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興城市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民與市場的有效對接。 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 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總體功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2006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下,市政府緊緊圍繞繁榮興城、富裕人民的目標,審時度勢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集中精力抓好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實事,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可喜變化,為興城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實現27.75億元,完成年初計畫的88.9%,同比增長2.7%。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7.37億元、6.43億元、13.9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350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6.2%,同比下降5.3%。
(一)農業生產喜獲豐收,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科技興農取得顯著成效。市財政投入貼補資金100萬元,實施農業品種更新換代工程,建立花生良種繁育基地1萬畝、大根蘿蔔良種繁育基地500畝。新品種花生平均畝產增加50公斤,大根蘿蔔平均畝產增加1500公斤,直接增加農民收入2000多萬元。同時,推廣玉米新品種4個,試種脫毒地瓜300畝,機械化播種25萬畝。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培訓農民1.5萬名。
農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克服6·29特大暴雨和嚴重乾旱的不利影響,糧食總產量實現22.8萬噸,比上年增加1.9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3330元,比上年增長5.8%。加強設施農業建設,新建標準化農業小區14個。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新增水澆地面積1萬畝。發展養殖業,放流海蜇4560萬頭、日本車蝦5100萬尾,家禽飼養量達到640萬隻。開展植樹造林,完成造林面積11萬畝,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61萬畝。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投資2636萬元,完成各類水利骨幹工程100項,榮獲省農建大禹杯。新建農村基本飲水井10處,安裝自來水5處,解決了14299人飲水難問題。完成防氟改水工程2處,結束了1743人飲用高氟水的歷史。鹼廠水庫除險加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投資1.1億元,新建農村公路153.3公里,維修國道、省道27.8公里。開通公車線路471公里,全市23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車。實施戶戶通電工程,解決1137戶用電問題。實施村村通有線電視工程,提高了110個村屯的收視質量。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村級店63個。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新建沼氣池1650個。
(二)工業強市戰略紮實推進,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工業園區建設開始起步。按照葫蘆島市“三點一線”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完成20平方公里曹莊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爭取省財政和農電部門資金2950萬元,啟動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4萬千伏安變電所。此外,規劃建設1.5平方公里高家嶺石材工業小區,已入駐企業5戶,其中兩戶投資3200萬元建成投產。
重點項目建設前景喜人。修訂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做出《關於“遠學山東、近學建昌”,全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決定》,重點項目建設出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我市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總投資9億元的國電公司興城風力發電場正式開工。投資超百億元的核電廠項目開始啟動。投資10億元,完成新擴改項目49個。其中啤酒20萬噸二期擴產、興烽軸承汽車輪轂改造、粉末冶金精鍛齒輪改造、海洲藥業二期工程相繼投產;凱森蒙擴建、瓦薩布礦業、正遠生物發酵、海思科製藥即將投產;凌河化工擴建完成前期工作。鄉鎮工業發展取得新突破,藥王合金、曹莊鉬鐵等32個項目建成投產;羊安化工、白塔泳裝等8個項目完成主體工程;郭家、鹼廠礦山探礦等5個項目正在施工建設。
企業投資環境明顯好轉。市直各部門積極為工業強市保駕護航,保證了工業項目的按期建設。發改部門提高效率、全力服務,僅用半年完成了國電公司興城風電場項目的前期工作,有力保證了這一重大項目在最短時間內開工建設,極大增強了企業繼續投資的信心。經貿部門充分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鼓勵政策,為粉末冶金公司等6家企業爭取省技改貼息資金1011萬元。物價部門編髮《工業企業收費手冊》,實現了收費項目的公開化。國稅、地稅部門認真開展企業納稅評估,公平的稅收環境呈現良好開端。國土、農電、供電、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盡心竭力提供服務,為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加大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行為的處理力度,嚴厲查處9起案件共27人。
(三)改革創新初見成效,旅遊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旅遊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效果明顯。改革古城景區管理體制,成立了興城古城景區管理委員會,實行古城景區旅遊通票制,古城景區門票收入達到182萬元,比上年增加了1倍。市財政投入配套資金600萬元,完成了古城北半環巷道改造。鼓樓、祖氏石坊、文廟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城牆列入國家申遺預備清單。首次實行植樹造林招投標,完成首山綠化726畝。開發了幾十種旅遊紀念品,免費培訓涉旅從業人員310人。通過新聞媒體開展向大連等優秀旅遊城市學習活動,成功舉辦了建市20周年慶典暨第20屆七月海會。強化興城網站建設,利用多種形式宣傳興城,擴大了興城的知名度。
城市管理模式改革運行良好。改變城區垃圾承包清運方式,建立市場化運作、格線化管理的新機制,降低清運費用20萬元,保潔效果明顯改善。改變城區綠化社會承包管護方式,降低管護費用160萬元。改變城區拆遷方法,實行依法拆遷、有情操作,完成動遷178戶、1.4萬平方米,未出現一例上訪事件。規範城市基本建設收費減免,其中勞保統籌費收繳達到619萬元,同比增加400萬元。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理東河、溫泉河垃圾,城市面貌有所改觀。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財政投資1200萬元,加快了煙臺河引水一期工程建設進度,10月1日竣工通水。改善城市衛生環境設施,改造垃圾點84個,維修公廁25座,鋪設步道方磚1.5萬平方米。將七彩城和首陽山莊486戶供暖併入雙興管網,對綠園和東山小區4100戶供暖實行委託管理,有效解決了供暖難問題。投資100萬元,新鋪城市下水管線1100延長米。投資1500萬元,完成客運站擴建。投資700萬元,改造城市電網22公里。投資120萬元增設交通電子眼和視頻監控系統,城市交通秩序逐步好轉。
城市水源環境治理繼續深入。嚴格控制興城河上游鉬污染,取締小選礦9家。整頓規模選礦企業,嚴禁未經環評的企業開工生產。投資90萬元安裝六價鉻處理設備,錦山廠六價鉻污染源治理已通過葫蘆島市環保部門驗收。啟動西河沿線廢水污染治理,完成了排污管網規劃設計。加大對水源環境污染監管失職人員處理力度,查處責任人7名。
(四)民眾利益得到高度關注,社會各項事業和諧進步
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克服財力緊張的巨大壓力,聘用2002年以來師範類大中專畢業生390名,全部分配到教育教學一線,為教師隊伍補充了新鮮血液,有效改善了農村偏遠山區師資結構。轉正民師200名,充分調動了民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完成合校並點6所,危房改造7所,一高中新校區破土動工。藝術教育、職業教育、體育事業全面發展,成功舉辦了第四屆全民田徑運動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可喜成果。投入補助資金1167萬元,整體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85%,3月份實現持卡報銷,11743人享受住院補償,總金額899.4萬元,報銷比例達到33.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促進了城市醫療水平的提高和農村醫療條件的改善,建立健全了市、鄉、村三級醫療保健網路,公共衛生體系日趨完善。
弱勢群體生活得到及時救助。推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安置城鎮實名制就業7000人,新增企業養老保險2747人、醫療保險3982人。妥善解決產權制度改革遺留問題,10家未參保企業納入養老保險,解除了1209名職工和退休人員的後顧之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為7099人補發養老金803萬元。籌資100萬元,為480名離休幹部補發了政策性工資。市財政投入配套資金46萬元,提高城市低保標準,新增農村低保600人,城鄉享受低保人數達到19925人。落實農村受災建房補貼255戶、“三老”建房175戶。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自覺接受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69件,政協委員提案125件。充分發揮行政監察職能,查處違紀案件42件,處理違紀人員71人;嚴格實行辦班申報制度,亂辦班現象得到有效控制。開展平安興城創建活動,紮實推進公安“三基”工作,偵破刑事案件377起,命案同比下降82.2%,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6.7%。高度重視公共安全,投資70萬元增設消防設施,解決了潛在多年的東辛莊服裝市場重大火災隱患;投資30萬元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體系,實現110、119、122三台合一運行。妥善處理民眾來信來訪,群體訪事件比上年減少85起,下降30%。市聯社、商業局、糧食局、工業公司認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司法局、農仲辦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為維護社會穩定做了大量工作。
此外,財政、兩稅部門克服重重困難,全力組織財政收入,科學調度資金,有力保證了全市重點工作的正常運行。科技部門紮實推進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突破。人口和計畫生育部門狠抓各項基礎工作,保持了低生育水平。檔案部門改善檔案存儲設備,檔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審計、氣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人事編制、對外貿易、外事僑務、食品藥品監督、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各項工作也取得較好成績。鐵路、通訊、石油、菸草、醫藥、金融、保險等部門在支持和參與地方經濟建設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刻地感到經受的困難比預想的要大,取得的成績比預想的要好。經過一年的紮實苦幹,興城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步伐。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克服困難、苦幹實幹的結果;是各部門銳意進取、密切配合的結果;是駐軍駐在單位通力合作、大力支持的結果。特別是在資金調度異常困難、不能保證公職人員工資正常發放的情況下,得到了公職人員的充分理解,更加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加快興城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勇氣。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一年來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並通過你們,向全市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向人民解放軍駐興部隊全體指戰員和武警部隊官兵,向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總結工作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農村經濟面臨較大困難。農民收入較低,與全省平均水平相差544元。農業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鄉鎮經濟還很薄弱,農民致富奔小康任重而道遠。二是工業發展水平不高。全市工業企業共有476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僅有30戶,經濟發展缺少大型工業企業和支柱產業的有力支撐。三是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增收亮點在短期內不能顯現,剛性支出不斷加大,本級財政面臨巨大壓力。四是行政管理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單位領導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夠,思想觀念、工作作風、服務意識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相關部門履行職責沒有完全到位,曹莊現代漁業園區亂建行為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旅遊行業欺客、宰客行為時有發生,個別部位髒、亂、差等現象依然影響城市形象。此外,受鉬鐵企業開工不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性抵稅等因素影響,全市GDP和地方財政收入沒有完成年初計畫;受資金緊缺制約,農村衛生院改造、普九提高水平驗收、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等工作沒有全部完成;由於水源環境污染形成時間長、根治難度大,治理工作未達到預期目標。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努力提高政府執政能力,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本屆政府履行職責的最後一年。實現興城的繁榮和振興,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願望。新的一年,希望與困難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始終保持埋頭苦幹的工作幹勁,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興城經濟一定會早日騰飛,興城的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
今年,市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繁榮興城、富裕人民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深入實施農業立市、工業強市、旅遊興市三項戰略,舉全市之力,聚乾群之智,解放思想,負重拼搏,用更大的決心和超常規的舉措,全力推動我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5343萬元,比上年增長15%。為完成上述任務目標,市政府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增加農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今年,市政府將採取積極措施,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繼續實施品種更新,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唐油4號”花生繁育基地3300畝,大根蘿蔔新品種繁育基地550畝,推廣脫毒地瓜技術。在去年基礎上,確保新品種花生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新品種大根蘿蔔5萬畝,脫毒地瓜500畝。通過品種更新,今年為農民增加收入5000萬元。
積極調整農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擴大水澆地面積,發展兩茬作物和棚菜生產,新建棚菜小區20個。鼓勵、扶持畜牧飼養小區和規模飼養場的發展,新建海濱生豬、望海和大寨肉食雞、白塔奶牛、曹莊特養5個畜牧養殖小區。做好海蜇、對蝦放流工作。發展花卉、食用菌、桑蠶、經濟林等特色產業。完成人工造林7萬畝,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25萬畝。加強農民培訓,提高農民致富本領。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民與市場的有效對接。以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壯大紅崖子花生加工、海洲藥業乳酸菌素粉等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引導和支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增強抵禦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培養農村經紀人隊伍,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礎。因地制宜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打井辦電工程。投資565萬元,解決曹莊鎮沿海村民長期飲用苦鹹水問題。投資300萬元,改造水利灌溉工程3處。投資1300萬元,完成鹼廠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投資200萬元,新建沼氣池1349個。完成農村公路網建設100公里,打通藥王至大寨南北縱向公路,為農民生產生活創造便利的交通條件。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鄉級店20個、村級店150個。認真做好村鎮規劃,推進新農村試點村和小城鎮建設。
(二)強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堅定不移按照市委“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民營,首要抓項目”的要求,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步伐,實現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全力抓好兩大發電項目,打造能源產業基地。全力以赴做好國電公司興城風力發電場項目各項服務工作,力爭總投資9億元、發電量10萬千瓦的兩期工程一併投產。積極與相關部隊聯繫,協調核電廠選址論證工作,爭取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
大力扶持企業擴改升級,提升工業發展水平。重點抓好投資4000萬元的凌河化工擴建、投資3000萬元的萬來輪胎擴建、投資3000萬元的德容製衣擴建、投資2000萬元的海思科製藥二期工程、投資1000萬元的禾豐牧業擴建。要強化服務,保證企業擴改項目按期施工、早日投產,儘快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優勢。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繁榮鄉鎮工業。堅持不懈地抓好鄉鎮工業,促進鄉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重點完善元台子灰山鉬礦等5個礦山、南大等4個鉬鐵冶煉項目生產手續,保證羊安化工等8個項目按期投產。
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掀起招商引資熱潮。採取政策激勵、責任約束等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全市上下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成立曹莊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年內取得形象進展。依託園區平台,做好定向招商,重點承接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狠抓軟環境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全面實行政務公開,簡化行政審批程式,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開展市場經濟秩序整頓,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大破壞軟環境行為的處理力度,對吃、拿、卡、要、拖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查處,決不手軟。同時,各執法部門要逐步推行一費制,切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
(三)規範旅遊管理,實現旅遊事業發展新突破
著力開發五大旅遊資源,做大做強旅遊產業。一是以古城城牆申遺為主題,加快開發文廟、郜家花園、薊遼督師府為主體的歷史文化景觀,完成三中整體搬遷,恢復寺廟遺址,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打造興城古城品牌,吸引更多遊客,獲得更多旅遊收入。二是加強溫泉水資源管理,興建高檔次的溫泉水休閒娛樂設施,在溫泉水開發利用上實現新突破。三是加大綠化資金投入,力爭3-5年縮小首山裸露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通過林木多樣化、景觀立體化,達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使首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人們休閒娛樂、流連忘返的好地方。四是啟動濱海公路建設,認真規劃沿線旅遊資源,杜絕亂批亂建行為,打造濱海靚麗景觀。五是積極穩妥開發菊花島旅遊資源,傳承悠久歷史文化,保持古樸民俗民風。同時,繼續探索旅遊管理新體制,逐步整合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快速發展。
規範旅遊行業管理,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加強旅行社和導遊員管理,全面推進“誠信工程”,積極打造金牌導遊員,堅決取締非法經營行為,充分發揮旅行社和導遊員對旅遊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制定涉旅行業服務標準,嚴厲打擊欺客、宰客行為,不斷提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文明形象。加大旅遊宣傳力度,統一編寫旅遊指南和導遊詞,統一宣傳口徑,提高宣傳效果。支持鼓勵旅遊服務業發展,滿足社會各個層面遊客的需求。舉辦好中國興城第21屆七月海會。
(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搞好城市規劃,彰顯城市特色。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要著眼未來,突出特色,在委託同濟大學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專家評審,並完成報批工作。嚴格規劃控制和實施,本著寧可不建、決不濫建的原則,嚴把建築審批關,讓規劃產生巨觀效益,真正體現城市的靈魂和魅力。
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城市面貌。鞏固城市管理改革成果,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機制,治理髒、亂、差等城市頑症。持續開展衛生環境綜合整治,聘用338名大齡下崗職工擴大城區保潔面積。逐步取締主幹道馬路工廠、馬路市場,嚴厲打擊破壞公物行為。提高綠化管理水平,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強化城市土地經營,提高土地收益。土地是重要的城市資產,重在市場化經營。建立健全土地市場運行機制,凡是經營性土地一律採取公開化、市場化形式運作,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徵收、統一儲備、統一拍賣,做到以地生財、持續開發。
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總體功能。重點實施4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興海北路道路維修,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完成興海北路和龍興路釣魚台段亮化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啟動城內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保證城市用水和新區發展需求;建設濱宇商貿廣場,填補我市高檔購物商城的空白,逐步實現城市商業中心的東移。
(五)做好徵收節支工作,保證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加強財源建設。扶持現有企業發展壯大,鞏固主導財源。大力支持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較大的項目,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夯實財源基礎。做好非稅收入收繳,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
強化稅收征管。減少徵收的人為化因素,對個體實行定期定額管理,對財務管理不健全的中小型企業實行核定徵收,對大型企業加強稅源監控。開展納稅普查和評估,推行納稅公開,真正實現企業稅負的公開化。加強稅收稽查,嚴厲打擊無照經營等偷稅、逃稅行為,確保應收盡收。
嚴格控制財政支出。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做到精打細算,厲行節約,避免損失浪費現象的發生。強化財政資金調度和管理,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進一步規範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採購行為,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查處各種違紀行為,維護正常的財經秩序。
(六)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和諧興城建設
切實維護民眾利益,保障民眾基本生活。以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重點,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發揮勞動力市場的調節作用,拓寬就業渠道,降低城鎮人口失業率。健全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機制,發展和諧的勞動關係,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大養老保險基金徵收和清欠力度,確保9495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籌資250萬元,從今年1月份開始,將困難企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納入醫療保險,解決退休職工的後顧之憂。加強困難群體的救助,完善城鄉低保管理,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落實優撫安置政策,保證困難民眾正常的生產生活。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實施合校並點4所、危房改造5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完成一高中新校區建設;繼續聘用師範類畢業生,全面完成民師轉正;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為教育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住院綜合報銷比例提高到40%,住院治療費用下降8%,大病報銷最高限額提高到5萬元;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新建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衛生服務站。認真落實人口和計畫生育政策,嚴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提高人口質量。推進科技進步,實施企業技術創新10項,推廣實用技術100項,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10個。支持公益文化事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民眾文化需求;實施“2131”工程,保證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加快有線電視村村通進程,完成9個鄉鎮村村通有線電視。注重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嚴格控制環境污染,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行嚴格的建設項目準入制度,沒有環評手續、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上。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海濱風景區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淨化海濱浴場。對曹莊現代漁業園區環境進行評估,清理違章建築,嚴格控制工廠化養殖污染。做好沿海工廠化養殖規劃,嚴禁亂批亂建。下大力氣解決興城河水源污染,保護興城河水源環境,讓市民喝上放心水。開展小鍋爐清理,減少城區煙塵。推廣清潔生產,引導企業走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創建和諧社區、和諧鄉村、和諧家庭,在全市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充分發揮駐軍部隊在構建和諧興城中的作用。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自覺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活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高度重視村級政權建設,認真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推進平安興城建設,支持公安工作,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加強信訪工作,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重視安全生產,落實目標責任制,提高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有效防止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目標,實現興城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需要一個觀念創新、作風優良、精誠團結、紮實苦幹的政府。為此,我們必須圍繞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目標,不斷強化自身建設。
轉變觀念,改革創新。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徹底改變傳統的思維觀念和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各項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不斷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推動事業的大發展。
密切配合,團結協作。政府的每項工作都涉及到多個部門。各部門一定要立足於興城的長遠發展,堅持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顧大局、講配合、勤溝通、多協調,堅決杜絕推諉扯皮,確保全年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恪盡職守,勤政為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提高效率,為民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堅決反對享樂主義,杜絕鋪張浪費。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決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腐敗行為,樹立廉潔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實現興城的振興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加快經濟的發展要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挑戰激勵我們發奮圖強。讓我們在市委的領導下,戮力同心,迎難而上,負重拼搏,開拓進取,為把興城建設得更加美好,讓興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而努力奮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