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時間軸中記錄了全年大西洋盆地所有熱帶和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入、轉變成溫帶氣旋以及消散的具體信息。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是有紀錄以來最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1],總計形成了多達28個熱帶或亞熱帶氣旋,並且有4場風暴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五級颶風強度,這兩項都創下了新的紀錄。颶風季於2005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形成的時間段[2],但本次颶風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了2006年1月份。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每年都會對前一年颶風季的所有天氣系統進行重新分析,並根據結果更新其風暴資料庫,因此以下時間軸中還包括實際操作中沒有發布的信息。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都是經四捨五入換算成整數[3]。這年颶風季的活動性是如此之強,以至於有一個未經命名的亞熱帶風暴起初完全沒有被氣象部門發現,一直到季後的回顧過程中才知曉。

風暴時間軸[編輯]

6月[編輯]

6月1日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開始。

6月8日

協調世界時下午18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宏都拉斯東北海岸以北近海形成。

6月9日

UTC早上6點:第一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其命名為“阿琳”(Arlene)。

6月10日

UTC上午8點:熱帶風暴阿琳以每小時80公里風速在古巴西部的卡波科連特斯(Cabo Corrientes)附近登入。

熱帶風暴阿琳在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附近進行第二次登入。

•6月11日

•UTC晚上19點:熱帶風暴阿琳以風力時速97公里強度在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附近進行了第二次登入。

•6月12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阿琳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6月13日

•UTC晚上21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對密西根州上空的熱帶低氣壓阿琳進行監控。

•6月28日

•UTC下午18點:第二號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東南偏東方向約9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

•6月29日

•UTC凌晨0點:第二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因此獲命名為“布雷特”(Bret)。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布雷特以每小時64公里風速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的圖斯潘附近登入。

•6月30日

•UTC凌晨3點:熱帶低氣壓布雷特在墨西哥上空消散。

7月[編輯]

•7月3日

•UTC下午18點:第三號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州切圖馬爾以東約130公里洋面的加勒比海西北部形成。

•7月4日

•UTC凌晨3點30分:第三號熱帶低氣壓以每小時56公里風速登入尤卡坦半島。

•UTC下午18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在加勒比海東南部形成。

•UTC晚上21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以風力時速48公里在格瑞那達進行了首次登入。

•7月5日

•UTC早上6點:第三號熱帶低氣壓增強成熱帶風暴並因此獲命名為“辛迪”(Cindy)。

•UTC中午12點:第四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丹尼斯”(Dennis)。

•7月6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辛迪達到颶風狀態。

•UTC凌晨3點:颶風辛迪以每小時121公里風速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西南部進行了第二次登入。

•UTC凌晨3點30分左右:颶風辛迪減弱成熱帶風暴。

•UTC上午9點:熱帶風暴辛迪以每小時80公里風速在密西西比州漢考克縣韋夫蘭(Waveland)進行第三次登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辛迪減弱成熱帶低氣壓。

•UTC晚上21點27分:熱帶風暴丹尼斯達到颶風標準。

•7月7日

•UTC中午12點:颶風丹尼斯達到二級強度。

•UTC下午15點:熱帶低氣壓辛迪在南、北卡羅萊納州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

•UTC下午18點:颶風丹尼斯達到三級強度,成為本季首場大型颶風。

•7月8日

•UTC凌晨0點:颶風丹尼斯達到四級強度。

•UTC凌晨2點45分:颶風丹尼斯以每小時230公里風速從龐塔德爾英格爾斯(Punta del Ingles)附近登入古巴東南部,這也是該天氣系統的第二次登入。

•UTC下午18點45分:颶風丹尼斯以風力時速230公里沿古巴南到中部海岸進行了第三次登入。

•UTC晚上9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針對熱帶低氣壓辛迪的殘留髮布公告。

2005年7月10日,丹尼斯以四級颶風強度逼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

•7月10日

•UTC晚上19點30分:颶風丹尼斯以每小時190公里風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聖羅薩縣納瓦拉海灘(Navarre Beach)以西附近洋面進行了第四次登入。

7月11日

•UTC凌晨0點:颶風丹尼斯降級成熱帶風暴。

•UTC凌晨0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在向風群島南部以東約2000公里的大西洋中部海域發展形成。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丹尼斯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7月12日

•UTC凌晨0點: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強化為熱帶風暴並因此獲命名為“艾米莉”(Emily)。

•7月13日

•UTC下午15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針對熱帶低氣壓丹尼斯發布公告。

•7月14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艾米莉達到颶風強度。

•UTC早上7點:颶風艾米莉以風力時速145公里強度登入格瑞那達。

•UTC中午12點:颶風艾米莉達到二級強度。

•UTC下午18點:颶風艾米莉成為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二場大型颶風。

•7月15日

•UTC早上6點:艾米莉發展成四級颶風。

7月16日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艾米莉。

•7月17日

•UTC凌晨0點:颶風艾米莉達到五級颶風強度,創下大西洋盆地在一個日曆年中形成時間最早的五級颶風新紀錄。

•7月18日

•UTC早上6點30分:颶風艾米莉以風力時速210公里強度在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州圖盧姆附近進行第二次登入。

•7月20日

•UTC上午11點35分:颶風艾米莉以每小時201公里風速在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博卡馬德雷(Boca Madre)附近進行第三次登入。

•7月21日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艾米莉在墨西哥中部上空消散。

•UTC下午18點:第六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哈馬附近發展形成。

•7月22日

•UTC凌晨0點:第六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富蘭克林”(Franklin)。

•7月23日

•UTC下午18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在坎佩切灣形成。

•7月24日

•UTC早上6點:第七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格特”(Gert)。

•7月25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格特以每小時72公里風速在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坦皮科附近登入。

•7月26日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格特在墨西部中部上空消散。

•7月30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富蘭克林在新斯科舍以東轉變成溫帶氣旋。

8月[編輯]

•8月2日

•UTC下午18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西南方向約590公里洋面形成。

•8月3日

•UTC早上6點:第八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哈維”(Harvey)。

•8月4日

•UTC下午18點:第九號熱帶低氣壓在維德角以西約1100公里海域形成。

•8月7日

•UTC下午15點:第九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因此獲命名為“艾琳”(Irene)。

•8月8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艾琳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8月10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哈維在紐芬蘭島東南方向約900公里的北大西洋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

•8月11日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艾琳再度達到熱帶風暴強度。

•8月13日

•UTC中午12點:第十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1800公里洋面形成。

•8月14日

•UTC上午11點:第十號熱帶低氣壓退化成殘留低氣壓。

•8月15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艾琳達到颶風強度。

8月15日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颶風艾琳。

•8月16日

•UTC中午12點:颶風艾琳達到二級強度。

•8月18日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艾琳被紐芬蘭島東南方向約460公里海域的一片更大規模溫帶系統吸收。

•8月22日

•UTC中午12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坎帕切灣形成。

•UTC下午18點: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命名“何塞”(Jose)。

•8月23日

•UTC凌晨3點30分:熱帶風暴何塞以風力時速97公里強度登入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

•UTC下午17點:熱帶低氣壓何塞消散。

•UTC下午18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哈馬長島附近形成。

•8月24日

•UTC中午12點: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卡特里娜”(Katrina)。

•8月25日

•UTC晚上21點:熱帶風暴卡特里娜達到颶風強度。

•UTC晚上22點30分:颶風卡特里娜以每小時129公里風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哈倫代爾海灘和北邁阿密海灘之間進行了首次登入。

•8月26日

•UTC早上5點:颶風卡特里娜減弱成熱帶風暴。

•UTC早上6點:颶風卡特里娜在墨西哥灣再次達到颶風狀態。

•UTC下午18點:颶風卡特里娜成為二級颶風。

•8月27日

•UTC中午12點:颶風卡特里娜達到大型颶風強度。

位於墨西哥灣、即將達到五級最高強度的颶風卡特里娜。

•8月28日

•UTC早上6點:颶風卡特里娜成為四級颶風。

•UTC中午12點:颶風卡特里娜成為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二場五級颶風。

•UTC中午12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約155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

•UTC下午18點:颶風卡特里娜的中心氣壓降至902毫巴(百帕,26.64英寸汞柱),成為有紀錄以來第四強烈的大西洋颶風。

•8月29日

•UTC上午11點10分:颶風卡特里娜以風力時速204公里強度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堂區伯拉斯(Buras)附近進行了第二次登入。

•UTC下午14點45分:穿過布雷頓灣(Breton Sound)後,颶風卡特里娜以每小時195公里風速在密西西比州漢考克縣皮爾林頓(Pearlington)附近登入。

•UTC下午18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退化成一片廣闊的低氣壓區。

•8月30日

•UTC凌晨0點:颶風卡特里娜減弱成熱帶風暴。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卡特里娜降級成熱帶低氣壓。

•8月31日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卡特里娜在肯塔基州上空轉變成溫帶低氣壓。

•UTC早上6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南偏東方向約1430公里海域重新發展形成。

•UTC中午12點: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狀態並因此得名“李”(Lee)。

9月[編輯]

•9月1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李減弱成熱帶低氣壓。

•UTC凌晨3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對加拿大東南部上空的熱帶低氣壓卡特里娜進行監控。

•UTC中午12點: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在背風群島以東約1700公里洋面形成。

•9月2日

•UTC早上6點:熱帶低氣壓李在大西洋中部上空降級成殘留低氣壓。

•UTC中午12點: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瑪麗亞”(Maria)

•9月4日

•UTC上午9點:熱帶風暴瑪麗亞達到颶風強度。

•9月5日

•UTC中午12點:颶風瑪麗亞成為二級颶風。

•UTC下午18點: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西南偏南方向56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

•9月6日

•UTC凌晨0點:颶風瑪麗亞達到大型颶風標準。

•UTC凌晨0點: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內特”(Nate)。

•UTC早上6點: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哈馬北部上空發展形成。

•UTC下午16點: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以每小時48公里風速登入大巴哈馬島。

•9月7日

•UTC早上6點: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升級為熱帶風暴並獲命名“奧菲莉亞”(Ophelia)。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內特增強成颶風內特。

•9月9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奧菲莉亞達到颶風強度,之後幾天裡,其強度在颶風和熱帶風暴標準間進行了多次波動。

•9月10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瑪麗亞在亞速爾群島和開普雷斯(Cape Race)之間中途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內特在大西洋中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

颶風奧菲莉亞於9月14日逼近北卡羅萊納州。

•9月15日

•UTC凌晨3點:颶風奧菲莉亞掠過北卡羅萊納州瞭望岬(Cape Lookout),但風暴中心位於近海沒有登岸。

•9月16日

•UTC凌晨0點:颶風奧菲莉亞最後一次減弱成熱帶風暴。

•9月17日

•UTC中午12點:第十七號熱帶低氣壓在巴貝多以東約560公里洋面發展形成。

•UTC下午18點:第十七號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菲利普”(Philippe)。

•9月18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奧菲莉亞在新斯科舍中部海岸近海轉變成溫帶氣旋。

•UTC凌晨0點:第十八個熱帶低氣壓在大特克島以東約130公里海域形成。

•UTC下午18點:第十八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命名為“麗塔”(Rita)。

•9月19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菲利普達到颶風強度。

•9月20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麗塔升級成颶風。

•UTC中午12點:颶風菲利普減弱成熱帶風暴。

•UTC下午18點:颶風麗塔達到二級強度。

•9月21日

•UTC早上6點:颶風麗塔成為大型颶風。

•UTC中午12點:麗塔強化成四級颶風。

•UTC下午18點:颶風麗塔成為本季第3場五級颶風,創下新的紀錄。

•9月22日

•UTC凌晨3點:颶風麗塔的中心氣壓降至895毫巴(百帕,26.43英寸汞柱),刷新了當時第三強大西洋颶風的紀錄。

•9月23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菲利普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UTC下午18點:熱帶低氣壓菲利普一片廣闊非熱帶低氣壓中嵌入的下層雲層漩渦。

颶風麗塔在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之間登入的紅外衛星圖像。

•9月24日

•UTC早上7點40分:颶風麗塔以每小時185公里風速在德克薩斯州傑佛遜縣薩賓帕斯(Sabine Pass)以東不遠處登入,登入點屬路易斯安那州。

•UTC下午18點:颶風麗塔降級成熱帶風暴。

•9月25日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麗塔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9月26日

•UTC上午9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監控位於美國中西部上空的熱帶低氣壓麗塔,系統中的水分已被一股冷鋒吸收。大西洋上自8月23日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形成以來首次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9月30日

•UTC中午12點: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在維德角群島西南偏西方向約1065公里海域發展形成。

10月[編輯]

•10月1日

•UTC中午12點:第二十號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科蘇梅爾島東南方向約210公里洋面形成。

•10月2日

•UTC早上6點:第二十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斯坦”(Stan)。

•UTC上午10點:熱帶風暴斯坦以每小時64公里風速從圖盧姆以南約64公里處登入尤卡坦半島。

•UTC下午18點: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消散。

•10月3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斯坦減弱成熱帶低氣壓。

•UTC早上6點:熱帶低氣壓斯坦再次達到熱帶風暴狀態。

•10月4日

•UTC早上6點:大西洋東部開放海域的一片低氣壓區獲得了一些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發展成亞熱帶低氣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沒有為這個低氣壓編號。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斯坦增強成颶風。

•UTC中午12點:東大西洋的亞熱帶低氣壓發展成亞熱帶風暴,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但時並未發現這點,因此也就沒有針對這一系統發布任何公告。

•UTC中午12點:颶風斯坦以風力時速129公里強度在墨西哥韋拉克魯斯港東南偏東方向約150公里處進行了第二次登入。

•UTC下午18點:颶風斯坦減弱為熱帶風暴。

•10月5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斯坦降級成熱帶低氣壓。

•UTC早上6點:之前沒有獲得命名的亞熱帶風暴在大西洋東北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

•UTC早上6點:熱帶低氣壓斯坦在墨西哥東南部上空消散。

•UTC早上6點:佛羅里達州朱庇特以東約35公里海域形成了一場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為其命名“塔米”(Tammy)。

•UTC晚上23點:熱帶風暴塔米以每小時80公里風速在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海灘附近登入。

•10月6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塔米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UTC晚上21點: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停止對位於佛羅里達州西部上空的熱帶低氣壓塔米進行監控。

•10月8日

•UTC早上6點:第二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在百慕達東南方向約1000公里洋面發展形成。

•UTC早上6點:亞速爾群島東南方向約930公里海域形成了一場亞熱帶風暴,距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非常近,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以“文斯”(Vince)為其命名。

10月9日位於馬德拉附近的颶風文斯。

•10月9日

•UTC中午12點:亞熱帶風暴文斯獲得了足夠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轉變成熱帶風暴文斯。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文斯強化成颶風文斯。

•10月10日

•UTC凌晨0點:颶風文斯減弱為熱帶風暴。

•UTC早上6點:第二十二號亞熱帶低氣壓退化成殘留低氣壓。

•10月11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文斯降級為熱帶低氣壓。

•UTC上午9點:熱帶低氣壓文斯以風力時速56公里在西班牙韋爾瓦附近登入,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個登入該國的熱帶氣旋。

•UTC中午12點:熱帶低氣壓文斯在西班牙上空消散。

•10月15日

•UTC下午18點:第二十四號熱帶低氣壓在大開曼東南偏東方向約35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

•10月17日

•UTC早上6點:第二十四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狀態並獲名“威爾瑪”(Wilma)。

•10月18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威爾瑪強化成颶風。

•UTC晚上19點左右:颶風威爾瑪達到二級強度。

•UTC晚上21點左右:颶風威爾瑪成為大型颶風。

•10月19日

即將達到最高強度、刷新最強大西洋颶風紀錄的颶風威爾瑪。

•UTC凌晨0點:威爾瑪增強到四級颶風標準。

•UTC早上6點:颶風威爾瑪成為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四場五級颶風。

•UTC上午8點:颶風威爾瑪的中心氣壓低至884毫巴(百帕,26.11英寸汞柱),創下大西洋盆地颶風強度的新紀錄。

•UTC中午12點:颶風威爾瑪的中心氣壓再降至882毫巴(百帕,26.05英寸汞柱),再度刷新大西洋盆地颶風強度紀錄。

•10月21日

•UTC晚上21點45分:颶風威爾瑪以風速每小時240公里強度首度登入科蘇梅爾島。

•10月22日

•UTC凌晨3點30分:颶風威爾瑪以風力時速230公里強度在坎昆附近的金塔納羅奧州莫雷洛斯港(Puerto Morelos)附近進行了第二次登入。

•10月22日

•UTC中午12點:第二十五號熱帶低氣壓在加勒比海東部形成。

•UTC下午18點:第二十五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阿爾法”(Alpha)。

•10月23日

•UTC上午10點:熱帶風暴阿爾法以每小時80公里風速從多米尼加巴拉奧納附近登入。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阿爾法減弱成熱帶低氣壓。

•10月24日

•UTC早上6點:颶風威爾瑪再度增強到三級颶風標準。

•UTC上午10點30分:颶風威爾瑪以風力時速190公里強度在佛羅里達州柯里爾縣古德蘭(Goodland)附近登入。

•10月25日

•UTC凌晨0點:熱帶低氣壓阿爾法退化成連線到颶風威爾瑪的低壓槽。

•10月26日

•UTC凌晨0點:颶風威爾瑪在大西洋開放水域轉變成溫帶氣旋。

•UTC下午18點:第二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在中美洲近海的加勒比海西南部發展形成。

•10月27日

•UTC早上6點:第二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貝塔”(Beta)。

•10月29日

10月29日的颶風貝塔。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貝塔從普羅維登西亞以北近海經過。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貝塔達到颶風強度。

•10月30日

•UTC凌晨0點:颶風貝塔增強至二級強度標準。

•UTC早上6點:颶風貝塔成為大型颶風。

•UTC中午12點:颶風貝塔以每小時169公里風速從尼加拉瓜南大西洋自治區的拉巴拉(La Barra)附近登入。

•UTC下午18點:颶風貝塔降級成熱帶風暴。

•10月31日

•UTC凌晨0點:熱帶風暴貝塔退化成熱帶低氣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也停止針對系統發布公告。

11月[編輯]

•11月14日

•UTC凌晨0點:第二十七號熱帶低氣壓在聖文森特島以西約160公里海域形成。

•11月15日

•UTC早上6點:第二十七號熱帶低氣壓強化成熱帶風暴,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當時並沒有發現這點。

•11月16日

•UTC下午15點:第二十七號熱帶風暴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在京斯敦以南失去閉合環流,氣象部門也中止針對這一天氣系統發布公告。

•11月18日

•UTC下午18點:第二十七號熱帶低氣壓在西加勒比海再生並再次達到熱帶風暴強度。

•11月21日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伽馬在宏都拉斯以北退化成殘留低氣壓,氣象部門也相應停止發布公告。

•11月22日

•UTC下午18點:亞速爾群島西南方向約1400公里洋面的一股非熱帶低氣壓發展形成了亞熱帶風暴並獲名“德爾塔”(Delta)。

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熱帶風暴德爾塔,其中有一個清晰可見的不規則風眼。

•11月23日

•UTC中午12點:亞熱帶風暴德爾塔獲得了足夠的熱帶系統特徵而成為熱帶風暴德爾塔。

•11月28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德爾塔在加那利群島西北偏西方向約400公里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

•11月29日

•UTC早上6點:百慕達以東洋面的一片非熱帶低氣壓發展形成了一場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該熱帶系統命名為“艾普西龍”(Epsilon)。

•11月30日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正式結束,但熱帶風暴艾普西龍仍處於活動狀態。

颶風艾普西龍在大西洋中部表現出典型的環形結構。

12月[編輯]

•12月2日

•UTC下午18點:熱帶風暴艾普西龍達到颶風強度。

•12月7日

•UTC下午18點:颶風艾普西龍減弱成熱帶風暴。

•12月8日

•UTC中午12點:熱帶風暴艾普西礱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失去了對流。

•12月30日

•UTC凌晨0點:第三十號熱帶低氣壓在東大西洋上空形成。

•12月30日

•UTC早上6點:第三十號熱帶低氣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獲名“澤塔”(Zeta),成為有紀錄以來除1954年的颶風愛麗絲外在一個日曆年中形成時間最晚的熱帶氣旋。

2006年1月[編輯]

•1月1日

•時間進入2006年,熱帶風暴澤塔仍處於活動狀態,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個跨颶風季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

•1月6日

•UTC早上6點:熱帶風暴澤塔退化成熱帶低氣壓。

•UTC晚上21點:熱帶低氣壓澤塔消散,終於拉上了這個創下多項紀錄大西洋颶風季的帷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