口物流園區、黃淮農產品物流大市場、扶溝雨潤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進一步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鼓勵金融保險機構創新業務,推進信用工程創建,促進金融保險業健康發展。擴大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加強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嚴格落實最低工資制度,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部分優撫對象待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戶供養水平,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農村超市對接工程,落實“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等優惠政策。加快寬頻網路建設和農村信息化步伐,促進信息消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完善節能減排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節約集約發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履行政府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職責,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嚴格建設用地批後監管,探索建立用地績效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大力開展土地“三項整治”,加快盤活存量土地,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確保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健全土地開發整理中心,推進中心城區新增建設用地及耕地占補平衡,確保中心城市的發展需要。抓好節能降耗。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抓好太康縣國家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示範縣、市經濟開發區國家太陽能光電建築套用項目。強化建築節能管理,民用建築節能設計執行率達到100%。支持發展和套用新型牆材。加強環境保護。依法關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淘汰落後技術、設備和產品。完善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配套,提高污水處理率,平均運行負荷達到80%以上。
抓好運糧河污染綜合治理和食品、醫藥、化工等氨氮排放量較大行業的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加強農村環保,建立完善“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機制,建成86個鄉生活垃圾中轉站,搞好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秸稈綜合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控制農村面源污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對水源、土地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加快現代林業示範市建設和淮陽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加強農田林網、城鎮綠化、廊道綠化等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完成植樹造林2600萬株、66.7萬畝,完成商水、項城林業生態縣創建和500個村鎮綠化工程,年內創建50個市級生態文明村、5個環境優美小城鎮,全面完成林業生態市創建任務,提升我市綠化整體水平。
(六)強力推進文化建設,實現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堅持文化旅遊兩篇文章一起做,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擴大消費、調整結構的重要內容,著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鼓勵支持文藝創作,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周口特色的文藝精品。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27個鄉鎮文化站、338個農家書屋、5個達到國家標準的文化館信息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2810個村級服務點。繼續實施舞台藝術送農民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全市所有鄉鎮免費送一場演出,為每村每月公益性放映一場電影。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強化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加快市文化藝術中心等文化設施建設,抓好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加強重點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
著力發展文化產業。全面落實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加快書畫古玩市場等文化產業資源要素整合,搞好汝陽劉筆業開發,著力推進演藝業等文化產業發展和關帝廟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淮陽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步伐。進一步打造提升公益性文化品牌“周末一元劇場”。支持發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路廣播影視、數字多媒體廣播、手機報等新興文化產業,積極推動文化娛樂、休閒健身和藝術培訓等社會文化產業發展。
加快發展旅遊業。加強景區建設,重點開發太昊陵、老子故里、關帝廟、女媧城、吉鴻昌將軍紀念館、袁世凱故里、葉氏莊園等景區,扶持發展中原民俗文化園等景區,注重提高景區內涵和品位。加快改革創新,推動資源整合,組建旅遊集團,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加強同國內外旅行社和知名旅遊企業的聯繫與合作,不斷提高周口旅遊的知名度。積極實施旅遊富民工程,在全市範圍內扶持發展5個旅遊村和400戶農家樂,開展鄉村旅遊,推動旅遊向更深層次、更大範圍發展,提升旅遊產業發展的綜合效益。
(七)強力推進改革創新,全方位擴大開放
認真解決制約科學發展、追趕跨越的深層次問題,把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推向深入,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國企戰略重組,重點抓好流通企業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金融服務、社會事業等領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挖掘稅源潛力,實現財稅收入穩定增長,增加對教育、衛生、科技等社會事業支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電台、電視台制播分離,完成市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化各項人事制度改革,開展公益性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推動收入分配、資源價格、環保收費等領域改革,深化水利、科技等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園區化、產業化招商引資的路子,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繼續實行縣(市、區)政府和市直主要經濟部門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兌現獎懲。最佳化招商引資項目庫,增強項目投資吸引力。積極參加省政府組織的各類經貿合作洽談會等重大經貿活動,集中發布項目,強勢推介周口。加大工業、基礎設施和服務業項目的招商力度,加強與央企、省企合作,不斷拓寬引資領域。緊緊抓住當前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有利時機,有針對性地搞好產業承接,爭取更多、更大、更好的項目落戶我市,完成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2億元、增長15%的目標。
積極擴大外貿出口。抓住全省實施“對外開放行動計畫”的機遇,繼續做好外貿、外資、外經工作,推動外向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強對蓮花味素、金丹乳酸、三閘紡織等重點企業和重點進出口商品的監控和跟蹤服務,及時了解和幫助解決重點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持重點企業進出口持續穩定增長。落實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強對鄲城財鑫糖業、扶溝力神機械、西華凱鴻鞋業、商水強鴻鞋業等具有出口潛力企業的服務引導,儘快擴大出口規模,形成新的外向型經濟成長點。
四、切實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認真辦好“十大民生工程”,切實關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注重解決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高度重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落實省“就業促進行動計畫”,繼續開展全民創業,鼓勵發展就業容量較大的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個體私營和中小企業,多渠道、多方式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創業帶動就業,確保全市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其中幫助“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民眾就業1萬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做好復轉軍人就業安置工作。加大創業幫扶工作力度,擴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範圍,發放貸款1.5億元。繼續實施“陽光工程”、扶貧培訓“雨露計畫”和“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計畫”,落實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各項政策,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回鄉創業,新增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5萬人。
(二)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低保制度,適當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民眾全部納入覆蓋範圍,做到應保盡保。逐步建立和完善臨時救助機制。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幅度不低於全市平均養老金水平的10%。制定完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繼續抓好扶溝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完善落實被征地農民補償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基本解決各類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障、養老保險問題,基本實現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17萬平方米,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3300套經濟適用住房。加大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力度,年內補貼1.2萬戶。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探索城鎮廉租房租售並舉政策。健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保障和改善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解決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完成120個扶貧開發重點村整村推進任務。
(三)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千方百計加大各項社會事業投入力度。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落實“人力資源素質提升行動計畫”,努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完善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推進城鄉教育質量均衡發展,努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和中心城市大班額問題。開工建設東新區中學,建成投用東新區實驗幼稚園。紮實推進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建設,繼續落實各項義務教育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施職業教育攻堅計畫,重點建設一批示範性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加強中醫藥建設,投入使用市中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1000個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改建兩所縣級醫院(中醫院)、1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和3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整頓規範醫療市場,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擴大新農合門診統籌試點,積極推進新農合就地直補,大病住院報銷封頂線提高到6萬元。提高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標準,城鎮職工大病報銷封頂線提高到13.6萬元,城鎮居民大病報銷封頂線提高到6.6萬元。加快市體育場館等體育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強化人均意識,抓好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
(四)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城市深入開展以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創建文明城市、創建文明社區、創建文明景區為主要內容的“三優三創”競賽活動,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在農村以文明鄉鎮創建和文明衛生村戶評選為載體,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活動,改善村容村貌。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引導農民移風易俗。以打造誠信周口為目標,以“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道德實踐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共鑄誠信”活動。進一步組織好文化、科技、法律、衛生“四下鄉”和科技、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五)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啟動安全周口創建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源頭治理,繼續強化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治理整頓,開展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專項治理,遏制較大事故發生。繼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提高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認真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引導民眾依法有序表達訴求,積極化解社會矛盾。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妥善處理土地徵用、拆遷安置、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勞資糾紛、醫患糾紛、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性公共事件。繼續推進平安周口建設,搞好睏難群體法律援助工作。積極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防範和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同時,繼續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意識。支持駐周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繼續做好人民防空工作,廣泛開展省級雙擁模範城(縣)創建活動,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深入開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參政議政作用,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開展工作。認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努力做好統計、氣象、地震、檔案、保密、外事、僑務、史志等工作。完成四川省江油市大堰鄉、西屏鄉援建任務。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編制好“十二五”規劃。
五、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級政府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增長才幹,把握大局、注重運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嚴格自律、廉潔勤政,更好地擔負起加快周口發展的歷史重任。
(一)轉變工作作風。緊緊圍繞“兩轉兩提”、“提速增效”,大興真抓實幹、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假大空,反對譁眾取寵。建立健全抓落實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對市委重大決策和部署,明責任、抓到位、見效果,嚴格執行紀律,加強督促檢查,做到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大力整治文風會風,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嚴格控制各類檢查、評比,務實有效地舉辦會展和節慶活動,騰出更多精力謀大事、謀發展,集中更多時間抓具體、抓落實。繼續廣泛開展民主評議市直單位及其重點科室(二級機構)活動,嚴肅查處涉企“四亂”行為,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
(二)提高行政效能。把管理創新與優質服務結合起來,改革政府管理體制,理順政府部門分工和權責關係,強化協調聯動,形成推動工作的整體合力。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健全崗位責任、限時辦結、服務承諾等制度,加強和改進“一站式”服務,將行政服務中心真正建設成為集政務服務、信息公開、效能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深化政務公開,強化效能監察,加強電子政務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完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行政問責制度,堅決杜絕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大力整治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辦事拖拉、效率低下等問題,不斷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強化法制意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依法行政的決定》和各項法律法規,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施政水平,努力做到行政合法、程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全面實施依法行政工作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執法責任、錯案追究、舉報投訴等制度,確保權力依法公正運行,確保權力始終受到監督。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和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提高全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夯實社會和諧的法治基礎。
(四)建設廉潔政府。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認真落實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督,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問責制、廉政承諾制、行政執法責任制和經濟責任審計制。加強對財政資金、重大投資項目的審計和監察。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侵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做到警鐘長鳴、秉公用權、廉潔自律,爭做清廉型幹部,建設廉潔型政府。
各位代表!
形勢催人奮進,事業任重道遠,發展時不我待,責任重於泰山。新的一年裡,我們一定倍加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態勢,倍加珍惜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把人民的期望當作前進的動力,把崇高的使命化為積極的行動,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建設繁榮富裕、文明開放、穩定和諧的新周口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