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濮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9.5%。 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全市150個重點項目,有106個竣工投產,完成投資92億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顧
2005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深入實施以工興市戰略、科教興濮戰略、開放帶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品牌城市戰略,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圓滿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98億元,比上年增長14.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7.5%,第二產業增長17.4%,第三產業增長11.5%。
——工業經濟速度效益同步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9.5%。綜合效益指數達到217%,提高57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增長34.5%;實現利稅71億元,增長73.2%;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46.3億元,增長94.5%。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全市糧食總產達到202.4萬噸,比上年增長3%。其中夏糧總產118.8萬噸,增長3.6%;秋糧總產83.6萬噸,增長1.9%。全市優質專用小麥、水稻、玉米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53.2%、66.4%和79.7%,經濟作物面積達到213.7萬畝;全年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13.4%、8.3%和47.9%。南樂縣被評為“全國畜牧發展十佳示範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新進步,榮獲全省“紅旗渠精神杯”市級杯六連冠。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市農田林網控制率和路溝渠綠化率達到95%和98%。
——重點項目建設實現突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地方完成110億元,增長44%。全市150個重點項目,有106個竣工投產,完成投資92億元。一批關係濮陽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建設實現了新突破。林紙一體化項目年產10.8萬噸楊木化機漿、中原大化年產3萬噸三聚氰胺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國電2x20萬千瓦熱電項目1#機組基本具備發電條件。大廣高速公路濮陽段、中原大化50萬噸甲醇、同力100萬噸水泥粉磨站、范縣陸集移民建鎮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德商高速公路范縣段工可報告通過專家評審。濮范高速公路完成勘測定界等工作。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城市用水黃河取水口改建工程開工建設。中原乙烯30萬噸改造、2x35萬千瓦燃氣發電、鹽化工等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大項目正在積極做前期準備。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諾的12件實事,完成10件,2件跨年度實事完成了計畫進度。
——改革開放取得新成績。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全市177家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6%。完成了鄉鎮機構改革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任務,其他各項改革正在按計畫順利推進。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全市共引進資金30.3億元,增長29.7%。其中引進內資27.4億元,增長33.4%,外資3681萬美元,增長25.8%。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7億美元,增長32%。其中外貿出口達到1.6億美元,增長57%。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契約額3.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4億美元,外派人數4130入,3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市場繁榮活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體達到9.2萬家,從業人員55.2萬人。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達到432家,其中“雙超”企業由上年的13家增加到19家。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180億元,比上年增長28.5%;實現營業收入593.6億元,增長19.6%;交納稅金7.3億元,增長9.6%。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45%。
——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8.9%。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4.8億元,增長36.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307.6億元,比年初淨增26.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到143.9億元,淨增14億元。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定,給予我市信用額度6億元。
——城鄉建設取得新成績。完成了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為城市科學、有序發展提供了保障。西環路、北環路、京開大道北入市口拓寬改造、京開路濮水河橋等竣工通車,黃河路東延、五一路西延等跨年度道路建設進展順利,光明街、重華街等10條背街小巷改造全部完成。建設了勝利路、黃河路、開州路污雨水泵站,完成了行政南小區污水泵站改造;10座垃圾中轉站、11座公廁主體工程完工。地下水源給水工程基本建成,新增日供4萬噸水源能力。濮水河截污工程開工建設。城市垃圾清運率和處理率均達到10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6平方米。5個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取得了新成績。文留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鎮”。全市城鎮化率達到28.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市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45項,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清豐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試點縣”。“普九”成果得到鞏固,高等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較快。累計改造中國小D級危房47.2萬平方米,新建校舍37.3萬平方米。其中2005年改造中國小D級危房26.5萬平方米,新建校舍21萬平方米,提前一年完成改造任務。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成功承辦了全國少兒桌球比賽。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紮實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實現了低生育目標,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下,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清豐縣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以創建文化建設先進縣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首部《濮陽市志》正式出版,《濮陽年鑑》跨入全國先進行列。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了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被授予“全國無菸草廣告城市”。完善公共衛生體系,華龍區被命名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完成了有線電視網路整合。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155元,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增長18.6%。完成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加強,榮獲“全國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合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成效。切實加強審計執法監督,審計工作成效顯著。土地管理、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防、地震、氣象、價格管理、保險、郵電通信、殘疾人事業、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再次被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深入開展“道德規範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城鄉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加強革命傳統和理想教育,清豐單拐革命舊址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繼續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順利完成第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了全市人民的法律素質。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深人開展雙擁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安大接訪和命案攻堅活動成效顯著,社會治安秩序保持穩定,被評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積極做好信訪工作,制定完善了各類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機制,處理突發事件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200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標誌著我市“十五”計畫主要任務的順利完成。“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生產總值1437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7倍,年均增長11.7%;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6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96倍,年均增長15.5%;累計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5.8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7倍,年均增長19.3%。三次產業結構由“九五”末的21.5:54.5:24.0調整為“十五”末的17:59:24。2005年,在全國600多個城市綜合評定中,我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社科院《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對國內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我市列第77位居全省第3位。可以說,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回顧“十五”尤其是2005年的工作,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發展經濟的主線。結構不合理,自主發展能力不強,是我市經濟發展中遇到的主要矛盾之一。對此,我們立足市情,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主導力量,通過發展推進調整,通過調整實現發展,不斷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在工業方面,實行“抓大帶小”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地方政府與中央、省屬企業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全力支持中央、省屬大企業拉長鏈條,做大做強;另—方面,堅持“濮陽發展,產業支撐”的指導思想,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把石化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培育地方優勢產業,支持三強集團、龍豐紙業等地方骨幹企業膨脹規模,壯大實力。2005年全市新上投資超千萬元的工業項目116個,其中超億元的工業項目20個。全市“雙超”企業發展到31家,其中有6家進入省百強企業行列,地方經濟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1.4%上升到44.6%。在農業方面,以調整結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建成了尖椒、食用菌、冬棗、鮮切花、速生林等農林產品基地;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各類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76家,其中年銷售額超億元的1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全市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46.5萬人,勞務收入達到23億元。在服務業方面,加快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制定出台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全面落實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得到發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遊客217萬人次,旅遊收入2.7億元。立足於建設三省交界處的現代物流商貿中心,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結點建設。加快廠房地產、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發展步伐。在財政支出方面,加大了對“三農”、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2005年,全市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支出5.4億元,比上年增長77.8%;用於撫恤、社會福利救濟和社會保障支出2.6億元,增長34.5%;用於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方面支出10.5億元,增長39.9%,充分發揮了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
(二)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動力。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針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迎難而上,克難攻堅,使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因企制宜,一廠一策,全力推進。累計盤活有效資產1.1億元,安置職工6014人,引進資金8805萬元。按照省統一安排和部署,完成了鄉鎮機構改革任務。全市清退臨時人員1313人,分流人員3289人,撤併清豐縣王什鄉、范縣孟樓鄉和濮陽縣兩門鎮3個鄉鎮,全市精簡鄉鎮領導幹部438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全面完成,被授予“全省推進糧食企業改革卓有成效獎”。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六縣(區)農村信用社全部獲得專項央行票據,共獲得票據額度7.5億元。交通系統“三項改革”、建設系統“三項改革”、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等順利進行。堅持開放帶動,把招商引資作為促進發展的主戰略,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全省統一組織的豫港投洽會等招商活動中,我市共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21億元,其中契約項目5個,總投資6.4億元,契約利用外資4.9億元。在浙江蕭山、台州和山東青島進行的招商活動中,共簽約項目64個,總投資47.8億元。成功舉辦了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18.5億元。
(三)堅持把壯大縣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了對縣域經濟的扶持力度,引導各縣(區)立足資源和比較優勢,突出結構調整和優勢產業,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勞務經濟,縣域經濟的活力和實力明顯增強,全市各縣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均在30%左右。圍繞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落實政策,降低門檻,放寬市場準入,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管理諮詢、創業輔導等服務。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藉助外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
(四)堅持把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視民眾利益高於一切。全面落實免徵農業稅、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大型農機具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全市農民減負9622萬元,增收6095萬元。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資1736萬元,解決了10.1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努力解決農民就醫難問題,建設了各縣的傳染病區;改造了11所鄉鎮衛生院,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有24.3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力做好救災工作,按期完成了倒塌房屋、水毀工程的維修與重建,確保受災民眾“有飯吃、有房住、有衣穿、有病能及時治療、學生正常上學”。切實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又有3.5萬貧困人口解決和鞏固了溫飽。認真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和落實了小額擔保貸款、免費培訓和稅費減免等各項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了就業服務體系和再就業援助制度,重點幫助城市困難群體再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8萬人,實現再就業1.97萬人,其中“4050’’人員5900人。開工建設了市社會福利院,鞏固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和“低保”成果,城區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143元提高到160元,並實現了應保盡保。
(五)堅持把最佳化環境作為促進發展的基礎工程。堅持把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來抓。在不斷強化硬環境建設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和增強軟實力上,努力營造寬鬆靈活、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規範、高效的服務環境,保障有力、依法有序的法制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推行政務公開,簡化工作程式,強化效能建設,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對“四亂”行為的查處力度。強化誠信意識,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共鑄誠信濮陽。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造平安濮陽。
各位代表,“十五”及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結構單一,地方自主發展能力不強;農業基礎薄弱,抗災能力不強,農民增收的難度加大;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城鎮化進程滯後;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發展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最佳化等。此外,我們還面臨原油減產、個別大企業因原材料供應不足而不能滿負荷生產和市場變化等因素的不利影響。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一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奮鬥目標
“十一五”期間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由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加速了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沿海地區產業受資源、能源的約束,一些產業急劇向中西部轉移。為了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國家實施了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在產業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這一大的形勢給濮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抓住這個機遇期,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建市20多年來,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各方面都有了新的積累,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平台,特別是全市上下業已形成了團結奮進、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這些都有利於我市在新的戰略起點上奮發有為,提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珍惜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十一五”期間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中再上新台階。
“十一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大力實施以工興市戰略、科教興濮戰略、開放帶動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品牌城市戰略,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全面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把濮陽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競爭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以上;人均生產總值超過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五年累計投資額突破10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出口總額累計達到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2億美元;“十一五”末,一、二、三產業比重達到13:59:2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0%;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左右,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略高於經濟成長,力爭五年實現翻一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濮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其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三、2006年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關係濮陽的長遠發展大局。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略高於經濟成長幅度;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總額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城鎮登記失業率制在4.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1萬人。
圍繞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實施以工興市戰略,強力扶持八大優勢產業發展壯大。近年來,我們在把石油和化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市場潛力大、資源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初步形成了林紙林板、玻璃及電光源、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機械設備製造、紡織和電力等優勢產業。2005年,八大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的96%,其中石油和化工產業占55.1%。可以說,八大產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根據濮陽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強力推進以上興市戰略,把濮陽經濟做大做強,就必須發展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實現經濟發展的產業化。為此,我們要把產業化發展作為工作重點,並確定將發展壯大八大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大戰略舉措和實施以工興市戰略、培育接續產業的基本內涵,採取措施強力推進。要明確“濮陽發展,產業支撐”的指導思想,以產業化發展作為我們工作的總抓手,強力扶持八大產業發展壯大,培育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產業集聚區和產業帶,發展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使我市的工業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工作中,要按照“龍頭帶動、產業支撐、最佳化結構、集群發展”的思路,以培育產業龍頭為突破口,發揮資源優勢,拉長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形成產業基地,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實現產業化發展,集中力量抓好128個投資超千萬元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要圍繞八大產業,著力抓好以下項目建設:石油和化工產業:做好中原乙烯擴能改造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快中原大化煤化工項目建設,完成年產50萬噸甲醇項目計畫投資進度;市甲醇廠20萬噸甲醇技改項目年內要開工建設,穎泰化工年產1萬噸農藥中間體項目和清豐凱利化工乙醇項目年內竣工投產;積極做好鹽化工項目的前期工作。林紙林板產業:在抓好濮陽龍豐紙業製漿穩產的基礎上,開工建設龍豐紙業20萬噸造紙項目。玻璃及電光源產業:做好濮陽家雄燈飾二期工程續建;開工建設濮陽日佳燈業、興富燈飾、中泰燈飾、中基燈業和台一照明等電光源項目。食品加工產業:搞好“中糧面業濮陽工業園”項目建設;抓好清豐先鋒實業年產3000噸尖椒色素項目和源豐實業年產5000噸蒜粉加工項目;南樂福鑫肉業肉牛加工項目要調試穩產達產;河南伊利吉慶冷凍食品項目年內要建成投產。冶金建材產業:濮陽同力水泥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站爭取一季度建成投產;做好林鋼1#、2#高爐改造和年產3萬噸精密鑄件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做好濮耐2萬噸非氧化物項目和南樂津華建材石膏砌塊項目續建工作。機械設備製造產業:抓好中原總機廠抽油機(1000台/年)產能擴大和鑽井泵(100台/年)規模製造,加快海華機械廠高壓閥門、信宇工業園抽油桿項目擴能建設。紡織產業:抓好清豐永佳700台織機及羊毛衫生產線、濮陽慶南紡織三期改造項目建設。電力產業:國電2x20萬千瓦熱電項目2#機組年內建成投產;繼續做好2x35萬千瓦天然氣發電工程前期工作;開工建設濮陽縣秸稈發電項目,做好清豐縣、南樂縣秸稈發電項目前期準備。上述項目是我市產業化的重大項目,事關我市經濟發展大局,市委、市政府將研究制定有關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和責任制工作機制,確保產業化龍頭項目建成。爭取用2至3年的時間,使八大產業膨脹總量,成為濮陽的支柱產業。各級政府和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狠抓落實,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開展。市發改委、企業服務局、國資委、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要加強監測、分析和指導,確保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推進“三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今年中央—號檔案精神,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要求,科學規劃,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要全面落實糧食直補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提高優質小麥、優質水稻、優質玉米的種植比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拓展糧食增值空間。大力發展經濟作物,進一步加強尖椒、花卉、無公害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重點建設沿黃三縣優質肉牛生產基地、“架子牛”生產基地和綠色奶業示範帶。新建速生豐產林基地10萬畝,推進林業產業化和林業生態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重點扶持50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力爭再有3至5家進入省級龍頭企業行列,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年內完成50萬人勞務輸出,增加農民非農業收入。三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交通設施、水利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加強黃河堤防和灘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能力。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建設自己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提高興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補助標準,逐步建立農田水利建設用工新機制。四要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加快農村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繁榮農村文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五要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實施整村推進扶貧計畫,年內解決和鞏固溫飽2.9萬人。六要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確保鄉鎮機關事業人員只減不增,推進鄉鎮機構職能轉變和服務水平提高。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等。七要認真組織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行動。要在學習李連成,建設西辛莊式小康村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多種路子,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開局。
(三)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千方百計擴大固定資產投資。
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計大上項目、上大項目、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今年要著力抓好產業和基礎設施方面的170個重點項目,概算總投資196億元,年內計畫完成投資97億元。開工建設德商高速公路范縣段、濮范高速公路、豫冀省界高速公路等大項目;年內大廣高速公路濮陽段要建成通車;今年確定的農村新建和改造道路建設項目要全面完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認真落實重點項目責任制,從年初開始就要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抓落實,切實解決好項目核准、資金落實、征地拆遷、建設環境等問題,儘快掀起固定資產投資高潮。市重點項目稽察辦公室要加大稽察監管力度,紮實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同時各級各部門要排出自己的重點項目,落實責任制,強力推進,增加新的經擠增長點。要按照國家、省的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再調整充實一批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積極對外招商,增強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
今年市政府要辦好與全市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12件實事。 (1)落實對農民的補貼政策。籌措6100萬元資金,對種糧農民實施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購買大型農機具補貼。落實好村經費和村幹部報酬。 (2)增強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能力。籌措5000萬元資金,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繼續實施“兩免一補”;按照建立長效機制要求,對新增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進行改造,實施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 (3)改善人民民眾醫療衛生條件。籌措1300萬元資金,完成20個鄉鎮衛生院改造。籌措3700萬元資金,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擴大試點覆蓋面。各級財政對參合農民每人每年補貼標準由20元提高到40元。 (4)改善農民出行條件。籌措3000萬元資金,改造和建設農村公路200公里。完善農村客運網路,新建10個鄉級客運站。 (5)大力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籌措2160萬元資金,解決6萬農民安全飲水問題。 (6)加快城市用水工程建設。籌措5000萬元資金,完成渠村引黃閘改建工程,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水,並解決三縣兩區農田灌溉用水問題。 (7)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籌措3000萬元資金,扶持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新增沼氣用戶3萬戶。 (8)加快金堤河下游支溝口治理工程建設,籌措2000萬元資金,再建設3座支溝口閘站,解決范縣、台前縣內澇問題。 (9)做好城鎮就業再就業工作。籌措4800萬元資金,扶持再就業工程,年內新增城鎮就業4.1萬人。 (10)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籌措240萬元資金,充分利用市、縣(區)兩級各類培訓資源,培訓農村勞動力10萬人,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6萬人。 (11)加強城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籌措3000萬元資金,改造市子路國小等一批中國小校的基礎設施,改建乙烯國小為市第十中學,開工建設市第九中學。 (12)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完成10條背街小巷改造,建設6座公廁、3座垃圾中轉站,完成濮水河截污工程。
(四)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全面推進各項改革。一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完成市屬16戶重點國有工業企業的改革改制,全市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開國有非工業企業改革。要建立國有資產有效監管體制,依法向企業派出監事會,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要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加快國有文化企業的公司制改造和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建立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文化企業,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儘快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我市支柱產業。三要積極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規劃。繼續擴大債券、信託融資規模。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樹立濮陽信用形象。四要全面推進其他領域的改革。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農村信用社改革。完成建設系統“三項改革”。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加快交通、水利、人事、衛生等領域的改革。要建立文化產業、服務業、物流業、能源消耗;縣域經濟監測、勞動力調查和外商投資統計等新的統計制度,做好規模以上工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制度改革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