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窪縣政府工作報告

全縣生產總值實現68.5億元,同比增長34.1%。 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1億元,較上年增加5000萬元,同比增長29.6%。 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141.3億元,同比增長84.7%。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下,全體政府組成人員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八次黨代會總體部署,始終把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穩定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全縣生產總值實現68.5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7億元、27.2億元和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7.8%和32.4%,三次產業排序歷史上首次實現了“二一三”,標誌著工業占主導地位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1億元,較上年增加5000萬元,同比增長29.6%。政府可支配財力達到4.9億元,較上年增加1.7億元,同比增長53.1%。對上爭取資金3.1億元,較上年增加6000萬元,同比增長24%。各項稅收實現4.16億元,較上年增加1億元,同比增長3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8.1億元,較上年增加7.4億元,同比增長3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0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5650元,較上年分別增加500元和600元,同比分別增長7.7%和11.9%。我縣被列為省(15個)發展縣域經濟重點縣(市),盤錦船舶修造產業園被納入省“五點一線”沿海重點發展區域。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原則,不斷加大支農惠農力度,農村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民眾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高。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實現55.9萬噸,其他主導產業規模和效益均大幅增加。全縣龍頭企業發展到73家,建成10大類優勢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40個種養小區,清水養禽場肉鴨出口加工、華魨公司河豚魚養殖加工等22個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紮實推進,建立各類經濟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62個,農村勞動力轉移6.1萬人。全縣發放“兩補”資金4597萬元。累計投放支農小額貸款6.5億元,有力支持了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採取市場化運作、政府投入等多種籌資手段,縣城投資1500萬元,改造19條街巷路暗排,整平17條街巷路,新安裝路燈280盞,基本解決了雨天積水和居民出行難問題;實施了崑崙家園等城鄉房地產開發及重點在建工程46項,建築面積61.7萬平方米,設立3處標誌性雕塑,在雲萍廣場安裝大螢幕彩色顯示屏,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感。投資1.36億元啟動綠色通道、新型能源建設等30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一鎮四村”試點初見成效,完成45個村屯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我縣有3個鄉鎮、17個村屯被評為省“綠化模範鄉鎮”和“綠化示範村”。投資7100萬元實施了莊林路大窪段、蘇五線改造擴建工程和60公里村通油路工程,形成了“四縱四橫”公路網化格局。
工業經濟實現較快增長。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園區和項目建設有效推進,工業發展邁出重大步伐,為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積蓄了強大後勁。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141.3億元,同比增長84.7%。工業稅收實現2.3億元,同比增長28%。加大園區建設力度,縣財政列支700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貸款貼息,“三區三園一基地”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得到增強,各園區共集聚項目124個。盤錦船舶修造產業園多渠道籌措資金1.1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三通一平”,現已入駐項目31個,當年完成投資3.5億元,打造了“遼濱速度”和“遼濱效率”,產生了較強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全縣招商引資額實現63.4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5.1億元,共引進項目227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個,預計今年可新增產值30—50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全縣實施技術改造項目37個,全部達產達效後,年可增加產值10億元,稅收3000萬元以上。縣財政投入科技三項費用150萬元用於企業貸款貼息。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3家,較上年增加45家。盤錦振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盤錦)有限公司、大窪石油化工總廠、盤錦遼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4家企業年繳稅額超過1000萬元。
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把以旅遊業為代表的新興第三產業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以推進,切實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和社會就業的貢獻份額。紅海灘拓展訓練中心、趙圈河蘭石村農家客棧等12個新建、擴建和續建項目投入使用。遼河綠水灣景區和趙圈河鄉分別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旅遊示範點”、“全省首批特色旅遊鄉鎮”。全縣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均比上年增長50%。興隆三百商住區建設紮實推進,裕農農資、鑫正超市等現代化物流配送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城鄉消費環境明顯改善。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5億元,同比增長14.4%。三產領域新增就業3500人。
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成效顯著。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部分事業單位改革,完成縣供暖公司、液化氣站等企業改制任務。縣本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正在推進。實施了《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取消了13項行政審批項目、37個審批環節,全年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85萬元,政府組成部門為企業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全民創業氛圍濃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1491戶、私營企業119戶。實際利用外資799萬美元,是上年的6.7倍;出口創匯820萬美元,同比增長14%。
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深入開展“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活動,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高。29件人大代表建議、57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都辦理完畢,“三率”均達到100%。切實關注民生,著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施積極的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全年實現就業再就業1.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為全市最低。全年為86戶零就業家庭解決了就業難題,做到發生一戶解決一戶。政府出資購買公益性崗位,為608人安排就業。發放再就業扶持小額貼息貸款150萬元。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縣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類保險參保23.4萬人,實現擴面1.4萬人。為2004年底以前退休的農墾參保職工每人每月平均增加退休金106元。全縣城鄉低保對象10121人實現了在自然低保擴面基礎上的應保盡保。投資1000萬元為524戶特困戶和受災居民重建新房,基本完成了特困戶土危房三年改造任務。投資2700萬元新建朝鮮族學校等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投資300萬元為農村中小學生更換了單桌單椅,校園環境和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觀。投資450萬元完成10個鄉鎮衛生院的新建、改建任務。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2%,為患病民眾核銷醫藥費1250萬元,較好的解決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投資631萬元解決2.4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保障了民眾身體健康。加強了城鎮居民小區的物業管理,宜居環境初步形成。文體事業長足進步,“四基建設”得到加強,省級先進文化鎮村(社區)創建活動成效明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民眾體質不斷增強。保持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平安縣”創建活動紮實推進,全民法制意識普遍提高,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全縣受理信訪事項大幅下降,越級訪、集體訪明顯減少。加強了安全生產檢查和專項治理,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發生。工商、稅務、金融、電力等省市直屬單位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他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業績。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正確領導和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民眾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致力於大窪建設和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較好,但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對產業具有支撐和拉動作用的大項目相對較少,個別項目建設周期長,形成財政收益慢;二是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仍很明顯;三是財政資金調度困難的局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四是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個別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和危機感,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仍然存在。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並採取強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7年,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省十次黨代會和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縣八次黨代會和縣委八屆三次全會的總體部署,緊緊抓住我省實施沿海大開放、我縣被列為省(15個)發展縣域經濟重點縣(市)、盤錦船舶修造產業園被納入省“五點一線”沿海重點發展區域等多重機遇,以“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和“十一五”期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前10名為總體目標,繼續堅持“兩個圍繞”,堅持創新突破,狠抓“招商引資新上項目與扶強做大存量企業兩條腿快跑、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擴大小額貸款支持兩個輪子快轉、增加財政收入與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兩項工作並舉、改善人居環境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兩件事齊抓”四項重點工作,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開發利用政策資源,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在園區基地建設、經濟發展環境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全縣經濟成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7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實現83.5億元,同比增長22%,力爭實現90億元,增長31.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7億元,同比增長21.8%,力爭實現2.8億元,增長26.3%;各項稅收實現5億元,同比增長19.9%,力爭實現5.5億元,增長3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6.5億元,同比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5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6250元,同比分別增加500元和600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44個縣(市)中的排名前移2—3位。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都要向全省、全國先進行列邁進。
(一)提高生財能力,努力建好新型產業基地,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
進一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提高工業經濟對縣域經濟支撐力。牢牢把握園區建設、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企業運行四個關鍵環節,努力把我縣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發展基地。我縣確定今年為園區基地快速發展建設年。以“三區三園一基地”為核心,突出集聚和輻射兩個效應,全力推進園區基地建設取得新突破。縣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園區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盤錦遼濱經濟區要發揮主陣地和龍頭作用,利用好開行貸款,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盤錦船舶修造產業園的“五通一平”,按期完成航道疏浚、濱海湖建設工程,積極推動遼濱大遼河大橋和商住區開發建設。做好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二期動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七通一平”,加快企業入駐。加速盤錦晨宇工業項目區建設,以項目區的發展環境和建設成果吸引更多油田項目向我縣匯集。打破鄉鎮和園區界線,促進資源和項目向園區集聚,入駐項目要達到180個,形成輻射全縣、帶動全局、各鄉鎮共同受益的“工”字型經濟帶。以“引名企、招大商”為目標,堅持廣招嚴進,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密切與百步亭、華潤集團等名企的聯繫,重點圍繞骨幹企業生產配套、主導產業鏈條延伸和本地資源精深加工,大力實施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信息招商和激勵招商,年內要實現招商引資額65億元。加速油地融合步伐,深化與油田二級單位的合作關係,助推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按照“龍頭企業拉動,配套項目跟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路,重點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牽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及配套企業,加快實施漢星船艇、晨宇集團直縫焊管等重點項目,打造船舶製造、石油化工、機械加工、食品釀造、新型建材等強勢產業集群。全力推進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合理配置市場要素,提高企業運行質量。積極協調利用省、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大力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加快人才引進,壯大產業工人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著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引導企業走產學研、科工貿一體化發展之路,並通過強強聯合、兼併、重組,建立企業集團,提高企業競爭力。2007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要達到130家;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要達到5家以上;工業總產值要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41.5%。工業稅收實現3億元,同比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出口創匯4000萬美元。
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農業提質增效、農工(民)持續增收。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促進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轉變。開展好農業科技示範和農業機械推廣,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加快以“優糧、擴漁、強畜、增菜、興林葦”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好特色種養專業小區,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扶持龍頭企業,推進軍策毛皮深加工、光合水產河蟹深加工等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實現農業生產標準化、優勢產業規模化、產品加工品牌化,加快優勢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縣建設進程。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工(民)民眾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7.1萬人。全縣累計發放支農小額貸款要突破7億元。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農(葦)場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工(民)負擔。
大力實施品牌富民興企工程,全面提升企業形象和產品附加值。用3—5年時間爭創5個全國馳名商標、15個全省著名商標、50個市級名牌產品。
進一步發展新興業態,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8億元,同比增長13%。積極構建多元化特色旅遊產業系統,使旅遊業成為牽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勢產業。實施好紅海灘景區停車場、商品銷售區擴建等工程,完成知青總部汽車旅館等項目建設。著力改善商貿流通服務環境,引導城鄉居民不斷強化“消費在大窪”理念。加快招商和建設步伐,把興隆三百商住區建成縣城商貿中心區,改造升級田家鎮農貿綜合批發市場,引導域內企業加強產品外埠銷售視窗建設。實施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裕農農資、鑫正超市連鎖店要分別新增20家和60家以上。科學制定田莊台鎮總體發展規劃,發揮商貿古鎮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增強聚財功能,充分挖掘財源建設潛力,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
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完善稅源動態監控體系,努力挖掘小稅種增收潛力,大力清繳欠稅,規範財政收入級次,確保應收盡收。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縣本級所有預算單位全部進入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最佳化支出結構,擴大政府集中採購範圍。堅決壓縮預算外支出,實現增收節支。強化財政監督,加強對重點專項資金、重點基本建設項目的跟蹤審查審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逐步建立起縣對鄉鎮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債權清繳力度,堅決遏制鄉村抬款現象。整合政府資源,努力盤活各類存量資產。積極利用省擴大縣域經濟重點縣(市)經濟管理許可權等有關政策,做好對上爭取資金工作,全年要完成對上爭取資金4億元。政府可支配財力達到5.5億元。
(三)最佳化科學用財,不斷擴大民生改善和社會各業發展的支持範圍,加速和諧新大窪建設進程
進一步推進城鎮化進程,打造宜居家園。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採取多種融資手段,推動城鄉建設。強化規劃龍頭作用,完成縣城、小城鎮、遼濱經濟區總體規劃修編,完成138箇中心村規劃編制,力求觀念創新,彰顯風格特色,體現文化底蘊。實施老城區改造,完成30條街巷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及硬覆蓋工程;完成所有街巷路亮化,在東湖公園實施夜景亮化工程;完成東湖新區綠化,建成盤營公路和305國道大窪段兩條景觀帶;其他街巷路、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要見縫植綠,建設風格雋秀的北方水鄉園林城鎮。強化城鎮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城鎮管理執法力度,全面提高城鎮綜合管理水平。積極開展小康環保行動,實施優美村鎮建設。以“一鎮四村”為示範,完成全縣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和村(居)委會辦公用房新建改建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有序開發、產業培養”的原則,把房地產開發作為目前大工業尚未充分形成財政效益前的重要財源補充,牽動關聯產業發展。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加速平房區改造,重點實施湖畔花園小區一期、田家鎮億居新城等項目的開發建設,牽動村鎮房屋改造。今年全縣商住區開發面積要達到60萬平方米。以解決危害民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清潔生產,節約能源資源,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加強污染專項整治,強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3%。
進一步改善民生,增進民眾福祉。採取市場化運作、對上爭取等多種方式,利用2-3年時間重點完成4項工作任務:一是完成各鄉鎮安全飲水工程,更新老化供水管線和設施,完成全縣自來水“村村通”工程,年內解決榮興等5個鄉鎮4.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二是完成縣城集中供熱併網改造工程,年內完成一期工程;三是完成縣城排水暢通工程,年內完成10條街巷路5.8公里排水工程;四是完成城鄉道路建設工程,把全縣鄉級以上公路建成生態景觀路,年內完成濱海公路台子前至遼濱段黑色路面及兩側各30米林水景觀帶建設任務,完成市東外環、盤營公路及庫二線、大南線部分路段新建改建任務,完成38公里老鄉路改造及54公里村通油路任務,已完成村通油路工程的鄉鎮要及時啟動“村屯通”工程,要把道路建設指標列入縣目標管理考核範圍。繼續做好各類保險的擴面及保費收繳和保險金髮放工作;規範保障工作程式,嚴格各項基金管理,幫助國有困難企業退休職工參加醫療保險;實行建築企業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著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做好城鄉低保和各種扶貧救助、臨時救助及貧困學生救助等工作,解決好貧困戶住房難、看電視難等問題,切實為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和優撫群體排憂解難。完成全縣鄉鎮衛生院改擴建任務,逐步配齊B超機、X光機、微型巡診車等設備,紮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和醫療市場規範整頓工作,著力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進一步加強先進文化建設,推動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把先進文化建設體現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為加快發展提供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強化鎮村(社區)文化站所建設投入,鼓勵企業捐建文化廣場及設施,健全城鄉文化陣地網路。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精品文化,鼓勵文化藝術創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採用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文化廣場、送文化下鄉等活動,滿足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爭創省文化建設先進縣。各級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農村中國小新建和改造任務,努力做好控輟保學和高中擴招工作,達到省普九“提高水平”標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實施醫療科技培訓工程,進入全國農村衛生科技試點縣。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和計畫生育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保持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稱號。抓好民兵預備役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範縣。其他各項社會事業都要取得新業績。
進一步強化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設,全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突破。主動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高質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平安縣”創建活動,加強“五五”普法宣傳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從重從快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努力構建公平、正義、高效的法治環境。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預防重特大事故發生。不斷加強和完善領導接待處理民眾信訪工作,做好矛盾排查調處,暢通民眾信訪渠道,妥善解決民眾合理訴求,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培育新型工作作風,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大力弘揚公務員精神,強化機關管理,加大監察和懲處力度,培育新型工作作風,大力倡導創新務實之風、廉潔從政之風、勤儉節約之風和艱苦奮鬥之風,積極開展公務員培訓,全面提高公務員素質,切實增強抓發展、抓協調、抓穩定、抓落實和管理社會的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忠於政府、恪盡職守、為政清廉、敬業創業的公務員隊伍。全面推行績效量化考核,繼續開展百家企業評議縣直部門活動,著力解決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提高行政效能。堅持“一崗雙責”,加強廉政建設。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強化政務督查督辦,確保政令暢通。拓展和創新政務公開內容及形式,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體系,提高對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風險的預警應對能力。全體政府組成人員要切實增強對大窪歷史負責、對大窪未來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幹當前,想長遠,真正把心思用在講奉獻幹事業上,把本事用在謀發展促和諧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實出成果上,以推進發展、促進和諧、造福於民為己任,認認真真察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用優秀工作業績體現人生價值,用實際工作成果取信於民,全面建設廉潔、高效、誠信、務實和有作為的政府。
各位代表,大窪正處在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肩負著更加光榮和艱巨的使命,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下,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務實進取,為實現“十一五”期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前10名、開創大窪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